94年亚运会足球-94亚运会足球韩国阵容
中国亚运会个得了多少金、银、铜牌请赐教
1974年第七届亚运会
时间:1974.9.1-16
地点:伊朗德黑兰
参赛国:25个
参赛人数:3,000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射击、自行车、举重、体操、摔跤、拳击、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击剑、曲棍球
第7届亚运会1974年9月1日至9月16日在德黑兰举行,为期16天。中国首次参加亚运会,便进入奖牌榜前三名。
奖牌榜前三名:
日本:金牌75枚,银牌49枚,铜牌51枚
伊朗:金牌36枚,银牌28枚,铜牌17枚
中国:金牌33枚,银牌45枚,铜牌28枚
1978年第八届亚运会
时间:1978.12.9-20
地点:泰国曼谷
参赛国:27个
参赛人数:4,000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网球、篮球、排球、乒乓球、自行车、拳击、摔跤、举重、击剑、射击、体操、曲棍球、羽毛球 、射箭、保龄球、帆船帆板
第8届亚运会原定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举行,但由于巴基斯坦国内出现问题而交出了举办权,最终于1978年12月9日至20日在曼谷举行,为期12天。来自27个国家的3,842名选手参加了总共19个项目的比赛。
奖牌榜前三名:
日本:金牌70枚,银牌58枚,铜牌49枚
中国:金牌51枚,银牌55枚,铜牌45枚
韩国:金牌18枚,银牌20枚,铜牌31枚
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
时间:1982.11.19-12.4
地点:印度新德里
参赛国:33个
参赛人数:4,500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网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手球、自行车、拳击、摔跤、举重、射箭、射击、马术、体操、曲棍球、 羽毛球、帆船帆板、赛艇、高尔夫
第九届亚运会1982年11月19日至12月4日在新德里举行,为期16天。本届大会是自1950年以来一直负责亚运会的非常设机构AGF解体后,由常设机构OCA(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持的第一届大会。本届大会盛况空前,来自33个国家的4,595名选手参加了21个项目的比赛。中国代表团首次在奖牌榜上排名第一。
奖牌榜前三名:
中国:金牌61枚,银牌51枚,铜牌41枚
日本:金牌57枚,银牌52枚,铜牌44枚
韩国:金牌28枚,银牌28枚,铜牌37枚
1986年第十届亚运会
时间:1986.9.20-10.5
地点:韩国汉城
参赛国:27个
参赛人数:4,839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射箭、羽毛球、篮球、保龄球、拳击、自行车、马术、击剑、足球、高尔夫、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帆船帆板、射击、乒乓球 、跆拳道、网球、排球、举重、摔跤、武术
第十届亚运会于1986年9月20日至10月5日在汉城举行,为期16天,来自27个国家的4,839名选手参加了25个项目的比赛。
奖牌榜前三名:
中国:金牌94枚,银牌82枚,铜牌46枚
韩国:金牌93枚,银牌55枚,铜牌76枚
日本:金牌58枚,银牌76枚,铜牌77枚
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
时间:1990.9.22-10.7
地点:中国北京
参赛国:37个国家及地区(除伊拉克和约旦外,所有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成员国全部参加)
参赛人数:6,122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射箭、羽毛球、篮球、拳击、皮划艇、卡巴迪、自行车、击剑、足球、高尔夫、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帆船帆板、藤球、射击、软式网球、乒乓球、网球、排球、举重、摔跤、武术、赛艇
第十一届亚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来自37个国家的6,122名选手参加了27个正式项目、两个表演项目的比赛。
皮划艇、卡巴迪、藤球、软式网球、武术等项目开始出现在亚运会的赛场上。
奖牌榜前三名:
中国: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1枚
韩国:金牌 54枚,银牌 54枚,铜牌73枚
日本:金牌 38枚,银牌 60枚,铜牌76枚
1994年第十二届亚运会
时间:1994.10.2-16
地点:日本广岛
参赛国:42个国家及地区
参赛人数:6,824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射箭、羽毛球、棒球、篮球、保龄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马术、击剑、足球、高尔夫、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卡巴迪 、空手道、现代五项、帆船帆板、藤球、射击、软式网球、垒球、乒乓球、跆拳道、网球、排球、举重、摔跤、武术、赛艇
大会口号:亚洲人的融合 (Asian Harmony)
第十二届亚运会于1994年10月2日至16日在日本广岛举行, 是首次在首都以外的城市举行的亚运会。本届大会盛况空前,共有来自42个国家的6,824名选手参加了34个项目的比赛。本届大会的综合排名依次为中国、韩国、日本,比赛中爆出不少冷门。
奖牌榜前三名:
中国:金牌125枚,银牌83枚,铜牌58枚
日本:金牌 64枚,银牌75枚,铜牌79枚
韩国:金牌 63枚,银牌56枚,铜牌64枚
1998年第十三届亚运会
时间:1998.12.6-20
地点:泰国曼谷
参赛国:41个国家及地区
参赛人数:9,699名
比赛项目:田径、射箭、羽毛球、棒球、篮球、台球、保龄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马术、击剑、足球、高尔夫、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卡巴迪 、空手道、帆船帆板、橄榄球、藤球、射击、垒球、软式网球、游泳、乒乓球、跆拳道、网球、排球、举重、摔跤、武术、赛艇
大会口号:友谊不分国界(Friendship beyond the Frontiers)
奖牌榜前三名:
中国:金牌129枚,银牌78枚,铜牌67枚
韩国:金牌65枚,银牌46枚,铜牌53枚
日本:金牌52枚,银牌61枚,铜牌68枚
2002年第十四届亚运会
时间:2002.9.29-10.14
地点:韩国釜山(部分项目将在周边城市举行)
参赛国:亚体联全体成员国(43个国家和地区)
参赛人数:11,000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体操、足球、篮球、排球、射击、射箭、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软式网球、棒球、垒球、手球、曲棍球、橄榄球、藤球、壁球、保龄球、台球、高尔夫球、卡巴迪、健美、拳击、举重、柔道、跆拳道、摔跤、武术、空手道、自行车、击剑、现代五项、马术、皮划艇、赛艇、帆船帆板
多哈亚运会
中国代表团
共获得165枚金牌,88枚银牌和63枚铜牌
中国从1974年参加
此前
1951年第一届亚运会
时间:1951.3.4-3.11
地点:印度新德里
参赛国:共11个
参赛人数:500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自行车、篮球、举重
第一届亚运会最早定于1950年举行,但由于主办国印度在筹备方面的原因,推迟到1951年3月4-11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为期8天。
大会以3月5日缅甸对菲律宾的篮球比赛为开始揭开序幕,首枚金牌由参加男子1,500米自由泳比赛的新加坡选手梁水国摘走,他在自由泳的全部四个比赛中,包揽了所有金牌,获得了四冠王的桂冠。
奖牌榜前三名:
日本:金牌24枚,银牌20枚,铜牌14枚
印度:金牌15枚,银牌18枚,铜牌19枚
伊朗:金牌 8枚,银牌 5枚,铜牌02枚
1954年第二届亚运会
时间:1954.5.1-9
地点:菲律宾马尼拉
参赛国:18个
参赛人数:1,241人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篮球、举重、摔跤、拳击、射击
第二届亚运会1954年5月1日-5月9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为期9天。
奖牌榜前三名:
日本: 金牌38枚,银牌36枚,铜枚24枚
菲律宾:金牌14枚,银牌14枚,铜牌17枚
韩国: 金牌 8枚,银牌 6枚,铜牌 5枚
1958年第三届亚运会
时间:1958.5.24-6.1
地点:日本东京
参赛国:20个
参赛人数:1,692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拳击、摔跤、举重、射击、网球、排球、乒乓球、曲棍球、自行车
第三届亚运会以“Ever onward--永远向前”为口号,呈现出综合性国际体育大会的规模。大会于1958年5月24日至6月1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为期9天。参赛国达20个,比赛项目增加了网球、排球、乒乓球、 曲棍球等,并恢复了自行车比赛,全部比赛项目达13个。
奖牌榜前三名:
日本: 金牌67枚,银牌41枚,铜牌30枚
菲律宾:金牌 8枚,银牌19枚,铜牌21枚
韩国: 金牌 8枚,银牌 7枚,铜牌12枚
1962年第四届亚运会
时间:1962.8.24-9.4
地点: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参赛国:18个
参赛人数:1,527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网球、篮球、排球、乒乓球、自行车、拳击、摔跤、射击、曲棍球、羽毛球
第四届亚运会于1962年8月24日至9月4日举行,为期12天,来自16个国家的1,46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奖牌榜前三名:
日本:金牌73枚,银牌56枚,铜牌23枚
印度:金牌10枚,银牌13枚,铜牌10枚
印度尼西亚:金牌9枚,银牌12枚,铜牌27枚
1966年第五届亚运会
时间:1966.12.9-20
地点:泰国曼谷
参赛国:18个
参赛人数:2,500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网球、篮球、排球、乒乓球、自行车、拳击、摔跤、柔道、射击、曲棍球、羽毛球
第五届亚运会于1966年12月9日至12月20日在曼谷举行,为期12天。来自18个国家的2,500余名选手和教练等参加14个项目的比赛。
奖牌榜前三名:
日本:金牌78枚,银牌53枚,铜牌33枚
韩国:金牌12枚,银牌18枚,铜牌21枚
泰国:金牌12枚,银牌14枚,铜牌11枚
1970年第六届亚运会
时间:1970.12.9-20
地点:泰国曼谷
参赛国:18个
参赛人数:2,500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自行车、拳击、摔跤、举重、射击、曲棍球、羽毛球、帆船帆板
1966年的第5届亚运会原定于在汉城举行,但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韩国最终交出了举办权。1970年12月9日至12月20日第六届亚运会仍在曼谷举行,为期12天。
奖牌榜前三名:
日本:金牌74枚,银牌47枚,铜牌23枚
韩国:金牌18枚,银牌13枚,铜牌23枚
泰国:金牌 9枚,银牌17枚,铜牌13枚
介绍一下亚运会的历史及中国历届成绩
亚运会自1951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18届,每四年一届。参赛国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最初由亚洲运动会联合会主办,1982年后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
中国从1974年第7届开始参加亚运会,历届成绩如下:
第7届 时间:1974年? 地点:伊朗德黑兰
首次成为亚洲运动会协会会员的中国,第1次参加亚运会,由团长赵正洪率领269人的代表团,参加14个大项的比赛。成绩1鸣惊人,中国仅次于日本排名第2,共夺得33金、64银、27铜共114枚奖牌
第8届 时间:1978年 地点:泰国曼谷
年轻的中国运动员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参加的15大类的比赛中,共获得51枚金牌、54枚银牌和46枚铜牌,打破24项亚运会纪录、34项全国纪录,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乒乓球、体操,跳水、击剑、射击、男篮和水球成绩出类拔萃。总成绩跃至奖牌榜第二位。
第9届 时间:1982年 地点:印度新德里?
中国运动员比赛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队,首次居于第1位。创男子跳高今年世界最好成绩的中国选手朱建华被评为本届亚运会唯一最佳运动员。
第10届 时间:1986年 地点:韩国汉城
中国队参加了25种运动中的20种运动比赛,除了高尔夫及足球未得奖牌之外,18种运动获得奖牌,其中15种运动夺得金牌。最后以94金82银及46铜共222枚奖牌,在所有参赛国家地区中排名第1。
第11届
时间:1990年 地点:中国北京 中国以东道主之利,囊括了183金、107银和51铜共341枚奖牌,远远高于所有其它国家的奖牌数。韩国最后以54金、54银、73铜共181枚奖牌,排名第2。日本得到38金、60银、76铜共174枚奖牌排在第3。
第12届 时间:1994年 地点:日本广岛
中国的金牌数虽下滑到125枚,但仍排名第一,在亚洲稳居王座。
第13届 时间:1998年 地点:泰国曼谷
中国仍是亚运会的超级巨人,共夺走129枚金牌、77枚银牌和68枚铜牌,总共274枚奖牌的成绩。香港在回归中国之后,首次以中国香港名称参加亚运会,并且拿下5面金牌。
第14届 时间:2002年 地点:韩国釜山
中国金牌150枚,银牌84枚,铜牌74枚,总奖牌308枚,中国队在这届亚运会金牌数和奖牌数都是名列第一。
第15届 时间:2006年 地点:卡塔尔多哈
中国金牌165枚,银牌88枚,铜牌63枚,总奖牌316枚,这是非本土举办亚运会中国队获得金牌数最多的一次。
第16届 时间:2010年 地点:中国广州
中国金牌199枚,银牌119枚,铜牌98枚,总奖牌416枚,这是第二次在中国本土举办的亚运会,也是中国健儿获得奖牌最多的一届,远远高于其它国家。
第17届 时间:2014年 地点:韩国仁川
中国金牌151枚,银牌109枚,铜牌85枚,总奖牌345枚
第18届 时间:2018年8月 地点:印尼雅加达
中国军团以132金92银65铜的绝对优势一路领跑金牌榜和奖牌榜,但132金却创造了近16年的最差成绩。
扩展资料
亚运会会徽
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第一代会徽的中间是1轮放射16道光芒的红日,象征着亚洲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着亚洲运动的蓬勃发展与迅速推广。红日上方是国际奥委会的标志——奥运五环,下面写有“Ever Onward”,底部是“Olympic Council of Asia”的字样。
第二代的会徽设计于2006年12月02日多哈亚运会期间公布。新会徽的中央也是红日,红日上面盘环绕着一条龙,下面环绕着一只鹰,代表亚洲的团结,并强调了东方巨龙中国以及鹰所代表的阿拉伯国家在亚洲体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会徽下方是五环以及“Olympic Council of Asia”的字样。
新的会徽即日开始使用,但在首个使用新运动会的将是2007年亚洲室内运动会。12月底,亚奥理事会的官方网页上已经逐步换上新的会徽。
由于亚运会是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所以自从第2届亚运会起,如历届奥运会会徽必须要有五环图案一样,从今以后的亚运会的会徽上也必须要融入会徽的中心图案一放射16道光芒的红日。
百度百科-历届亚洲运动会奖牌榜
中国足球在哪一年开始职业化?
1994年。
1994年,第一届职业化的甲A联赛开始。
职业化的甲A联赛、甲B联赛一共进行了10年,2003年赛季结束后,改制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和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中超成立的目的是希望仿照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等欧洲先例,由各职业联赛俱乐部自主管理和运营赛事,逐渐脱离中国足协的管理。中国足协转而负责各级国家队比赛、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等任务,以及组织足协杯等其它赛事。
2013年6月15日,在合肥体育中心1:5惨败于泰国国奥,这场比赛再次将中国国足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很多人表示不再相信中国足球,甚至有个别高校校队出面公开挑战国足,实在是很闹剧。
扩展资料
1989-1999的十年低谷:
1989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六强赛上中国队两个“黑色三分钟”不敌阿联酋和卡塔尔再度无缘世界杯,中国队进入了长达10年的低谷期。
1990年北京亚运会1/4决赛上中国队0:1被泰国队淘汰饮恨国庆夜。
1993年德国籍主教练施拉普纳率领刚刚获得亚洲杯季军的中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小组赛中兵败伊尔比德,连败给鱼腩部队也门和当时的强队伊拉克,小组赛即打道回府,此次失利也催生了中国职业联赛的举行。
1994年中国队在亚运会决赛中2:4不敌新军乌兹别克斯坦队获得亚军,此后十余年中中国队屡次被乌兹别克队羞辱。
1996年亚洲杯中国队小组赛“默契球”不敌日本队,在凭借已被提前被淘汰的叙利亚队的公平竞赛精神得以出线的中国队不敌沙特止步八强。
1997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0强赛中主场先后被伊朗和卡塔尔羞辱再次被无缘世界杯。
1998年英国人霍顿担任中国队主教练,带领经过几年职业联赛磨砺的中国队先后获得了东亚四强赛亚军和亚运会季军,但霍顿兼领的国奥队在1999年奥运会预选赛中再度折戟。
百度百科——中国足球
百度百科——许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