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球和棒球的区别

垒球国家队人名单-垒球国家队名单王蓓简介

目前公认的垒球是由棒球演化而成的,垒球起源于1887-1895年,是为了想在室内打棒球,对1839年出现的现代棒球场地、器材和竞赛规则做了修改,直到1933年,规则被统一确定。

从器材、场地规则和竞赛规则两方面来看,以下部分都针对应是硬式棒球和快投垒球的:

1、关于器材:球、棒均有一定的区别:

(1)球:

简单的说,垒球更大、更重;制作球的材料选择上略有不同,且正规比赛用棒球为白色,而垒球可以为白色或绿色。

就像之前说过的,个人观点这种改变的初衷是为了适应变小的场地,让球变大变重可以有效限制球投出及击出之后的速度,更适于在更小的场地上进行比赛。

具体规则如下:

中国棒球协会官网上的棒球规则中,对于标准用球的定义如下:棒球是用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8克至148.8克。圆周围为22.9厘米至23.5厘米。

中国垒球协会官网上的垒球规则中,对于标准用球的定义如下:

a.垒球的缝合必须规律、隐没,球体表面应光滑。

b.球体中心是使用品质优良的木棉纤维、混合软木和橡胶,混合聚亚胺脂,或经国际垒总认可之其他材料制成。

c.球使用手工或机械卷缠上等的棉纱线,再以生胶、橡胶结合之。

d.球面表皮,内面涂上接合剂与球体密接,再以上蜡的棉线或亚麻线缝合,亦可使用模铸表面黏接球体核心缝制,但须经国际垒总审定。

e.球面表皮,必须使用最优良铬**的马皮,牛皮。合成材料,或经国际垒总审定的其他材料。

此外关于成年比赛用垒球规格:圆周可为30-31公分(11 7/8-l2 1/8),其重量在180至200公克(6.25至7盎司),球体表面之缝合应用双针缝法并至少要有88针。

(2)球棒:

在其他的回答中看到有人说棒球棒比垒球棒更长更重,其实这个说法略有问题,应该说在限制上,棒球棒的重量和长度上限都超过垒球棒;此外在甜区直径上(规则上较球棒打击面宽度)棒球棒上限同样高于垒球棒;最后,在职业比赛、奥运会比赛、或者世界性大型赛事中,棒球棒仅能用木质球棒,垒球棒可以采用包括木质球棒在内的金属或合成材料球棒。

关于长度、重量、甜区直径、球棒材质方面,其实个人观点和为了适应更小的场地关系反而不大,这些规定应该都是在后期对规则进行修正的过程中引入的,相对来说更像是为了平衡击球员和投手的相对实力对比(各联盟都可以对于器材规则进行修订,常见的是关于球棒重量、球棒弹性标准等,较常见的是针对保护投手安全而进行的加重或减弹性的做法)

具体规则如下:

棒球:

(A)球棒呈圆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部分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必须用一根木材制成。

(B)凹头球棒其凹部深度必须在2.5厘米以内,宽度不得超过5.1厘米及不得小于2.5厘米,凹部截面部分必须呈碗状形,不得附着其他任何物质。

(C)球棒握把位置不得超过自棒端起45.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把端起45.7厘米的长度内可使用任何材料处理(包括用松脂等),但裁判员认为使用的材料包括松脂超过45.7厘米的限制时,则该球棒比赛时不得使用。

(D)未经本协会认可,在比赛中不得使用着色球棒。

垒球:

a.球棒应由一支硬木或两片或两片以上的木板黏接而成,而且木纹必须平行,长度相等。

b.球棒可以使用国际垒总审定的金属、竹子、塑胶、碳铅、镁、玻璃纤维、陶或其他合成材料制成。任何新的产品必须经过国际垒总的审定。

c.球棒可以使用合板制成,但是必须只用木板或黏着剂,以及整洁的修饰。

d.球棒必须是圆面形或叁面形,且表面应平滑。

e.球棒长度不得超过87公分(34 );重量不得超过1100公克(38盎司)。

f.圆形球棒的粗端直径,及叁面形球棒的打击面宽度,均不得超过6公分(2.24 ),圆形球棒可以有0.9公厘(1/32 )的膨胀系数。

g.金属球棒,其握部可以成曲角形。

h.球棒表面不得曝露裂缝,钉状、凹凸或尖锐的层面,或任何危险的系结物。金属球棒之表面必须平滑。

i.金属球棒不得使用木质握柄。

j.球棒握把应有25至40公分(10至15 )安全软木、胶带(非平滑之塑胶带),或合成物制成。并仅可涂抹松脂粉以防止滑手。

k.金属球棒若非一体成型者,必须於粗端填塞橡胶、或乙烯树脂合成的塑胶,以策安全。

l.球棒的握柄头,可以使用铸模、车床、焊接,永久地拴紧等方法与棒体相接 ,同时在握柄处至少垂直凸出0.6公分(1/4 )。惟"牵牛花状"或"圆锥形"的握柄头,则应视为变造球棒。

m.球棒的棒体上印有「合格球棒」(OFFICIAL SOFTBALL)的字样。虽然字体被磨掉,看不清楚,只要球棒的其他部份合於规定,仍然视为合格的球棒。

2、关于场地:

简单讲,虽然正规棒球场和正规垒球场都是直角扇形区域出于改进室内的初衷,垒球场的整体尺寸都要小于棒球场尺寸,其中包括投手距离、垒间距、外场长度、后档网距离等。且标准棒球场要求有投手丘,垒球场要求有投手圈,棒球规定后档网高度。此外垒垫尺寸略有不同,垒球一垒位双色垒包,其余垒包、本垒垫、投手板相对区别较小。捕手区、击球区形状略有不同。

具体如下:

棒球:

(1)内场各垒间距离为18.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至本垒板尖角的距离为18.44米。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的范围内为界外的比赛有效区。从本垒至界内地区的围墙、围网、观众席或其他障碍物必须在76.20米以上,左右两边线顶端距本垒板尖角的距离应不少于97.54米。本垒经二垒伸向中外场围墙或围网的距离应不少于121.92米。

(2)垒板尖角后18.29米处应设置后档网。网高8米以上。场地周围设置围墙或围网,高度以2米以上为宜。

(3)本垒板:用白色橡胶制成,呈五角形。以每边43.2厘米的正方形,截去两角,其形状如下:一边为43.2厘米,相邻两边为21.6厘米,其余两边为30.5厘米并形成一尖角,此尖角是一垒边线和三垒边线的交叉点。43.2厘米一边应朝向投手板,30.5厘米两边应与一垒和三垒边线外沿交角叠合。本垒板应固定在地上,板面应与地面齐平。

(4)垒包:一、二、三、垒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厚7.6厘米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垒垒包应整个放在内场,二垒垒包的中心放在二垒的基准点上。垒包内装棕毛等细软物。垒包应固定在地上。

(5)投手板和投手区:投手板用白色橡胶制成。板长61厘米,宽15厘米。投手板周围应有86.4厘米宽,152厘米长的平台。投手板应与平台齐平。投手板和平台必须高于本垒板25厘米,直径为5.48米的龟背形土墩即投手区(圆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46厘米处),投手板前的斜坡应为平台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厘米降低2.54厘米,此倾斜度各球场应力求一致。

(6)接手区:自本垒尖角后2.44米处画一条横线,线长1.10米,线的两端距本垒中线各0.55米。然后再从两端向本垒方向各画一与本垒中心平行的线,与击球区界线连结,这个区域叫接手区。

(7)击球区:在本垒的左右两侧,各画一个长方形的击球区。该区长1.82米,宽1.22米。两区相邻近的内侧界线各距本垒板边沿为0.15米,以本垒尖角相邻两边横向中心线为准,击球区前后部分各长0.91米。

垒球:

(1)内场垒间距18.3米,投手距离12.2米。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8-9米的范围内为界外的比赛有效区。

(2)本垒板:应使用橡胶制成。其为五边形:前缘宽45公分,面对投手;两侧边长20公分与两击球区之内侧线平行,其30公分之斜边则为面向捕手。

(3)垒包:应与本垒板不同,其为每边38公分的正方形,厚不得大於13公分,是使用帆布或其他适当的材料制成,且必须钉牢於地面上之预定位置。

双色垒包适用於一垒,垒包长宽为38公分x76公分,厚度不得超过13公分,用帆布或其他适当的材料制成。垒包之一半为白色(固定在界内区);另一半为橙色(固定在界外区)。

(5)投手板和投手区:投手板应使用橡胶制成。长60公分,宽15公分,与地平面齐平。投手区:以投手板前缘之中心点为圆心,取 2.5公尺为半径画一圆圈,圆周线亦包含在投手区内。

(6)捕手区:击球区之外侧线,向後延长3公尺,连接两延长线端,其宽为2.5公尺

(7)击球区:於本垒板两侧,长2.2公尺,宽1公尺之两个矩形,其内侧线距本旦板之侧边15公分。前缘距本垒板的中心横轴1.2公尺。

2、竞赛规则

(1)正常情况下,棒球比赛为九局,垒球比赛为七局

(2)投球规则,垒球必须用下手投球,棒球不限定具体投球方式,此外垒球投球开始前必须双脚与投手板接触,即只能采用正面投球方式,棒球投球开始前,至少有一脚与投手板接触即可。至于其他细节的投球动作就不详述了,具体请参见规则。

个人观点,和球的不同类似,初衷也是为了限制投球速度,因为投手距离较短,如果同样可以用上手投球,对于击球员来说反应时间过短,击球难度过大。

(3)跑垒:

A.垒球只有在投手球出手后,才可以离垒,同时,在投手接到捕手回球且进入投手圈后,跑垒员必须尽快回垒并不得再次离垒,或进垒。否则判为出局。棒球随时可以离垒,只有在出现界外球时需要回垒。

B.垒球发生保送或三振逃的时候,击跑员过一垒后可以选择连续进垒或回垒,但不得停顿,否则出局。棒球不受限制。

C.由于是否可以离垒,造成棒球存在投手牵制等规则,垒球中不适用。

个人观点,跑垒相应的规则是因为垒间距相比棒球较短,持球队员从开始传球到接球队员接球完成触杀动作的时间相比跑垒员进垒时间优势不明显,如果允许离垒,跑垒员在垒上的速度优势过于明显,会影响攻守平衡。

(4)其他规则:

A、再上场规则:垒球场上的先发球员可以在换下后,再被换上一次,且只能担任原棒次;

B、DH、DP规则:棒球DH规则,可以被代替的防守队员仅为投手,垒球DP规则可以为任意防守队员,此外由于垒球有再上场规则,因而在DH/DP转任防守队员等方面也有不同规定,由于规则较复杂,有兴趣的同学请自行查阅规则。

3、其他方面:

(1)奥运比赛棒球为男子项目、垒球为女子项目,国内开展方面棒球也基本为男子参与,垒球为女子参与,所以才会让人以为男的打的是棒球,女的打的是垒球,而国际垒联组织的世界性锦标赛,包括世界垒球锦标赛(男子,女子),世界青年垒球锦标赛(男子,女子),世界杯青少年赛(女子),世界大学生锦标赛(女子,与大体联合办)以及世界慢投垒球锦标赛。足以看出棒垒球和男女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2)从运动分支来看,棒球分为硬式棒球和软式棒球,软式棒球在日本、台湾等地较为流行(美国、古巴以及美洲国家基本没有开展);而垒球分为快投垒球和慢投垒球,慢投垒球在美国、台湾等地较为流行(日本基本没有开展)。

(3)棒球职业化开展的较好,美国、日本、韩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棒球联赛,垒球的职业联赛确实没见过,见过的是日本企业比赛,参赛队算是日本的企业队(当然可能日本国家队大部分选手也是来自于这种企业队)。

为加入日籍放弃中国籍!前中国体坛传奇代表日本宣誓,她是谁?

宇津木丽华在小时候就在垒球方面展示了极高的天赋,十几岁时就已经小有成就,为当时垒球界所知。而这位作为日本代表团宣誓的教练员,曾经是中国国籍!曾担任国家垒球队队长,也是中国体坛界的一大传奇!而今,宇津木丽华作为日本垒球队主教练员参与宣誓,许多网友感怀其所获成就的同时,未免有些心生可惜!

知遇之恩,宇津木丽华选择加入日籍的原因所在!

宇津木丽华在1986年还没有申请转国籍,原名为任彦丽。在1986年的亚洲赛场上,任彦丽带领中国垒球队出战,呈现出了非常出色的个人表现!轰动了整个亚洲垒坛!同时,受到了日本垒球教母宇津木妙子的欣赏。随后,在宇津木妙子的帮助之下,宇津木丽华顺利加入日本国籍,开始出现在日本垒球界。

在2000年、20004年的两场奥运会上,宇津木丽华都呈现出了非常出色的表现,先后两次率领日本女垒队击败中国队,顺利拿到奖牌!作为前中国垒球国家队队长,并且接受的是中国垒球训练体系的培养,她对对手有着深层次的理解,而她本身具有很强的能力,在这两场比赛中,都占据了很强的优势。

开门红!宇津木丽华实力犹在!

7月21日上午,宇津木丽华率领本国队伍以8-1的成绩大胜澳大利亚代表队,率先为日本女垒队赢得优势!而垒球已经十三年没有出现在奥运赛场上过了,相信让垒球重返奥运赛场,日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那么队本次垒球金牌的冲击!日本女垒队一定会全力以赴!时隔十余年,日本女垒队是否能取得理想中的成绩呢?让我们看看她们的表现吧。

垒球为什么会在伦敦奥运会上消失?

垒球的奥运复兴之路大抵如下:当国际奥委会尝试促进女性运动发展时,这一项团体赛事三年之前在可疑的情况下被踢出奥运会比赛项目。而现在,垒球运动逐渐风靡全世界。这一赛事可以为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锦上添花。为了节约资金,它还可以同其他运动项目分享场地。

如果事情真这么简单就好了。

2009年,新一届国际奥委会重大会议即将在哥本哈根召开。想要重返奥运大家庭,垒球运动面临着重大挑战,然而这并不完全是垒球的错。国际奥委会早早在奥运会举行7年之前就选定了主办城市。2005年,他们决定将垒球比赛淘汰出2012年伦敦奥运会。不过,垒球比赛会继续出现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上。

最近几年,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致力于奥林匹克现代化运动,将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年轻人喜爱的运动上(譬如滑雪和自行车越野赛)。与此同时,罗格希望各成员国能够对一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运动项目多加考虑一番,因为它们的国际影响力不够或是各国力量分布不平衡。此外,其他一些运动饱受违禁药品的困扰,优秀球员的参与度也不高。

2005年,国际奥委会在新加坡召开了重大会议。本次会议上,各成员国代表进行了特别投票,旨在确定夏季奥运会上的28项比赛项目。只有得到大多数投票者的赞同,这些运动才能留在奥运会上。代表们逐一进行了投票,结果棒球和垒球出局,而垒球的得票数为52比52平。当罗格宣布这一决定时,美国奥委会成员安妮塔-德弗朗茨仿佛被里萨-费尔南德兹的快球击中,一阵眩晕。“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特别是当国际奥委会正努力推进女性运动的发展时。”安妮塔当时说,“这将会使一项女子运动从奥运会上消失。”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棒球和垒球被很多人认为是美国的专利。美国职棒大联盟拒绝中途停止比赛,这样一来许多优秀的球员便无法参加奥运会的比赛,而曲棍球则为了奥运会调整了赛程安排。就我们所知,美国职棒大联盟的药检只是为了作秀。美国奥运会的整个运作仍然存在着许多误解。综合所有的因素来看,垒球运动在经历两次大打击之后依然设法在夹缝中求生存。

“许多奥委会的成员都把这项运动看作是女运动员的专利,”周三,国际垒球协会主席唐-波特在参观SI办公室时说。“一些国内的协会将棒球和垒球混在一起,这让我们很头痛。新加坡的选举之前,国际奥委会公布了一项评估报告。报告详细评述了每一个项目入选奥运会的资格,垒球正处在中间。我想很多国际奥委会的官员并没有读过这份报告。”

奥委会官员也对这个结果也感到意外。垒球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缺点:各地势力分布不均衡。自1996年垒球首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之后,美国包揽了三届奥运会的冠军。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占据了四强席位中的其他三个席位。

局势逐渐发生了改变。荷兰国家队在美国训练。委内瑞拉国家队赢得了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他们之中很多人在美国大学校队打拼。国际垒球联合会(ISF)很快会开放一个垒球的网络频道,这样球迷们就可以在线观看国内或国际的各项重大赛事。此外,全世界的垒球协会已经增加到了130个。

许多影响了奥林匹克发展的重要人物,包括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都出面声援垒球。女性运动的忠实拥护者瓦罗纳女士也参与了ISF“垒球回归奥运”活动。“对这项处在发展中的运动来说,这一决定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瓦罗纳女士说。“如果国际奥委会想要促进女性运动的发展,这样做反而毫无意义。

垒球在美国越来越流行,参加高中和大学级别比赛的人也逐渐增加。虽然国际奥委会有时会忽略非主流的运动,但垒球的蓬勃发展势必会引起国际奥委会的注意。上周,国际垒球联合会在莫斯科举办了一个地区性的训练营,目的在于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奥林匹克垒球基地。在访问国际奥委会位于洛桑的总部时,波特同27届奥委会的许多成员进行了交谈,并且获得了他们的一致支持。“有时候,多乘几次电梯,多与别人握几次手就可以解决问题,”他知道垒球的奥运回归之路并不遥远了。

华人女将更改国籍,高举日本国旗参加奥运会,如今怎么样了?

奥运会是国际项目,能够担任国旗手参加奥运会是运动员的最高荣誉,这甚至堪比夺冠,因为运动员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了,更是代表着一个国家体坛,然而手持他国国旗参加奥运会可能听都没听说过,但宇津木丽华却做到了,她还声称击败中国很高兴。

宇津木丽华原名任彦丽,1962年,她出生在北京,由于在学生时代对于垒球十分感兴趣,就试着参加一些训练,由于力气极大,在一些小比赛当中脱颖而出,当时中国垒球队一眼相中了她,特招她入队。

垒球队还真没?走眼?,任彦丽在垒球上确实有着极高的天赋,稍微一指点就会了,而且她的挥棒的力气非常大,根本让人难以反应,在入垒球队两年内她就成了主力,1986年,她代表中国队出征,一举夺下了优胜。

并且包揽了打王和打击王头衔,她一举成名,甚至被国际体坛誉为?亚洲重炮?,并且成为了中国队的四棒大炮(最好的垒球手),然而就在她享誉国际的时候,她放弃了在中国发展,1988年跟随日本垒球教练宇津木妙子前往日本。

任彦丽将宇津木妙子当成异国的姐姐,1995年申请加入日本国籍,并且改名为宇津木丽华,但任彦丽并没有被日本人认可,1996年,日本垒球队在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时拒绝了她的参赛,但任彦丽没有放弃,她积极训练,并且能说上一口流利的日本话。

在她的努力下,虽然无法参赛,但还是作为?中华文明使节?手持日本国旗走进了曼谷赛场,这一度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力,但任彦丽并没有过多解释,2000年,她正式加入了日本垒球队,成为日本垒球队的第三垒。

在悉尼奥运会当中,她一举夺下了一块银牌,任彦丽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司职三垒手,她所在的高崎队成了日本夺冠的专业户,因此国际垒球体坛人叫她?大黑柱?,2004年,她再次作为日本代表手持日本国旗进入雅典奥运会。

在这次比赛当中,她以?宇津木JAPAN?美誉称霸赛场,击败了中国垒球队,在赛后采访时,她曾表示:能够代表日本国家队战胜中国队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这样年纪情况下打败中国队我很高兴。

日本记者又问:?你怎么评价你的对手?,任彦丽的回答更是让人痛心,她说?中国队很有实力,但是他们在我们日本队面前没有机会,我们才是亚洲最强大的,在日本队面前中国队不堪一击。?

不得不说,任彦丽的话让国人痛心不已,即便移民国外,也不应该如此说话,或许?任彦丽?已经成为了她的历史,宇津木丽华才是她真正的本性。

棒球,垒球和板球有什么区别

首先,目前公认的垒球是由棒球演化而成的,根据中文版(有中文就懒得好好看英文的,且目测应该是由英文翻译的)上的描述,垒球起源于1887-1895年,是为了想在室内打棒球,对1839年出现的现代棒球场地、器材和竞赛规则做了修改,直到1933年,规则被统一确定。

标准规则中棒球和垒球的差别大都可以从“改为室内”这个出发点进行解读,但是性别绝对不是棒球演化出垒球的原因(当然如果有人活在几百年前,强调女人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此只能从事室内运动的话,那我也没话说),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运动是只能某种性别的人参与的(艺术体操和花样游泳也都有男子运动员参与),而奥林匹克一直追求和强调的所谓体育家精神,也就是指一种追求公平竞争,对于队友和对手谦和有礼,遵守道德,待人真诚,无论输赢始终保持体面的态度。对于此,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曾说过:“最重要的不是输赢,而是参与”,如果从一开始就规定了某种性别的人只能参加,那也就直接和“重在参与”这样的原则向抵触了。

扯得有点远,先回来说规则,从器材、场地规则和竞赛规则两方面来看,以下部分都针对应是硬式棒球和快投垒球的:

1、关于器材:球、棒均有一定的区别

(1)球:

简单的说,垒球更大、更重;制作球的材料选择上略有不同,且正规比赛用棒球为白色,而垒球可以为白色或绿色。

就像之前说过的,个人观点这种改变的初衷是为了适应变小的场地,让球变大变重可以有效限制球投出及击出之后的速度,更适于在更小的场地上进行比赛。

具体规则如下(可以跳过不看~):

中国棒球协会官网上的棒球规则中(下同,不再具体说明出处),对于标准用球的定义如下:棒球是用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8克至148.8克。圆周围为22.9厘米至23.5厘米。

中国垒球协会官网上的垒球规则中(下同,不再具体说明出处),对于标准用球的定义如下:

a.垒球的缝合必须规律、隐没,球体表面应光滑。

b.球体中心是使用品质优良的木棉纤维、混合软木和橡胶,混合聚亚胺脂,或经国际垒总认可之其他材料制成。

c.球使用手工或机械卷缠上等的棉纱线,再以生胶、橡胶结合之。

d.球面表皮,内面涂上接合剂与球体密接,再以上蜡的棉线或亚麻线缝合,亦可使用模铸表面黏接球体核心缝制,但须经国际垒总审定。

e.球面表皮,必须使用最优良铬**的马皮,牛皮。合成材料,或经国际垒总审定的其他材料。

此外关于成年比赛用垒球规格:圆周可为30-31公分(11 7/8-l2 1/8),其重量在180至200公克(6.25至7盎司),球体表面之缝合应用双针缝法并至少要有88针。

(2)球棒:

在其他的回答中看到有人说棒球棒比垒球棒更长更重,其实这个说法略有问题,应该说在限制上,棒球棒的重量和长度上限都超过垒球棒(至少我本人是用/见过32-22的棒球棒和34-26的垒球棒的);此外在甜区直径上(规则上较球棒打击面宽度)棒球棒上限同样高于垒球棒;最后,在职业比赛、奥运会比赛、或者世界性大型赛事中,棒球棒仅能用木质球棒,垒球棒可以采用包括木质球棒在内的金属或合成材料球棒。

关于长度、重量、甜区直径、球棒材质方面,其实个人观点和为了适应更小的场地关系反而不大,这些规定应该都是在后期对规则进行修正的过程中引入的,相对来说更像是为了平衡击球员和投手的相对实力对比(各联盟都可以对于器材规则进行修订,常见的是关于球棒重量、球棒弹性标准等,较常见的是针对保护投手安全而进行的加重或减弹性的做法)

具体规则如下(可以跳过不看~):

棒球:

(A)球棒呈圆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部分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必须用一根木材制成。

(B)凹头球棒其凹部深度必须在2.5厘米以内,宽度不得超过5.1厘米及不得小于2.5厘米,凹部截面部分必须呈碗状形,不得附着其他任何物质。

(C)球棒握把位置不得超过自棒端起45.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把端起45.7厘米的长度内可使用任何材料处理(包括用松脂等),但裁判员认为使用的材料包括松脂超过45.7厘米的限制时,则该球棒比赛时不得使用。

(D)未经本协会认可,在比赛中不得使用着色球棒。

垒球:

a.球棒应由一支硬木或两片或两片以上的木板黏接而成,而且木纹必须平行,长度相等。

b.球棒可以使用国际垒总审定的金属、竹子、塑胶、碳铅、镁、玻璃纤维、陶或其他合成材料制成。任何新的产品必须经过国际垒总的审定。

c.球棒可以使用合板制成,但是必须只用木板或黏着剂,以及整洁的修饰。

d.球棒必须是圆面形或叁面形,且表面应平滑。

e.球棒长度不得超过87公分(34 );重量不得超过1100公克(38盎司)。

f.圆形球棒的粗端直径,及叁面形球棒的打击面宽度,均不得超过6公分(2.24 ),圆形球棒可以有0.9公厘(1/32 )的膨胀系数。

g.金属球棒,其握部可以成曲角形。

h.球棒表面不得曝露裂缝,钉状、凹凸或尖锐的层面,或任何危险的系结物。金属球棒之表面必须平滑。

i.金属球棒不得使用木质握柄。

j.球棒握把应有25至40公分(10至15 )安全软木、胶带(非平滑之塑胶带),或合成物制成。并仅可涂抹松脂粉以防止滑手。

k.金属球棒若非一体成型者,必须於粗端填塞橡胶、或乙烯树脂合成的塑胶,以策安全。

l.球棒的握柄头,可以使用铸模、车床、焊接,永久地拴紧等方法与棒体相接 ,同时在握柄处至少垂直凸出0.6公分(1/4 )。惟"牵牛花状"或"圆锥形"的握柄头,则应视为变造球棒。

m.球棒的棒体上印有「合格球棒」(OFFICIAL SOFTBALL)的字样。虽然字体被磨掉,看不清楚,只要球棒的其他部份合於规定,仍然视为合格的球棒。

2、关于场地:

简单讲,虽然正规棒球场和正规垒球场都是直角扇形区域出于改进室内的初衷,垒球场的整体尺寸都要小于棒球场尺寸,其中包括投手距离、垒间距、外场长度、后档网距离等。且标准棒球场要求有投手丘,垒球场要求有投手圈,棒球规定后档网高度。此外垒垫尺寸略有不同,垒球一垒位双色垒包,其余垒包、本垒垫、投手板相对区别较小。捕手区、击球区形状略有不同。

具体如下:

棒球:

(1)内场各垒间距离为18.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至本垒板尖角的距离为18.44米。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的范围内为界外的比赛有效区。从本垒至界内地区的围墙、围网、观众席或其他障碍物必须在76.20米以上,左右两边线顶端距本垒板尖角的距离应不少于97.54米。本垒经二垒伸向中外场围墙或围网的距离应不少于121.92米。

(2)垒板尖角后18.29米处应设置后档网。网高8米以上。场地周围设置围墙或围网,高度以2米以上为宜。

(3)本垒板:用白色橡胶制成,呈五角形。以每边43.2厘米的正方形,截去两角,其形状如下:一边为43.2厘米,相邻两边为21.6厘米,其余两边为30.5厘米并形成一尖角,此尖角是一垒边线和三垒边线的交叉点。43.2厘米一边应朝向投手板,30.5厘米两边应与一垒和三垒边线外沿交角叠合。本垒板应固定在地上,板面应与地面齐平。

(4)垒包:一、二、三、垒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厚7.6厘米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垒垒包应整个放在内场,二垒垒包的中心放在二垒的基准点上。垒包内装棕毛等细软物。垒包应固定在地上。

(5)投手板和投手区:投手板用白色橡胶制成。板长61厘米,宽15厘米。投手板周围应有86.4厘米宽,152厘米长的平台。投手板应与平台齐平。投手板和平台必须高于本垒板25厘米,直径为5.48米的龟背形土墩即投手区(圆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46厘米处),投手板前的斜坡应为平台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厘米降低2.54厘米,此倾斜度各球场应力求一致。

(6)接手区:自本垒尖角后2.44米处画一条横线,线长1.10米,线的两端距本垒中线各0.55米。然后再从两端向本垒方向各画一与本垒中心平行的线,与击球区界线连结,这个区域叫接手区。

(7)击球区:在本垒的左右两侧,各画一个长方形的击球区。该区长1.82米,宽1.22米。两区相邻近的内侧界线各距本垒板边沿为0.15米,以本垒尖角相邻两边横向中心线为准,击球区前后部分各长0.91米。

垒球:

(1)内场垒间距18.3米,投手距离12.2米。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8-9米的范围内为界外的比赛有效区。

(2)本垒板:应使用橡胶制成。其为五边形:前缘宽45公分,面对投手;两侧边长20公分与两击球区之内侧线平行,其30公分之斜边则为面向捕手。

(3)垒包:应与本垒板不同,其为每边38公分的正方形,厚不得大於13公分,是使用帆布或其他适当的材料制成,且必须钉牢於地面上之预定位置。

双色垒包适用於一垒,垒包长宽为38公分x76公分,厚度不得超过13公分,用帆布或其他适当的材料制成。垒包之一半为白色(固定在界内区);另一半为橙色(固定在界外区)。

(5)投手板和投手区:投手板应使用橡胶制成。长60公分,宽15公分,与地平面齐平。投手区:以投手板前缘之中心点为圆心,取 2.5公尺为半径画一圆圈,圆周线亦包含在投手区内。

(6)捕手区:击球区之外侧线,向後延长3公尺,连接两延长线端,其宽为2.5公尺

(7)击球区:於本垒板两侧,长2.2公尺,宽1公尺之两个矩形,其内侧线距本旦板之侧边15公分。前缘距本垒板的中心横轴1.2公尺。

2、竞赛规则

(1)正常情况下,棒球比赛为九局,垒球比赛为七局

(2)投球规则,垒球必须用下手投球,棒球不限定具体投球方式,此外垒球投球开始前必须双脚与投手板接触,即只能采用正面投球方式,棒球投球开始前,至少有一脚与投手板接触即可。至于其他细节的投球动作就不详述了,具体请参见规则。

个人观点,和球的不同类似,初衷也是为了限制投球速度,因为投手距离较短,如果同样可以用上手投球,对于击球员来说反应时间过短,击球难度过大。

(3)跑垒:

A.垒球只有在投手球出手后,才可以离垒,同时,在投手接到捕手回球且进入投手圈后,跑垒员必须尽快回垒并不得再次离垒,或进垒。否则判为出局。棒球随时可以离垒,只有在出现界外球时需要回垒。

B.垒球发生保送或三振逃的时候,击跑员过一垒后可以选择连续进垒或回垒,但不得停顿,否则出局。棒球不受限制。

C.由于是否可以离垒,造成棒球存在投手牵制等规则,垒球中不适用。

个人观点,跑垒相应的规则是因为垒间距相比棒球较短,持球队员从开始传球到接球队员接球完成触杀动作的时间相比跑垒员进垒时间优势不明显,如果允许离垒,跑垒员在垒上的速度优势过于明显,会影响攻守平衡。

(4)其他规则:

A、再上场规则:垒球场上的先发球员可以在换下后,再被换上一次,且只能担任原棒次;

B、DH、DP规则:棒球DH规则,可以被代替的防守队员仅为投手,垒球DP规则可以为任意防守队员,此外由于垒球有再上场规则,因而在DH/DP转任防守队员等方面也有不同规定,由于规则较复杂,有兴趣的同学请自行查阅规则。

3、其他方面:

(1)奥运比赛棒球为男子项目、垒球为女子项目,国内开展方面棒球也基本为男子参与,垒球为女子参与,所以才会让人以为男的打的是棒球,女的打的是垒球,而国际垒联组织的世界性锦标赛,包括世界垒球锦标赛(男子,女子),世界青年垒球锦标赛(男子,女子),世界杯青少年赛(女子),世界大学生锦标赛(女子,与大体联合办)以及世界慢投垒球锦标赛。足以看出棒垒球和男女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2)从运动分支来看,棒球分为硬式棒球和软式棒球,软式棒球在日本、台湾等地较为流行(美国、古巴以及美洲国家基本没有开展);而垒球分为快投垒球和慢投垒球,慢投垒球在美国、台湾等地较为流行(日本基本没有开展)。

(3)棒球职业化开展的较好,美国、日本、韩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棒球联赛,也许是我见识浅薄,垒球的职业联赛确实没见过,见过的是日本企业比赛,参赛队算是日本的企业队(当然可能日本国家队大部分选手也是来自于这种企业队),美国的职业垒球发展情况完全不知道,也希望有人能普及下。

最后我想再从运动本身的参与感来区别下这两项运动,因为我也看到某些小朋友说两种运动的难度不一样。其实我觉得虽然垒球是从棒球演化而来,但是时至今日其实这两项运动已经发生了很多改变,由于规则不同而针对演化的技术,即便抛开区别最大的投球不说,无论是攻守跑任何一个方面在很多细节都有了很大区别。比如垒球因为场地小,所以只要将球打进场,上垒机会相对棒球要高很多,于是近年出现了击球员向前跑着打的技术,在打中球的同时,就有了跑垒的速度,更容易提升上垒几率,而这种打法,在棒球场上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垒球没有离垒,于是所有的起跑都是正向下一垒位的;比如由于垒间短,球大等原因导致棒球、垒球内野防守站位的区别,以及垒球很难做双杀,因此对于趋前接球、倒手速度要求更高等等。

也许在低水平的比赛里,由于男生打垒球的不多,再加上男生本来在身体素质,身体协调性等方面的优势,导致男生觉得垒球比棒球更容易。不过目前女子快投垒球投手最快的速度差不多是120km/h,虽然要远低于棒球160km/h的球速,但是如果考虑到因为投手距离短,而导致判断时间变少这样的影响,垒球里面120km/h的球速相当于棒球里面180km/h的球速,而这个速度即便是男子职棒选手也不是可以轻松应对的。具体请参看下面这个视频20131224 THE GOLDEN BATTLE上野由岐子VS古田JAPAN。

其实我只是想说,运动部分贵贱,也无所谓难易,更何况是本就同根的两种,只是因为初始目的而演化出了不同形态,各有各的魅力。对于我个人来看,单从观众的角度,棒球在力量感上给人的震撼更强,垒球节奏更快更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