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之城

广州体院篮球场-广州体育学院的篮球馆

东莞有全国第一家职业篮球俱乐部——宏远俱乐部、是全国唯一拥有3家职业篮球俱乐部(宏远、新世纪、长安柏宁)的地级市、东莞为中国男篮输送了8位国手;这里有20000多块篮球场,是全国著名的“篮球城市”。篮球是东莞响亮的“城市名片”,更是东莞的城市图腾。篮球不仅展示了东莞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也是东莞“海纳百

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的体现。CBA联赛里,目前还没有一位东莞本土球员,但这并不妨碍东莞在中国篮球史和中国篮球版图上的显要地位。

CBA

当我们用历史的发展观审视东莞篮球时,会发现,这恰恰是中国职业体育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洪流的一个缩影。

1992年,改革春风让这个小县城突然成了珠三角地区的工业重镇、制造业名城。数千厂房拔地而起,由于东莞人喜欢篮球,厂房内的空地大都留下来当作球场。

靠建材和房地产起家的宏远集团老总买下广东男子足球队,征战六年后,这位姓陈的老板发现,养一支篮球队比足球队便宜很多,一年几十万比在《南方日报》上登个整版广告还便宜。于是,他作出了改变中国篮球格局的决定,组建宏远篮球俱乐部。在创建初期,他并没有将眼光具局限于本地,而是从全国各地招贤纳才。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国手纷纷南下入莞。张勇军(湖北)、李春江(辽宁)、马永忠(河北)、李青山(吉林)、黄云龙(福建)、关德友(吉林)这些昔日名镇江湖的大佬汇聚一堂,开始“二次创业”,并在1995/96赛季就首次闯入了CBA决赛。

两个赛季后,宏远这些“老家伙”们逐渐淡出。从广州部队挖来的李群逐渐成长为球队主力组织后卫,再加上广东湛江的宋希和25岁的黑人球员积臣,宏远开始迈进了第二个发展期。无论是在球队建设还是俱乐部经营上,他们都探索一条全新的职业体育之路。

1998/99、1999/00赛季,宏远连续夺得常规赛季军,而且队中涌现出杜锋和朱芳雨这对“双子星”。这是“宏远模式”生产线上的第一批精品。但接下来在广州举行的九运会和2001/02 CBA赛季,宏远内部经历了主教练变更,加上李群在国家队膝盖受伤。九运会半决赛在东莞体育馆同时也是华南虎联赛的主场,他们输给八一,联赛中宏远也只得了第七。

黯淡之后,宏远2002/03赛季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常规赛冠军。信心爆棚的华南虎总决赛中再次被八一1比3打压下去,但一股青春势力已经在南国崛起,易建联参加了这次总决赛,并且荣获该赛季的最佳新人。

2003年7月8日,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于东莞篮球却具有历史意义,离东莞市区不到半个小时车程的毛织重镇大朗,东莞新世纪俱乐部成立。他们开始从乙级打起,从此开始东莞便有了两家俱乐部。

进入正轨的宏远之后三个赛季顺风顺水。2003/04赛季在八一“战神”刘玉栋退役的情况下首次封侯。2004/05赛季,金陵南京,宏远惊天逆转,君临天下;2005/06赛季,华南虎首次在东莞登基,这次他们的对手还是八一。易建联以场均19.6分和10.2个篮板球当选总决赛MVP。宏远“王朝”霸业实现,为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树立了一个范本。

这4年内,新世纪也一路凯歌,每年一大步。2003年获全国乙级联赛第三、2004年获CBL第二名、2005年勇夺CBL总冠军,并且通过篮协准入制,加入CBA大家庭。

2006年,王治郅回来了,他不仅帮中国男篮进入世锦赛16强,而且也帮助八一在2006/07赛季复辟,宏远队失去了至尊鼎,但年轻球员也得了很好的锻炼。

赛季结束后,易建联从广州白云机场踏上美国寻梦。他将重任交给了他的师弟陈江华、刘晓宇和周鹏。

有宏远这个范本,新世纪在俱乐部经营、球队建设、后备力量培养上有所借鉴。“德比”也成了东莞篮球的一个新景观。2006年,长安镇也成立了一家篮球俱乐部——东莞长安柏宁俱乐部,由长安国际酒店投资。

从此,东莞成了全国唯一拥有三家篮球俱乐部的地级市。宏远领跑、新世纪追赶、长安柏宁蓄势,东莞成为CBA重镇、也是中国篮球职业化的一个标杆。

作者: 125.93.201.* 2008-1-8 22:59 回复此发言

--------------------------------------------------------------------------------

2 中国篮球之都----东莞!!

学校篮球

2006年8月10日晚,对于东莞理工学院是个难忘的夜晚。当晚举行的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篮球乙组(专业组)季军争夺战中,这帮组队仅1年,以东莞本地学生为主、没有一名专业球员“支援”的学生兵,大胜韶关学院队,历史性夺得大运会篮球铜牌。3天之后的甲组(业余组)男篮决赛,东莞理工男篮72比71击败实力强劲的广东工业大学队,夺得甲组冠军,这枚金牌是东莞理工学院在该届大运会上夺得的含金量最重的奖牌。

在东莞这座以篮球为荣的城市里,东莞理工学院男篮自然不肯落人之后,他们肩负着为东莞高校篮球正名的重任。经过7年卧薪尝胆,终于在这届大运会上有所突破。

难能可贵的是,大运会的篮球传统强校,如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等均有目前效力于CBA的职业球员。东莞理工男篮这群身材、技术并不突出的东莞小伙子,硬是靠一股不服输的男儿血性在强手如林的对手中斩获铜牌。

东莞理工学院男篮获胜后,有一个人被大家举了起来,他就是球队队长张冠豪。这位年仅21岁的东莞仔用他的球技、激情和斗志感染了队友。不仅在东莞理工学院阿豪赫赫有名,在整个东莞,南城元美社区的张冠豪都时常被球友们提起。

2006年的东莞市篮球联赛中,他带领南城队出人意料地在总决赛中击败上届冠军。那一仗,他轰下32分,被评选为总决赛MVP。

目前,阿豪已经是东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大二的学生,为了能带领球队驰骋在CUBA的梦想舞台上,他和他的兄弟们每天都在努力着。

群众篮球

很多外地人很疑惑东莞的职业篮球为何如此之火?除了东莞经济发达之外,更关键的原因是,东莞人对篮球的热衷深入骨髓。篮球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每年的市篮球联赛,比赛时会出现商铺关门、万人空巷、体育馆外黄牛遍地、体育馆内座无虚席的盛况。政府重视、市民踊跃、当地媒体全程报道、商家也看中这个商机。所以,有外地篮球记者亲自到现场观看了东莞市篮球联赛后,不禁感慨道:“ 这简直比CBA的总决赛还热闹。”

不仅规模大,东莞市篮球联赛水平也高。各个镇街为了提高竞争力,纷纷聘请知名教练,为球队提供装备,并且进行集训,与专业篮球并无二致。

每年,除了市篮球联赛,东莞各企业之间、镇街之间在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还会举行一系列的比赛。据不完全统计,东莞每年篮球比赛不下数万场。节假日打球、看球、侃球已经成为东莞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如此多的比赛,再加上经济发达,东莞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篮球高手来莞淘金,外地人将东莞比作全国的“野球天堂”。外地的篮球高手如能在东莞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业余时间去打打野球赚点外快,每个月至少有2000元进账。

球星

包容是东莞的城市特性,宏远、新世纪也同样有这样的胸襟。从华南虎的阵营中走出了李群、杜锋、易建联这样的明星,他们成为东莞的象征。在他们身后,还有陈江华、周鹏、刘晓宇、张凯等希望之星冉冉升起。

20岁时李群就成为广州篮球队的队长。随后他在宏远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辉煌,见证了宏远的潮起潮落。2006年,作为队长的李群带领华南虎成就三冠王的霸业。随后他褪去戎装,换上西装,做起了三军统帅。尽管执教第一年没能带队蝉联总冠军,但从球员到教练,李群正在为这段旅程续写新的篇章。

杜锋被称为“排骨飞人”,在他单薄的身体里面,却蕴藏着机智、谦逊、不屈的因子。所以,无论是在宏远队中还是国家队里,他总能出现在自己该出现的地方,他被任命为宏远新队长,是国家队的最佳第六人,他是最不可或缺的那个人。

杜锋是宏远中生代的代表,易建联则无疑是宏远新生代的象征。20岁的阿联青春、阳光、自信、天赋异禀。从进入青年队开始,他就已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最佳新人、总决赛MVP、直到中国NBA第四人,阿联以火箭般的速度成长。

篮球少年张家城,你对他知道多少?

在事故中,有这个梦想的年轻人失去了右前臂,但他对篮球的热爱不仅点燃了他的人生目标,也点燃了他对梦想的追求。通过爱、毅力和汗水,他比别人努力了许多次,培养了最好的技能。他总是在心里想着篮球,当他遇到篮球时,他不想放手。放学后我总是去体育馆

由于日日夜夜的艰苦训练,这个有梦想的年轻人经常用他的左手手指流血,并填充止血贴,但这不能阻止他热爱篮球。他手里拿着一个新球。才过了三个月。球磨损严重,图案斑驳,球形表面甚至精致的绒都很难分辨。偶然的机会,这个有梦想的年轻人来到珠海看篮球比赛,在中场休息时突然被职业球员叫了。他面对的对手比他自己还大,只有一只胳膊,但是这个有梦想的年轻人没有退缩。

国内外许多篮球明星也在关注他。李建联等表扬了他。NBA著名球星也在微博上发表文章。Stephen Curry 还专门录制了一段视频,鼓励这个有梦想的年轻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今年6月初,体育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代表带着梦想拜访了这位年轻人。经过与我和有关方面的协商,他们为这位有梦想的年轻人完成了今年运动员的报名,并邀请他参加市体校的系统训练。六月初,这个有梦想的年轻人被邀请到篮球俱乐部观看训练。并赠送了签名篮球和制服。在一次采访中,球员深深地触动了独臂少年的梦想精神,鼓励勇往直前,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努力奋斗。梦想是伟大的。据前国家篮球队队员、广州体育学院篮球系副教授说,中国有很多人喜欢篮球,就像有这个梦想的青少年一样。他们每个人都值得尊重。

亚运会的具体比赛地方在哪

1.亚运城综合体育馆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包括体操馆、台球馆、壁球馆及广州亚运历史博物馆,赛后将成为广州新城集体育、商业、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综合体,服务于市民。其中,体操馆设固定观众席位6233个,赛后可改造为8000座篮球馆,具有多种功能灵活性。为适应表现体操这一颇具艺术魅力的体育项目的需要,该馆的设计构思凸显了“飘逸彩带”的主题,用流动的线条展现岭南建筑轻灵飘逸的神韵,打造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建筑造型新颖独特,具有强烈标志性。而且结构复杂多变,使用多种工程新技术和多种节能新技术,减少能耗,绿色环保,屋面雨水可以收集再利用。

2.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

位于大学城体育与信息共享区的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包括自行车馆、轮滑场、极限运动中心区等。该中心的设计充分结合了举办项目的特点,采用蕴含极限运动之极、共享之核、速度/力量/技巧之旋、风尚潮流之风的“极、核、旋、风”理念。其中,自行车馆的造型设计充分考虑了南方地区湿热多雨的特点,借鉴骑楼街的做法,在东西向设计了遮阴外廊。

3.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是亚运会游泳跳水项目的主要比赛场馆,将举行游泳、跳水和现代五项游泳比赛及亚残会游泳比赛,赛后将作为国家南方训练基地,满足国家队冬训及亚运会之后举行重大赛事的要求。该馆总坐席数为4584座,分别设置了标准比赛池(含移动池岸)、训练池、跳水池。其设计力求与原基地环境相协调,总体布局上延续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游泳馆主体造型采用双色螺旋流动造型,主体建筑白色和蓝色相间,既巧妙地隐喻了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地理特征,又是对主体育场“飘带”曲线的延续。同时通过相互穿插流动造型,结合建筑朝向,很好的满足了建筑内部空间高度、采光通风、建筑节能以及合理布置设备管道的需求。

4.南沙体育馆

南沙体育馆是亚运会武术比赛场馆,因此在设计上场馆也体现了中国武术的意境。南沙体育馆的外壳分九个曲面单元,单元间片片层叠,并分为南北两组以比赛大厅圆心为中心呈螺旋放射状展开。这种富有动感的设计隐喻了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阴阳俱合,天人合一”。同时结合广东海洋文化的特征,借鉴了富有肌理变化的“海螺”外壳作为造型设计的意向。

5.广州亚运会网球馆中心

广州亚运会网球馆中心位于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北面,总建筑面3350平方米,可容纳10000名观众。

6.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

亚运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位于广州大道北广州体育学院河东片区内,总建筑面积约14500平方米,能容纳约5000观众,中地下室1500平方米,地上主体工程13000平方米,室外配套工程2800平方米,并配有120个汽车位,200个自行车位。项目总投资590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

7.广州飞碟训练中心

广州飞碟训练中心位于增城市派潭镇榕树吓村,临近广州北部生态旅游区,处于增城市的都市农业与旅游生态发展圈核心位置。该项目包括飞碟靶场、主体建筑、赛事辅助区域三个部分,将承担2010年亚运会飞碟多向、双向、双多向射击比赛,满足亚运会的比赛需要。亚运会结束后,该中心将作为广州市射击射箭运动基地,也将作为国家射击队及广东省射击队的冬训基地,并向公众开放。

8.黄埔体育中心体育馆

黄埔区体育中心体育馆是广州第16届亚运会的场馆之一,坐落在区体育中心的东北面,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2.4米。体育馆由比赛馆和训练馆组成,可容纳近5000名观众,建成后将成为亚运会男子篮球小组赛的场馆。体育馆的外观设计用“蕉叶”、“阔叶”和“艳阳”相辅相成,充满现代技术美感

9.广州棋院

广州棋院新址北面毗邻美丽的白云山风景区,而西面则紧靠静谧的麓湖,可谓是依山傍水,新广州棋院于广州亚运期间,承办围棋、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所有比赛。棋院主要将由一个1000平米的大型比赛场馆,以及两个500平米和三个100平米的中小型场馆组成。亚运会后,广州棋院将承接各类型的棋类赛事以及运动的培训重任。此外,参考日本棋院的设计,广州棋院内将会有餐饮住宿和地下停车场的配套。

10.广州大学城各高校体育场馆

广州大学城中心体育场 = 足球,橄榄球,田径

华南师范大学 = 羽毛球主馆,游泳主馆

中山大学 = 排球主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排球主馆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武术比赛主馆

广东药学院 = 健美赛主馆

华南理工大学 = 乒乓球主馆

广东工业大学 = 篮球主馆

广州大学 = 篮球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