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厢红旗到东直门中学怎么走

东直门中学有篮球班吗-东直门中学有实验班吗

方案 1: [换乘 1 次] (点击查图)

先乘 634(香山公园东门-西直门) 在 厢红旗 站上车, 在 动物园 站下车; 最后换乘 107(白石桥东-东直门) 在 动物园 站上车, 在 东直门内 站下车; 全程约23.1公里。

方案 2: [换乘 1 次] (点击查图)

先乘 331(香山-新街口豁口) 在 厢红旗 站上车, 在 小西天 站下车; 最后换乘 635(二里庄-康家沟) 在 小西天 站上车, 在 东直门内 站下车; 全程约23.5公里。

方案 3: [换乘 1 次] (点击查图)

先乘 696(香山-孙河乡政府) 在 厢红旗 站上车, 在 志新桥西 站下车; 最后换乘 635(二里庄-康家沟) 在 志新桥北 站上车, 在 东直门内 站下车; 全程约24.1公里。

方案 4: [换乘 1 次] (点击查图)

先乘 特5(香泉环岛-北京南站) 在 厢红旗 站上车, 在 白石桥东 站下车; 最后换乘 107(白石桥东-东直门) 在 白石桥东 站上车, 在 东直门内 站下车; 全程约23.4公里。

北京市东城区的中学

我给你点建议吧

当年,我从小学升到初中的时候,比较有名的就是2中,5中和25中

25中这个中学比较注重初中教育,想当年是非常强力的学校,初中教育水平不在2中和5中之下。我就是25毕业的,当年一年赞助费要5000哦。。。25中的篮球很有名,老师也很厉害。我是2005年毕业的,从我们这届后陆续走了很多老的老师,有的老师退休了,有的去了别的学校,所以现在一般了。

但是现在,25的师资已经大不如前,生源不是很好了。

25旁边的就是景山,这个学校好啊,但是比较贵族,不好进。

再旁边有个166中学,这个中学一直不错,是区重点,而且不是贵族学校。

东城区的171中学现在似乎已经可以算是市重点了,主要原因就是师资强大,这个学校最著名的就是作业多,学习比较苦,老师比较强,我高中的化学和物理就是找的这个学校的老师给补习的,相比较算是非常不错的。老师很认真,我强烈推荐。

22中学据说以前是不错的学校,这个学校的数学比较有名,但是后来他们学校的那个最著名的老师了,这个学校现在就算是一般了。22中试北京市有名的篮球传统校,您的孩子如果喜欢篮球,就这个学校吧。

东直门这个中学很好,主要是语文不错,如果您的孩子喜欢学习语文我建议你来这个学校。算是市重点吧,学校地理位置不错,很方便,好坐车,推荐下。

55中学的英语是主打,算是区重点,这个学校有个英语班很猛的,但是不容易进。

54中学时足球传统校,您的孩子如果喜欢足球,来这个学校没错。

142中学在和平里地区,没什么大的特点,就是有个宏志班。

在25中学旁边不远有个27中学,不建议去,那个学校比较乱。

24中学在东直门,也不是很好,比较乱。

2中和5中我就不多说了,太有名气了,凌驾所有上面学校之上,相比较2中偏文,5中偏理。能进去算您福气。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给你点建议。我以前上过东城区组织的补习班,所以知道些学校和比较有名气的老师,比如说语文老师就是东直门的,英语老师是2中的等等,所以还是有些帮助的。上个好中学时重要,但是我想跟您说,不管什么中学都有好孩子,不管多好的学校也有坏孩子,您一定要抓紧。

东直门中学几点到校,几点放学,有宿舍吗?有图书馆吗?操场大吗?活动多吗?比如:春游什么的

已毕业多年了。。到校好像是7点左右吧。。我忘了。。随季节变化

有时早上早操有时下第一节课早操

几点放学也是每个年级不一样

我们那会早的3点多 晚的5点多 高三晚自习是9点多还是10点来着忘了

有宿舍 但是很少

有图书馆 操场还可以200米跑道 活动还行。。高中学农军训什么的春游运动会。。篮球比赛。。

北京市第171中学 东直门中学 北京市第2中学 哪个综合起来好一些?

北京171中学,171中学中高考分数年年创佳绩,高考上线率超过99%,接近100%。

978年一七一中学被定为东城区重点中学,北京市对外教育窗口校;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高中;2008年成为北京市名校办分校试点校、首批“首都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东城区首个学区联盟主持校;

2014年响应东城教委的号召,开展了九年一贯制教育;2015年进行深度联盟;2016年在教育深综改的大背景下,在东城教委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171教育品牌由此走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和小学部四个教学点,小学、初中、高中共1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313人,在岗教职工545人。

扩展资料

北京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有七大目标

1、推动集团学校间教育资源的整合、互补和合理利用,达到资源共享。让资源利用合理化和最大化。

2、搭建平台,促进九年一贯制管理、教学、教研、培训、课程等层面的全面贯通和融合,推动各成员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3、加强小、初、高各学段衔接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继续贯彻和落实“五步自主高效课堂”和“学案教学”,依托教研的力量,做好各学段的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研究,促进小学、初中、高中教学方式的优化。

4、探索九年一贯课程渗透,把龙头校的优秀课程资源渗透到小学,从科技、艺术、体育和基础学科多角度联动,依托高参小项目,实现“人文打基础科技出思维”的培养目标。

5、探索高中阶段的联合培养,打造高中精英学生培养模式,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优秀学生,充分利用学区资源,打造精英学生学科课程,实现“让优秀生更优、普通生成优、潜质生向优”的三优培养目标。

6、建立相互兼容的人事、干部、教师及工资绩效管理系统。实现人、财、物的合理有效流通。

7、整合各资源单位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系统开发,放大资源,聚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