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的规则是什么?

奥运会的第一项比赛-奥运会第一大竞技运动

游泳各个项目的规则分别是:

一、自 由 泳

1、自由泳意味着比赛中可采用任何泳式。但在个人混合泳及混合泳接力赛中,自由泳是指除蝶、仰、蛙以外的泳式。

2、转身和到达终点时,必须用身体某一部位触池壁。

3、在整个游程中运动员身体的一部分必须露出水面,在转身过程中允许运动员完全潜入水中,但在出发和每次转身后潜泳距离不得超过15米,在15米时运动员的头必须已经露出水面。

二、仰 泳

1、在出发信号发出前,运动员在水中,面对出发端,两手抓住握手器。两脚(包括脚趾)应处于水面下。禁止站在水槽里或水槽上,或脚趾勾在水槽沿上。

2、出发和转身后,运动员应蹬离池壁,除在做转身动作外,运动员在整个游进过程中应始终呈仰卧姿势。仰卧姿势允许身体做转动动作,但必须保持与水平面小于90度的仰卧姿势。头部位置不受此限。

3、在整个游进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的某一部分必须露出水面。在转身过程中,允许运动员完全潜入水中。但在出发和每次转身后,运动员潜泳距离不得超过15米,在15米时运动员的头必须已经露出水面。

4、在转身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的某部分必须触壁。转身过程中允许肩的转动超过垂直面,之后可进行一次单臂划水或双臂同时划水动作,并以此划水动作作为转身的开始。运动员必须呈仰卧姿势蹬离池壁。

5、运动员在到达终点时,必须以仰卧姿势触壁。触壁时允许身体潜入水中。

三、蛙 泳

1、出发和每次转身后,从第一次手臂动作开始,身体应保持俯卧姿势,任何时候不允许呈仰卧姿势。比赛全程中每个动作周期应按照一次划水和一次蹬腿的顺序进行。

2、两臂的所有动作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进行,不得有交替动作。

3、两手应同时在水面、水下或水上由胸前伸出。除转身前最后一个动作、转身过程中和终点触壁前的最后一个动作外,两肘不得露出水面。(两手应在水面或水下向后划水)除出发和每次转身后的第一次划水动作外,两手向后划水不得超过臀线。

4、在每个完整动作周期内,运动员头的某一部分应露出水面。

只有在出发和每次转身后,运动员可做一次手臂充分的向后划至腿部的动作作,但在第二次划臂至最宽点并在两手向内划水前,头必须露出水面。当身体完全没入水中时,允许做一次海豚式打水动作,之后接蛙泳蹬水动作。在此之后腿部的所有动作应同时并在同一水平面内进行,不得有交替动作。

5、在蹬腿产生推进力的过程中,两脚必须做外翻动作,不允许做剪夹、上下交替打水或向下的海豚式打水动作。只要不接着做向下的海豚式打腿动作,允许两脚露出水面。

6、在每次转身和达到终点时,两手应在水面、水上或水下同时触壁,触壁前的最后一次划水动作结束后,头可以潜入水中,但在触壁前的一个完整或不完整的配合动作中,头的某一部分应露出水面。

四、蝶 泳

1、从出发和每次转身后的第一次手臂动作开始,身体应保持俯卧姿势,允许水下侧打腿,但任何时候都不允许转成仰卧姿势。

2、两臂必须在水面上同时向前摆动,并同时在水下向后划水。

3、腿部所有的上下打水动作必须同时进行。两腿和两脚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但不允许有交替动作。不允许蹬蛙泳腿。

4、在每次转身和到达终点时,两手应在水面、水上或水下同时触壁。

5、在出发和每次转身后,允许运动员在水下做一次或多次打水动作和一次划水动作,这次划水动作必须使身体升到水面。允许在出发和每次转身后潜泳,距离不得超过15米,在到达15米前运动员的头必须露出水面。运动员必须使身体保持在水面上,直至下次转身或到达终点。

五、混 合 泳

1、个人混合泳须按照下列顺序进行比赛: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

2、混合泳接力须按照下列顺序进行比赛: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

3、每一泳式必须按照竞赛规则的有关规定完成。

扩展资料:

游泳需要注意事项有:

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小孩忌)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饭后、空腹、饮酒不宜游泳。

5、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6、在入水之前最好先体验一下水温,如果有过冷或者过热的水温时尽量不要急于下水。池水的水温对血液循环、心脏、血压、呼吸、新陈代谢、人体皮肤、肌肉都有影响。

7、下水前要先在岸上做准备活动,热身10到15分钟,活动关节以及各部位肌肉。否则突然进行较剧烈的活动,容易使肌肉受伤或发生其他意外。可采用高抬腿、蹲下起立等四肢运动。

8、不要跳水,避免腹部和睾丸直接受到水面的强烈打击。

9、游泳时,需要注意保护眼睛、防止晒伤、注意退潮时间等。

10、游泳后,要用干净水把全身再冲洗一遍,以免传染疾病。

11、游泳后,可以通过补充运动饮料、放松训练、调试呼吸、催眠暗示、心理调节、按摩恢复、水中漫游等手段恢复体力。

12、潜在危险有腿抽筋、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耳痛、耳鸣、腹痛、腹胀、眼睛痒痛等。

13、易发疾病有结膜炎、中耳炎、鼻窦炎、咽喉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吸入性肺炎等。

14、忌长时间曝晒游泳,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阴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15、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

16、忌游泳后马上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17、忌游时过久

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18、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19、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20、忌空腹游泳,游泳是一项重体力运动项目,四肢肌肉活动的幅度大,会消耗人体的大量能量、热量。如果我们在空腹时去游泳,会造成身体血糖过低,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危险性更大。

如果游泳者因为空腹,血糖低,体能消耗大,特别容易在水中出现肌肉颤抖、头晕眼花、虚脱、昏迷甚至可能直接溺水而亡。因此,游泳者要在游泳之前,适当的补充一些水果、牛奶、糖果之类的食物,再下水游泳。

21、忌生理期游泳,来月经的女生就一定要避免此刻下水游泳了,因为来月经期间,病菌容易通过水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或者经期延长。

百度百科—游泳

奥运田径史上第一个纪录是指什么

189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现代奥运会组织。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田径的走、跑、跳跃、投掷等项目,被列为大会的主要竞技项目。

1968年,美国人吉姆·海因斯成为历史上首位100米跑进10秒大关的运动员。迪克·福斯贝里革命性的创造了跳高的全新姿势“福斯贝里跳”(背越式跳高)。同时国际大赛首次使用了合成塑胶田径跑道。

1983年,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

1990年在巴黎的第二届奥运会上,首次增加了女子田径比赛,当时参加比赛的女子田径运动员仅有6名。

20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将现代田径运动带进中国,当时只有在教会创办的学校之间开展田径比赛,后来逐渐普及到全国的国立、私立学校。1932年中国首次参加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当时中国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已具备了世界水平,但由于经费不足,他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洛杉矶的第3天就参加100米预赛,仅以11秒1的成绩名列小组第5名,未能进入下一轮比赛。在200米比赛中,刘长春跑出了22秒1的好成绩,虽获小组第4名,也未能进入复赛。比赛结束后刘长春没有回国的路费,在当地华侨的捐助下才得以返回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田径运动得到迅速普及,技术水平提高很快。1953年起,几乎每年都举行规模较大的全国性的田径运动会,在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中国田径技术水平和成绩缩短了国际间的差距。1956年,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以1.77米打破了当时1.76米的世界纪录。60年代中国有10个项目进入了世界前10名。1983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上朱健华以2.38米创造了他自己保持的2.37米的世界纪录。同年,徐永久以45'13'4的成绩创女子竞走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在世界比赛中获得冠军的田径运动员。90年代随着马家军的崛起.创造了一批女子中长跑世界纪录,王军霞还赢得了“亚洲神鹿”的称号,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王丽萍获得20公里竞走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夺得110米栏冠军。

我国历史上在奥运会获得第一枚金牌是哪个项目

射击。1984年7月29日,美国洛杉矶普拉多射击场的枪声给那届奥运会带来了第一枚金牌,中国选手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枚金牌结束了中国自1932年参加奥运会以来金牌“零纪录”的历史,圆了中华民族半个世纪的奥运金牌梦。

扩展资料:

射击(shoot)是一项用对准目标打靶的竞技项目。国际比赛有男女个人项目,也有团体项目。 射击运动最早起源于狩猎和军事活动。15世纪,瑞士就曾经举办过火绳枪射击比赛。19世纪初期,欧洲一些国家还举行过对活鸽子射击的游戏,这些都是现代射击比赛的雏形。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上,射击比赛设5个项目。

射击的最高级的组织机构为国际射击联合会,成立于1907年,简称为ISSF。中国的最高组织机构是中国射击协会,成立于1956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