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祥志的资料

国家篮球队教练李成-国家篮球队教练李成简历

姓名:卜祥志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5-12-10

出生地:山东青岛

身高:185厘米

教育背景:在读本科

个人爱好:运动、音乐、读书、电脑

运动项目:国际象棋

国际等级分:2714

注册单位:山东齐鲁晚报队

教练:叶江川

运动经历

6岁开始学棋

12岁获得少年世界冠军并获得棋联大师

1997年7月晋升国际大师

13岁10个月零3天成为特级大师

创最年轻特级大师世界纪录

2000年进入国家队

主要成绩

2002年 全国团体锦标赛个人冠军、世界青年冠军赛第五名、全国个人赛亚军

2004年 全国个人赛冠军、网络四国对抗赛冠军

2005年 世界团体锦标赛亚军

2006年 第37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获得男子亚军

2008年 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国际象棋25分钟快棋赛冠军

卜祥志的故事

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一名还不满14岁的少年棋手竟在匈牙利举行的阿托姆杯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赛和布达佩斯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赛两个大赛中,取得了20战10胜9和1负的佳绩,并接连赢得冠军和两次获得国际特级大师序分,震惊了棋坛,引起国外多家媒体的关注。

他,就是来自青岛日报社国际象棋队的卜祥志。

卜祥志在10月19日至25日在青岛举行的青岛日报杯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赛上,获得第三个国际特级大师序分,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特级大师。

卜祥志出生于1985年12月10日,现为青岛二中初中学生。他6岁时在青岛实验小学开始学国际象棋,师从国内著名国际象棋教练纪蕴奇。

卜祥志1993年开始走进赛场,就获得青岛市小学生比赛的冠军,第二年又赢得全国夏令营比赛冠军。1995年,他参加全国小学生比赛,获得亚军。

1996年和1997年,他参加全国少儿国际象棋分龄赛,先后获得12岁组的亚军和冠军。

1997年,他6月参加我国首届国际象棋冠军赛快棋赛,获得第三名;12月参加在法国戛纳举行的国际象棋世界少年儿童分龄组冠军赛,获得12岁组第四名。次年,卜祥志获全国14岁组国际象棋快棋赛冠军。

1998年11月,卜祥志赴西班牙参加世界青年国际象棋节暨国际象棋世界少年儿童分龄组冠军赛,以7胜4和的不败战绩夺得男子14岁组冠军,成为我国第一个赢得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称号的少年棋手。

1999年是卜祥志驰骋国际棋坛,不断赢得佳绩的一年。他2月在缅甸国际特级大师邀请赛上赢得第一个国际大师序分,5月在瑞士国际特级大师赛上再获获得国际大师序分,从而成为我国年龄最小的国际象棋国际大师。他7月在沈阳国际特级大师赛上爆冷,分别战胜了前世界青年冠军、以色列的特级大师苏托夫斯基和特级大师章钟以及女子特级大师诸宸,并获得第三个国际大师序分。8月,他参加波兰特级大师赛,不仅获得第四个国际大师序分,而且把参赛的近一半特级大师抛在自己的身后,其中包括3名积分在2600分以上的国际特级大师。

::::::::::::::::::::::::::::::::::::::::::::::::::::::::::::::::

相关介绍:

卜祥志的爷爷曾是一名很强的象棋棋手,而卜祥志第一次接触国际象棋则是由于一个堂兄的介绍。随着他的同胞谢军获得世界女子锦标赛的冠军,卜祥志对国际象棋的兴趣也日渐浓厚。他6岁开始学习国际象棋并接受了早期的训练。他的第一本国际象棋书是《我难忘的六十局》,那是由他崇拜的偶像鲍比·菲舍尔写的一本非常著名的国际象棋书。1993年, 卜祥志就获得了青岛市小学生国际象棋比赛的冠军。

1997年,这位神童成为了第五届“李成智杯”全国国际象棋分龄组赛的冠军。1998年,卜祥志12岁时,他夺得了全国少年冠军和世界青少年锦标赛14岁组的冠军。1999年,他在极负声望的“陈振南杯”国际象棋特级大师邀请赛上获得第七名。

由卜祥志的家乡青岛市的一个矿泉水生产厂赞助,1999年,卜祥志和他的教练纪蕴奇到欧洲参加了不少国际比赛。1999年的秋天,卜祥志凭借在柏加斯和布达佩斯的两个特级大师赛冠军和随后在青岛的国际特级大师赛上与别人并列第一,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拿到了三个国际大师的序分。1999年他还获得了德国岱韶茨公开赛的冠军。1999年9月,13岁10个月零13天的卜祥志获得了国际特级大师称号,成为了当时世界上获得该称号最年轻的人。2002年 7月,他将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特级大师”的身份让给了12岁的乌克兰棋手谢尔盖·卡尔亚金。

2000年,卜祥志第一次亮相德国斯图加特比赛邀请赛就获得了冠军。同年,他在纽约“未来世界冠军之战”的比赛中以八番棋、总比分6.5:1.5的成绩,击败了阿塞拜疆的国际象棋神童拉迪亚波夫。

卜祥志从2001年开始在中国国家队有规律地下棋。2005年贝尔谢巴世界团体锦标赛和2006年都灵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他作为首台主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且和队友一起代表中国队在这两项比赛中获得银牌。他在2006年的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中下一台,中国队最后以第二名的成绩结束比赛。在那次比赛中,卜祥志四胜八平,包括与世界顶尖的特级大师克拉姆尼克、阿南德和阿罗尼扬的对局。

2007年7月,卜祥志在渥太华举行的加拿大公开赛上获得冠军。同年10月,他又在毕尔巴鄂国际象棋盲棋世界杯赛中,接败实力强劲的托帕洛夫、卡尔森、哈里克利斯纳、小波尔加和卡尔亚金等特级大师们,赢得冠军。

2008年在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国际象棋男子个人快棋赛中获得金牌。

童渊铭大神[二]自传

童渊铭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2年

称号:国际大师

1989年获得国家大师称号,同年进入国家集训队,1993年获全国国际象棋个人锦标赛冠军,1994年获得雅加达国际大师邀请赛冠军,并获得国际大师称号,1997年全国"棋王赛"冠军。

?一提起童渊铭,在国际象棋界可谓大名鼎鼎,这位当年在国家队曾被誉为最有天赋的棋手,在急流勇退后来到齐鲁晚报棋院带孩子,与刘玮并肩作战,开始开发山东的国际象棋市场。没想到这一呆就是8年,耐得住寂寞的童渊铭勤勤恳恳地在济南和青岛两地播种国际象棋,并且神速的输送出一批批有希望的好苗子。

在外界看来,童渊铭是个性格孤傲的人。但他又是一个不计较名利的人,之前他转过很多地方,到山东他没有提任何条件。他自己在济南花钱买房,而且带来了同时专业教练的妻子周敏。童渊铭当时就跟刘玮约定:“我在这里干三年,三年不行我就告退。”

童渊铭的敬业精神的确让人佩服。来到济南后,他每天都要连续讲七八个小时的课,礼拜六礼拜天更是连轴转,从早晨8点到晚上11点,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他自己却要从头坚持到最后。中午,他往往只能利用孩子们对局的时间匆匆忙忙跑出去,花三五毛钱买个烧饼,边走边吃。天天这么冷一顿热一顿的凑合,天天这么长时间超负荷的站立,童渊铭的胃和膝关节都落下了毛病。如今他走路都是一瘸一拐,这让很多家长看得直心疼。

童渊铭来到济南后,经常把孩子带到家里去同吃同住。有个女孩不吃胡萝卜,童渊铭就把胡萝卜切成丁炒在米饭里,由不得你不吃;有个男孩不吃青菜,吃一口吐一口,妻子说不吃算了,童渊铭却说,吃了接着吐,吐了接着吃,就这样,他活活改变了很多孩子偏食的坏毛病。童渊铭还经常带着孩子们出去转,七拐八弯走得非常快,而且边走路边讲棋,讲着讲着突然间停下来,让孩子们带路回去,到了家再让他们把棋讲给其他孩子听,这样孩子们就不得不随时保持警醒。更让孩子们不懂的是,即便是早晨忘了喝奶,也要写检讨。从不喝奶的动机到事发后的想法,以及改正的方法步骤,都要一一道来,这样一份检讨简直费尽了心机,但是他的孩子就是这样时时刻刻不忘锻炼自己的思维。童渊铭讲话还很尖刻,常常让你几天吃不下饭,但童渊铭却说,只要孩子们受得了他的挖苦,那心理上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童渊铭的“怪”,让孩子领教了“厉害”,但同时也让孩子们领教了什么是“师同父母”。别的老师很在乎师道尊严,但童渊铭很随便。只要孩子们在听棋,他不在乎这个小孩是站着还是趴着,他甚至鼓励孩子们选择一种最舒服的姿势。另外,童渊铭还送给每个孩子一个绰号,每个孩子都能从加冕的绰号中找到自己长相或者棋风上的特带。比如,有个女孩下棋很保守,童渊铭就叫她“安全帽”,就是既安全又傻冒的意思。除此之外,童渊铭还变通了14个世界冠军的名字来给孩子们命名,有叫巴基尼茨的,有叫卡斯帕罗夫的,也许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寄托自己的期望。

为节约经费,童渊铭每次带孩子出去比赛,总是千方百计地租个小吃铺住下,他一边上课,一边亲自给孩子们做饭。一次,有个亲自陪同前往的爸爸当场就掉下了眼泪。他说,世界上有几个男人为了事业会做到这一步?我们家长跟着来比赛,是因为不放心,实际上即便是家长,也很少能做到童渊铭对孩子这样。童渊铭作为一个职业教练,从不计较名利。在很多大型比赛的关键时刻,一个团队让自己的孩子相互让上一步棋,往往就能轻而易举地多拿一个冠军,而且内部相互让棋在大型比赛中并不罕见,但是童渊铭却从来不做这种动员。有次有个家长实在忍不住了,偷偷地去做自己孩子的工作,不料被童渊铭发现,他暴跳如雷,活要赶这母子俩回家。

天天和这么善良的人打交道,没有谁不被感动。当得知童渊铭的妻子带着刚出生的儿子从江苏老家回到济南后,所有人都想去看看孩子,却没有一个人敢跟童渊铭直说。一个家长实在忍不住了,她打定主意就是硬着头皮也要去碰一回钉子,只要能看一眼孩子就放心了。难道来个突然袭击,还能被拒之门外?她去买鲜花,去买幼儿图书,看到什么就想买什么,买什么都想买最好的,她说,在心里真的就把童渊铭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看,但是大包小包到了楼下,却真的被挡在了门外。

令人欣慰的是,童渊铭在刚到济南三年多一点的时间,仅仅占用孩子们的业余时间,就培养出了14个全国少儿冠军。这在中国棋界甚至世界棋界都可称为一个谜。在2001年举办的全国青少年国际象棋最高水平的“李成智杯”上,齐鲁晚报这么一支纯业余组合的队伍突破92支“正规军”的重重包围,一举拿下了5枚男子单项金牌中的3枚,这样的气势让“国字号”的中国少年队也难以招架。同年,齐鲁晚报有4名小棋手被选拔进国家集训队,代表中国赴西班牙参加世界青少儿国际象棋冠军赛,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后几年就更厉害了,他的孩子不仅在每次的国内赛事上称雄,还在世界分龄组赛上一次就夺两块金牌。2004年他到青岛建立齐鲁晚报棋院的分部,短短一年多时间,又培养出五、六名全国少儿冠军,使挖掘出卜祥志后本来已开始断层的青岛国际象棋后备力量重现生机。

8年磨一剑,在历经困难和艰苦卓绝后,小童现在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仅在去年,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为齐鲁晚报一次注册的参赛棋手就达30多名,超过任何一个省份的所有注册棋手。随着国际象棋联赛的开始,各队人才匮乏开始显现出来,他们已瞄准齐鲁晚报棋院的人才库,并开始到山东“挖”人。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童渊铭这位中国国际象棋的“奇才”。

童渊铭

?童渊铭,等级分2510分,男,1972年10月出生于江苏镇江,男子国际象棋大师。

10岁学棋,1989年获得国家大师称号,1987年底进入国家队,1993年获全国 国际象棋 个人锦标赛冠军,1994年获得 雅加达 国际大师邀请赛冠军,并获得国际大师称号,1997年全国“棋王赛”冠军,曾获世界青年 锦标赛 第三名。1998他从国家队一线激流勇退,到没有任何国际象棋基础的济南培养孩子,输送了4名世界青少年冠军,培养了像 侯逸凡 、 魏晨鹏 、 刘庆南 等一大批全国和世界少儿冠军,被誉为少儿培训全国最好的教练。

童渊铭:山东在青岛国际象棋生活

种种机缘,时值2004年夏,在得到诸多支持鼓励后,我来到青岛。开始了又一轮追求又一次未知参与发展山东另一大城市青岛的国象后备事业。

不知是否可用好奇慕名疑惑这般词语来形容青岛棋童和家长。有的说:童应该是个老头或者是个小老头;有的说:你该是济南人怎么不会说山东方言;有的说:你下棋能下过谁和谁吗?…。在和孩子们快乐共处之际也不禁哑然而笑,别和孩子们解释了,还是好好习棋吧。我不喜欢听人称为学棋,更喜欢称之为习棋或练棋;我不喜欢听什么高级班,艺无止境,不停探索超越,谓之提高;不喜欢提高训练费,别让家庭有压力孩子更有压力,每个人都能下棋,不怕经济压力。比赛嘛,一年一次足矣,少花钱多练棋最好。

我是外乡人,对青岛国际象棋由来和环境了解甚少,知道由纪蕴奇先生等等很早就起推广普及国际象棋。最重要的是青岛日报社的重量级介入,使青岛的国际象棋发展日新月异。带动了不少单位和个人投身其中。

到青岛时,行逢棋界形势变化。有些著名老师教练离开了青岛或准备离开,也有培训机构分散重组,一如深秋之后却显萧条。有些好苗子一度失去了训练环境,于是便有了对我的邀请及期待。

既得众望,不敢懈怠,当兢兢业业努力共进。在日常训练中,了解到许多孩子潜质颇佳,基本功也好(应是得益于一些著名教练的启蒙训练成果,其中有孙永中,田其意,孙旗男,纪蕴奇,李春等等,感谢他们支持并发展同一事业)。只是孩子们在棋的大局观上不够理想,技战术上不够全面,开局方法不够系统。尤是各级老师们甚少参加专业赛事,棋艺风格趋向保守。孩子们在赛事中发挥不够稳定,进攻缺乏自信。既发现了问题,在训练中尤作调整。半年多后,孙方卉取得了“李成智杯”冠军,孩子们各有突破。一年后,有八名棋童获得了首届全国等级赛一级运动员的称号(两年后三年后更多的棋协大师,一级运动员,全国少儿赛佳绩获得者纷纷出现,孩子和家长们欣喜之余也使我倍感振奋,看到了希望)。

参加了我训练班的棋童多为资质聪颖。棋分兴趣,投入,天赋三类,显然的是在此训练集体中具投入和具天赋者过半。他(她)们随后纷纷加入了青岛市的名校育才中学,和此前我训练班的佘飞,杜少龙,高睿等一起组成了中学国际象棋校队,代表学校比赛亦获佳绩。却也发现了青岛市棋童和家长的独特心态,不少孩子家长将下棋之特长作为报考这所名校的条件。只是入学之后就放弃了习棋,难道对棋的爱好和追求仅限是报考学校的敲门砖吗?一部分棋童退出了习棋,小部分棋童勉强保持了下去,只是可用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少。习棋殊为不易。

作为曾经的专业棋手,我对坚持强走棋路的优劣,独木桥愈走愈窄的风险素来有知。也是反对棋童过早进行专业化训练的拥护者。只有极少数天资上乘的小棋手才能在独木桥上走下去,多数棋童只是作为爱好和特长而保留和持续的。

小学起步发展,初中提升,高中保持,大学巩固。弈棋作为一种公平竞争,理性思维,个性发展,胜负意志的磨砺手段是可当终身的爱好。我青少年时参赛曾见国外华侨对国际象棋弈棋的释解:棋艺其异,友谊由弈。盖知棋理人生。铭记在心。是以对棋童们半路而止为之惜憾。中学阶段,既是生长期也是求学和习棋的黄金阶段。若是更进一步,学优者入著名大学深造报效社会,棋优者入国家队参世界赛为国争光。

于是有了机会,便向育才学校的老师谈及,为使在中学就读的棋童们继续习棋减少在路途时间上的耗费。希望能用在校课余时间为棋童们建立训赛课堂,尽我的绵薄之力,将弈棋这一爱好特长保持下去,也使小学阶段的倾情投入不至断续。育才学校其时刚建立了一支校国际象棋队,聘用了一位业余棋士担当教练,该棋士业务能力颇强也是青岛市国际象棋的骨干人员。只是训练方法和系统不同,该棋士的棋力恐难调教校队主力。但学校满意于现时成绩,婉拒了我的提议。所幸的是孩子们天资聪颖,历经锤炼,代表依旧保持了良好的棋弈状态,为自己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此为后话。

回想2005年时,训练集体中涌现出数名优秀棋童,极具发展潜质。恰逢全国甲级联赛于2005年初揭帷幕,想到青岛市国象人才济济,只惜未能攀升全国联赛舞台,也为传承青岛国际象棋之传统,发展支持更多卜祥志式的尖子出现,于2005年春组织四名优秀青岛棋童代表青岛江苏路小学队参赛磨练,也是本土少儿后备人才征战全国甲级联赛之开端…

如何评价李盈莹?

李盈莹是一名左手球员,但是从正式接触专业排球训练开始,她就从主攻位置打起。因此在2018年入选国家队,郎平依然安排她打主攻。

不过由于此前的联赛中不接一传,进入国家队短时间内要把一传的手感找回来也是不容易的。而且对阵实力强、速度快的球队,李盈莹的拦网和防守还是显得有些慢,这与她身高较高也有关系。不过在进攻端,李盈莹的能力还是非常突出的。在朱婷归队之前,李盈莹甚至是全队最为倚仗的进攻强点。然而与二传配合的不默契,导致她的进攻能力并没有得到最大化,自身进攻线路和手法的变化也不够。

在澳门站首场与波兰队的比赛中,李盈莹的失误确实有些多,这也导致球队的整体发挥都陷入了被动,赛后主帅郎平也直指李盈莹的诸多不足。不过对于年仅18岁的李盈莹来说,成年队联赛也仅仅打了一个赛季的主力,现在进入国家队自然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适应过程,而郎平此前也说过,请大家耐心一些,给李盈莹一个轻松的环境和较长的时间来成长。

同为主攻手,为什么李盈莹就常能飙高分,就常能给球队带来胜利,而有些主攻就做不到呢?个人认为,这可能与球员的个人能力、球队的战术打法、队友的整体素质等各方面都有关系。

从个人能力来说,李盈莹的强攻突破能力,在几位国手主攻中是比较突出的,而且有着自己的特点,即她的左手攻,使拦网者在做动作时非常别扭,她的扣球高度虽不是很高,但她下手快,扣球的助跑有速度,起跳击球瞬间,身体由后仰变前躬状,这样可充分利用身体的前冲力和反弹力,加快击球速度,令对手猝不及防。

李盈莹的进攻方式呈多样性,这与她球商高、反应快、善于观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她对扣球路线的选择,是直线还是大斜线、小斜线,都能根据对方防守人员站位不同而变化,她的轻吊往往变幻莫测,看似大力扣球,对方正往后退,准备后场起球,她却一个吊心,往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李盈莹的另一进攻手段是她的大力侧旋发球,不但能起到破坏对方一传的效果,还能时常直接得分,世锦赛上,李盈莹多次利用发球帮助中国队取得比分上的优势,或逆转比分。

天津女排正是有了李盈莹这个强攻点,才有的放矢,根据球队人员自身情况和特点,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战术打法,这套战术简而言之,就是集全队之力做好防守,把绝大部分进攻机会都交由进攻能力强,下球率高的李盈莹来完成,有人把这种打法叫作“一点攻”。

其实这个叫法并不全面,天津除了李盈莹这个点,至少还有两到三个点都能下球,比如李盈莹对角的保障型主攻,王媛媛、王宁(李雅楠)的快攻,杨艺的跑动进攻等,不仅能进攻得分,也能起到牵扯对方防守力量的效果,使对手防不胜防。

天津女排之所以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和竞争力,除具有李盈莹这个强力进攻点,以及一套比较适合天津队的打法之外,也与天津女排队内团结,有多年冠军底蕴,勇于拼搏,关键时刻顶得住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远的不说,就以刚刚过去不久的八强赛天津对北京那场球来说,天津女排三局三逆转,北京虽多次比分领先,却每次都顶不住天津队的冲击,连北京队教练张建章都说,北京和天津比,就差在这一口气上,北京若也有天津女排这股劲儿,也是冠军了!

除了精神层面,天津女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直防守好,有了好的防守,才能组织防守反击,李盈莹这个大杀器才能源源不断获得进攻武器,大杀四方。

如何评价李盈莹?笔者认为:最好的评价?一是不评价,二是要评价就还原真实的李,三是再评价。

一,不评价:网中对李盈莹的争论很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热度很高,各种声音也不绝于耳,总之是非吹即贬,少有客观中肯。一时间,李成了话中话,题外题,成了一些人的炒作与"是非”中心。争来争去,吹来贬去,李还是李,既没吹高,也没贬低。因此,笔者以为:对目前年轻,正在努力打拼,并深陷外界口舌的李,最好不要评价,以还其清静的打球环境为好。

二,要评价就还原真实的李: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再怎么吹捧,吹捧李到任意的高度;再怎么贬损,贬损李到如何的没用,都不是客观事实。李还是女排中的李,吹贬之后变化不大。其实,李盈莹就是一年轻的有一定发展空间的并处在上升期的女排主攻手;特长是左手攻强、发球强,不足是拦网、防接、移速与弹跳、还有小球处理;成绩国内是联赛冠军,MⅤP,国际是亚运会冠军、世锦赛季军。仅此,普通的很,真实的很,没什么可过度炫耀吹捧的。

第三,再评价。李盈莹是一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始终在路上,离国家队要求,离世界级主攻要求,离大赛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过度评价,尤其是过度吹捧无疑于捧杀,于李不利。因此,李要证明自己,不是国内的多少分,MVP,得了几个冠军,而是要扬长避短!在世界大赛上证明自身的价值,证明自己是优秀的主攻,体现出自己真正的实力,这才是王道。因此,笔者认为:少些吹捧,多些夸赞,少些贬损,多些鼔励;在以后大赛中评论,在大赛后评价,可能更客观,更有说服力,也更能让人信服。

在世界女排联赛开战之前,李盈莹确实给人很高的期待,球迷也希望李盈莹经过国际舞台的锻炼,成为第二个朱婷。在第一周北仑站面对多米尼加的比赛中,李盈莹砍下最高的17分,惊艳全场,但是之后又回到了低估,7分、5分等等再次看到了李盈莹的不足,那么球迷就问了,李盈莹的实力到底怎么样!

首先必须要承认的是,李盈莹不是朱婷,至少从目前来看她还远远不是第二个朱婷,几场比赛下来可以发现李盈莹的扣球力度不够,命中率不高,虽然这也与一传和二传的不到位有关,但是更多的是与李盈莹本人有关,李盈莹的心态、经验都是需要做出改变的。

上个赛季在中国女排超级联赛中李盈莹可谓是一鸣惊人,带队获得了联赛的冠军,吓得金软景转会土超联赛,这些都是李盈莹实力的证明和象征。但是在中国联赛并不等同于世界联赛,在世界舞台上,李盈莹面对的是来自全世界的高手,博斯科维奇、金软景、李在英等等世界名将,再加上李盈莹才18岁,表现不佳也是可以理解的。

以目前李盈莹的实力来看,征战世界联赛是远远不够的,她与朱婷、曾春雷以及袁心玥等球员的差距也是不小,不够没关系,李盈莹和郎平教练有的是时间,重要的是心态,相信经过国际赛场的不断磨炼,李盈莹定然会变得越发强大,最终屹立在世界之巅。

最近江苏女排的倪非凡火了,球迷们开玩笑说国家队终于征招童工了,也得到自媒体和球迷们的吹捧,但事实上倪非凡仅仅比李盈莹小一岁而已,去年的李盈莹已经在中超排大杀四方了,倪非凡能不能入选全明星阵容还是个问题。

通过对比,也许大家才能意识到,李盈莹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排球天才。

在天津球迷眼中,李盈莹就是对内的擎天白玉柱,在其他队伍的眼中都谈李盈莹色变,甚至出现过这样的一幕,联赛第13轮,上海女排对阵天津女排的比赛中,李盈莹替补登场后鼓舞了天津队的士气,不知道是不是李盈莹的震慑力还是上海女排准备不足,在领先的情况下痛失好局。

可见,今年的李盈莹已经成为了中超排的绝对巨星,如果英语好一点,完全可以在意大利的蒙扎、佛罗伦萨、布斯托阿西齐奥、卡萨尔马焦雷当上进攻核心,甚至完全可以去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的加拉塔萨雷、费内巴切打主力。

那么李盈莹究竟强在哪里了,有些发胖的李盈莹,跳的也不高啊,力量也不大啊

李盈莹的有颗大心脏,临危不惧,打球很稳,稳的有时我总忘记她还是个孩子,总是拿她和比她大6岁的朱婷来对比。关键球的处理上很冷静,举个例子,卡拉库尔特和李盈莹同龄,卡拉库尔特打球毛躁,心态起伏较大,属于那种“锦上添花,雪中送扇”的选手。

李盈莹在比赛中心态的自我调整也很成熟,连续打了丢了两个重扣,就会调整一下进攻节奏,不是像一般的队员只会在那里凿,用老百姓的话来说,这叫心眼活泛。

李盈莹是左手将,都知道李盈莹的臂展长,那有多长呢?这么说吧,若不是腿长,李盈莹也能双手过膝。她进攻选择变化多端,打吊结合,进攻线路分化的合理,让拦网者常常顾此失彼。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李盈莹的进攻不是以点高和力量取胜,而是靠着扎实的基本功,打空档。19岁的年纪就练就了指哪打哪的本领,有很多球员打了一辈子只会打一个小斜线。

所以很多球队谈李盈莹色变也在情理之中,不是防不住,是真的不好防,现在有很多人拿着李盈莹不接一传说事,经过在国家队的锻炼,李盈莹的一传在国内不输刘晓彤、段放、曾春蕾吧。

接不接一传不是李盈莹的事,是教练的安排。

这里给李盈莹一个小建议,报个英语速成班吧,下赛季去留洋吧,最好是去费内巴切,到时候就能看到中国德比了。

作为新生代女排队员,李盈莹可以说是标杆,有人拿朱婷,张常宁和李盈莹比。其实根本不会一代,而且李盈莹中国女排进步最快队员,这三年国家对李盈莹重点培养,相信李盈莹会有更大进步

首先我不是天津的球迷,也不是李盈莹的球迷,但是个人对李盈莹,这名球员还是比较看好的,还是希望能够更客观的说一下我眼中的李盈莹!

李盈莹就自己也表示非常小的时候开始接触排球,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个人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刻苦。到运动员,其次李盈莹的天赋有目共睹,在这次世锦赛时,她的发球和进攻也帮助了中国队很多,虽然说弹跳不是特别出众,但是他的手臂很长,击球点也高,再加上是一名左手将,在世界女排左手将还是比较稀有的。

然后在国家队也知道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在本次联赛中,李盈莹也开始训练自己的一传,包括自己的拦网,所以觉得她是一个努力且上进的运动员。

为什么很多人对他的口碑并不好。是因为他的粉丝比较脑残,可能有一部分是理性的球迷,但是有一部分的键盘侠,他们比较喜欢指点江山,也比喜欢在李盈莹得不着机会的时候,骂教练和骂队友。

这种行为真的特别愚蠢,不仅不会让你喜欢的球员友好的形象,会为她徒增烦恼,如果喜欢就说一些正能量的话。如果不喜欢就无视,不要把竞技 体育 当成发泄自己生活中不满情绪的渠道,总的来说李盈莹这个运动员非常不错,有天赋也看好她的未来,希望不要被过度捧杀就好。

李盈盈刚入选国家队,第一次打国际比赛,表现成这样已经很不错啦!凭什么把输球赖到李盈盈身上,全队的一传都特臭,凭什么只说李盈盈,这样对待18岁的李盈盈真是太不公平,太缺德啦,立挺李盈盈

这个小孩儿是个不错的排球运动员,有不错的天赋和能力,从初登排球赛场,就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出了出色的成绩,她取得的成绩,是很多排球运动员终其一辈子也没达到的,她自己也得到了相应的褒奖。相信在国家队,在郎平指导的教导下,一定会有更好的发挥,能为中国女排的建设增砖添瓦。

但也要客观地看到,小孩儿能力不错,但远没有达到像朱婷、张常宁这些比她大的运动员的水平,从入队至今,队里的主力还是朱婷、张常宁她们这批运动员,她没有像朱、张那样在逆境中力挽狂澜,在最艰难的时候,凭借个人能力把女排带上最高领奖台的经历。于她来说,目前最主要的事,是做好替补,在主力队员状态起伏的时候,担当起自己的角色功能,而不是急吼吼地要代替某个主力队员的位置。

小孩儿难免就有小孩儿的心性,目前来看,她并不成熟,就像目前正在网上炒得热火朝天的“垫脚事件”,还被挖出了之前联赛上的其他“定位门”之类的不成熟的言行,对小孩儿的打击应该很大,希望她能冷静地思考前前后后的经过,认真反思一下,对网友声讨的言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被流言击倒,也不能被吹捧麻醉。

现在的时代,网络资讯如此发达,很小的失误都能被无限地放大,有利也有弊,作为一个知名的排球运动员,也是一个公众人物,更要谨言慎行。“女排精神”不是一句空谈的口号,更需要每一位女排成员来完善它,把它发扬光大,而不是给它抹黑。

也希望各方的球迷,能本着爱护女排、爱护女排队员的原则则,放弃狭隘的地域之争,理性看球,理性评论球员,给中国女排的成长,创造更大的空间。

我不是津吹,但我也喜欢李盈莹,因为我是中国女排球迷,无论谁,无论是哪个省的球员,只要能打出来,都是中国女排之福,也是中国女排球迷之福,我都高兴!

首先,李盈莹厉害吗?厉害

为什么说李盈莹厉害呢?因为并不是随便哪个球员都可以在联赛中打出804分的,这个话应该承认吧?不然的话,也不叫记录了。

李盈莹单场拿过45分,厉害吗?当然厉害,因为之前只有朱婷拿过43分,朱婷的实力已经不需要再证明了。

其次,她比朱婷厉害吗?

有球迷总是说李盈莹年龄还小,才18岁,但实际上朱婷首次代表国家队参赛也是18岁(比李盈莹大了几个月,不到19岁),而且朱婷当时就是中国女排首发主攻手了,在当年的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还拿到了最佳主攻奖。

从这一点来说,李盈莹起点没有朱婷高。

为什么会这样?

朱婷18岁就已经是首发,也拿到了大奖赛总决赛最佳主攻,而李盈莹只是替补,这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是朱婷横空出世之前,没有谁比朱婷强,所以朱婷一露头就出来了,但李盈莹不行,因为在李盈莹露头的时候,她前面还有个朱婷。

换句话来说就是,假如中国女排现在没有朱婷,那么李盈莹百分百就是中国女排首发!

比如波斯科维奇和艾格努,如果她们也只是塞尔维亚和意大利替补球员,她们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成就了。当然,她们能出头,也是因为前面没人比她们强。

李盈莹能达到朱婷的高度吗?不好说

李盈莹身体素质不如朱婷,朱婷扣球点高,这个是李盈莹不能比的,李盈莹身高192,扣球高度312,都不如朱婷。

朱婷有先天优势。

但波斯科维奇身高193,扣球高度也只是310,与李盈莹差不多,所以,扣球高度并不是决定李盈莹未来能走多远的原因。

李盈莹能走多远?

我个人觉得,李盈莹具备世界一流水准的条件,她现在缺乏的只是大赛经验,也许她达不到朱婷的高度,但是能成为朱婷第二,中国女排就已经足够强了。

如果有机会,还是应该走出国门,多跟欧美球员交手过招,在中国联赛锻炼的效果远不如在国外。

原因很简单,你在中国联赛,对手是中国球员,而打世界比赛,面对的全部是国外球员。只有在国外多跟她们过招,找出自己与她们的优缺点,才能在世界比赛中更加游刃有余。

拿李盈莹与朱婷相比,并非恶意,只是用朱婷做个标杆,希望李盈莹的粉丝不用在意。

2015年国际象棋李成智杯12岁组比赛规则

简而言之:

出生日期在2002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中间(一般可低于年龄下限不可大于上限);

分男女两个组别;

各组视人数,采用瑞士制或循环制,共赛11轮,每天2轮,比赛时限为每方1小时,每步加30秒;

台次编排由电脑编排(编排方法参加过比赛的都清楚,不细说);

奖励方法摘抄原文:

(一)各组奖励男、女前16名(不足30人组录取前8名)。其中各组冠军荣获李成智杯一座,前3名授予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奖牌和奖状,第4-16名授予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奖状。如人数过百的组,可增加获奖名次至32名发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的奖状。

(二)各组前列名次,获得国内举办国际等级分赛的参赛资格。

(三)棋手以竞赛成绩申请相应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和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的技术等级称号,依据是《运动员技术等级条例》和《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等级称号条例》。

(四)男女各组前16名,有资格参加2014全国国际象棋少年精英赛。

比赛规范摘抄原文:

参赛运动员必须注册中国国际象棋协会运动员,没有注册的棋手请进入,网页内有办理说明,在比赛期间办理年龄审核和注册手续,没有注册的棋手不许参赛,如虚报年龄,取消其参赛资格或比赛成绩,并对参赛队处以500元罚款。

(三)大会要求所有棋手在当地办理保险。

报名方法摘抄原文:

(一)报名单必须采用下发的标准格式(见附件1)加盖参赛单位和体育主管部门的公章,否则无效。

(二)报名后如有弃权、补报、换人者以书面形式并经大会批准,每变动一名需交纳50元手续费。报名后无故不参赛者,取消下届比赛资格 (

由各参加单位提供名单)。

(三)各参赛单位的领队、教练人数按参赛运动员1∶4的比率,即有4名运动员的单位,可报领队或教练1人,8人以内可报领队1人、教练1人,以此类推。超编人员需事先报名,由赛区根据接待能力决定安排与否。

(四)报名表须在2013年12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以Excel形式填写)和传真发往承办单位,报名后请电话确认。

其他事项:报名费150元,上届比赛各组冠军免交报名费,食宿旅费自理。

2015年亚洲杯中国队名单及号码

守门员:23号王大雷、1号曾诚、12号颜骏凌后卫:5号张琳芃、2号任航、张呈栋、4号姜至鹏、3号梅方、14号吉翔、6号李昂。

前卫:10号郑智、15号吴曦、8号蔡惠康、13号刘建业、20号于汉超、11号蒿俊闵、16号孙可、21号于海、7号武磊、19号刘彬彬、22号廖力生。前锋:9号杨旭、18号郜林。

扩展资料

中国男足在2015年亚洲杯1/4决赛中0比2不敌东道主澳大利亚,从而止步八强。赛后,主教练佩兰对球队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本场比赛如实反映了两队在身体和经验上的差距,中国队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澳大利亚队打得非常好,我们的队员也尽了最大努力,我对他们没什么不满的地方,他们做了自己该做的。”

佩兰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场一开场被对手打进一球,这让对手信心倍增。而此时我们新换了防守队员,场面显得有些被动。”

在评价本场比赛打进两球的澳大利亚球员卡希尔时,佩兰表示:“他非常有才华。”

对于球队在本场比赛中的发挥,佩兰感到满意,他说,队员在比赛中很努力。张琳芃带伤坚持打满全场,其他人也都很努力。

毫无疑问,本届亚洲杯的小组赛阶段是中国男足近年来少有的绝佳表现,但出线后便遭遇东道主,这场失败难免让球队感到郁闷。

佩兰说:“我们的亚洲杯结束了。我们是满怀希望过来的,但最终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只能接受。”

“我们看到了今天这样比赛的结果,我们看到了澳大利亚这样参加过世界杯的球队,他们跟中国队比赛时候表现出的一些东西,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去打造我们最好的球队。”

人民网-国足主帅佩兰:通过亚洲杯看到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