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超联赛外国选手-乒超 外国选手
最新世界女子乒乓球排名
下表为乒联女子最新排名:(更新时间09年7月1日)
最新排名 上期排名 选手 积分 国家和地区
1 1 张怡宁 12810.00 中国
2 2 郭跃 12785.50 中国
3 3 李晓霞 12643.75 中国
4 7 刘诗雯 12494.50 中国
5 4 郭焱 12460.50 中国
6 5 王楠 12433.00 中国
7 6 冯天薇 12356.00 新加坡
8 8 金璟娥 12277.00 韩国
9 12 丁宁 12244.75 中国
10 10 姜华珺 12224.75 中国香港
11 9 王越古 12223.00 新加坡
12 11 李佳薇 12209.50 新加坡
13 13 帖雅娜 12186.00 中国香港
14 14 刘佳 12150.00 奥地利
15 21 朴美英 12148.50 韩国
16 15 唐汭序 12134.25 韩国
17 18 李佼 12127.50 荷兰
18 16 曹臻 12126.75 中国
19 17 范瑛 12114.25 中国
20 20 托特克里斯 12073.75 匈牙利
21 27 平野早矢香 12072.75 日本
22 19 高军 12069.75 美国
23 23 李洁 12080.00 荷兰
24 22 李倩 12054.25 波兰
25 24 吴佳多 12031.25 德国
26 26 帕夫洛维奇 12019.50 白俄罗斯
27 25 姚彦 12006.25 中国
28 29 福原爱 12004.25 日本
29 32 于梦雨 12003.75 新加坡
30 28 林菱 12000.25 中国香港
乒乓球大满贯乒乓球大满贯有哪些人
1、乒乓球大满贯是谁?2、乒乓球大满贯指的是什么?3、乒乓球大满贯标准20224、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都有谁5、乒乓球大满贯 双满贯 全满贯乒乓球大满贯是谁?
乒乓球大满贯对于一位职业乒乓球运动员来说乒乓球大满贯,是一项值得纪念一生乒乓球大满贯的荣誉。
乒乓球大满贯我们现在谈到大满贯,通常指的是一位运动员,同时拿到世乒赛、奥 运会、世 界杯这三项国际赛事的单打冠 军。
虽然中国是乒乓球的国度,在乒乓球这项运动上,拥有着以一国敌世界的实力,但是很可惜的是,历史上的第 一位大满贯却不是乒乓球大满贯我国运动员。
虽然这位大满贯选手不是中国运动员,但是他球技好,球风好,在中国乒乓球迷心中的印象非常好,这位运动员就是瑞典的瓦尔德内尔。
瓦尔德内尔的职业生涯十分长,被人们称为“乒坛常青树”,国内球迷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瓦”。他在乒乓球传统的“三大赛”赛事中,获得了四项个人单打金 牌。也就是第40届世乒赛和第44届世乒赛,第十一届世 界杯,第25届巴塞罗那奥 运会。
瓦尔德内尔在职业的荣光期,可谓是无人能敌,换句话说,谁要是在赛场上遇到他,输了算正常,赢了新闻上肯定写爆冷。
瓦尔德内尔这么厉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一手的好发球。他在前人的基础上,针对当时横板发球不如直板发球灵活的缺点,在发球时开创性地使用了“横拍直握”的方式,这种发球方式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不论是职业乒乓球运动员,还是业余乒乓球爱好者都在使用。
另外,针对国乒前三板技术厉害,而欧洲中远台两面弧圈优势大的局面,瓦尔德内尔又将中国的近台快攻打法与欧洲中远台两面拉弧圈打法进行结合,打造了全新的技术体系。这种技术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着乒乓球运动的走向。
另外,瓦尔德内尔打球非常有灵感,非常有欣赏性,看他打球真是一种享受啊。
乒乓球大满贯指的是什么?拿到大满贯也就意味着在乒乓球领域真正的现在世界之巅,站到了金字塔尖,傲视群雄。
马龙昨天刚刚卫冕世乒赛单打冠军,这样他的单打冠军数量就达到了五个,和张继科马琳并列世界第一。马龙张继科都是大满贯,都是一个奥运冠军,两个世乒赛单打冠军,两个世界杯单打冠军。都是这个时代的最强者。
乒乓球大满贯指的是:囊括所有设立赛事的冠军并取得了所有荣誉。广义上的大满贯是指:取得了世界、洲际、国家三个层次的乒乓球赛事所有冠军。狭义上的大满贯是指:取得了世界级乒乓球赛事的所有冠军,其赛事包括:奥运会、世乒赛、世锦赛。广义上的大满贯只有邓亚萍获得过;狭义上的大满贯现在有10位运动员获得过,他们是:瓦尔德内尔、邓亚萍、刘国梁、孔令辉、王楠、张怡宁、张继科、李晓霞、马龙、丁宁。有一点需要明确,不同的年代因赛事设置不同,大满贯的内涵也不同,但是他们都满足狭义上的大满贯条件!取得大满贯的球员就意味着自己的技战术水平达到顶峰,成就辉煌!
乒乓球大满贯,是指世界杯,奥运会,世锦赛三项赛事全部夺冠。
获得大满贯,意味着你已经包揽了世界上最高赛事的全部冠军,意味着你在当时已经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对你基本上没有什么要求了,什么也没有吸引力了!
目前为止,共有6名男运动员和5名女运动员获得大满贯:瓦尔德内尔,刘国梁,孔令辉,马琳,张继科,马龙;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丁宁。其中瓦尔德内尔是唯一一名外国获得大满贯的运动员。
大满贯的意思是集齐了世界乒乓球三大赛的单打冠军,世界三大赛分别指的是: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
女子大满贯选手: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丁宁。在乒坛无数优秀的女子运动员中,能获“大满贯”殊荣的目前也只有这五位,这五位选手在其巅峰时期都具有不可撼动的统治能力。邓亚萍14年的运动生涯中,有连续八年时间保持世界第一的排名;王楠至退役时,获得了24个世界冠军;“大魔王”张怡宁则是完成了乒坛“双满贯”的壮举。丁宁在前不久结束的天津全运会上获得了女单冠军,成为了中国乒坛第六位“全满贯”选手。
男子大满贯选手:瓦尔德内尔、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马龙。与清一子“大满贯”中国造略有区别的是,男子大满贯中有一位外国人,那就是有着“游击队长”之称的前瑞典运动员瓦尔德内尔。老瓦代表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打法,以一己之力与中国几代乒乓球选手抗衡也不落下风。随着老瓦的退役,虽然欧洲也有像萨姆索诺夫、波尔、奥恰洛夫这样优秀的男子运动员继续活跃在世界乒坛,但都无法达到瓦尔德内尔的传奇高度。有“乒坛双子星”之称的刘国梁与孔令辉,是当年中国抵抗老瓦强势进攻的中流砥柱,退役后也成了中国乒乓球队统治世界乒坛的关键所在。“藏獒”张继科在445天内完成了大满贯的乒坛神话,至今仍为球迷们津津乐道。队长马龙仍以绝对的实力统治着男子乒坛,为国征战。
大满贯
其实“大满贯”一辞来自于日本麻将,简言之4台就是满贯,所以一般我们称在4大公开赛中取得冠军头衔,就称之为“大满贯”。
这里的大满贯指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单打冠军、世界锦标赛单打冠军、世界杯单打冠军。
双满贯
双大满贯是指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所有世界大赛冠军都拿过两遍的选手。
全满贯
乒乓球全满贯是指获得世界三大赛事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的所有冠军,加上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所有冠军,再加上球员所在大洲的洲际运动会所有冠军。
乒乓球界有10人实现大满贯:
迄今为止,乒乓球界只有9人实现大满贯,男4女5,按实现大满贯的时间顺序分别是:瓦尔德内尔(瑞典人,唯一一个老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大满贯,1992年得手)、邓亚萍(1996年)、刘国梁(1999年)、王楠(2000年)、孔令辉(2000年)、张怡宁(2005年)、张继科(2012年)、李晓霞(2013年)、丁宁(2016年)、马龙(2016年)。
1988年,乒乓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从那以后,“大满贯”(集世乒赛、世界杯、奥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也成为一名运动员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的象征。能够通过三大赛考入“大满贯”状元堂的仅有9名运动员,作为世界乒坛的“顶级学霸”,他们每一次金榜题名的经历都可谓精彩纷呈。瓦尔德内尔 史上第一位“大满贯”
1989年,24岁的瓦尔德内尔在多特蒙德世乒赛上大放异彩,他先是率领瑞典队在男团决赛中5比0横扫中国队,随后又在单打比赛中连克斋藤清、克兰帕尔、格鲁巴和佩尔森,首次捧起圣·勃莱德杯。1990年,瓦尔德内尔在千叶世界杯上接连以两个3比2击败陈龙灿和马,拿到第一个世界杯单打冠军。1992年,27岁的瓦尔德内尔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一骑绝尘,先后在半决赛和决赛中以3比0零封金择洙和盖亭,终圆“大满贯”之梦。刘国梁 史上唯一一位先拿到奥运冠军的“大满贯”
1996年,刘国梁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战胜队友王涛,获得了三大赛中难度指数最高的男单冠军,开启了异于常人的“大满贯”之旅。同年,20岁的他在尼姆世界杯上再度闯进决赛,并最终以3比1战胜瓦尔德内尔。1999年,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的世乒赛上,刘国梁在决赛中利用丰富的大赛经验压制了马琳的强劲势头,拿下了小球时代的最后一个世乒赛男单冠军,也成为了中国男队第一个“大满贯”得主。孔令辉 史上用时最长的男子“大满贯”
1995年,年仅20岁的孔令辉第一次参加世乒赛的单打比赛就获得了冠军,一跃成为集偶像气质与出众实力于一身的乒坛宠儿。同年,他在尼姆世界杯中先后战胜了世界名将盖亭和罗斯科夫,赢得了第二个世界大赛男单冠军。1996年的奥运会上,有机会冲击“大满贯”的孔令辉意外折戟,直到4年后的悉尼奥运会,25岁的他终于在决赛中3比2击败瓦尔德内尔,历经五年奋斗,终于成就了“大满贯”的伟业。张继科 史上用时最短的“大满贯”
2011年,首次参加世乒赛男单比赛的张继科在鹿特丹一鸣惊人,在先后战胜王励勤、波尔和王皓后,成功问鼎。同年年底的巴黎世界杯上,张继科再度击败王皓登顶,毫无争议地获得了伦敦奥运会的单打资格。2012年,张继科在他的第一届奥运会上没有让“大满贯”的梦想落空,尽管途中遇到了老将萨姆索诺夫的顽强阻击,但他最终顶住压力闯进决赛,并最终以4比1再次战胜王皓,创造了用时445天完成“大满贯”的壮举。 邓亚萍 史上第一位女子“大满贯”
1991年,中国女团兵败千叶,丢掉了蝉联8届的考比伦杯,而在女单比赛中,年仅18岁的邓亚萍发挥出色,最终获得女单冠军。1992年,斗志旺盛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一路披荆斩棘,顺利拿下女单金牌,成为中国体坛的代表人物。1996年,女单世界杯正式创办,刚刚蝉联奥运会单双打金牌的邓亚萍延续了惊人的状态,以一局未失的战绩完成登顶,成为了世界乒坛第一位获得“大满贯”殊荣的女子选手。王楠史上用时最短的女子“大满贯”
1997年,年仅19岁的王楠在第二届女子世界杯中展现了新生代球员的冲击力,她在决赛1比2落后的情况下逆转李菊,首获三大赛的单打冠军。1999年,王楠在埃因霍温世乒赛的半决赛和决赛中再度上演两场逆转,先后击败了韩国选手柳智惠和队友张怡宁,首度捧起吉·盖斯特杯。2000年,王楠在悉尼奥运会女单第二轮对阵李佳薇的比赛中里逃生,并最终在决赛中战胜李菊,用时1105天终圆“大满贯”之梦。 张怡宁史上第一位“双满贯”
2001年,20岁的张怡宁代表中国队出战第5届女单世界杯,在王楠和李菊先后出局的情况下,张怡宁顶住压力,先后战胜斯蒂夫和金英姬等名将后成功问鼎。2004年,张怡宁再次在两名队友均遭淘汰的境遇下独自作战,最终摘得雅典奥运会的女单金牌。2005年,第4次参加世乒赛单打比赛的张怡宁终于获得冠军,完成了“大满贯”之旅。此外,张怡宁还在2002、2004和2005年3度获得世界杯女单冠军、2008年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单冠军、2009年获得横滨世乒赛女单冠军,是迄今为止第一位完成两轮“大满贯”的乒乓球运动员。李晓霞 史上第四位女子“大满贯”
2007年,李晓霞在萨格勒布世乒赛女单决赛中被郭跃逆转,无缘登顶。2008年,李晓霞在吉隆坡世界杯战胜中国香港的帖雅娜后,首次获得三大赛女单冠军。2011年,她在鹿特丹世乒赛女单决赛中负于丁宁,错失冠军。2012年,她在伦敦奥运会摘得金牌,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重大突破。2013年,两度获得世乒赛女单亚军的李晓霞终于在巴黎世乒赛上圆梦,在以4比2战胜队友刘诗雯后,她成功跻身“大满贯”的荣誉殿堂。丁宁,女子第五位大满贯得主
丁宁和李晓霞之间最著名的一战莫过于四年前伦敦奥运会的决赛,当时丁宁的发球频频被判,她的情绪受到影响,李晓霞获胜夺冠。
四年后,两人又再次在里约奥运的女单决赛相遇。两人多次上演连续追分的好戏,第五局李晓霞7:3领先后,两人打出了20多拍的相持球,现场观众的热情瞬间被点燃。前六局难分高低的情况下,丁宁又抓住了决胜局的关键开局,连下三分奠定基调,尽管李晓霞此后苦苦追赶,不过随着她的一记回球出界,决胜局的比分被定格在11:7。
获胜后的丁宁跪在地上,任由喜悦的泪水在脸庞滑过。两届奥运会,她与李晓霞互换了冠亚军位置,但她说,每一次比赛都不能去做什么比较,相比四年前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双方在决赛中都发挥出了非常高的水平。马龙,男子第五位大满贯得主
赛前被视作“针尖对麦芒”的“科龙大战”,最终成为中国选手马龙的“独角戏”。11日以4:0战胜队友张继科,拿到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后,马龙成为瓦尔德内尔、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之后的世界乒坛第五位男子“大满贯”得主。连续拿下世乒赛、世界杯、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和奥运会冠军后,马龙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乒乓球世锦赛的冠军、奥运会的乒乓球单打冠军,国际乒联举办的世界杯比赛的冠军,这三项赛事的冠军都染指了,就称之为世界乒乓球的大满贯。
就是指拿了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三大赛冠军,就算大满贯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男的拿大满贯的有瓦尔德内尔、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马龙;女的拿大满贯的有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丁宁。
前一段,刘诗雯没有拿到奥运单打的机会,失去了拿到大满贯的可能性。说实话,个人觉得,乒乓球发展到今天,再追求大满贯就失去了这项运动的意义,中国的乒乓球应该算是已经有多年底蕴了,观众的观赛水平也提升了,所以对于乒乓球运动员就不能再简单以拿没拿到大满贯来评价TA了,刘诗雯即使没有拿到大满贯,也是一个世界顶尖级的选手,毫无疑问,而且对中国乒乓球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再说许昕、泥洼这类运动员,明显更加让大家感受到乒乓球的魅力,许昕打球的大张大合,多具有美感,救球的出其不意更是惊煞很多人,这就是他的风格,他没必要像张继科、马龙一样追求大满贯,有自己的特色就行;然后说说泥洼,这小伙随心所欲,很佛性,这也很好,如果在强大的中国面前,依然追大满贯,恐怕他这辈子也不会如愿,而现在他的佛性让大家看到了乒乓球的另一面,很有趣。当然,类似的运动员还有很多,比如波尔的左右手转换、奥恰洛夫的势大力沉,都各有特色。
中国乒乓军团和观众也应该升级层级,放下更多对名次、成绩的追求,让这项运动更有特色,也让全世界更多的国家加入进来,才更具有观赏性。
乒乓球大满贯是指获得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三大赛事的单打冠军。是乒乓运动员的最高荣誉。
不过不同时代不同的时期对于大满贯的定义也是不一样的。比如80年代前没有奥运会,世界杯只有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那个时候定义的大满贯就是获得团体,单打,双打,混双就是大满贯。
80年代即1980年乒乓球设立了男子世界杯,80年代后又加上了奥运会。
不过大满贯一般都是说单打三大赛冠军就是大满贯了,也是叫单打大满贯。如果算上80年代前大满贯称号方法就只有刘国梁一人可以称作大满贯了。
三大赛事单打冠军都拿到的目前仅有10人,分别是 瓦尔德内尔,刘国梁,邓亚萍,孔令辉,马龙,张继科,张怡宁,丁宁,王楠,李晓霞。
不过现在还有一个称呼就是全满贯,怎么说呢?就是加上巡回赛总决赛,亚运会,亚洲杯,全运会,全国锦标赛。
乒坛传奇瓦尔德内尔没有总决赛冠军,孔令辉没有亚运会,全运会冠军。王楠缺少亚锦赛,邓亚萍缺少世界锦标赛混双冠军,现任乒协主席刘国梁缺少总决赛和全国冠军。
要说达到此成就的只有马龙一人了。也是现在乒坛传奇。龙队的战绩真的是太厉害了,昨天刚刚拿到总决赛第6冠。
简单的说在不同的时代对于大满贯了定义还是有所差别的。
得到大满贯意味着你的职业生涯的巅峰,成为人生的赢家。可以获得更多的机遇,人生的道路会平坦许多。
这么多年来也就10位优秀的球员得到过这一殊荣。可想而知得到大满贯的加持的人生会是怎样的精彩。
刚刚结束的世锦赛和正在举行的乒乓球世界杯,再加上刚刚过去的奥运会,这三项冠军合称“大满贯”。也就是只有获得这三项冠军的球员才算是大满贯。 目前男、女乒乓球运动员中都有五位大满贯得主,按获得大满贯时间先后排序男子是:瑞典的瓦尔德内尔、中国的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和马龙(只有马龙没有退役,但并没有参加这次的世锦赛和世界杯)。女子: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和丁宁(丁宁没有退役,也没有参加本次的世锦赛和世界杯)。十位大满贯得主,国乒占据9个席位!
陈梦在刚刚过去的乒乓球世锦赛中表现不佳,没能拿下冠军,与女乒第六位大满贯称号失之交臂。而“小魔王”孙颖莎连续获得了世界杯、奥运会和世锦赛亚军,如今又闯进了世界杯决赛,看能不能先拿下世界杯冠军,为大满贯添砖加瓦。
乒乓球大满贯就是把世界最顶级的乒乓球三大赛事: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的单打冠军集于一身!三十年来只有十位高手争得了此荣誉,其中中国国乒占了九席,欧洲仅占一席,乒乓球所以被国人尊为国球,原因也就在这里!
乒乓球大满贯标准20222022新规指出乒乓球大满贯,乒乓球大满贯指获得世界杯乒乓球大满贯,世乒赛乒乓球大满贯,奥运会单打冠军。真正意义上包括所有设立赛事乒乓球大满贯的冠军都取得所有荣誉
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都有谁目前世界乒乓球坛大满贯得主共有10位,乒乓球大满贯他们分别是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中国选手邓亚萍、中国选手刘国梁、中国选手孔令辉、中国选手王楠、中国选手张怡宁、中国选手张继科、中国选手李晓霞、中国选手丁宁以及中国选手马龙。
1、邓亚萍,世界乒坛第一位大满贯女子选手
1991年,18岁乒乓球大满贯的邓亚萍获得世乒赛女单冠军。1992年,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顺利拿下女单金牌。1996年,女单世界杯邓亚萍登顶,成为世界乒坛第一位获得“大满贯”殊荣的女子选手。
2、马龙,18岁就获得世界冠军
2006年,18岁的马龙随中国乒乓球队出征,获得乒乓球大满贯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随后又获得世界杯男单冠军。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马龙击败张继科夺得奥运男单冠军,实现个人男单大满贯。
3、丁宁,奥运会上实现大满贯梦想
丁宁获得1次奥运会冠军,3次世乒赛单打冠军和3次世界杯单打冠军,共计7次单打冠军。丁宁在2016年的奥运会上,战胜李晓霞夺得奥运冠军,在这一年完成大满贯成就。如果再参加一届奥运会,再夺一次奥运会单打冠军,那么她也可以成为双满贯。
4、李晓霞,6年时间获得大满贯
从2008年到2013年,李晓霞在吉隆坡世界杯、伦敦奥运会、巴黎世乒赛上先后获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成就大满贯。是一位先获得乒乓球大满贯了奥运冠军,再在世乒赛上成就大满贯的球员。
5、张继科,445天完成大满贯壮举
张继科曾创造了用时445天完成“大满贯”的壮举,2011年首次参加世乒赛的张继科就一鸣惊人夺冠,年底又在世界杯上夺冠。2012年,张继科在乒乓球大满贯他的第一届奥运会上没有让“大满贯”的梦想落空。
6、张怡宁,世乒赛完成“大满贯”之旅
张怡宁获得2次奥运会单打冠军,2次世乒赛单打冠军和4次世界杯单打冠军,共计8次单打冠军。她是唯一实现双满贯的球员,大魔王名不虚传。当然邓亚萍要想实现双满贯,那也非常容易。
7、王楠,19岁成就世界冠军
1997年,年仅19岁的王楠首首次获得三大赛的单打冠军。1999年的世乒赛中,王楠击败张怡宁首度捧起吉·盖斯特杯。在悉尼奥运会上,王楠包揽了单打、双打冠军,完成大满贯。
8、孔令辉,历经五年奋斗成就伟业
第一次参加世乒赛的孔令辉就获得了单打冠军,同年在世界杯中赢得了第二个世界大赛男单冠军。悉尼奥运会,25岁的他历经五年奋斗,终于成就了“大满贯”的伟业。
9、刘国梁,中国男队第一个“大满贯”
刘国梁获得1次奥运会单打冠军,1次世乒赛单打冠军,1次世界杯单打冠军,共计3次单打冠军。三大赛各一个冠军,就实现了大满贯,没有一点浪费,也是够幸运的。当然刘国梁退役比较早,26岁就退役了。如果迟几年,也许还能多得几个单打冠军。
10、瓦尔德内尔,全世界首个乒乓球大满贯
瓦尔德内尔是瑞典人,被称为乒坛常青树。他获得1次奥运会单打冠军,2次世乒赛单打冠军,1次世界杯单打冠军,共计4次单打冠军。他是第一个成为大满贯的球员。
乒乓球大满贯 双满贯 全满贯“大满贯”
在乒乓球运动领域中,“大满贯”是运动员的最高荣誉。“大满贯”是指夺得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杯的单打冠军。迄今为止,世界上共有10人获得过这个荣誉,按照获得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
1.瓦尔德内尔(1992年)瓦尔德内尔是世界上第一位乒乓球大满贯,也是唯一一位非中国籍大满贯。1989年世乒赛、1990年世界杯、1992年奥运会获得单打冠军。
2.邓亚萍(1997年)邓亚萍职业生涯共夺得共2次奥运会冠军(1992年、1996年)、3次世锦赛冠军(1991年、1995年、1997年)和1次世界杯冠军(1996年),是乒乓球 历史 上首位女子大满贯。
3.刘国梁(1999)刘国梁获得1996年世界杯、1996年奥运会、1999年世锦赛单打冠军,是中国首位男子大满贯。
4.孔令辉(2000)孔令辉1995年先后夺得世锦赛、世界杯冠军,2000年夺得奥运会男单冠军。
5.王楠(2000)王楠在2000年获得奥运会冠军,1999年、2001年、2003年3次获得世锦赛冠军,1997年、1998年、2003年、2007年4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6.张怡宁(2005)张怡宁是世界乒坛第一位“双满贯”得主,被誉为“大魔王”。2004年、2008年张怡宁成功卫冕奥运女单冠军,2005年、2009年2次获得世锦赛冠军,2001年、2002年、2004年、2005年,4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7.张继科(2012)张继科是“史上最快”大满贯,2011年世乒赛、世界杯,2012年奥运会,张继科仅用445天,火速完成大满贯伟业,2013年世锦赛、2014年世界杯,张继科再度夺冠。
8.李晓霞(2013)李晓霞获得2008年世界杯、2012年奥运会、2013年世锦赛冠军。
9.丁宁(2016)2011年、2015年、2017年3次获得世乒赛女单冠军,2011年、2014年2次获得世界杯冠军,2016年获得奥运会女单冠军。
10.马龙(2016)马龙2007年、2015年、2017年3次获得世乒赛冠军,2012年、2015年2次获得世界杯冠军,2016年、2021年卫冕奥运会冠军。
“双满贯”
“双满贯”是指获得过两次奥运会冠军、两次世锦赛冠军和两次世界杯冠军。目前世界上只有张怡宁、马龙两位“双满贯”得主。
“全满贯”
“全满贯”是指把所有国际赛、洲际赛和国内赛男单冠军无一遗漏全部收入囊中的选手。马龙是世界乒坛 历史 上唯一一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分站赛,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全运会、全锦赛、乒超联赛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截止目前,马龙职业生涯共获得5个奥运会冠军、26个世界冠军、140个国家级及以上冠军,成为难以复制的乒坛世界传奇。
波尔的故事:1人对抗国乒4代人,为何不受德国民众欢迎?
他相貌俊雅、彬彬有礼,被誉为乒坛绅士;
他是欧洲乒坛神童,1人对抗国乒4代人;
他曾出版自传,取名《我的中国》;
因娶了菲律宾丑妻,而被德国民众抗议;
他就是乒坛的“不老男神”:波尔!
01 欧洲神童天赋异禀,被誉为老瓦接班人
蒂姆·波尔(Timo Boll),1981年3月8日出生于德国奥登沃德,身高181cm,体重74kg。
可能大家不知道,在德国也有满周岁“抓周”的习俗。在波尔刚满1岁的当天,家人们特意在桌子上摆了一堆物件给小波尔选,有足球、钢笔、钉锤、手枪、玩具等。小波尔睁着大眼睛,最后选择了一把勺子,可能天意如此,他的确是个恋家的人,更是个顾家的好男人。
他的父亲是个乒乓球业余好手,自称“打遍小镇无敌手”,在家乡经常跟镇上的高手“乒乒乓乓”地打球,这种悦耳的声音自然吸引了年幼的波尔。当时,德国的乒乓球运动在民众间并不普及,排在前十位的国民运动都是一些足球、网球、篮球、自行车这些力量型项目,乒乓球最好的名词也不过是八九名。
但是经过波尔的“过滤”,他仍然挑选了乒乓球作为自己童年的爱好。为此,他父亲专门在地下室置办了一张乒乓球桌,供他练习。这一年,4岁的波尔开始系统地跟父亲学习了。
不学则已,一学惊人。一个月后,小波尔的正手就击打得像模像样,颇具威胁,有时候父亲一不留神就接不住球。这让父亲很是高兴,5岁的时候,就让孩子加入了专业的TSV Hochst俱乐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就这样,波尔边读小学、边在俱乐部练球(这与国内大多数孩子一样),此时的他开始展露出乒乓运动的天赋,在俱乐部的水平日渐增高,可是俱乐部的教练水平也不太高,以为波尔仅仅是比别的孩子聪明些而已,直到波尔遇到了一个人。
1989年,波尔8岁,德国最著名的杜塞尔多夫体校教练汉塞尔发现了波尔,他惊喜地看到波尔的天赋水平远远高于普通的孩子,于是力邀波尔去自己的学校参加集训。波尔的父母没有反对,也没有赞同,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了波尔。
这个“选了勺子”的小男孩让汉塞尔失望了,他拒绝了。因为这个学校离波尔的家乡有200公里远,恋家的波尔不愿意去这么远的地方练球。这在中国不可思议,我们国内的孩子只要被知名俱乐部、或者省体校选中,哪怕几千公里都会背井离乡去学习,比如辽宁的马琳选择了千里之外的汕头乒乓球体校,鞍山的李晓霞选了山东省体工大队。
就这样,“启蒙恩师”汉塞尔带着无比的遗憾离开了,波尔后来选择了离家很近的普丰斯塔特接受训练。
进入中学后,波尔的天赋仍然未被充分“发掘”,依然不显山不露水,自从欣赏他的汉塞尔走后,第二个伯乐迟迟没有到来。但是波尔自己本身并没有荒废乒乓球运动,只是此时的他沉默寡言,相对很文静。在其他蠢蠢欲动的青春期少年泡妞的时候,他只是安静地选择打球。
伯乐终于来了,而且还是个中国人。1996年,前中国乒乓球国手许增才(他的太太是前国手陈子荷)从瑞典辗转来到德国,成为了TSV Hochst俱乐部的队员兼教练。跟汉塞尔一样,许增才很快也发现了波尔的乒乓球天赋,而且波尔与生俱来的谦虚与勤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决定帮助波尔。两人亦师亦友,波尔从许增才身上学到了真正的乒乓球技术:步伐、正手连续攻击、跑动发力等等,这些之前波尔从未接触过的“中国童子功”,令他大开眼界,天赋终于被伯乐挖了出来,许增才后来也被波尔称为“永远的老师”。
被点拨的波尔开始爆发了。一年后,波尔加盟法兰克福4级队,他开始逐渐垄断了1997、1998年两届欧洲青年锦标赛的冠军,成绩无比闪耀,如日中天。此时波尔的第三位贵人(或者叫伯乐)登场了。
德国国家队总教练埃娃被光芒四射的波尔吸引了,他感觉到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就要诞生了,甚至用“天才”来称呼波尔。随后,他一手将波尔提拔到国家队3号主力的位置(另外两位是波尔的前辈罗斯科夫和费茨纳尔),这时候的波尔不过才17岁。
1999年,18岁的波尔已经升任队中1号主力,这时候他的教练换成了中国教练李乒(李先觉之子),这是波尔的第4位伯乐。此时波尔练球更加勤奋了,结束队里的训练后,还把李乒请到家里给自己“开小灶”,单独训练自己。
李乒执教一阵后,马上断言:这孩子肯定会大有出息,甚至在几年后会超越老瓦成为中国队的主要对手。做出同样预言的,还有中国队前任主教练许绍发,以及刚刚再次拿到世乒赛男单冠军的老瓦本人。
三位果然没有看错波尔。2002年,波尔连续击败王励勤和孔令辉,拿到了乒乓球世界杯的男单冠军,这是波尔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2003年1月,波尔登上男子乒乓球选手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
2005年,波尔再次拿到了世界杯男单冠军(战胜王励勤、马琳、王皓),还顺便收割了瑞典公开赛、日本公开赛的男单冠军。
就是在奥运赛场上,波尔也帮助德国队取得了2枚“宝贵”的银牌和1枚铜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亚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季军、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亚军。
02 相继与4代国乒过招,曾令刘国梁失眠
就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当波尔出现了球场上,观众们不禁惊呼:这位大叔,居然还在打球?
是的,波尔仅仅比那位“不懂球的胖子”刘国梁年轻5岁而已,今年已经整整40岁了!这在国乒普遍不到30岁就退役的情况下,显得多么的“另类”。
说起波尔的中国“缘分”,那可是由来已久。从刘国梁/孔令辉到二王一马,再到张继科/马龙,又到更年轻的樊振东/王楚钦(这两位比波尔小了16岁以上)……波尔几乎以一己之力,对抗了整整4代国乒!
就像有网友所说:“铁打的波尔,流水的国乒。”不管中国的乒坛如何地风起云涌,但是波尔就如同一个旁观者,同时也是一位参与者。用他的话说:“如果没有中国人,我早就成为大满贯了。”
这话透露出波尔对奥运会痛彻心扉的遗憾与沮丧,因为每次参加奥运会,中国队都会派出世界前3名球员,无论哪一位波尔都无法取胜。这不得不说,对波尔是一种不幸。
事实上,波尔同样令中国队头疼。早在2011年的世乒赛时,刘国梁在谈及波尔的时候曾说:有波尔我就睡不好。有波尔在,任何意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其实球场上的对手,私下里大家都是很好的朋友,包括波尔的师弟奥恰洛夫也一样,都是一口流利的中文。当年陈玘结婚的时候,两人还跟着刘国梁、马琳、王皓等人一起当了伴郎。
谦逊、绅士的波尔与每一位中国队员都能变成朋友,甚至很多女队员在选择跨国混双组合时,都愿意首选波尔!
波尔是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的,也经常尝试着融入国乒团队。又一次,从不吃辣的波尔请了刘国梁等人吃了一顿火锅,当然更爱的还是北京烤鸭,哪怕回国后,还会在当地寻找烤鸭馆子。
跟中国队员吃饭的时候,他还学会了敬酒。如果看到队员向刘国梁敬酒,他也“生涩”地举起酒杯,恭恭敬敬地与刘国梁等人碰杯,然后一饮而尽。
他甚至给自传起名为《我的中国》,封面是火红色五星红旗,和他那张帅气的东欧男人的脸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另外波尔对中国的功夫片情有独钟,尤其是喜欢李小龙、成龙的**,比如《警察故事》等,只要中国有比赛,他总要买点DVD带回去。
从1997年开始,16岁的波尔就经常在训练、比赛的过程中拜访中国,他的护照本上最多时有十几个中国签证章;2005年开始他还曾经加盟中国乒超联赛,在广东、江苏等地的俱乐部训练、比赛。
我们来看看波尔对部分中国队员的评价:
波尔谈王皓:王皓是一位非常全面的运动员,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弱点,拥有世界上最出色的反手技术。
波尔谈马琳:从天赋和击球感觉看,马琳都具备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球员的潜力,无论我是落后还是领先,马琳都给我一种比较难缠的感觉。
波尔谈王励勤:从身体上看,王励勤是世界乒坛最出色的的球员,身体素质简直是十项全能的。虽然,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王励勤都不如王皓和马琳那么出色。
波尔谈马龙:马龙是一个进攻型的选手,在搭档里,我和马龙的技战术配合得非常好,如果再选跨国配对我仍然会选择马龙。(马龙对此的说法是,我的理想跨国搭档是波尔,因为他是国外选手里最强的。)
03 娶丑妻视若至宝,却被德国人非议
年少成名、英俊帅气、儒雅绅士,这让波尔全世界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球迷,尤其是女球迷,甚至有3个疯狂的日本女球迷为了看他换衣服、而且做出攀爬酒店外窗的危险行为!
罗戴丽雅-杰克比,一个7岁丧父的菲律宾移民(跟叔叔一起到德国打工),此时刚刚应聘成功这家理发店的洗头妹。当时的她一头乌发、小麦色的皮肤、丰腴的身体一下子吸引住了帅气的波尔,但是初次见面,波尔并没有勇气去表白。
2000年7月,距离相识1年后,波尔终于鼓足勇气再次来到理发店,此时女孩已经升级做了理发师,她负责为波尔理发。如同对待普通的顾客,女孩随意地与波尔聊着天。聊着聊着就不对劲了,她发现波尔不答话了,透过镜子观看,波尔在盯着自己一直看。
临走前,波尔再也忍耐不住了,大胆而又羞涩地走到女孩面前说:以后我的头都找你剪,我叫蒂姆,今年高中毕业,是职业乒乓球选手,这是我的电话。
说完,波尔红着脸逃了出去,留下了满脸惊愕的亚裔女孩。不过此后,波尔发挥自己乒乓球技术中的独门绝技——“两面弧圈”,时不时的在节日或者女孩生日时送上鲜花、甜言蜜语,意图侵蚀着女孩的心理防线。
事实证明,懂打球战略的波尔,在恋爱上用这一招并不好使。2002年世界杯夺冠那晚,波尔觉得时机成熟了,他拨通了女孩的电话,因为忘记了时差,对方还在睡觉。不出所料,他求婚失败了,亚裔姑娘特有的东方恋爱观让波尔陷入了被动。
但波尔在球场的超凡韧性也表现了出来,失败后的两三年里,波尔对女孩展开了“缠烂打”的围攻,终于在2003年12月31日,波尔得到了对方,他们结婚了!
婚礼异常简陋,这与波尔一贯节俭的作风非常吻合,亚裔姑娘自然也没有反对。没有媒体到场、没有盛大婚宴、没有白色婚纱,他们只是穿了同色系的西服套装,简单化了妆而已。
纸是包不住火的,这场婚礼在德国民众间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波尔从“德国天才”掉落到了地狱,所有的人都骂他是“只会选勺子的胆小鬼”、“爱上丑八怪的笨蛋”。甚至连波尔的德国女队友也“酸溜溜”地说:波尔在球场上是个男子汉,可是在婚姻上,他表现得非常糟糕。
到最后,所有的德国人都相信:那个东方女孩,早晚要把波尔毁掉!
对此,波尔反应平静,只给出了三个字:我爱她。对于说自己“恋家”“儿女情长”,波尔更是理直气壮的反击:我这人就喜欢安静,就喜欢跟家人在一起,我从小就习惯了,如果做不到,我情愿不参加集训!
这一下,所有人都闭了嘴。事实证明,婚后的波尔是幸福,妻子也很快乐。他不酗酒,不抽烟,更没闹出过什么绯闻,而且一向节俭的波尔变成了“宠妻狂魔”,他不断地在比赛间隙买各种名牌包包,以至于光包包就买了几十个。
波尔更是幸福的。他从不参与家务,连袜子和内衣都不会洗,更别提分担做饭、带孩子了。妻子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这让波尔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赛场上去。要知道,在德国,一向独立自主、讲究AA制的家庭主妇绝不会做得到。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每当比赛结束后,只要能赶上最快的飞机,波尔连饭都要忍到家里再吃!是的,这个“抓周”抓到了勺子的男人,一辈子就是这么恋家、顾家,他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后记
从4岁打球、到40岁还在拼搏,虽然他从未赢得奥运冠军,但是他最好地诠释了什么奥运冠军。
我们不知道波尔会不会还要继续战斗下去,也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时候与乒坛告别,但是他作为国乒身后的“鞭策者”,得到十几亿国人的敬重。
始于快乐,归于平淡。近30年的职业生涯,他始终坚持自我,不追名逐利,永远是那么的彬彬有礼。或许这就是波尔运动生涯长青的原因吧,祝福波尔!
乒超联赛开打,伊藤、张本不在邀请之列!国乒怕了这两位最强敌?
早在蔡振华时期,国乒就在大力倡导“养狼计划”。由于小球时代国乒优势巨大,像福原爱这样的对手我们不得不通过主动发球失误来让分,才能避免对方“吞蛋”的尴尬。当乒乓球只成为中国人自己玩的一种 游戏 ,这个项目也没有在奥运会存在的必要了。 因此,在很早的时候国乒就曾邀请波尔、奥恰洛夫来国乒训练,而他们也曾参加过中国的乒超联赛。
但随着国际乒联的一些技术改革,像无机胶水替代有机胶水,使乒乓球的击球速度下降了20%,无遮挡发球加上40毫米球的使用直接导致了刘国梁了退役。40+大球的使用, 使得伊藤美诚、张本智和这类近台速度型的选手风生水起。
按照“养狼”的标准, 伊藤、张本的确能算得上是一头“狼”了。 伊藤击败了除陈梦之外的所有女乒主力,张本击败了除许昕之外的男乒所有的主力。像这样的成绩其他协会选手还真是罕有人做到。如果把这两位最强敌邀请到乒超联赛的话,那张本会对马龙、樊振东的球路更为熟悉。要知道,刚刚结束的2020年世界杯, 张本智和把老将马龙逼至绝境,取得了3:1领先的巨大优势。
马龙最后不得不临时改用高抛发球来“蒙混过关”。 如果让张本、伊藤再来乒超的话,那他们对中国选手的发球、习惯性进攻套路会更加适应。本来实力相差就不大,再给联赛这样的机会,那东京奥运狭路相逢,到底鹿谁手还真就不定了。
实际上,从此次加盟的乒超外协会名单来看,刘国梁确实是棋高一招。像林昀儒与张本技术实力不相上下,而郑怡静则对伊藤美诚曾打出过11:0、11:1的比分,杜凯琹也不是伊藤能随便过关的选手。 把这些有点水准的“小刺猬”们培养起来, 在东京奥运时他们又与张本、伊藤大概率分在同一区。 这些选手张本、伊藤不认真对待也有被爆冷的可能。
伊藤、张本没来中国,他们也没有闲着。这两位是在打日本国内的联赛,但日本联赛的水平与乒超联赛是无法相比的。与张安、迪亚兹等选手相比,实际上伊藤、张本不太适合让他们来参加中国参加联赛。张安、迪亚兹即便是在中国培养一年, 她们由于技术动作基本上已经定型,也很难有大的提高来战胜孙颖莎等人。
而伊藤美诚、张本智和如果在中国打上二、三个月的乒超联赛的话,那完全不可同日是而语。打过乒乓球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水平低的选手老是跟水平高的选手切磋的话,那实力会越来越接近。从国乒、日本两方面考虑, 双方都不愿意在奥运前过多地频繁交手,明年东京才是殊一战。
就技术打法而言,伊藤、张本都是速度搏杀型,主要是和中国队抢攻前三板,三板之后的相持这两位还是功底不如中国队深厚。与其说国乒怕了张本、伊藤,还不如说伊藤、张本即便邀请也不敢来应战吧。大家怎么看待外协会选手中没有伊藤、张本呢? 他们是怕花招使尽,竹篮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