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对阵克罗地亚-斯洛伐克对战克罗地亚
二战期间和哪些国家合作过?
二战时期,单靠自身一国之力,显然无法闹出那么大动静,他能动不动就发动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兵力,这是因为他还有不少盟友的帮助。
那德国到底有哪些盟友呢?首当其冲的就是法西斯的其他两个轴心国意大利、日本了,接着还有一些欧洲小国。意大利和日本大家都相当清楚,这里我来为大家说说除这两个之外的盟国吧。
在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全面进攻苏联时,共集结了550万兵力,其中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军队就有约90万,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也出了不少兵力。
匈牙利
在一战前匈牙利曾与奥地利组成奥匈帝国,显赫一时。但一战战败后解体,匈牙利独立出来了,战后的匈牙利失去了原有的大量土地与人口,匈牙利一直盼着拿回失去的领土,这为它后来加入轴心国埋下了伏笔。到了二战时期,德国为拉拢匈牙利,把匈牙利曾被迫割让给他国的领土全都给占了,然后慢慢有选择性的还给了匈牙利。匈牙利被德国彻底收买了,于是在1941年与德国结盟,并宣布加入轴心国集团。
德、匈联手后,没过多久联军就占领了南斯拉夫,德军得以开进希腊,慢慢控制军事要地巴尔干,与意大利相联接。德国进攻苏联后,匈牙利也对苏联宣战,并攻入乌克兰。不过后来被苏军所败,损失惨重,要求停战。1944年德军占领了匈牙利,扶持了一个傀儡政府,在德国正式投降后,匈牙利也跟着投降了。
芬兰
芬兰由于靠近苏联,时刻面临着要被苏联吞并的风险。后来苏联甚至直接逼迫芬兰让出卡累立阿地区作为两国缓冲地带,让芬兰十分气愤。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于是德国要打苏联时,芬兰也在1941年加入德国阵营参加了对苏战争。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经济大危机后,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亲德法西斯政党通过政变上台,开启了法西斯统治。
但它正式加入德国的情况与芬兰类似,罗马尼亚也受到了苏联威胁,苏联在强迫芬兰割地后,也开始强迫罗马尼亚割地,因此罗马尼亚对苏联也是深恶痛绝,最终也选择跟随德国报复苏联。
捷克斯洛伐克
二战时期,捷克斯洛伐克被英法采用绥靖政策放弃,最终被德国出兵轻易占领,纳粹德国于1939在捷克斯洛伐克成立傀儡政权。
成立了亲德傀儡政权,捷克斯洛伐克也就成为了德国的附属国了,与德国合作不稀奇。
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当时属于南斯拉夫一部分,南斯拉夫被德国攻占后,克罗地亚自然成为了沦陷区。与捷克一样,克罗地亚成立了亲德法西斯傀儡政权,极力讨好。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情况与匈牙利相似,由于一战中失去了大片领土。而通过仲裁把土地还给了保加利亚,来拉拢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也就加入了法西斯阵营。
除此之外,后来沦陷区的法国也有伪政府存在。
综上,德国的盟国除了日本与意大利外,都是些欧洲国家。它们或是为夺回一战失去的领土,比如匈牙利、保加利亚;或是被德国侵占扶持了伪政权,比如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法国等国;又或是受苏联威胁,比如罗马尼亚、芬兰。
时间有点紧,写的有点乱,凑合看~
衡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标准是什么?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 以色列、 韩国 、马耳他、匈牙利 和捷克 。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 卢森堡(69,056) 挪威(53,465) 瑞士 (49,246) 爱尔兰 (46,335) 丹麦(45,015) 冰岛 (44,133)瑞典 (38,451) 英国 (36,977) 奥地利 (35,861) 荷兰(35,393) 芬兰 (35,242) 比利时 (34,081) 法国 (33,126)德国 (33,099) 意大利 (29,648) 西班牙 (24,627) 希腊 (18,995) 葡萄牙 (16,658) 美洲(2国):美国(42,076) 加拿大 (32,073) 亚洲(2国): 日本 (36,486) 新加坡 (25,1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 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 (19,008) 巴哈马 (18,190) 斯洛文尼亚 (17,660) 以色列(16,987) 韩国 (14,649) 马耳他(13,144)匈牙利 (10,896) 捷克(10,708) 从新增的8个发达国家来看,大多是原有发达国家的近邻,如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匈牙利、捷克、塞浦路斯是欧盟成员国的近邻,韩国是日本的近邻,巴哈马是美国的近邻。只有以色列是例外。 在发达国家之中,卢森堡仍位居榜首,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继续拉大 ;爱尔兰的人均GDP在20年前只是发达国家中的中下水平,2005年已跃居世界第5名,是过去20年中经济最成功的发达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东欧国家在经历了90年代初转型期的阵痛之后,在过去10年间纷纷走出低谷,成为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东欧国家中转型最顺利且最靠近欧盟的斯洛文尼亚、捷克、匈牙利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等国也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预备梯队中。 在人均GDP 的下一梯队中(5500-9000美元),有下列国家: 塞舌尔(8,892) 爱沙尼亚 (8,885) 斯洛伐克 (7,963) 克罗地亚(7,764) 立陶宛(6,796) 墨西哥(6,566) 波兰 (6,373)拉脱维亚 (6,150) 智利(5,742) 如能保持发展劲头,它们有可能在未来10多年内成为新增的发达国家。 对于中等发达国家的理解,学术界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将每年世界发达国家8大类发展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平均值即为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科院现代化报告课题组则认为,第二次现代化评价的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各国的平均值即可视为中等发达国家。《中国城市年鉴》总编组参照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出的城市现代化评价体系人均GNP的现代化标准为5000美元以上。 从世贸组织的协定、协议分析,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判断依据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按1995年世界银行标准,是指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65美元及其以下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有49个,其中29个是世贸组织成员。 第二大类是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美元的国家,世贸组织曾列举过这类国家,主要指玻利维亚、喀麦隆。埃及、加纳、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摩洛哥、尼加拉瓜、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塞内加尔、斯里兰卡和津巴布韦等。 第三大类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员”,即不属于上述第一、二类的发展中国家成员。但是,世贸组织没对这类成员,也没对“发达国家成员”规定判断标准这对一些协定、协议的执行会带来不确定因素。例如,人均年国民生产总值在3000美元的国家可以被认定属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员”,但人均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韩国是否仍属此类成员,还是应视为“发达国家成员”呢?这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世贸组织中的资格认定尤显突出。
哪个国家曾经被奥地利侵略过
首先,奥地利是个欧洲古国,曾经盛极一时。但是奥地利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奥利地现在成为一个欧洲小国,但是历史上曾经举足轻重,自特雷西亚女皇改革以来,奥地利国力日渐增强,疆域曾经雄踞中东欧。但是,奥地利就是典型的大陆国家,并没有海外殖民地,所以我先列举奥匈帝国解体后,所出现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与1993年分裂),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戈维亚,意大利(部分),乌克兰(外巴尔喀阡州),白俄罗斯(部分),波兰(南西里西亚),荷兰(南部),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地区)。
其次是和奥地利曾经爆发战争的国家:法国(王位继承战、拿破仑时期),俄罗斯(一战),意大利(独立战争,一战),瑞典,英国(七年战争),德国(七年战争、统一之战),中国(匈奴、蒙古、八国联军侵华),土耳其,塞尔维亚(一战),希腊(独立战争)。
我要说明一下,这其中所采用的国名都是现在的,在中世纪甚至更之前的国家和地区数不胜数,所以我就没有罗列其中,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挑错!
为什么塞尔维亚会有斯洛伐克人
大多数斯洛伐克人居住在科瓦奇卡(8.497斯洛伐克人)和巴奇彼得罗瓦茨(5.773斯洛伐克人)。伏伊伏丁那有两个自治市,斯洛伐克人占绝对或相对多数:巴奇佩特洛瓦茨(66.41%的斯洛伐克人)和科瓦契察(41.07%的斯洛伐克人)。科瓦奇卡和巴奇佩特洛瓦茨是伏伊伏丁那斯洛伐克人的文化中心。斯洛伐克占绝对或相对多数的伏伊伏丁那定居点包括:巴奇彼得罗瓦茨(巴奇彼得罗瓦茨市)库尔宾(巴奇佩特洛瓦茨市)Glo?an(巴奇佩特洛瓦茨市)Kisa?(诺维萨德市)Pivnice(巴契卡-帕兰卡市)Lali?(奥扎西市)Selen?a(巴切市)Lug(Beo?in市)卢巴(西德市)科瓦契察(科瓦契察市)帕迪纳(科瓦奇卡市)贝洛·布拉托(Zrenjanin市)Hajdu?ica(普兰迪什特市)Jano?ik(阿利布纳尔市)Slankamena?ki Vinogradi(伊贾市)
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有没有关系?
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是同欧盟国家的关系。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004年3月加入北约,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同年6月28日加入汇率兑换机制。2007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元区,2007年12月21日正式加入欧洲申根区。
斯洛伐克共和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2004年5月1日加入欧洲联盟。于2006年被世界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并于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2009年1月起加入欧元区。
扩展资料: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位于中欧南部,毗邻阿尔卑斯山。西邻意大利,西南通往亚得里亚海,东部和南部被克罗地亚包围,东北有匈牙利,北接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国土面积为20,273平方公里,全国人口约205万人,卢布尔雅那为首都及最大城市。
斯洛伐克共和国位于中欧的内陆,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西南临奥地利,面积为49037平方公里,在欧洲43国位居第27位。
百度百科——斯洛文尼亚
百度百科——斯洛伐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