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篮球时如何防止盖帽

篮球防守直臂犯规-篮球规则直臂

 如果遇到绝世摘帽高手,简直让人促手无策,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打篮球时如何防止盖帽,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在体育中,应用于排球和篮球的术语——盖帽。

 防守队员跳起拦网,在空中双手成“帽状”,尽力伸到对方上空接近球;当对方扣球时手腕迅速下压,使所拦的球加速反弹,以达到立即拦之目的。因双手犹如一顶帽子狠狠压在球上,故名盖帽。

 进攻人投篮出手时,防守人设法在空中将球打掉的动作。中文俚语“火锅”,英语“block shot”。

 很多会打篮球的人都称自己是盖帽能手,但很少确有其事,这样的情况在街头或者正规比赛时都有发生。有时,队内根本连一个会盖帽的队员都不具备,最糟的情况是自命为会盖帽的防守者,经常跳起后看着进攻队员三步上篮或跳投得分,而自己无法防守,或者打手犯规。一个真正的优秀的封盖高手会带给本队比赛时心理上的优势,而一个不称职的防守者会使全队的防守变得漏洞百出。

  防止被盖帽方法:

 一、出手点一定要高。

 二、身体素质不是一两天能练成,那么就从技术上多下功夫。你多看看刘玉栋的投篮动作,他没有惊人的身高和弹跳,但姚明在他面前防他他都敢投。

 三、出手点高,俗称直臂投篮,就是出手时,投篮那支手尽量向上伸出,到最高点时球再离手。

 四、出手要快,也就是投篮时起跳要快和从开始屈臂到最后拨腕的连贯动作要快。

 五、就是要想不被盖首先思想要有不怕被盖的意识,特别是在篮下,要打的狠

  如何才能准确地判断“盖帽”中的犯规:

 “球手一体”的概念的改变

 某队员在投篮时,防守队员在“盖帽”的过程中,附带地偶然地触碰到投篮队员的手,在原规则许可的,不是犯规。现有的规则把这一条删除了,只要是打到了手,就是犯规。

 要识破投篮队员的假象

 从现实的临场观察中,把“好帽”判成犯规有的是由于裁判员被投篮队员的假像所迷惑造成的。有不少的投篮队员,当防守队员跳起封盖时喊叫,有的甚至还没有发生身体接触,就喊叫,有的还仅装倒地,缺乏临场经验的裁判员,见此情景,就容易把“好帽”吹成犯规。

 看清“盖帽”时的手臂动作

 当防守队员跳起“盖帽”时,裁判员除了移动到最好的位置外,要集中观察“盖帽”时的手臂,不要观察球出手的情况,不要过快地鸣哨,要看动作的全过程。过快的鸣哨,也是把“好帽”错判成犯规的'原因之一。

 正确处理“盖帽”时的犯规

 防守队员对投篮队员“盖帽”出现的犯规,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队员正在投篮时,球还没有离开投篮队员的手,“盖帽”者对他犯规。这是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若球投中,得分有效,再判给投篮队员一次罚球,若球没有投中,根据投篮地点,判给投篮队员二次或三次罚球。另一种情况是:投篮队员的球离手后,“盖帽”队员对他犯规。球中篮得分有效,由投篮队在犯规就近的界线掷界外球。若“盖帽”者的队犯规每半时超额过7次时或每节超过4次,由投篮队员执行两次罚球。

 正确处理“盖帽”时的违例

 某队员投篮试图得分时,防守队员跳起“盖帽”,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如下的情况:

 1、投篮队员投出的球上升时,被防守队员“盖帽”,使球出界,仍由进攻队在出界的就近界线掷界外球。

 2、投篮队员投出的球上升时,被防守队员“盖帽”,使球落在场内,应继续比赛,落在场外,使球出界。

 3、投篮队员投出的球,球在篮圈水平面上下落时,防守队员盖帽,无论中篮还是不中篮,根据投篮地点,判投篮队员得2分或3分,由“盖帽”队在端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4、甲跳起投篮时,乙“盖帽”,乙l的手紧紧地压在球上。被迫使甲持球落地,应判甲带球走违例。由对方在就近的界外掷界外球。

篮球撞人判定,怎么叫站好位,具体些?

主要是两点吧:1.防守的人预判出进攻轨迹提前站住进攻队员行进的线路,必须是完全正面卡住,半身卡不算。然后你带球怼上去了。“站住”具体说就是:双脚在合理冲撞区外接触地板站稳,合理冲撞区是篮框正下的弧线;不是这种的话基本就是阻挡。2.进攻的人有主动犯规动作(肘击这种特别脏的)。要是自己随便玩玩的话就别追究了,大家都图个乐子。

关于篮球的哪些术语渐渐消失了呢?

小球时代攻防节奏快,三分投的多,高速度,高得分,但同时也让一些篮球技术和规则不断消失!

45度打板是邓肯的绝招,邓肯凭借这一招打遍天下无敌手,但为何会慢慢消失哪?

小球时代的到来让现在的中锋已经失去了以往的篮下自主进攻,勾手,打板等技术。他们现在更多的是篮下吃饼,防守或者拉到三分线投三分。功能的转变让45度打板基本消失。

打板是一种最基本,最朴实的进攻技巧,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打板不同于空心进球那样依靠手感,他更多的是靠球员选好的打板角度,只要选好位置基本都能进球,但是角度不好直接就打铁了,可惜了这么好的进攻技术就消失了!

干拔跳投的代表人物是麦迪,干拔是在对方逼抢自己时,利用身高或者弹跳强行投篮,他主要依靠腰腹和手臂力量。

干拔需要球员拥有极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这样的招式还是很消耗体力的,在现在的小球时代,能节省体力就不会浪费,能投三分就不突破,这一技术也基本没人再用了。

半截篮是一种内线球员进攻技巧,现在基本再也听不见这种称呼。半截篮主要指内线球员在油漆区附近的投篮,他比常规的中距离投篮要短,但又比普通的上篮长,所以称为半截篮。

半截篮曾是衡量内线进攻的重要指标,但现在的三分盛行,甚至中投都要消失了,半截篮更是没人再用了。

骑马射箭是进攻球员在运球行进过程中,突然在防守人面前跳起进行投篮,因为动作像骑着马射箭,所以称为“骑马射箭”,纳什曾经是这个技术的代表人物,经常在进攻中用这种方式将球打进。

现在真的很难听见这个术语了,至于为什么消失,我想还是不适应这个时代吧,毕竟骑马射箭需要空中后仰,难度还是蛮大的。

篮球在不断发展,篮球技术也在优胜劣汰,可能这些消失的篮球术语就是篮球的革命吧,大家还知道哪些消失的篮球术语哪?欢迎流言讨论奥!

与其说是篮球术语还不如说是成名绝技,看篮球是从05开始的,现在也有十几年了,相当于是一个时代的崛起再到一个时代的凋零,那时候詹姆斯风头刚起,连续几年的圣诞大战都科詹对决,也流传过麦迪、卡特、艾弗森的传说,随着现在三分崛起,很多曾今绝技就此渐渐失去往日的风采了。

干拔:麦迪

还记那个时候的麦迪,单手持球,试探步,突然干拔,多么的潇洒,现在都是在三分线外等着,中锋不会投三分,市场价值就会变得很小,三分投手基本上都是在外线接球就投。

急停后仰跳投:科比

看球的人老球迷很少有人会忘记科比的那个后仰,那是可以差点和地面平行的后仰,现在连突破的能手都很少,即便是能突,也很少会选择急停后仰跳投,一个不小心可能受伤的就是自己。

体前交叉步变向+漂移投篮: 艾弗森

艾弗森,96年状元秀,最经典的就连续的体前变向晃过乔丹,命中跳投,由于个子比较小,常规的投篮容易被干扰,所以在运球上就下了很多功夫,很多的街球动作都能看到艾弗森当然使用的影子,而且他的横向漂移投篮,也让对手猝不及防,现在能通的过人方式就是突然加速,很少在这种交叉步变向了,漂移那就更难了。

金鸡独立:诺维斯基

本身用到这个人就不多,基本上都大中锋或大前,即便是放在之前,也很少听到这个词,更别说现在诺天王退役了,以后想听到那就更难了。

从姚明进入NBA开始接触篮球,也超过15年了,说下自己的感受,有一些不断消失的术语

姚明在比赛中精彩会用到直臂勾手,对于一个身高2米26的人来说,对手几乎是无法封盖的,只能听天由命。在“上古时代”贾巴尔的天勾则是被誉为10大无解进攻方式,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没经历过,只能通过录像、媒体报道来了解

而现在的球员,几乎很少用勾手了,像比如安东尼.唐斯那样的出手方式,更多时候是半抛投,而不是标准的勾手;而后卫们,曾经科比会使用勾手,现在的后卫几乎没有人使用勾手

曾经联盟里有很多球员都会用翻身跳投,代表人物比如乔丹、科比。正所谓“你的后仰没有酒,我却醉的像条狗”。而在以前的内线中,加内特、邓肯等内线球员也是精彩使用翻身跳投

但是小球时代,很多球员后使用挡拆面框投篮、突破上篮等;但是背筐单打这个技术放眼全联盟,使用的人也不过欧文、克莱.汤普森、伦纳德,其他人使用该技巧是寥寥无几的

小时候刚接触篮球,大一点的孩子会和你说,把球往篮板那个黑框里扔,然后篮球会弹进篮筐里。在联盟中,曾经运用的最炉火纯青的肯定只能是蒂姆.邓肯了

一般防守球员封盖都是照着篮球与篮筐的线路去封盖的,但是侧面的擦板投篮还能有效的避开防守球员的封盖线路。但是擦板投篮有个难点是,力度的把握,力量小了,打铁不像样,力量大了,容易“过桥”。而现在的中锋更多的是负责防守,在进攻端更多时候,是拿来做挡拆的,或者投3分,所以你也看到霍华德那样不会投篮、年纪又大了的传统中锋慢慢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取而代之的则是洛佩兹那样的空间型中锋

代表人物:乔治.格文

指尖上篮曾经被乔治.格文运用的炉火纯青,他的上篮被视为一种美感。现在联盟中库里也会偶尔使用指尖上篮,但是比起格文的动作,优雅程度还是差了不少

如果你有印象,一定不会对卡特的折叠扣篮陌生!

卡特的扣篮给人是一种暴力与美的结合,如果卡特实战中的扣篮说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

不同于表演,卡特的实战比赛中经常上演360°暴扣,而近些年联盟中,保罗.乔治和米切尔在扣篮大赛中模仿过卡特的经典扣篮,但在实战中,只有保罗.乔治使用过单手360°扣篮

最后纯属 娱乐 ,奥尼尔凭借超强的力量多次扣碎篮板,但是现在篮筐质量也加强了,联盟中也不再有这样的力量怪兽。所以下次扣碎篮板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篮球和时代一样,不断在进步,有些技术可能的确不适合现在的球风

这些都只是个人感受,如果有补充的,欢迎大家探讨

1.“二中锋”——大前锋

在中国篮球早些年,我们的篮球理念还没有和美式篮球接轨。对于中锋位置,叫大中锋;对于大前锋位置,叫“二中锋”。这个叫法也只有在中国流行,在NBA并没有这种叫法。山东名宿“逍遥王”,巩晓彬指导,就曾经被誉为“亚洲最好二中锋”。随着中国篮球慢慢与世界接轨,“二中锋”这个称呼也渐渐从中国篮球消失。

2.“锋卫摇摆人”全能战士

传统的侧翼球员:能突能投,进攻技巧丰富,堪称篮球场上的全能战士。“锋卫摇摆人”的代表人物就必须要说是乔丹丶科比丶麦迪,他们不仅有着超强的突破能力,漂亮的低位单打脚步。但随着现代篮球的不断发展,慢慢的位置模糊化,这个特有名词也逐渐消失。转而被取代的是3D球员和锋线球员这种模糊的称呼。

1.“小快灵”

因为高度不够,所以小快灵“打法就是加强跑动,利用球员个小,快速和灵敏的优势,跑起来打球。中国篮球曾用这个打法称霸亚洲,韩国队在前两年还是这种打法。但现代篮球的发展太过迅速,由于世界篮坛的天才太多,像杜兰特这种划时代的球员出现,让小快灵慢慢变成“大快灵”

2.禅师的法宝——“三角进攻”

菲尔杰克逊,这个长的像肯德基的老头。创造了这种精妙绝伦的打法,从公牛到湖人,无往而不利。但随着现代篮球开始提速,禅师前几个赛季也曾出山,只可惜“三角进攻”被时代的巨轮碾碎。

1.闪电侠——迷踪步

我是一个韦德粉丝,被三德子迷住,就是因为他的“迷踪步”。但随着这两年韦德的老去,已经很少见他使用了。这个赛季是韦德的“最后一舞”,恐怕以后再难见到这招了。难说再见,韦德。

随着篮球的理念在不断地更新,新生代球员的身体素质也在打破人们的传统观念。很多固有的篮球理念在受到冲击,比如球场上的位置划分,不再像之前那么严格,随着全明星投票,取消中锋、前锋、后卫的投票分类,改为前场球员和后场球员,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全能球员可以共享上场的名额。接下来我来提几个正在消失的“曾经熟悉的”篮球术语,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大家一起交流回顾下曾经那些常伴我们耳边,现在却逐渐陌生的术语。

现在NBA球场非常强调空间,无论大个小个都要求能拉开空间,相对的,球场上的位置区分也逐渐模糊。在被得分后卫统治的年代里,锋卫摇摆人是那个时代的宠儿,也是当时顺应潮流的产物。何为锋卫摇摆人,简单地说即“swingman=forward&guard”,这里的“guard”更多是指“shooting guard”。拥有三号位的身躯可供突破和掌控节奏,同时拥有二号位的投射能力。在当时这算是技术革新,包括乔老爷子、之后的四大分卫(除去艾佛森)等都是锋卫摇摆人的杰出代表,他们主宰比赛,比赛风格更具观赏性,取代中锋成为了比赛的宠儿。

然而时至今日,小球盛行之下,诸如字母哥这样的怪物横空出世,他们有中锋的身高,前锋的速度以及后卫的技术,你很难定义字母哥这样的球员是怎样的存在;又比如被沃顿频频顶上五号位的詹姆斯,也早已超越了传统认知里对五号位的理解。可以大胆想象未来的篮球,很可能是五个字母哥(开发出三分球后)这样全能的选手,不再有一到五号位的概念,自然锋卫摇摆人这一说法也逐渐不被人所提及。

古典中锋优秀与否的重要考量依据之一就是低位的脚步是否扎实。在被中锋统治的年代里,球队的建队基石往往是一个优秀的中锋。时任火箭总经理的道森在许多年后被问及知道乔丹如此bug,能回到选秀的那一刻你还会拿状元签选择奥拉朱旺么。道森斩钉截铁地回答“yes”。毕竟在那个年代,中锋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战术地位和战略价值。

时间来到乔丹的第二个三连冠时期,背身单打逐渐成为他的主要武器,一招吃遍天下鲜;科比可以说继承了乔老爷子的衣钵,一手“后仰美如画”,引无数湖蜜竞折腰。一时间不会背身单打,不能背筐攻击低位仿佛就是技术不精的代名词,以至于詹姆斯在开发出背打前一直因此被人诟病。

时至今日,你会发现传统中锋们近乎凋零,大个子们都被赶到了三分线上,参考大洛佩慈的成功转型,曾经的低位大杀器现在居然每场有6.5次的三分球出手!而攻击低位的任务则交给了字母哥来完成。

中锋低位单打这样的画面,我们也只能偶尔从恩比德、唐斯、武切维奇身上看到,在比重少的可怜的低位单打中一窥曾经巨无霸时代的“峥嵘岁月”。

随着时代的发展,规则方面的变化再加上吹罚尺度、战术变化、和球员特点的变化,现在的NBA和10几年前的NBA确实有很大不同了,自然而然的出现一些新的术语,也会使一些术语逐渐的减少乃至消失。比如:

后仰跳投,代表人物就是乔丹和科比了,以前有那种牛皮糖式的防守,比如巴蒂尔,托尼阿伦这种,想找到出手空间是很不容易的,可以通过后仰跳投拉出出手空间。

抛投,我记得以前最喜欢抛投的就是帕克了,导致帕克的内线得分都比肩中锋了,目前联盟确实很少有人使用了。

勾手投篮,姚明的常规武器,姚明后几乎没人使用了,首先这个对手感要求很高,再加上目前传统内线的没落,这项技能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战术了。

干拔投篮,最喜欢麦迪的干拔了,很飘逸。

还有像是邓肯的打板,司机的金鸡独立这些随着他们的退役也就绝迹了。

还有被打和绕前防守,由于目前低位背打的减少,防接球的绕前防守也不说了,记得以前防姚明经常绕前。

现在的联盟就是三分 ,各种强投三分,后撤步三分和超远三分不如以前的百家争鸣了,估计这些逐渐消失的术语以后就停留在记忆中了。

以前国内喜欢把大前锋叫做二中锋,控球后卫叫核心后卫,小前锋叫边锋,现在基本上都是说几号位了。半截篮,也就是中投,这个叫法也没了。现在侧面打板中投基本也没了。以前野球场很喜欢说后盖这个说法,也就是从进攻球员后方盖帽,因为经常下压,很多地方都觉得后盖帽算犯规,现在基本也没有了

往篮下冲 裁判对我们有利

hand check

打篮球怎么防止在背后被盖啊?

1、投篮时打好时间差

投篮时先晃动虚晃几下,怎样把防守人员晃得跳起后再投篮,此时对方已经没法跳起,而你已经在空中,这样就能避免被封盖了。

2、尽量避免以小打大

投篮或上篮时,如果对方比你高很多,就不要强行的以小打大了,这样以卵击石很不划算,被盖帽的几率很大,而且躲闪的作用也不大了。

3、改变投篮方式和角度

有的人喜欢在胸前或身前投低平球,这样很容易被干扰封盖,所以尽量改变投篮方式,把出手点提高,投篮角度也要提高。

4、加快出手速度

当出手速度快时,防守人员很难封盖到你,这也是躲避封盖的方法,但是不要光图快,应该在保证投篮命中率的前提下才行。

5、多运用后撤步跳投如果你有后撤步跳投的本事,可以用后撤步跳投来避开对方盖帽干扰,后撤步即准备投篮时,向后转身或者后退一步后再投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