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官方网站-道格拉斯篮球怎么加盟
自有篮球以来,哪个队单赛季最强,.胜多少场,负多少场,./?
纽约文艺复兴:NBA诞生前的黑人梦之队, NBA是上世纪40年代末,BAA(美国篮球联盟)与NBL(全美篮球联盟)合并,诞生了新的联盟NBA。
“纽约文艺复兴队”是美国最早的全部由黑人组成的篮球队,这支年代比NBA还要久远的球队曾经创下过单赛季122胜、仅8负的战绩,堪称篮球运动史上的绝响。与辉煌的战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们所处的境遇,这在今天看来仍然令人倍感沉痛——球队不断地赢得各种冠军却因为肤色原因而得不到官方和球迷(白人)的认可,频频陷于各种阻力与麻烦之中。文艺复兴队在赛场上展示技艺的同时还承担起了为黑人球员争取平等权利的责任。
“文艺复兴队在当时是真正的先锋队,他们清楚地懂得自己需要扭转人们的偏见,并且努力尝试这么做。但是,相当数量的球迷仍然无法接受他们。”身为美国东北大学社区运动主管的理查德·兰帕切克评价道。
面对当时的情况,文艺复兴队选择了用战绩来回应,从1923年起的近三十年时间里,这支球队创下了2588胜529负的战绩。曾经与文艺复兴队同场竞技、当年身为印第安纳波利斯考特斯基队球员、后来以教练身份入选篮球名人堂的约翰·伍登由衷地表示:“直到今天,我也没有见过一支比文艺复兴队更优秀的球队。那支球队不仅拥有伟大的球员,更可怕的是他们那种共同进退、协同作战的团队打法,给我带来的震撼一支持续到今天。”
文艺复兴队由鲍勃·道格拉斯创建。他早在1919年起就投身篮球领域,原本拥有斯巴达勇士与斯巴达黄蜂两只业余篮球队,参与纽约地区大大小小的比赛。然而,由于业余篮球协会不允许球员既从事篮球又从事其他体育项目,使得道格拉斯的业余篮球队无法维继,转而决定建立一支职业球队。1923年,道格拉斯招募了一批黑人球员,并且和当地的文艺复兴达成协议,球队冠以“文艺复兴”的名号为做宣传,作为交换条件,为文艺复兴队提供主场。从此,这支黑人球队被安排在的舞厅里比赛,与歌舞表演、乐队演奏一起成为舞厅众多娱乐项目中的一种。复兴队昔日的球星约翰·艾萨克回忆道:“人们来这里就是跳跳舞、看场球,球赛结束后,人们接着跳舞。”
球队的赛程总是排得满满的,他们在主客场之间来回奔波,当时的比赛十分频繁,复兴队一个赛季要打120多场球。对于当年的比赛强度,球队成员之一的吉姆·厄斯利至今记忆犹新:“我们每天都要打一场球,星期日则要打两场。我们到处去比赛,哈特福德、新港、春田……有时候中午还在客场比赛,晚上已经回到纽约打主场了。”不仅如此,有时候球队为了比赛不得不日夜兼程,球员们只好睡在大巴上,而且一连几天都吃不到热饭。
文艺复兴队与当时大大小小的职业球队较量,随着这支黑人球队的崭露头角,赛场之外的种族气氛越来越浓烈。白人观众显然不能容忍一支有色人种球队在“白人的运动”里大出风头,在复兴队对阵全美最优秀的凯尔特人队时,现场涌进来大批观众,绝大多数球迷希望看到复兴队在强大的凯尔特人面前栽个大跟头。结果拥有查克·库伯、弗兰克·福布斯等天才球员在内的文艺复兴队却将对手打得大败,在文艺复兴队拿手的团队篮球面前,凯尔特人队无所适从,狼狈不堪。黑人球队赢球的结果使得心态大大失衡的白人观众变得怒不可遏。“场外爆发了种族骚乱,但文艺复兴队球员们的胜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理查德·兰帕切克说,他的父亲就是当年凯尔特人队的明星中锋乔·兰帕切克。“当时我父亲被称作篮球打得最好的大个子,但他私下里说,库伯完全有能力与他一对一。”
有趣的是,乔·兰帕切克后来与复兴队的创立者道格拉斯成为朋友,兰帕切克退役之后当上纽约尼克斯队的主教练,他力排众议签下了纳特·克里夫顿,从而使他成为尼克斯首位黑人球员,兰帕切克这个选择与道格拉斯对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这些已经是后话了。击败凯尔特人队使得复兴队的球员们很快成为众矢之的,球队所有人道格拉斯也未能幸免。理查德·兰帕切克回忆道:“有一次我父亲邀请道格拉斯出去喝一杯,他立刻连说三个“不”字,还强调‘我绝不能去酒吧,在那里我不受欢迎,我可不想面对那么多冷脸。’”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受到白人的敌视对于文艺复兴队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这在客场比赛时尤其明显。“有时候我到外地出去下馆子,刚坐下连菜单都没有看完,店主已经端着让我滚出去,我除了离开别无选择。”球队成员艾萨克无奈地说。
种族歧视甚至蔓延到了官方机构,ABL(全美篮球联盟)于1925年拒绝接受文艺复兴队参加比赛。在这个关键时刻,做为对手的凯尔特人队展示出高贵的品质,为了表示对文艺复兴队的支持,他们一度拒绝参加ABL的比赛。直到1931年,由于美国经济大萧条,ABL不得不改组,文艺复兴队才获准参加ABL的比赛。
登上ABL舞台后的文艺复兴队开始了他们狂飙突进的表演,他们连续两年在总决赛里击败凯尔特人队,赢得ABL总冠军。并且在1932—33赛季取得112胜8负的常规赛最好成绩,而且还以常规赛88连胜的成绩一举打破了凯尔特人队创下的44连胜的记录。如果说凯尔特人队是上世纪20年代各球队的标杆,那么在30年代,这个桂冠已经戴到文艺复兴队头上了。尽管如此,复兴队的球星艾萨克依旧谦逊地表示:“我们队从凯尔特人队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凯尔特人队的球风充满智慧,我们经常学习他们的战术来充实自己,学会打聪明球,学会互相呼应。”但他同时也表示:“凯尔特人队是很好的老师,不过长江后浪推前浪,学生们已经成长起来了。我确信我们能够击败凯尔特人队,因为我们的身体素质比他们好,我们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艾萨克还透露了击败凯尔特人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物质刺激。“如果我们击败凯尔特人队,道格拉斯会根据主场和客场的区别给我们25或50美元的奖金。”
文艺复兴队的成功大大鼓舞了其他由清一色黑人组成的篮球队。同样来自黑人区、成立于1927年的环球快马队,他们对于自己的定位是球场上的“杂耍团队”,通过花哨的动作和新奇的技巧来吸引观众。对于这支新加入的黑人兄弟生力军,艾萨克表示两队并不构成竞争关系,因为对方打得是另一种风格的篮球,是娱乐篮球,而己方一如既往地遵循团队篮球的信条。
在1939年芝加哥举行的世界职业篮球锦标赛上,这两只黑人球队在第三轮狭路相逢,球风迥异的双方为现场观众上演了一场极具观赏性的比赛。结果还是老辣的文艺复兴队笑到了最后,以4分的优势击败对手,向问鼎总冠军的道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决赛中,文艺复兴队面对全美劲旅奥什科什全明星队,打得异常沉稳,在全场观众面前将自己擅长的团队协作演绎得淋漓尽致,最终以34比25的比分击败对手,无可争议的成为全美冠军。此时的他们站到了世界篮球的顶峰,这支在白人一统天下的篮球世界里艰难闯荡、历经数年的冷遇与屈辱的球队,此时此刻终于靠着自己的坚韧与信念收获了巨大的荣耀。
为了庆祝夺冠,球队老板道格拉斯特意为每个球员订做了一件夹克,上面绣着“纽约文艺复兴队,有色人种的世界冠军。”加上“有色”一词从而突显身为一支黑人球队所取得的成就。但球员艾萨克看到“有色”这个字样时,立即找来一支刀片将这个词刮得干干净净。道格拉斯以为艾萨克在毁坏夹克,艾萨克淡淡得表示冠军就是冠军,没有必要强调肤色。
.功成名就与荣耀无数依然无法扭转文艺复兴队受歧视的命运,种族歧视的浪潮再一次向球队袭来,冥顽不灵的职业联盟仍然拒绝承认复兴队。当时已经是尼克斯队主教练的乔·兰帕切克亲自驾车到费城游说联盟的10个决策人,试图为复兴队讨回公道,结果还是失望而归。
黑人球队的境遇终于有所改变,曾经与复兴队同病相怜的环球快马队一跃成为新的联盟中最受欢迎的球队,并且出访世界各国进行篮球表演,使黑人篮球队在世界范围内展示自己的风采。而纽约复兴队已经无缘披洒这样的荣光,他们在一家二流俱乐部表演了一段时期之后,于1949年宣告解散。快马队球星马奎斯·海恩斯在接受采访时不忘提及文艺复兴队,郑重地宣称:“文艺复兴队才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一支黑人球队。”而乔·兰帕切克之子理查德·兰帕切克则表示:“我小时候,周围的人都说凯尔特人队是最好的球队。其实文艺复兴队与凯尔特人队一样优秀,后来还超越了凯尔特人队。”
球队的缔造者、曾经备受歧视的道格拉斯日后则被尊为“黑人篮球之父”,并且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
加布丽尔·道格拉斯的奥运夺冠
在道格拉斯夺取女子个人全能冠军前,在各类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上,总有人问,为什么黑人选手在体操项目上的成绩那么差?正如NBA赛场上的黄皮肤黑眼睛比较少见那样,体操赛场上突然出现一个黑人小女孩,同样会让人感到吃惊。
24位站在女子体操全能赛场上的选手肤色各异,其中有23名白种人和黄种人,只有道格拉斯1名黑人选手。面对俄罗斯两大高手科莫娃和穆斯塔芬娜的包夹,有“飞翔松鼠”之称的道格拉斯表现极为稳定,跳马、高低杠、平衡木和自由操这四个项目没有一次失误,得分都在15分以上,且跳马和平衡木拿到全场最高分。
这样的表现也征服了裁判、观众和对手,62.232分的成绩创下女子全能赛场罕见的高分。她的教练乔良说:“道格拉斯有着完美的表现。”
拿到这枚金牌,道格拉斯也创造了历史,体操自1896年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开始设项,但在长达116年的历史上,从未有黑人选手能站在个人项目最高领奖台上。甚至连参加比赛的黑人选手都屈指可数。在道格拉斯之前,黑人选手道斯曾跟随美国队获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团金牌。此外,道格拉斯也是美国第四位女子全能奥运会冠军。她帮助美国队在该项上实现奥运3连冠。
道格拉斯有着近乎男选手的高难度动作,所以博得“飞翔松鼠”的美誉。在拿到这次奥运女子全能冠军前,这位出生于弗吉尼亚州的小姑娘并没有太出色的成绩。
道格拉斯6岁开始练习体操,8岁拿到弗吉尼亚州低年龄组全能体操冠军,但自幼从事体操的她,并未在世界大赛上有过耀眼的成绩。2011年世锦赛,道格拉斯还是美国队中的小妹妹,只能跟着大家参加团体比赛。当时拿到女子全能冠军的是美国选手韦伯。
来到伦敦前,美国《时代》周刊特别提到了两位奥运女将,分别是跨栏老将、两届室内世锦赛60米栏冠军洛洛·琼斯和黑人体操新锐道格拉斯。《时代》周刊对后者的点评是:“她是中国教练乔良培养出来的全能好手,有望在伦敦奥运一鸣惊人。”
资格赛排第二的道格拉斯在决赛中发挥近乎完美,为美国队力保这枚金牌。谈到比赛过程,道格拉斯说自己没想太多,“我始终没有看分数,我只是努力在场上展现出我平时所做的,并争取做到最好。结果我夺得了冠军,我太激动了。”
据美国媒体报道,道格拉斯是个特别注重读经、祷告和荣耀上帝的基督徒。她在赛后首先感谢了上帝:“他一直保佑我平安,他在早上唤我起床,所有的赞美都给他。” 夺得女子全能冠军前,道格拉斯已帮助美国女队夺得体团冠军,这位黑人小姑娘得到了另外两位著名黑人的祝贺,一位是篮球巨星科比,一位是。
在道格拉斯帮助女队夺得团体冠军后,“梦十队”球星科比通过facebook送上祝贺,他称自己被这群小姑娘的表现吓到了,“我研究一辈子也不会明白她们是如何在平衡木上完成行走、跳跃和后空翻的,我已经被惊得合不拢嘴了。”
科比表示,希望能在单项比赛中再次听到美国姑娘获胜的消息。数小时后,道格拉斯便成为首个夺得女子全能冠军的黑人选手,让科比预言成真。
美国媒体说,如果你想和通话,只需要两个步骤,先拿到奥运金牌,再拿起电话。夺冠后,道格拉斯和她的队友均获得和总统通话的机会。
据白宫相关人员透露,和冠军团队的5名选手均有对话,其中道格拉斯是最后一个接到电话的,参加了全部4项比赛的道格拉斯无疑是女团夺冠的最大功臣。对道格拉斯说:“你终结了比赛。我知道你为前往伦敦付出了多少努力,继续加油。”
在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的关怀下,道格拉斯表现得冷静自信,她从一个最高难度系数的跳马动作开始,然后近乎完美地完成了所有4项比赛。 目睹女儿夺冠,道格拉斯的妈妈霍金斯在5分钟内通知了所有亲朋。就像所有奥运冠军的母亲那样,她不断地说:“我为我的女儿感到骄傲。”
在飞往伦敦前,霍金斯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能看到女儿了,她自称“想得快要发疯了”。
两年前,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道格拉斯从弗吉尼亚州前往爱荷华州,而训练时间的大幅增加,也让母亲感到担忧。不能及时看到女儿,让霍金斯痛苦不堪。“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打击,我曾认为这是自己做过的最错误的决定。”她说。
美联社记者在对道格拉斯母亲的采访中提到了中国跳水名将吴敏霞,后者的父亲说:“她是我的女儿,但她不属于我”。为了在比赛中获得佳绩,忙于训练的吴敏霞没有时间照顾和乳腺癌抗争的母亲,十年来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闻听此事,道格拉斯的母亲感触很深:“相比这样的牺牲和奉献,道格拉斯的牺牲又算什么?我的牺牲也不算什么。” 道格拉斯来自美国迪默因市的乔氏体操学校。同样来自这个学校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体操冠军肖恩·约翰逊,北京人乔良正是该校校长。
44岁的乔良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体操队成员,曾夺得1987年全运会冠军,1989年体操世锦赛男团铜牌主力成员,1990年亚运会男团冠军主力成员。退役后,乔良于1991年赴美寻求发展至今。
道格拉斯只跟乔良练了短短两年,美国《体育画报》称乔良“点石成金”,因为他帮助道格拉斯拿到了连中国选手都难以企及的女子全能冠军。道格拉斯特别表达了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我的感觉是一飞冲天,直上九霄。”道格拉斯的母亲霍金斯也认为,乔良给了道格拉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没有他对女儿的培养,就没有今天的奥运冠军道格拉斯。”
“压力这么大,一个孩子能做得这么好,确实太不容易了。”谈起这位爱徒,乔良赞不绝口。 乔良现在在中国度假,也没有对此发表任何评论。乔良的妻子庄丽文说,她和丈夫都不清楚道格拉斯为何会突然做出这个决定。
“此时此刻,我什么都不知道。”庄丽文说,她多年来和乔良共同操持着他们的体操学校。“道格拉斯周一来和我们道别,我没有问她原因,只是和她聊了会天。她有些烦恼,我猜是家里面的想法吧。”
美国街头篮球场有哪些
●洛克公园,一个让纽约人骄傲的地方。它位于纽约哈林地区第155大街,毗邻弗雷德克·道格拉斯大道。洛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对于那些为黑人文化、纽约文化乃至美国文化而痴迷的人,这是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 ●哈林几乎成为街头篮球的代名词,但“洛克篮球”才是其中最精髓的文化。 ●这里是街头篮球的圣殿,即使是像科比这样的NBA巨星来到洛克公园,也要保持谦卑。 洛克公园:街球圣地 从棒球到篮球 穿过纽约哈莱姆区厚重的夜色,从153街右拐走进155街,波罗棒球场的旧址就在那里。那座球场从1891年起就是纽约巨人的主场,1911年它的木制看台引起了一场大火,整个球场被夷为平地。如今这里矗立着一幢17层的“贫民楼”,你可以猜到人们叫它“波罗球场公寓”。 公寓楼顶的露台上空无一人,只有晾衣绳和电视天线杂乱无章地蔓延着。从这处昔日的棒球圣地望下去,你可以看见一块用红绿油漆刷过的沥青篮球场,一些装在棕色牛皮纸袋里的空啤酒瓶在惨白的路灯照耀下无处遁形。那是另一个圣地:洛克公园。 从60年前开始,洛克公园就是街球的圣地,这里与NBA的历史一样久远。1946年,纽约公园局职员霍尔康比·洛克决心在闷热的夏夜为哈莱姆区那些无所事事的孩子们找点消遣,于是他创立了一个夏季篮球联赛。让公园方面头疼的是,洛克公园的球网总是用不上两天就支离破碎了,最后公园管理者干脆不再换球网,所以直到今天光秃秃的篮圈仍是街球场地的醒目标志。 篮网的作用是减缓篮球下落的速度,在远投时它也是一个醒目的标志。没有篮网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早期的街球很少有远投,打球的人都喜欢采用扣篮或上篮的方式得分,为此他们必须先晃过防守自己的人。街球花哨的风格由此诞生,不过那时还没有胯下运球,技术最好的球手也只是擅长变向运球。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政治不稳定在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心中引起一种绝望情绪,这种情绪在洛克公园表现得更加明显。那是一个街头英雄辈出的年代,“毁灭者”哈蒙德、“山羊”马尼加特、“Pee Wee”柯克兰等街球传奇巨星在洛克公园呼风唤雨,他们被称作“街球诗人”或“沥青地上的诸神”。 这些传奇球员的出现让洛克公园声名远播,许多人专程来这里看他们打球。停在球场边的汽车引擎盖是最好的场边座位,155街上的那座桥是二楼包厢,公园周围高层建筑的天台就是廉价座位。NBA最好的球员也慕名而来,与街球高手们一较高下,维尔特·张伯伦、欧文、奈特·阿奇巴尔德、考文斯和贾巴尔都是洛克公园的常客。 “那些街头英雄从来不怕职业球员,”在洛克公园当了多年解说员的“探戈公爵”说,“那让他们更加伟大。他们把职业球员看成普通人,只是运气够好才进入一个职业联盟打球。在NBA之外,那些职业球员与周围社区的穷小子没什么两样。” 花式篮球和传统篮球的区别 传统篮球和街球只是用不同形式诠释了篮球以及文化,所以说传统篮球和街球都是篮球的一部分,无所谓正规和不正规,因为规则本就不同。正规篮球:高效,高速,战术配合为主,是对抗性的;而街球是个人能力极度体现,在进攻的时候以大幅度的假动作虚晃进攻或者NO LOOK PASS传给对友以完成最后的进球,它也有对抗,但是重点还是在花样的运球技巧上。 世界街篮的麦加 这是一个周一的夜晚,洛克公园灯火通明。 RBK队的“骨头收集者”威廉姆斯用他惊人的速度多次甩开防守者,他用跨下双腿之间的交叉运球把防守者骗得东倒西歪,他的背后传球像背后长了眼睛一样精准,让球迷们不顾一切地尖叫起来…… 暂停的时候,热辣劲爆的Hip-hop音乐响起,DJ恰到好处的煽情,说唱乐歌手的表演,让球迷们的情绪始终处在High的状态。几个黑人小伙子按捺不住激动,冲到球场上表演纽约最流行的一款“街舞”,没有保安人员上去阻止他们。很多不安分的屁股,已经和这些孩子们一起扭动。 霍尔考比·洛克先生,洛克公园街头篮球的创建人,也许只有做梦才能够想象他的“作品”会在今天受到巨大的尊重和追捧。 40年前,没有改造过的这座公园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风一吹,周围的居民都能够闻到漂浮垃圾的恶臭。1965年,纽约公园市政处的主任洛克,把他醉心很久的街头篮球联赛搬到这块公园的露天场地,尽管经过一番改造,但周围仍然是废弃的建筑物,球场是用沥青铺成的,如果碰撞中重重摔倒,就会留下一片血迹。 但现在,这里是街头小子们追求自由梦想的天堂,洛克公园也由纽约最好的街头篮球地点、全美街篮的圣殿,逐渐奠定世界街篮麦加的地位。它有着最好的名声,最棒的球员,最High的街头文化,让格林威治村的“街笼”、康尼岛花园、费城贝克等著名街篮地点望尘莫及。 像洛克一样打球 第一周:赛事开始,球员们做好了接受无数次尖叫、欢呼或者嘘声甚至唾骂的心理准备。 第二周:除了正常的比赛,一些NBA明星会被邀请来和联赛明星打对抗。每一名参与活动的球员都会被赛事组织者赠予一个绰号,但去年应邀的勇士队的理查德森表现太差,没有得到任何名号。 第三周:赛事进入高潮阶段。 第四周:哈林地区的全明星赛举行,入选者都是这个地区的街头篮球好手,但并不排斥NBA的球员,像步行者的小奥尼尔、太阳的马里诺和马布里去年都入选全明星赛。 第五周:去年的这个时候,是科比“驾临”,也许今年同样会冒出一位NBA大明星,但不知道会不会遭到再次羞辱的状况? 第六周:属于后卫的一周,尤其是组织后卫们。很多NBA的球探都会来此观看比赛,希望发掘一位不错的后卫,但要在后者同意的情况下。 第七周:季后赛时间,也是“表演秀”的高潮时段。 第八周:总决赛到了。两支最具篮球实力和表演才华的球队会争夺年度总冠军。去年的总冠军是“恐怖队”。 说到街球,就不得不提纽约哈林地区,而提到哈林,又不得不说说第155大道的洛克公园(Rucker Park)——一个被全世界街球手视为街球圣殿的地方。洛克公园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公园,而是集合了美国文化、黑人文化及篮球文化于一身的街球的麦加。 洛克球手让科比成笑话 NBA的球星也会在闲下来时,光顾洛克公园,如果你听说哪个NBA球星与某街球手有过交锋,那八成是在洛克公园。“天钩”贾巴尔、张伯伦、J博士等都在洛克打过球,现在的NBA球星诸如奥尼尔、斯蒂夫·马布里、艾弗森、马什本、马里昂、科比、加内特都在洛克“秀”过他们的球技。 洛克公园也有自己的球星,个个都是响当当的街球手,而且,影响力一点儿也不比NBA任何一个球星差。不客气地说,这里的球手、球迷甚至对像科比这样的球星都也不感冒。 有人把洛克公园比作NBA的百慕大,因为许多NBA球星在夏季光顾洛克公园时,都会被洛克公园的球星“侮辱”一番,不过他们仍会乐此不疲,依旧执着地出现在洛克公园的球场上。 2003年夏天,科比来到洛克公园,曾暗示说,他想在洛克公园打破霍蒙德(洛克公园绰号“摧毁者”的街头霸王)25岁创造的一场街球砍下74分的纪录,但在与当地的球手过招后,科比的这句狂言成了公园里迅速“走红”的笑话——他上半场只得了14分,而下半场因大雨被迫取消。至今,回想起那年在洛克公园的经历,科比还心有余悸:“那里的球员实在是厉害。如果你打不出让人信服的表现,他们根本不会尊重你。他们会在球场上‘杀’了你。” 洛克公园的规矩 只有你站在洛克公园那块绿色的标牌下,你才能真正感受它才是街球的圣地。当你计划前往之前,你肯定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警告,尤其是对外来者的提醒:不要轻易和别人对视,不要轻易和站在路边的人搭腔;千万不要步行,一定要开车;要带枪,千万不要空手而来。有些恐怖吧,但这都是真的,或许你的名牌球鞋、摄像机会被抢走,或许你会因为无意中看了那几个哈林街区一眼而被狂揍一顿。但你如果真的来了,说明你对洛克传奇的尊重,你已经很值得尊敬了,但你必须由真正哈林街区长大的家伙陪着,一切听他们的,这是规矩 圣地就是圣地.◆苔藓木公园:坐落于奥克兰市麦克阿瑟大街和百老汇交接处,是美国十大最负盛名的街球场地之一。加里·佩顿(佩顿新闻,佩顿说吧)和贾森·基德等NBA巨星就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 ◆圆顶屋球场:位于巴尔的摩市比德尔街东1400号的麦迪逊广场中心,每当夏日到来,最好的街球选手便聚集于此切磋技艺,其中包括萨姆·卡塞尔和史蒂夫·弗朗西斯等明星球员。 ◆富兰克林公园:富兰克林公园位于芝加哥第15街区4320号,众所周知,芝加哥是运动者的天堂,西有奥斯汀公园,南有Foster Park与Fernwood Park,而富兰克林公园则位于城市的西南部,包括哈达威、比利、哈里斯(哈里斯新闻,哈里斯说吧)在内的众多明星球员经常出没于此。 ◆罗杰斯公园:坐落于加利福尼亚州Inglewood滨江大道400号的室内篮球场,每天早上8点开放,而到了下午时分,其中的一小部分室外球场才开始对外营业。这里崇尚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不鸟”保罗·戴维斯是这里的主人。 ◆威尼斯海滩球场:阳光、美女、海滩……离太平洋不到百米远的威尼斯海滩球场,是一处最近刚兴起的街球天堂。每到盛夏,很多街球爱好者往往齐聚于此,这里气氛热烈,每12秒钟必会爆发一次尖叫,当然,这里也不乏一些大腕明星。 ◆圣西西拉球场:位于底特律的圣西西拉教堂旁,NBA球员克里斯·韦伯(韦伯新闻,韦伯说吧)、“魔术师”约翰逊、德里克·科尔曼都在这里打过球。 ◆跑投球场:位于亚特兰大,是街球传奇明星“热料”的主场。这里的街球风格速度非常快,而且经常爆满,甚至凌晨两点都找不到空闲的场地。另外,华盛顿特区还有一个跑投球场,长袜和特区流行的胯下运球是它的两大特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