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主旨-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内容
2022冬奥会精神主旨是什么?
2022冬奥会精神主旨是以运动员为中心,同时需要兼顾体育、社会、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22年冬奥会的核心理念是制定空气治理计划、促进低碳产业发展以及推动冬季运动的普及。
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上的重要标志性活动,是展示形象、促进发展、激发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这是首次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
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
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的意义
绿色奥运——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标准和系统的保障制度;广泛采用环保技术和手段,大规模多方位地推进环境治理、城乡绿化美化和环保产业发展;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自觉选择绿色消费,积极参与各项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大幅度提高首都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科技奥运——紧密结合国内外科技最新进展,集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举办一届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提高北京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在人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展示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窗口。
人文奥运——传播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运动员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建设使奥运会参与者满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回答者:york8385 - 江湖新秀 四级 12-18 17:06
代奥运会的产生与希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奴隶社会的希腊,战争连年不断,为了取胜,各个城邦都利用体育锻炼来培养身强力壮的武士,体育运动就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有组织的运动竞赛,为奥运会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每逢重大的祭祀节日,各城邦都举行盛大的宗教集会,以唱歌、舞蹈和竞技等方式来表达对诸神的敬意。古希腊人认为宙斯神是众神之首,所以对他格外崇敬,对他的祭祀也格外隆重,促进了奥运会的产生。
古希腊人民厌恶连年不断的城邦战争,渴望和平,希望在奥运会举办期间,以神的名义实行休战,以达到减少战争,摆脱灾难的目的。
由此可见,奥运会是在战争背景和祭礼形式中产生的,但它又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美好愿望,这种互相矛盾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使奥运会产生并延续下去。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近代体育思想形成后在欧美各地广泛实施的必然结果。
现代奥运会受到古代奥运会的深刻影响,但它已不是祭神的竞技,而是真正的国际性的体育竞赛。它的主旨是由已故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896年提出来的,那就是 “和平·友谊·进步”,同时,顾拜旦也提出了奥运会的精神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体育盛会。
现代奥运会的产生是运动竞赛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体育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回答者:骑着猪玩电脑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2-27 15:3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是?
前言 奥运会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多序列因素的整合。对于提出了三大主题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言,虽然其浩大工程是由无数切实而细微的繁杂事务组成的,但具有统摄地位的无疑是对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系统理解和宏观把握。 2 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三大主题的对立 2.1科技奥运理念与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主题可能的冲突 科技革命提升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为人类提供了无数的便利,但它也可能带来对资源的掠夺与环境的破坏、带来人类自然力的消退和精神异化。科学主义的科技决定一切的观念就是典型之一。如果把科技奥运作为统领一切的北京奥运主旨,就有可能把科技的地位和作用绝对化,影响人文奥运和绿色奥运主题的实施。比如片面强化奥运建筑与装饰的高科技化可能引发环保问题,而过分强调奥运会比赛、训练、裁判等手段的高科技化也可能影响人在奥运会中主体地位的丧失。当前体育器材设施的高科技化与兴奋剂使用的高科技化之间的矛盾正在引发对人类开展体育运动终极目标的争论。 2.2 人文奥运理念与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主题可能的龃龉 人文主义追求人类内在精神实质的充实、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张扬,但它往往带来对技术、物质的忽视、带来对外部自然与生态的忽略。人文主义的理性至上论就是典型之一。如果把人文奥运作为引领一切的北京奥运主旨,就有可能使人文的理念和意义虚无化,影响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主题的实施。比如过度要求奥运事务的人性化可能忽视对高技术设施和手段的运用,而片面讲究奥运事务自身及其中人的主体地位也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在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关照中如何使便利的科技手段与热情的人为态度有机结合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2.3绿色奥运理念与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主题可能的悖论 生态运动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人类与外部自然的和谐(主张平等与多元)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有时也带来对科技成果的作用的片面否定,带来对人文意识的基本内涵的反叛。生态学的技术恐怖论就是典型之一。比如追求环境的高标准甚至超标准可能影响奥运会期间相关人员的基本服务,而要求环境的纯粹与原始也可能造成对高科技设施和手段的排斥。 2.4 其他可能的冲突 当然,作为脱胎于广泛的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想摇篮中的理念,北京奥运的三大主题自身也面临着与作为人类一般主题的科技、人文、绿色的对立问题。例如奥运环保与其他体育环保、北京环保的冲突、人文奥运与人文北京、人文中国的对立等。 3 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三大主题的统一 3.1 三种理念在各种场合中的排序 各种媒体对三种理念的排序如下: 新华网北京2001年2月7日电:2001年2月6日,北京奥申委常务副主席刘敬民会见外国驻京记者时说,北京还提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三大主题,既体现了北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也体现了北京这一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方向。 北京青年报报道2000月11月7日文:北京奥申委在通过了第一轮考试,迎接2001年最后考验之际,在“新北京、新奥运”的号召下,又提出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新主题。 北京日报刘艳2001年2月19日报道,王府井书店推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图书专架。 北京晚报贾晓宏报道:绿色奥运 科技奥运 人文奥运——2008北京奥运的模样。 中国体育报张旭光、贺广同报道:“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是北京奥申委为申办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三个理念。 2001年7月13日,刘淇在申办报告中说:我们申办的三个主题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 新华网北京2001年10月6日电(记者王文韬):未来几年内,按照北京市提出的“科技、绿色、人文”的奥运理念…… 显然,这三者的顺序在很多人眼里是没有先后之别的,或者说在很多人眼中三者的地位和作用是差别不大的。理论上和实践中果真如此吗? 3.2 对三大主题关系的认识 3.2.1 系统构成论的启示 世界上,一切系统都是由软硬因素并通过中介环节而组成的。所谓软硬要素,广义地说,是指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而中介环节一般可以统称为场。当然,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具有相对的意义,只是相对而言的[1]。 根据这个理论,科技奥运是硬要素,起着骨骼、框架、支撑的作用,人文奥运是软要素,起着联系、调节、控制作用,绿色奥运是中介环节,起着载体、引渡、粘合的作用。显而易见,三者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来说并不是力量均衡、作用均等的,而是动态地统一于整个奥运会的全过程和全方位。 3.2.2 三者之间统一的诸多可能性 科技为人文提供载体和物质基础,因为技术的进步往往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推动力;科技为绿色提供手段和实现条件,因为科学的手段往往可以帮助人类解决环保问题。物质的丰富背后往往是文化的贫弱,北京奥运会必须以科技的进步促动奥运文化的丰富和奥运环境的优美。 人文为科技提供方向和思想指针,因为科技的发展需要人的需求和意志指向;人文为绿色提供导向和发展目标,因为人的主体性决定了生态运动必须有文化的参与。精神的充实背后往往是理念的落空,北京奥运会必须以人文的充实驱动科技奥运的落实和绿色奥运的实现。 绿色为科技提供环境和实施基础,因为任何科技成果的取得都需要资源和环境的配合;绿色为人文提供条件和创造空间,因为人文的实现需要实实在在的支持和依托。环境的优美背后往往是实质的匮乏,北京奥运会必须以优美的环境推动奥运科技的发展和人文奥运的实施。 3.2.3 三者统一于真善美的人类追求 从哲学的相对意义上看,科技奥运立足于自然界的物质世界,以求真为主题;人文奥运的目标是人的主体性和社会的和谐得到充分保障,以向善为主题;绿色奥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奥运的可持续发展,以审美为主题。三者统一于哲学自然、社会、人的三大对象的内在依存关系中,统一于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主旨中。 3.2.4 对三大主题的把握要有系统观 总之,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绝不是杂乱无章地归属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整体主旨中的,三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既体现在北京奥运会的思想逻辑中,也表现于北京奥运会的各项具体事务中。因此,看待三者在奥运会实现主题过程中发挥的地位和作用不可等量齐观,把握三者在奥运会实现目标体系中需求的条件和机制也不可机械切割。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的三个主题,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将引领着北京奥运会筹办和组织的全过程与全方位,把科学精神、文明素质、生态意识注入到关心和参加奥运事务的每个人心中,投射到奥运会辐射到的各个领域中。 3.2.5 社会运行的五大机制的启示 郑杭生教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提出了社会运行的五大机制,可以用来指导北京奥运会三大主题的实施[2]。 动力机制:努力实现“新北京、新奥运”口号所要求的目标。追求北京和奥运会、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双向需要和互动。 整合机制: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尽量减少对立和冲突,达到效益的优化与利益的均衡。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办公室、研究室、对外联络部、新闻宣传部、体育部、工程规划部、财务部和技术部等工作部门的资源和功能都要进行整合。 激励机制:要在整体上把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激励目标,在个体上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控制机制:要把奥林匹克事务置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办奥运会必须遵循《奥林匹克宪章 》的背景和条件下进行宏观控制。 保障机制:要推进北京奥运会各项事务的产业化、社会化。要保障可能受益最大的建筑、交通、邮电、通讯、旅游等行业的发展。 4 结论 4.1 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三大主题无论是理念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着辨证关系。 4.2 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三大主题的矛盾并非不可解决,它需要宏观把握和微观协调。 4.3 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三大主题的实现机制可以从社会运行的五大机制中寻求。三大主题的辨证关系应该在奥运会的各项相关事务的具体运作中体现出来。
求大神翻译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召开。北京主办了28个夏季奥运会的运动项目,另有11个水上项目在青岛举办。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北京奥运的宣传口号。奥运会的宗旨是”更高、更快、更强“。奥运的精神就是以挑战来鼓舞人心。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彰显了奥运精神——融合、友好、进取、参与和希望。它也体现了北京奥运的立意——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大众奥运。它代表了所有人民的愿望是追寻一个和平、美好的未来世界。我们身处同一个世界,我们所有人就是一家人。
现今,奥运精神不仅在运动项目中体现,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应当发扬奥运精神,来推动世界和平和人民幸福。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什么?
主题口号体现了什么?
奥运会的宗旨是什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