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奖牌递补规则

奥运会不一定要得冠军-奥运会不得奖有奖金吗

奥运奖牌的递补规则是对应项目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对比赛名次进行更正,依次递补。

奥运会奖牌是奥运会中一种以奖牌奖励激励运动员的形式。其由每一届奥运会的组委会提供,但属于国际奥委会所有,并且由国际奥委会向获胜运动员颁发。1928年第9届奥运会,奖章正面的图案才正式统一。奥运奖牌的递补规则是对应项目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对比赛名次进行更正,依次递补。

国际奥委会在审批后进行奖牌递补,并安排相应仪式。递补奖牌共有四个步骤,分别是法律程序、递补奖牌的准备阶段、国际奥委会批准决议以及递补仪式,一共约需2~3年。

奥运会的奖牌历史

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以来,奥运会的种种奖励,特别是奖牌,已经历了多次的变化。

1978年奥运会章程正式制定之前,对奖牌的制作并未作出具体规定。根据1978年制定的奥运章程规定,奥运会奖牌的直径不得小于60毫米,厚度不得小于3毫米,金、银牌必须用纯度为92.5%的银子制作,金牌至少要镀金6克。

奥运会奖牌的设计和制作,历来都由主办城市的组委会负责,国际奥委会和国家奥委会都不参与。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举行时,只有第1和第2名优胜者才能获得奖牌,冠军得一枚银牌,亚军得一枚铜牌。另外授予冠军橄榄枝皇冠,亚军是月桂枝皇冠。这届奥运会奖牌的直径为50毫米。

NBA总冠军、奥运会和世界杯,谁最具含金量最难得到呢?

NBA、奥运会、世界杯是现如今体育竞技比赛中影响力非常大的体育赛事,每每开赛都吸引着全球无数体育爱好者的注意,而这三个不同类型的赛事冠军哪一个最具含金量,最难得到呢?

NBA作为美国篮球运动的顶尖赛事,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量粉丝,自创办至今诞生过乔丹,艾弗森,科比等伟大球员。其一年一度的总决赛更是球迷朋友每年必不可错过的一项赛事,每一位球员都渴望在总冠军之夜带上属于自己的那枚总冠军戒指,戴着属于自己职业生涯最高荣耀的证明在球场面对球迷的欢呼。

为了那荣耀的一刻,每一位球员都在努力的训练寻求突破,篮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不仅仅对自己个人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样重要的是与队友间的密切配合,二者相结合才能打出完美的效果。

世界杯和NBA都是单项的比赛项目,不同的是世界杯是一项世界范围内的足球盛宴,是各个国家足球运动员的终极梦想。足球是一项拥有巨大魅力的体育运动,梅西,C罗,贝克汉姆等球员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大量的拥趸,尤其在欧洲及南美等一些国家,人们对足球的热爱更是刻到骨子里的。球员不仅为自己的目标而战,更是为了自己国家的荣耀在奋斗。

与前两者不同,奥运会是公认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聚集在一起竞技比赛,以此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其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运动交流让人们了解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世界和平的理念。

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都是在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代表着国家最高水平的运动员同他国竞技比赛,不仅需要突破自己,更是为国家的荣誉而比赛。从竞技范围和全球影响力以及对运动员本身能力的要求来看,奥运会的冠军是具有更大的意义和含金量的。

马龙觉得奥运夺冠很难,而外界认为国乒拿冠军很容易,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首先,对于观众而言,他们看球只是看个热闹而已,很少有人能看到这背后的激烈程度,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争一个金牌的难度,他们只是根据以往国乒的战绩总结出,我们的国乒很厉害,只要上场,一定就会拿到冠军,把他们想得太理所当然了。可是,对于他们运动员而言,之前所得的荣誉只会是下一次比赛的负担,其他的可能就没有什么实用的地方了,他们能做到的就是每一场我都要努力。这个过程只有运动员自己能体会得到,而不懂球的我们只在乎他们能不能拿到冠军,如果没有拿到,我们对他们的态度可能唯有失望了。

其次,从上文就知道不懂球的我们只在乎比赛的数据和结果,从来不堪过程。比如我们在看马龙和水谷隼比赛的时候,可能我们认为马龙赢得非常容易,因为我们只知道马龙非常厉害,而水谷隼我们几乎不认识,可能觉得他水平不行,但实际情况是那场比赛的情况非常激烈,每次的比分都是非常接近的,虽然,马龙最后赢了,但是,要知道马龙哪怕出现一点失误,那个最后赢得人还会是马龙吗?所以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才会告诉我们,只有努力过才能保住那微弱的优势。

然后,观众看项目是以集体的眼光,而运动员看比赛看的是自己,国乒里任何一个人在奥运会拿到奖牌,那它就属于国家的。还记得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项目中,一次升起三个中国国旗的时候嘛,我们不会说谁的表现最好,反正都是我们的,谁得都一样,但对于运动员而言,奥运四年才一次,他们努力了四年,就为了这一刻,如果再碰上厉害的选手,那这四年里就全部结束了。要知道,冠军不仅是要和其他国家竞争,还要和自己人“内战”,再说了自己人之间竞争更困难,都是一个师傅教的,破不了招啊。

最后,外界似乎忽略了国乒队员的年龄,他们也是人,不是神仙。马龙、许昕、陈梦、刘诗雯等球员已经三十多岁了,身体各项机能都在下降,林高远、樊振东、王曼昱等人在25岁左右,但这些小将打出来人很少。但我想说中国队保持了十几年对奥运金牌的垄断,真是太不容易了。

为什么很多奥运冠军的子女都不愿意做运动员?

体育项目就是用一生的青春都放在那几年比赛场上,而且成功的都只是金字塔顶上的那几个奥运冠军,更多的体育运动员都只是在塔底当铺垫,这是奥运冠军最清楚了,所以他们都不愿意自己的儿女去当运动员。

针对奥运会的不公平行为你觉得中国应该拒绝参加奥运会吗?

运动队提出不公平,一般只是心理战术,不必大惊小怪。奥运会基本上是公平的。

1、有些项目完全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疏忽造成失败,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责任推给裁判。找裁判好像已经成了中国体育界的常见病了,我没见过吴敏霞怨裁判,这样的选手才是真正热爱体育的体育家,他们不会去做这么无聊荒谬的事情,只有把体育看成是谋取利益的人才会这么做。误判是体育的特色,各个国家都会遇到,只是我国媒体比较注重宣传自己选择遇到的误判罢了。

2、组委会的失误经常会制造麻烦,但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比如伦敦奥运会上,美国网球女单小威廉姆斯冠军升国旗过程中,美国国旗竟然被风吹掉只剩一根旗杆,有些国家冠军颁奖,奏国歌几秒钟突然停掉了等等。

3、我国在奥运会多年来,受益越来越多。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仅有5块金牌,当时“羽毛球、乒乓球、双人跳水、女子举重、女子摔跤、女子柔道、跆拳道”等中国优势项目还不是奥运项目,但之后20年间奥运会逐渐把这些项目加入,大量增加了中国的金牌数。相反,一些西方人更喜爱的、更受关注的项目却被排除在奥运之外,如“棒球、垒球、高尔夫、斯诺克、马球、板球、橄榄球、冲浪、攀岩、极限滑板、沙滩足球、五人制足球、赛车、摩托车、摩托艇”等,如果这些项目取代以上的中国优势项目进入奥运的话,中国能进入金牌榜前五吗?

退赛这种事,中超就有。中国体育界围攻裁判、骂裁判、打裁判的都常见。但是我希望踩的朋友冷静思考,这样做是不是符合体育的宗旨,是不是能提升我们在外国裁判眼中的地位,会不会适得其反?大国就该有点大国的样子,奥运是一场盛会,站在赛场上就是胜利,眼睛里只盯着金牌这种低级阶段我们应该已经过去了,像傅园慧这样有牌没牌一样欢笑的,应该是所有运动员都有的形象。

媒体是为了搏点击率,网友们为了什么?中国队员受到侮辱和被黑的新闻永远是点击量最高的保证,这也导致了部分媒体恶意选摘。媒体对运动员的过度消费让现在的运动员热度居高不下,但是请不要忘了,他们是为国而战的战士,竞技体育有输有赢,也是人,在为国家拼尽全力战斗的时候,请国人给予他们足够的谅解和支持。

近几十年来,乒乓球规则不断地改,每次改都是针对中国,都是为了遏制中国队。但是乒乓球队没有叫屈,仔细研究规则,适应判罚,研发新的打法,使用新的战术……这样我们乒乓球的金牌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

所以,尽管会有不公平,我们更要迎难而上,抱着善意和理解,理智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