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篮球特长生招生-北京大学篮球特招
王天一是怎样进入北京大学的?
王天一是2008年通过正常高考加第6届特长生降50分进入的北京大学。
王天一,男,1989年4月23日出生于北京,中国象棋特级大师,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效力于北京威凯建设队,现就职于中国棋院杭州分院。
1996年,王天一开始学棋,与象棋结缘。
1999年,王天一开始拿下了全国各类少年组冠军 。
2001年、2003年、2005年,三次获得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冠军 。
2004年,王天一代表中国少年个人参加第十三届“银荔杯”亚洲象棋锦标赛,获少年组冠军。
而北京大学作为我国最知名的学府,一直以来非常热衷于对传统文化和体育事业的支持和推广,从2003年开始进行特长生选拔,每年的寒假举办“特长生冬令营”,报名对象是品学兼优,具有较高特长和专业水平的应届高三学生,少数水平较高的高二学生。
类特长为: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桥牌。对于参加冬令营的同学将根据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和桥牌分为四类,分别进行教学赛和循环赛。对于成绩优胜者,经过北京大学特长生冬令营组委会和技术委员会审核批准,获得具有招生优惠政策的有关证书。
对于通过冬令营各项考试并最终获得有关证书的同学,可在高考中享受降低北大当年在当地的录取分数线50到65分以内录取的优惠政策(每年的降分政策不同)。
王天一是2008年通过正常高考+第6届特长生降50分进入的北京大学,50分的高考加分,让王天一成功考上所有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北京大学。
王天一北大多少分上的
王天一高考560多分考上北大。
作为特招运动员,降分100分获得北大录取。1989年生于北京,2012年10月获得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成为我国第十六位男子全国象棋冠军棋手并晋升为象棋特级大师。
原北京象棋队队员,就读于北京大学。
北大迎来四千名本科新生,最小15岁,这么小的年纪能考上北大有多不易?
15岁考上北大已经不能用不容易来形容了,因为这样的人已经是天才儿童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些人在某些方面确实非常有天赋,同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就。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我身边就有很多跳级的同学,虽然他们的年龄比我们小很多,他们的头脑特别灵活,同时也善于学习,更在某些科目上有着一定的天赋,所以才能在如此小的年龄学这么多东西。
一、北京大学正式开学。
从9月1日开始,北京大学正式开学,这一次北大也迎来了4000多名本科新生。在这些所有的本科新生里,有其中300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学,900多人来自于全世界各地。小伙伴们关注到了一个细节,这一次的北大新生里年龄最小的小伙伴只有15岁,这个学生可以称之为天才了。
二、考入北京大学本身就非常不容易。
你目前我们的大学标准来排名的话,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排名分别在前两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北大和清华长期是学子们的共同梦想。不管是哪个地方的考生,想要在北京大学读书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仅需要考生的学习成绩优秀,更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学习天赋。
三、15岁的学生是一个天才。
虽然我不知道这名学生在哪一方面比较突出,但对于这些明显低于同龄人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很多领域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天赋。正因如此,他们在很小的年纪就可以参加国际比赛,甚至可以拿到相关奖项。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对于特招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学生在指定的领域取得了相关成绩。也正因如此,这些天才学生才能在如此小的年纪就能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北大清华每年有多少人考进去
北大清华每年具体有多少人考进去,这个要根据当年两所院校的实际招生计划而定。
以北大为例,2015年,依据《北京市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北大校本部(不包括医学部)计划在京招生186人,比去年减少14人,其中文科计划录取72人,理科计划录取114人。清华今年计划在京录取170人,比去年减少27人,其中文科计划录取10人,理科计划录取160人。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北京清华园原址。
清华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C9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成员,中管副部级建制。
金铭高考550多为什么可以上北大
金铭高考550多为什么可以上北大:人生的岔路口,金铭放弃了读艺术院校的机会,选择报考北京大学,而且只报了这一所学校“国际关系”这一个志愿。
金铭之所以能考上北大,这跟她从小就立志要考上北京大学有关。而且她也是能为实现此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负出。我们都知道金铭从小就开始拍戏而且还小有名气。就在认真拍戏的间隙也没忘了学习和写作业。就在她拍戏的岁月里,她的文化课成绩也始终保持着优秀。尽管她是以特长生的身份报考北大,她却以550分的高考成绩高分。
金铭的成长
1980年,金铭出生于北京,因为母亲体质天生虚弱,因此金铭出生生时,并不足月,是个早产儿。金铭当时的体重比正常生产的孩子轻了很多。父母为了让她更好地成长,对她十分宠爱。
金铭作为家里的心肝宝贝,从小被被父母富养,只要是小金铭想要的东西,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提供给她,在他们内心真的是怕他们的宝贝儿受到一星半点的委屈。金铭几乎是在关注与溺爱中长大的。
可是,这孩子争气,从小就学习成绩好,人呢也是越长越好看和水灵,脸上肉嘟嘟的,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更是惹人疼爱。没过多久,这个惹人喜爱的孩子,就被一个导演看中了,他就是电视剧《婉君》的导演刘立立。
1989年,刘立立正在筹拍《婉君》,剧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的角色,就是小婉君。经过多方寻找,才发现这以后一发不可收拾红得不行的童星金钱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