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歌马赛曲欧洲杯-法国足球队唱马赛曲
法国国歌《马赛曲》产生在什么时期
《马赛曲》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的大革命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马赛人支持法国的大革命,500名马赛人组成志愿者奔赴巴黎保卫革命政府,他们在行进的路上高唱《莱茵河战歌》。激昂的歌声和强烈的感染力鼓舞着他们为他们的国家战斗,这首歌后来成为法国国歌,被称为《马赛曲》。
创作背景
马赛曲的作者名叫鲁热·德·利尔。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斯特拉斯堡市卫部队的工兵上尉。他经常到阿尔萨斯著名的爱国者、斯特拉斯堡市市长迪特里希的家里作客。迪特里希夫人和女儿们同市长一样,都怀有满腔爱国和革命的热忱。
她们喜欢这位年轻的军官,欣赏他的勇气、诗和音乐。她们总是他新作的第一批鉴赏者,也是他的知音者。1792年4月,饥荒笼罩着斯特拉斯堡。市长迪特里希家的生活也很贫苦。
一天,饭桌上只有战时配给的面包和几片火腿了,迪特里希安详地望着德·利尔说:“只要市民们节日里不缺少热闹的气氛,只要士兵们不缺乏勇气,我们吃的虽不丰富,也算不了什么!”他接着对女儿说:“酒窖里还有最后一瓶酒,拿来让我们为自由为祖国干杯吧。
斯特拉斯堡要举行一个爱国主义的盛典,德·利尔应该喝几杯酒,写出一首能鼓舞人民斗志的歌曲来!”女儿们齐声鼓掌喝彩,取来了酒,为父亲和年轻的军官斟满酒杯,直至酒被喝完。
法国国歌是什麽?它的简介是什麽?
作品名称:
《法国国歌》
作者:
[法]鲁热·德·李尔
介绍/赏析文章:
法国国歌《马赛曲》,是影响较大和有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歌曲。有国际工人运动中,《马赛曲》被填上了许多新的歌词,成为工人革命歌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德国和俄国的《工人马赛曲》。《马赛曲》产生于1792年4月24日,歌词和曲调都是驻防在莱茵河边法国东部边境城市斯特拉斯堡的一支革命军队中的工兵上尉鲁日·德·李尔(1760~1836)创作的;原名《莱茵军团战歌》,后由马赛志愿国带到了巴黎,并在1792年8月10日的起义中唱着这首歌冲进推勒里宫,因而被称为《马赛曲》。当时普鲁士、奥地利两国称兵犯境,企图扼杀法国革命。鲁日·德·李尔充满爱国的义愤写下了《马赛曲》,矛头指向外国于涉者。1975年法国督政府决定把《马赛曲》作为法国国歌。到复辟时期,此歌曾遭禁止;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后恢复演唱,1879年第三共和国重新宣布它为国歌。原歌词共六节,后来路易-弗朗索瓦·德布瓦(1773~1855)为庆祝巴士底日又填写了第七节《儿童之歌》。现在通常只唱第一、六、七节。其中第一节歌词是这样的:
前进,祖国儿女,众同胞,
光荣的日子来到了。
暴君举起染血的旗子,
对着我们冲来了,
对着我们冲来了!
听见没有,残暴的士兵在我们土地上嗥叫?
他们闯到我们身边,
把我们的妻子儿女杀掉。
武装起来,同胞!
把队伍组织好,
前进,前进,用肮脏的血,
做肥田的粪料!
《马赛曲》原是一首战斗进行曲。1975年,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授意巴黎共和警卫军军乐团团长布特里中校,把它改编为庄严的颂歌,11月11日在凯旋门的无名战士墓前举行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的仪式时首次演奏。现在两个曲谱并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