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2525万进账!媒体高呼:罚进最后点球的大脑,该拿金球奖

德国意大利欧洲杯点球大战-欧冠德国对意大利点球

祝贺意大利第4次晋级欧洲杯决赛。尽管这场常规时段不如西班牙,但赢球就是硬道理,哪怕是点球。意大利本届欧洲杯的欧足联奖金,已经确保进帐2525万!

参赛925万(24个球队都有),小组赛3连胜每场100万,晋级16强150万,进8强250万,4强400万,进了决赛保底是亚军(500万),冠军800万。若能夺冠,意大利将收获2825万。进了决赛,意大利球员每人会得到20万欧奖金(税前),夺冠奖金25万。意大利赢了!10次决赛仅次于德国!点球大战,骂西班牙队长是骗子

淘汰西班牙后 搞笑 的一幕,有点荒唐。博努奇跑到温布利的意大利球迷看台下一起庆祝,一时间淹没在球迷中,等他再重返球场时,一个女性安保人员把他拦住,以为他是个普通球迷想混进场。博努奇很冤枉,“我是球员啊,我是博努奇”,旁边的球迷笑着帮衬:“人家是球员好吗?”误会消除,博努奇重回场内。

意大利本场很多功勋,欧足联选基耶萨为MVP,略显勉强但也说得过去;多纳鲁马扑出2个点球封神;若日尼奥顶住巨大压力,罚中就赢球的情况下最后出场,很冷静的节奏变化、停顿一下,把乌奈西蒙骗倒——西班牙门将总是往右边扑,应该是研究过,但只扑出洛卡特利第一点——若日尼奥又轻松推向门将的左手边,皮球缓慢入网。

意大利打乱了点球大战的既定顺序,原定5人为若日尼奥、因莫比莱、阿切尔比、博努奇(国家队4点进2个,意甲0点)、贝拉尔迪,因西涅和迪洛伦佐备选。实际出场为洛卡特利、贝洛蒂、博努奇、贝纳德斯基,若日尼奥压轴。5个点球手有3个是替补出场的。重任交给切尔西大脑,不辱使命。他在国家队前5个进球全都是点球,命中率100%,和德罗西并列意大利队史第3点球进球数,皮耶罗6点,巴乔7点。

意大利媒体多次撰文,发起“若日尼奥竞争金球奖”的舆论运动。已经有了欧冠冠军,若再拿欧洲杯,确实有足够荣誉去争夺。《米兰 体育 报》说:“欧洲杯前,若日尼奥和俱乐部队友坎特、比利时的德布劳内3人,该是有资格竞争金球的3个中场球员。

现在看,若日尼奥已经超越那两位。梅西、C罗两巨星目前看或许都缺乏足够荣誉和指数——梅西还有美洲杯可竞争,若日尼奥有很大机会。姆巴佩呼声高,但欧洲杯首轮淘汰赛就出局还罚丢点球,没可能了。莱万是欧洲金靴,去年最有资格拿金球,但金球奖停摆。”欧洲杯年的15个金球奖一览!欧洲杯战胜欧冠!梅西9年后再搅局?

英格兰也有3个切尔西球员:詹姆斯、奇尔维尔、芒特,理论上也在冲击“双冠”,可这3人的表现力、作用不及若日尼奥(本届欧洲杯只缺席15分钟,小组赛第三场提前出线情况下还首发,75分钟被换下)。

若日尼奥15岁从巴西到意大利的维罗纳青训,当时维罗纳在丙级、正在换老板,引援很难,若日尼奥家里穷,每天不吃早饭,没钱和小队友合租公寓(试训阶段都是自己安排食宿),被维罗纳的好心经理人安排进一个教堂居住,餐食多靠教堂神父来接济,维罗纳经理有时也给若日尼奥一些零花钱。2017年3月归化入意大利,入选文图拉的国家队但只打过一次主力,曼奇尼把他扶正。萨里带出来的“皮尔洛”式操盘手,在兰帕德、图赫尔手下都能站稳脚跟,说明实力。

历史上罚失点球得巨星?

马拉多纳/巴斯滕/济科/苏格拉底/普拉蒂尼/劳尔/巴乔

1990年世界杯,阿根廷对南斯拉夫四分之一决赛,点球大战马拉多纳的点球被扑出

92年欧洲杯半决赛, 巴斯滕点球大战倒在丹麦门神舒梅切尔面前

86年世界杯 法国和巴西的四分之一决赛,济科在比赛最后一刻射失了点球,结果比赛进入了点球大战,在点球大战中,苏格拉底的点球被法国门将巴茨扑出,而法国的传奇巨星普拉蒂尼则把点球打飞

2000年欧洲杯 法国对西班牙的四分之一决赛,西班牙队长劳尔最后时刻把点球打飞,错失了扳平的机会

而意大利对荷兰的半决赛就更经典了,托尔多在90分钟的比赛中扑出了大德波尔的点球,之后克鲁伊维特又把球打在立柱上,在点球大战中,托尔多又扑出了大德波尔和博斯瓦尔特的点球,斯塔姆把点球打飞,荷兰队共罚了6个点球,只进了一个

1994年世界杯决赛,点球大战巴乔点球打飞

意大利淘汰的原因

冕冠军的出局会让无数的意大利球迷悲伤至极和遗憾万分,然而从理性地角度分析来看,意大利队在三场小组赛中的表现和他们两平一负的成绩一样,不足以让他们进入复赛,而三大关键位置的软肋则是他们溃败的内在原因。

守门员:替补门将让球迷无比想念布冯

一位出色的门可以拯救一支球队,而一位拙劣的门将则可以毁掉一支球队,布冯与马尔切蒂的对比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主力门将布冯在首场比赛中的意外受伤使卡利亚里门将马尔切蒂获得了出场机会,然而后者的拙劣表现却直接导致了意大利负于斯洛伐克。意大利三个失球都与马尔切蒂有一定程度的关系,第一个失球与其站位选择不准确有关,第二个失球在于他未能封住近角,而第三个失球则是由于他的出击时机有问题。尽管三个失球也与意大利后防球员的失误有关,但倘若意大利门前站着的是布冯,其中的一些失球也许可以避免。

盛产门将的意大利杯被称为是“守门员肩膀上的冠军球队”,1982年和2006年的两次世界杯夺冠经历中时任主力门将佐夫和布冯都是功不可没。尤其是在四年前的德国世界杯上,布冯在七场比赛中一共才丢了两球,其中一个是齐达内在决赛中的点球,另一个是在对美国队的比赛中后卫扎卡尔多的乌龙球,他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将意大利送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布冯的受伤是个意外,但这个意外却直接导致了意大利的出局。

左后卫: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风光不再

左后卫一直是历届意大利队中的重要位置,意大利足球历史上诞生过多位善功善守并且屡立奇功的左后卫,无论是一鸣惊人的格罗索,流淌着红黑贵族血统的保罗·马尔蒂尼,还是再之前的卡布里尼、法切蒂,意大利的左后卫总能在最危难的时刻挽救球队。在2006年世界杯1/8决赛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意大利队迟迟不能打破僵局,正是比赛临近结束时左后卫格罗索创造的点球使意大利队艰难战胜对手。灵魂附体的格罗索还在半决赛对阵德国的加时赛以及决赛与法国的点球大战中立功,是意大利赢得第四颗星的重要功臣之一。然而伟大的左后卫在南非世界杯中却并未出现。

在本届世界杯中,里皮抛弃了老迈但神奇的格罗索,而选择了效力于热那亚队的克里希托在三场比赛中担任首发,然而这位出自尤文青训营的小将在小组赛中的表现却远不及他的前辈们,甚至有意大利媒体称克里希托愧对他所穿的3号球衣。克里希托在前两场比赛中表现得中规中矩,但其助攻能力不强的弱点已暴露无遗。在最后一战与斯洛伐克的比赛中,再也看不下去的里皮终于在中场休息时换下了克里希托,将赞布罗塔调整到左后卫位置上,而换上替补右后卫马乔。在意大利最为难的时刻,小将克里希托不仅没能创造神奇,而且也只能获得及格分。

中场核心:缺“心”导致进攻乏术

在与斯洛伐克的上半场比赛中,意大利队几乎很难威胁到对方的球门,直到下半场换上前两场因伤缺阵并且仍未痊愈的皮尔洛后,意大利队的进攻思路才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在皮尔洛受伤之后,意大利队充分暴露了中场缺乏核心球员的弱点,冲击力较强的马尔基西奥和蒙托利沃还略显稚嫩,防守型中场德罗西与加图索难堪进攻大任,而佩佩和卡莫拉内西更喜欢在边路游弋,很难承担起中场调度的任务。四年前的德国世界杯中皮尔洛充当了中场“心脏”的角色,而四年之后的南非世界杯上,皮尔洛的接班人却还没有找到。

就如心脏是一个人的生命中心一样,中场核心球员也是一支球队的进攻灵魂,中场缺“心”正是卫冕冠军急需解决的问题。综观本届世界杯中表现出色的传统强队,阿根廷队有梅西充当指挥家,荷兰队有斯内德在中场调度,巴西有卡卡和埃拉诺两位进攻组织者,葡萄牙更是有C罗这位灵魂人物,而德国队中的年轻小将厄齐尔也逐渐接过巴拉克的枪。而小组出局的法国、意大利以及勉强出线的英格兰则都是缺少中场核心或是没有明确的****。普兰德利接手后的意大利若想重塑辉煌,还需培养一位中场核心球员。

综上分析,三大位置的缺陷使得卫冕冠军的小组出局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正是三大位置的缺陷使得意大利队不得不接受一个耻辱的纪录:在世界杯历史上四次上届卫冕冠军小组赛出局的经历中,意大利队占据了两次(1950年和2010年)。再向意大利队说再见的同时,世界杯还要继续,足球还要继续,而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标准。

历届欧冠决赛哪场最经典?

第一位:皇家马德里7-3法兰克福 年份:1960年 法兰克福在半决赛中两回合以12比4晋级,决赛的对手是当时处于鼎盛期的皇马,比赛在格拉斯哥进行。 西班牙人很快就凭借汉普登-帕克的进球将笑容写在了脸上,然而德国人坚忍不拔的气质很快显现出来,他们很快扳平了比分,甚至有反超之势,但是皇马人引以为豪的锋线给了德国人沉重的打击,将主动权再次夺回。 迪-斯蒂法诺,费莱恩克-普斯卡什以及弗朗西斯科-戈恩托的进球将德国人最后的努力化为泡影。 第二位:利物浦3-3AC米兰 年份:2005年 这场比赛一直是球迷津津乐道的一场比赛,无论是米兰球迷,还是红军球迷,乃至热爱足球的人们,都是一场经典的比赛。 前45分钟可以说是米兰人走入天堂的45分钟,克雷斯波梅开二度,马尔蒂尼凌空抽射,红军球迷在这煎熬中度过了上半场。 下半场则恰恰相反,米兰人被送入了地狱,下半场看球的上帝突然变成了英格兰人,亨曼和斯米切尔的登场将红军阵型变成了3-5-2,这样米兰辛辛苦苦建立的3球领先优势顷刻化为乌有。 在随后的点球大战中,意大利人脆弱的神经在波兰人杜德克面前崩溃。 第三位:AC米兰4-0巴塞罗那 年份: 1994年 这是克鲁伊夫率领的罗马里奥,赫里斯托-斯托伊奇科夫以及科曼三巨头的巴萨最强阵容,之所以说是戏剧性,就是赛前被看好的西甲球队居然连一个进球都没有取得。 萨维切维奇成了米兰人进球取胜的关键,而后卫线的法国人马塞尔-德塞利完全是巴萨人没有取得进球的恶梦的导演。

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