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奖篮球打得好的词语-怎么夸奖篮球打得好
这样夸男生,让他越来越喜欢你
这样夸男生,让他越来越喜欢你
1.“细节控”夸夸
如果你发现了细节,就加倍夸出来!他就越来越愿意处理细节亲测有效哦。公式:夸张+细节+感慨。
这么热的天,宝宝上班都这么累了(夸大),下班回家还记得给我带冰奶茶的(细节),和你在一起真的好幸福(感叹)。
男朋友会主动做家务也太棒了(夸大)!还把我的袜子一起洗了,哇,好贴心(细节),有这样的男朋友真的是我的福气(感叹)。
加入了细节的夸夸不会显得空洞,表达出来也就更能让人相信,男生表面云淡风轻,实际上心里早就乐开花了。
2.“养成版”夸夸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夸奖培养他一些你倾向的行为!很简单!他做了让你开心的事就大夸特夸。
他不太会穿搭,某一天穿得不错。
错误:今天终于穿得像个人样了,还不错。
正确:我就说你穿黑色会超好看嘛!黑色让你酷上加酷,很好看哦。
他不喜欢做家务,主动倒了垃圾
错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还会倒垃圾啦。
正确:是田螺帅哥来我家了吗?垃圾怎么突然消失了?奖励宝贝两个香吻!
不是命令他不要做什么,要做什么而是根据自我们的需求去“引导式”夸奖,他做事就会越来越顺着我们的心意呢。
3.“小作精”版夸夸
偶尔也可以不按常理出牌,用一用欲扬先抑的夸夸方法,小作一下。公式:先夸别人+转折对比+补充细节。
夸他做饭很好吃
普通夸夸:你做饭好好吃。
有趣夸夸:我闺蜜说他男朋友做饭很好吃,我上次去她家玩吃了一下感觉确实不错(夸别人让他吃点小醋)。但我觉得你做的饭好吃一百倍(转折)!特别是糖醋小排的我今天又想吃了(细节)。
夸他打篮球厉害
普通夸夸:你打篮球好厉害!
有趣夸夸:哇我感觉你那个队友挺厉害的,挺有意识的(夸别人嘿嘿)但是还是不如你帅(转折)刚刚那个三分太帅了,超棒(细节)!
先让他内心酸溜溜一下!然后转折,保证,偶尔这样夸夸也会让恋爱更拿捏到位有趣哦。
热爱篮球的作文
篮球是许多人未完的梦,NBA是美国梦,让CBA成为另外一个NBA是一个更伟大的中国梦!
? 篮球梦1
?哐!?随着那清脆悦耳的篮球落地声,那一浪接一浪的叫喊声便又响起。
真的,像所有人说的那样,只要有篮球的身影,我们便是充满激情的弄潮儿,无论是旁观者,还是场上的运动员。
起初我们初识篮球时,认为篮球运动给人无限的激情与挑战,在那撞击摩擦间透出那无限魅力。
但是直到我们这次真正意义上的投篮竞技,才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所谓篮球的韵味与隐藏的含义。
得分进篮,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这便是篮球,只要你拼了,搏了,即使一分未得,也能使人对你产生敬佩之心!
篮球是属于我们的运动,它显示着青春也昭示着活力,它将生命的光彩呈现得无比绚丽!篮球的精神是拼,是搏,是勇往直前,是所向披靡,是尽情展现你的激情、活力!在篮球场上,撇去自己,超越自我,爆发出潜力,充满着激情,因为这不是轻歌曼舞。
吟诗作对的场所,这里没有那种?润物细无声?般的恬静,在这里有的只是无情的比赛与残酷、激烈的拼抢!而从中我们也让自己在篮球场上,找寻一个无与伦比的自我超越的空间,给予我们无限潜力去突破。
上篮,投球,突破,超越,便是篮球的物语。
而NBA能被热爱篮球的人所认可也正是如此,球场上的篮球明星,他们对于比赛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拼到最后一刻,无论结果的输赢,依然在场中迸发出那股坚定的魄力关于篮球梦想的作文(4篇)关于篮球梦想的作文(4篇)。
科比,乔丹,奥尼尔,哪一个不是即使汗水湿透了衣衫,他们亦仅是抹一抹滴下的汗水;即使已在拼抢中受到了创伤,他们仍咬紧牙关坚持着;即使比赛已进入了?垃圾时间?,他们也都不懈地在场上拼搏着,拼搏着,如飞蛾扑火,虽然明知已无希望,但凭着坚定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做着努力?
虽然我们不是篮球运动员,需要在场中不断拼抢,不断拼搏,但是我们如他们一样,怀有满腔热情,那场不是比赛胜过比赛的投篮竞技,更是让我们感受如此,每个同学都努力为队伍争胜。
篮球赛如此,而生活也大抵不过如一场球赛匆匆开始,匆匆结束,只是在于你的拼搏中。
但在这场球赛中,无人问津你的投篮架势,无人记过你的疏忽,即使投错了篮,也没有反悔的机会,孤身一人的对决,而此刻战场上没有他人,对手却是自己,枯燥乏味的抢球盖帽、投篮,生活与自己的游戏也许总会缺少些许激情吧。
但没关系,前方有更多的篮筐等着拥抱你的投篮!曾经有人说:不要因错过机会,而暗自难过,前面有更多机遇正在等着那些有准备的人。
因此别彷徨也别犹豫,放开了,勇敢去投吧,只有投出球后,你才能收获一片喝彩!生活,学习,篮球,追求,拼搏,超越,便是我们青春的?弄潮儿?。
我爱篮球2
谁都想不到,我的梦居然只为了篮球,不错,我深爱着篮球,也许是从那一天开始的?
大概我从10岁起,从所接触的第一个篮球起,我就爱上了它。
我们搬入新家的那一天,家人都见到建起了篮球场,因此爸爸特地为我买了第一个篮球,它虽然不起眼,却让我在篮球方面得到了很多的帮助。
我拿到它后,每天不停的练,不停的从每个渠道去学习如何?玩?篮球,时间慢慢的过去,当我看了《空中大灌篮》这部动画片后,便发誓,在将来一定要灌篮。
到了11岁,那时的我们迷上了一部动画片,名叫《灌蓝高手》,在动画片中的?湘北?中学篮球队中,有实力较强的中锋兼队长?大猩猩?,擅长快攻的后卫宫城良田,最佳射手三井寿,技术超群的流川枫和具有无限潜力的樱木花道,这样就构成了?湘北队?最强大的'阵容。
在其中,我最喜欢三井寿的远射与樱木花道的弹跳,最佩服流川枫的个人技术。
动画片中,那种时时听到欢呼的感受不由让我心动;那种拥有凝聚力的球队更让我想早日加入,团结拼搏。
到了12岁,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每年一度的盘龙区中、小学篮球比赛开始了。
我参加了明通小学篮球队并与队员们用辛勤的汗水换回了优秀的成绩,我在每一次自己上场的比赛中,把水平发挥到了极限。
虽然我们没有拿到冠军,但我们也增长了实战经验,有了与篮球、与对友更深的感情。
如今的我更勤奋的练习,尤其是三分球,在中学里时时让其它打篮球的人吃惊。
我与任航、张捷睿三人曾在明通小学的篮球场上,是众所周知的神射手组合!现在的我们在初一年级中有了一个更威风的名称,叫?天之组合?。
是因为我们三人在昆十中的篮球场上有很高的声誉。
他俩的先不说,我在一次?争场?的比赛中,运球被人逼到中场,立身背对篮板勾手,球如流星一般,直直坠入篮筐,这一球,进了!大家欢呼着,拥抱我,因为这一球,使得初一2、3、7、8班的几个高手,统统落败,在初一之中,这一技球被称之为?天勾。?
听学校的体育老师说,最近要举行盘龙区的?盘龙杯?中学篮球比赛,我急切的希望加入校篮球队,为学校一争光彩。
加入到篮球队里为的不只是打球,而是为了能与其他同学拥有团结心,并能更好的沟通,争取在比赛中,奋勇夺冠。
其实,欢呼声已经够多了,为什么我还不满足。
我真正的梦是想进国家队,好好学习姚明、刘玉栋等国家队队员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取在世界级的篮球比赛中,与其他的队员们为国争光!人人都爱玩,人人都爱打球。
可我与你们不同,我深爱着篮球,更爱团结,最爱的是为国争光的荣耀。
种种球类在比赛中都能体现出运动员的爱国情怀,我抱着篮球,想着那首歌里唱的?走遍天涯心不改,永远爱中华!身为中国人,最爱做的事就是报答?咱妈妈?。
爱上篮球3
一个鸟语花香的早晨,我爬起来看电视,一不小心转到了体育台,看到NBA在打冠军战,我还记得是塞尔蒂克对上湖人,这场篮球赛令我大开眼界,里面的球员不但灌了好几次篮,还盖了好几个大火锅,这使我对篮球染上了瘾。
一个假日,我请爸爸带我到学校教我打篮球,那时,我只不过三年级,爸爸要我先练习运球,而后擦板投篮,我很快就练上手了,爸爸还一直夸奖我有天份,之后,每个假日我都跟他到学校打球,渐渐的,我已经能跟人对打了,我第一次跟人比赛,而且对象还是篮球不错的爸爸,这让我冷汗直流,压力甚大,手脚还直发抖,?哔?!比赛正式开始,起头就被他领先了好几分,就算我跑得再快;跳得再高,终究还是败在他手里,他看到我失望落寞的表情,于是鼓励我再接再厉,听了这句话,我奋发向上,勤练上篮及投篮,一个礼拜后,我的苦练终于有了成果,这次再跟他挑战,夺下了五分,这时,爸爸跟我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跟他学打篮球,真是受益匪浅。
现在,我已经长得跟我爸差不多高了,我的跳跃力也大大的提升,可以轻松秒杀学弟,禁区是我的天下,任何人都不是我的对手,敌队同学一个箭步上篮,我轻轻一跃,盖了他一个大火锅,这种感觉真过瘾!轮到我们进攻时,队友传球给我,我在罚球线上一跳,?唰!?清脆的一声,球应声进网,大家都跳起来庆祝胜利,我也不例外,这都是我努力练习来的成果,值得回味。
从小时候看的那场篮球,让我对篮球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因为篮球,让我有了消遣的活动,也使我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小时候的选择果然没有错,篮球果真是一项一举数得的运动。
假日时,我还是常常到学校去打篮球,有时就连爸爸也不是我的对手,我去爸爸学校时,有许多高中生会去打球,我也会主动去找他们一起打,互相切磋球技,增加自己的技能,找个时间,一起到户外去打球吧!
我爱篮球4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许多球比如: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铅球。
但是我最喜欢打篮球。
记得,在我十岁的时候我觉得玩电脑没什么意思,就去上外面玩。
在我出去时看见爸爸在看打篮球我不知不觉走上前去看了起来。
你知道怎么夸孩子吗?不会表扬,已经牺牲了几代孩子!
文 | 魏嫣然 编辑 | 金雀儿
很多孩子表现优异的时候,家长常常都会表扬孩子、鼓励孩子,希望孩子可以受到激励从而变得更加优秀。
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适度表扬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正向影响。但是,大部分家长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如果不能学会正确的表扬方法,可能不仅不能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甚至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不可逆伤害, 毁掉孩子一生的也有可能是这些错误的表扬方式。
前段时间在同学婚礼上偶遇了一个高中同学, 大家当面夸他孩子聪明,他反而不是很高兴。 后来才知道,因为我的高中同学上学时班主任总夸他聪明,所以他就每天利用自己的小聪明溜出学校上网、抄同学作业,导致最终放弃了高考。放弃高考的根本原因是他无法面对“聪明的自己”高考失利,从此失去聪明的光环。经历过这种表扬方式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成为这样一个“聪明人”。
可是有一个妈妈的做法却恰恰相反。
她是我的一个亲戚,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说孩子期中考试刚结束,成绩不是很理想,自己特意和老师聊了聊, 结果老师就说了句“你家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好好学”。
我作为教育研究者其实心里很明白,老师说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 “你家孩子根本就不努力,你该好好管管了”。 我本想脱口而出的话生生咽了回去。因为这个妈妈紧接着就开始花式夸奖自己的孩子有多聪明、多优秀,以证明老师其实是在表扬她家孩子。
可是像这样一味地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会慢慢扼杀孩子的成长型思维的养成。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呢?
成长型思维对应固化型思维,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 固化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水平是定量的,不会改变的,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是“能力渐进论者”,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升。
在运动领域中,最优秀的运动员绝大多数也都是拥有成长型思维,所以他们会通过刻苦训练来保持佳绩。 篮球之神乔丹就这样评价自己的成长型思维: “在我的职业篮球生涯中,有超过9000个球没投进,输了近300场比赛,有26次被托付执行最后一击的制胜球,而我却失手了。我的生命中充满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能成功。”
而网球界的神童约翰·马克安诺, 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天分,因此常被人们夸奖有天赋,久而久之,他就变成了固化型思维的人。总会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天气不好,身体不舒服等外部原因,既没有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也没有刻苦练习。结果在一片黯淡中默默退出球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普普通通的一句表扬的话有可能就影响了他的一生。 经常被表扬“你很聪明”的孩子很有可能成为固化型思维的人,总会将自己的失败归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从来不敢直面自己的不足,只能是停滞不前。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在对失败进行归因时却恰恰相反,所以也会不断进步成长。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Carol·Dweck 用10年的时间,和她的团队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第一轮测试中,每个孩子会独立完成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不仅会把分数告诉孩子,还会附一句表扬的话。
其中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 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话的夸奖呢?
Dweck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
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
Dweck在研究报告中写道: “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 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
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但是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
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接下来,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这次测试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Dweck发现, 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逐渐成为固化型思维的人。
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 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这样一来,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而且常常不敢面对失败,因为他们除了所谓的天资之外手无寸铁。
从实验设计和结果这方面来看, “夸人聪明不如夸人努力” 这一结论是成立的。也就是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模式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夸孩子呢?这是值得每个家长深思的问题。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要赞美孩子的努力远比称赞天赋重要! 对孩子的赞美就像做 美食 ,掌握火候是关键。火候大了,孩子容易骄傲,火候小了孩子容易失去安全感。那作为家长该如何鼓励和表扬孩子呢?斯坦福大学教授Carol Dweck与美国36个州多所小学老师共同研究,最终制定了一个表扬孩子的“话术清单”。
1表扬努力
当孩子给你呈现一幅漂亮的作品时,可不要被喜悦冲昏头脑,请记得肯定他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你可以说:“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这幅画,做的真不错!”
2表扬坚毅
当孩子完成一件对他来说很有挑战的事情时,比如苦思冥想一个围棋残局,一次次尝试操场上高高的攀爬架,无数次失败后无数次反复尝试,这时候你就可以说:“虽然这对你来说很困难,但是你一直没有放弃,我为你感到骄傲。”
3表扬态度
当孩子对面临的任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时,可不要忘了抓住机会美言几句:“你能积极乐观的面对这件事,非常好。”
4表扬细节
当孩子在某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时,表扬细节,越具体越好,比如:宝贝,你现在游泳时手上姿势更标准了,而且换气频率也更加均匀了,比之前进步了很多,真棒!
5表扬创意
这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看到孩子的奇思妙想,最容易让人跟“聪明“挂钩起来,可是奇思妙想真的是“聪明”吗?它应该是创意和思考的积累哦,是孩子在尝试无数次可能性方案之后才收获的脑洞大开呢!所以,表扬”有创意“就对啦!
6表扬合作精神
如果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了某件事,做得还不错,请一定要抓住机会肯定孩子的合作沟通能力!你可以说:“你和小伙伴们合作的真棒!”
7表扬领导力
有些事虽然不完全是孩子一个人做的,但他是负责管理的,做得好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领导能力,你可以对孩子说:“这件事你负责得很好!”这样能让孩子知道,虽然他并没有在每个步骤上亲历亲为,但能made it happen,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
8表扬勇气
表扬孩子的勇气,是最能帮助他涨“自信指数“的时候。比如孩子第一次鼓起勇气走夜路,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表扬他:“你一点都不害怕,真是太勇敢了”
9表扬热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是一种美德,一定要表扬孩子的热心,鼓励他多多帮助别人。同时也能让他知道,克服困难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自己的耐心坚持,向别人求助,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呢。
10表扬责任心和条理性
能把自己的地盘整理好、把物品收拾好、照顾好,是有责任心,做事有条理的体现,这是孩子能做好其他事情的基础,表扬和鼓励那是必须的。比如孩子晚上睡觉前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你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表扬他:“你把书包整理得真好!”
11表扬信用
良好的信用会让孩子的人生道路更加顺畅,所以要适时帮他建立。比如和孩子约定什么时,可以说“我相信你,因为前几次你说话都算数”,“我相信你,你一定会找到好办法”。
12表扬参与
参与活动,能开拓视野,吸收更多的养分,当孩子积极踊跃的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不错时,一定要及时鼓励他:“你今天参加活动表现得很好!”
13表扬开放虚心的态度
从别人身上吸取好的建议和经验,自己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一般都有着开放虚心的态度。所以,当孩子能够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的时候一定要表扬他这样做非常好!
14表扬选择
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有时是因为努力,有时却是因为改变了策略,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所以表扬孩子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关键。
15表扬细心
细心不仅体现在谨小慎微,更体现在孩子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多角度。出门玩的时候,孩子戴上了雨伞,后来下雨了还真用得着,原来出门前孩子特意查看了当日天气预报,这时候,爸爸妈妈就该表扬他:“你能这么细心得考虑问题,我们才没有淋雨,做的真棒!”
这15个方面几乎囊括了孩子日常生活的全部,比起“你真棒、真聪明”这样判断式赞美,这15种表扬方式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内在驱动力。简单的判断式的完美,不仅忽略孩子的具体能力,而且还让孩子产生这样一种错觉: “我做什么事都很棒,我太完美了”。久而久之,孩子衡量自己的价值会变成“我做一件事,能不能让别人高兴”是前提。
布谷说说:
对于孩子来说,被赞赏意味着被认可,他的自我价值感就会不断上升,自信心就会不断增强。希望家长们给孩子的鼓励是内在驱动力而不是金光闪闪的外壳。
真正的聪明人永远都没有捷径,唯有不断努力!
作为父母,我们一直希望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自尊,给他们的成长提供与有力的帮助,但是,如果我们不认真地根据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方法来提供我们的专业的帮助,最后反而因为我们的无知,成为了扼杀孩子成长的帮凶,这简直就是最大的渎职,不可原谅!
撰稿人:魏嫣然
资深教育工作研究者,特级教师,专栏作家,常年研究母语教育课题,包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等20余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