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开幕式是谁策划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背后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创作团队?
2008年8月8晚,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现场——国家体育场“鸟巢”。恢弘的演出与炫彩的烟花交相辉映,姚明与小林浩的牵手感动全场。一幅幅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与现代创意完美交融,一幕幕高科技的幻景与全世界最大的行为艺术“祥云长卷”惊艳世界。
人们关心:在这一场文化与视觉盛宴的背后,有着多少感人的细节和故事?开幕式创作团队从创建到交出最后的作品,精心打磨了三年,有多少次的创意颠覆和再创新?从演员、服装、道具到灯光、音响、化妆,各个环节如何合力打造这个展示中华文明的宏大篇章?
从今天开始,新华社独家播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作团队的系列,为您揭示张艺谋率领的团队的创作历程。
这是8月9日凌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开幕式创作团队部分成员在“鸟巢”合影。 新华社特约摄影师林毅摄
在开幕式盛典的背后,藏着一张张给予它生命的面孔。这些面孔在酝酿开幕式方案的过程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表情。当开幕式结束后,他们同开幕式中的那些孩子们一样,都是“笑脸”。
这是2007年6月10日,总导演张艺谋在一次开闭幕式运营中心会议中思考。 新华社特约摄影师 林毅摄
这是2007年6月28日,开幕式副总导演张继钢在一次导演组会议上讨论剧本。 新华社特约摄影师 林毅摄
点燃北京奥运圣火的是谁啊!
从以往奥运会开幕式看,最后一名接火炬、点燃巨型圣火台的,一般都是成绩卓著的名宿、或现役运动员。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能够担当此重任者,在中国体坛不乏其人。如中国奥运会金牌第一人许海峰。1984年,中国首次大规模进军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许海峰在开赛的第一天,举枪夺得男子手枪慢射金牌。这是该届奥运会的首金,又是中国有史以来的首枚奥运会金牌。
中国人首次在自己的首都北京举办奥运会,由中国奥运会金牌第一人点燃主体育场的巨型圣火台,这意义当然很不寻常。
还有象1984年夺得洛杉矶奥运会冠军的中国女排,开创了中国集体项目夺取奥运会金牌的先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如果由当时女排的六名主力队员、或由几名队员代表集体点燃巨型圣火台,也不乏新意。
现役运动员中,来自上海的姚明、刘翔无论谁出任开幕式上的最后一名火炬手,都绝对会引起轰动。尤其是身高两米26的姚明,代表了世界篮球的最高水准。他若引燃巨型圣火台,将创造奥运会历史上最后一名火炬手身高的世界纪录。
奥运会开幕式点燃巨型圣火台成功的关键,是如何创造意外的惊喜。去年3月到7月,北京奥组委便向全世界征集过奥运会开、闭幕式方案,据说收到应征作品达395件。其中若有称得上“标新立异”的点燃圣火台方案可供选择,则幸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