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冬奥会-盐湖城奥运会双人滑
历届冬奥中国代表团拿了多少金牌?
历届冬奥中国代表团拿了13枚金牌。如下:
时间: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
项目:短道速滑女子500米
运动员:杨扬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对于中国冰雪军团而言具有特殊意义,杨扬夺得的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金牌,是中国冰雪军团在冬奥会历史上取得的首枚金牌。
作为短道速滑名将,杨扬在本届冬奥会之前就已经在世锦赛等大赛中展示锋芒。但显然冬奥会的压力大于其他任何比赛,她自己也有过冲金失败的经历。而这一次杨扬调节好了心态,并且在起跑上就取得了优势,终于实现了金牌梦。
时间: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
项目: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
运动员:杨扬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两枚金牌都是杨扬获得的,500米夺金之后,杨扬又夺得1000米的金牌。其实当时中国短道速滑队里有两个杨扬,俗称大杨扬和小杨扬,最终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是大杨扬。
1000米能够夺金,恰恰是两个杨扬之间巧妙的配合,小杨扬不惜体力的领跑,拉垮了韩国选手的速度,为最终大杨扬登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2006年都灵冬奥会
项目: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
运动员:韩晓鹏
2006年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韩晓鹏成为了中国冰雪军团史上首位夺金的男选手,这也是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历史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大赛之前韩晓鹏并不被太多看好,但是这匹“黑马”一黑到底,在决赛中,第一轮比赛后名列第二的韩晓鹏第二跳做出了难度系数为4.175的动作,最终以250.77分获得冠军。
时间:2006年都灵冬奥会
项目:短道速滑女子500米
运动员:王濛
2006年都灵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卫冕”了女子500米的冠军,这次代表中国队夺冠的是名将王濛。
决赛可谓扣人心弦,另一位进入决赛的中国选手付天余第一枪抢跑了,更加增添了比赛的紧张气氛。拥有“大心脏”的王濛,在第二枪响起后,就再也没有给其他选手机会,一骑绝尘拿到金牌。
时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项目:花样滑冰
运动员:申雪、赵宏博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花样滑冰选手申雪、赵宏博夺得双人滑项目的金牌,这是中国花滑队的首枚冬奥会金牌。申雪、赵宏博在决赛中压轴出场,在意大利作曲家阿尔比诺尼《G小调柔板》的旋律中,他们的表演已臻化境。最终,他们以总分216.57问鼎冠军。
时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项目:短道速滑女子500米
运动员:王濛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选手王濛蝉联了500米金牌。这届比赛的夺金历程,王濛显得极为强势,她分别在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中接连刷新赛会纪录。决赛中,王濛起跑阶段就确立了领先优势,在比赛中一路领滑,对手只能望其项背,最终以43秒048蝉联冠军。
时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项目: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
运动员:周洋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除了女子500米,中国短道速滑队在其他项目上也取得了突破。周洋赢得了女子1500米的冠军,她还以2分16秒993的成绩刷新了奥运会记录,要知道以前这个项目都是被韩国队垄断的 。周洋夺金时年仅18岁,她也是中国冰雪军团冬奥历史上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
时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项目: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
运动员:王濛、周洋、孙琳琳、张会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还取得了集体项目上的突破,王濛、周洋、孙琳琳、张会联手赢得了女子3000米接力的金牌。决赛颇具戏剧性,由于最主要的对手韩国队犯规,中国队得以登顶。集体项目上的夺金,标志着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项目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时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项目: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
运动员:王濛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除了花样滑冰,中国队所有的金牌都来自女子短道速滑项目。王濛在女子1000米项目上折桂,这样她在本届冬奥会上夺得了3枚金牌。王濛也是历史上夺得冬奥会金牌数量最多的中国选手。
本届冬奥会对王濛和中国短道速滑队来说无比辉煌。中国队在阵容并不完整的情况下,在短道速滑女子项目上完全压倒了老对手韩国队,最终赢得了这场“中韩大战”。
时间:2014年索契冬奥会
项目:短道速滑女子500米
运动员:李坚柔
2014年索契冬奥会,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保持着在500米项目上的强势,李坚柔夺冠让中国队垄断了连续4届冬奥会这个项目的金牌。决赛中,加拿大选手、意大利选手和韩国选手之间发生了碰撞,她们都被撞出了赛道。李坚柔未受影响最终以45秒263的成绩夺金。
时间:2014年索契冬奥会
项目: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
运动员:周洋
2014年索契冬奥会,周洋再一次拿到了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的金牌,成为冬奥会历史上成功卫冕该项目的第一人。1500米是长距离项目,周洋在决赛中采取了后发制人的策略,在最后两圈她突然发力,最终超过了两位韩国选手。
时间:2014年索契冬奥会
项目: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
运动员:张虹
2014年索契冬奥会,中国速滑队不但在短道速滑上保持强势,而且在大道速滑上也取得了突破,在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决赛中,首次参加冬奥会的张虹以1分14秒02的成绩力压多位名将夺取金牌。
张虹能够胜出,贵在坚持二字,其他选手在比赛末段都心有余力不足,而张虹在赛道的速度更加均匀,顽强的斗志帮助她取得成功。
时间:2018年平昌冬奥会
项目:短道速滑男子500米
运动员:武大靖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终于在男子项目上获得金牌,武大靖在500米的项目上问鼎,这也是本届冬奥会比赛中,中国冰雪军团收获的唯一一枚金牌。
500米比赛之前,中国短道速滑队在其他项目上颗粒无收,武大靖面临背水一战。在巨大的压力下,武大靖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像一枚红色闪电一样冲过终点。
中国冬奥会奖牌零突破是哪一年?
中国冬奥会奖牌零突破是2002年。
2002年2月8日至24日,第十九届冬季奥运会在美国犹他州首府盐湖城举行。中国派出72名运动员参加盐湖城冬奥会,共收获2金2银4铜。
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杨扬击败了保加利亚运动员叶夫根尼娅·拉达诺娃获得冠军,实现了中国代表团在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此后,杨扬又与队友协力夺得女子3000米接力银牌,并在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比赛中再夺金牌。此外,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申雪、赵宏博在双人滑决赛中获得铜牌。
中国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的时间
1980年,第十三届冬奥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中国奥委会是1979年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后首次出席冬季奥运会,共派出28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的18个单项比赛。首次参赛的我国男女选手虽然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但还是开阔了眼界,达到了锻炼队伍的目的。
滑冰选手张丹.张昊和庞清.佟健的资料!!!
(1985年10月4日-),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她经常与张昊参与双人滑的花样滑冰赛事.
张丹籍贯山东,其教练为姚滨,首个冠军是于1998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世界青少年大奖赛,北京站赛事。次年12月,张丹与张昊于加拿大站得到亚军。
张丹和张昊两人从1998年开始配对参加双人滑比赛,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在抛四周失败受伤的情况下顽强地重新回到赛场完成比赛并夺得银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奥运精神令世界为之动容。张丹/张昊在都灵冬奥会上取得的银牌是中国花样滑冰选手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最好战绩。
1年后,两人先后赢得四次冠军、一次的第四以及第五,两人于世界青少年大奖赛(日本站、 哈尔滨站与挪威站),以及在12月的世界青少年总决赛(英国站)都得到第一名。另外,又在世界青少年总决赛(波兰站)、世界青少年锦标赛排名第五和第四。
2001年,“两张”于世界青少年锦标赛首次夺得冠军,也是该年度的唯一一个重要锦标。翌年,两人于盐湖城冬季奥运中的双人滑小项中,排名第11名,及后在世界锦标赛中取得第9位,而在四大洲锦标赛中成为季军。
在2003年与2004年,两人所获得最重要的奖项是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全国锦标赛冠军、四大洲锦标赛亚军、四大洲锦标赛季军与世锦赛第5名和世锦赛第6名。
2005年,“双张”取得4个重要锦标,分别为世界锦标赛季军、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两个分站冠军与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的亚军,以及十运会中夺得金牌。二人并为都灵冬季奥运积极准备。
2006年,张丹与张昊在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双人花样滑冰项目中得到银牌。张丹在完成高难度动作“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曾一度摔倒,双膝和大腿受伤,但她坚持完成了整个项目,得到了在场观众长时间的掌声鼓励。各国电视台体育解说员均对张丹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一个月后,两人出席加拿大的世锦赛双人滑短节目以65.58分排名首位,及后的自由滑得分186.42分取得亚军。
而在得到亚军后的几日,两人夺得中央电视台颁授的年度体坛十大风波人物的奖项。
体重:44公斤
星座:天秤
就读大学: 哈尔滨体育学院
出生地点:哈尔滨
昵称: 小丹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爱好: 游泳 羽毛球
最喜欢的**:宝贝计划
最喜欢的歌曲:大家都喜欢的
最喜欢的食物:火锅,水煮鱼,水果,冰淇淋
最喜欢的衣服:带帽子的休闲上衣,或是大衣
最喜欢的颜色:都喜欢
最喜欢的地方:伟大的首都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生活面对面,七日七频道
最难忘的人:亲人
最难忘的事:06年奥运会
最尴尬的事:被人说长胖了
最遗憾的事:奥运会比赛的失误
最高兴的事:比赛比的好
最得意的事:冠军收入口袋里
最害怕的事:家人不安全
高兴的时候:休假
伤心的时候:比赛失误
得意的时候:站在领奖台
害怕的时候:黑
最喜欢别人如何评价自己:长大懂事了
最喜欢的男艺人:成龙大哥
最喜欢的运动(除花样滑冰外):羽毛球
2008年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亚军
2008年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站冠军
2006年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季军
2006年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日本NHK杯亚军
2006年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加拿大站冠
2006年 世锦赛亚军。
2006年 都灵冬奥会银牌。
2005年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亚军。
2005年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日本站冠军。
2005年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加拿大站冠军。
2005年 世锦赛季军。
2004年 世锦赛第5名,四大洲锦标赛第2名;
2003年 世锦赛第6名,四大洲锦标赛第3名,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冠军,全国锦标赛冠军;
2002年 冬奥会第11名,世锦赛第9名,四大洲锦标赛第3名
2001年02月 世界青少年锦标第一名
2000年01月 世界青少年大奖赛(日本第一名
2000年02月 世界青少年总决赛(波兰第五名
2000年03月 世界青少年锦第四名
2000年10月 世界青少年大奖赛(哈尔滨站第一名
2000年11月 世界青少年大奖赛(挪威)第一名
2000年12月 世界青少年总决赛(英国)第一名
1999年12月 世界青少年大奖赛(加拿大站)第二名
1998年10月 世界青少年大奖赛(北京)第一名
为什么花滑规则要调整
把人为控制比赛的可能性减到了最低
新规则减低人为误差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双人滑的赛场上,冠军的归属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爆出了裁判收受贿赂的丑闻,花样滑冰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并列冠军,一名法国裁判还因此被送上了法庭。6分制旧规则的公正性开始受到质疑,对此,国际滑联对花样滑冰的规则作了全面的修改,制定出了一套和6分制完全不同的量化的打分体系,并在2003-2004的国际滑联大奖赛中试用。新旧规则的最大区别是计分方式不同:旧规则中,裁判根据给每个选手打出的分数对选手进行排序,选手最终的名次由裁判的席位分决定;而新规则则把选手的技术动作和艺术表现量化,分成若干部分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把各项分数相加得出选手的最后分数,由选手的各项总得分决定选手的最终名次,其中技术动作的基础分是由技术专家给出的,裁判只负责对运动员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这样就把人为控制比赛的可能性减到了最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