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国申奥 是朝鲜的哪位委员把票投给悉尼

悉尼奥运会朝鲜韩国入场-奥运会北京悉尼朝鲜投票

朝鲜奥委代表在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投票给澳大利亚是造谣的。因为从政治经济历史上都能说明中朝友好

申奥投票前,朝鲜党做了决议决定投票给中国,朝鲜奥委会主席人好,党性强,根本不可能违抗朝鲜党的命令不投票给中国。转贴

1993年北京申奥,稳操胜券的北京却以2票之差输悉尼,原因何在?

还记得让我们热泪盈眶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吗?那时候我们热情空前高涨,那时候我们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时候我们群情激昂,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神奇的创造能力和雄厚的实力。

然而璀璨荣耀的背后却是艰险的申奥路程:早在1990年我们国家就开始准备奥运会的申请,第一次的申请对象是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遗憾的是,第一次申奥我们铩羽而归,以2票之差让位于澳大利亚的悉尼,这样惋惜的结果让国人们泪沾满襟,在痛苦之余不得不分析失败的原因,很多人猜测是朝鲜因为中国与韩国建交而未投票,一时众说纷纭。

随着时间的流逝,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事件的背后原来还另有黑幕,顺着时间线,我们渐渐理清此事件的始末。

申奥难,难不倒中国人

申办奥运会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夙愿。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就被接纳为国际奥委会成员,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为中国全国性的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天时地利人和,我国举办奥运会只欠东风——申奥成功了。

1990年,中国首次提出申办奥运会。紧接着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1991年2月,北京市向中国奥委会正式提出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随后在中国奥委会举行的全体会议上,一致同意了北京市的申请,并向国际奥委会和有关的国际体育组织通报了北京的申请。

1991年3月,经批准,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正式成立。

北京奥委会成立之后,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规划申奥,这一光荣的任务落到了孙大光的头上。无疑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我国从来没有举办过奥运会,经验为零,连流程是怎样的都不知道,更别提规划了。

万事开头难,难不倒认真的中国人,孙大光顶着压力开始四处请教奥运会各个方面的专家,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翻阅国际奥委会的资料,同时做好了未雨绸缪的准备,将在准备奥运申请时间内发生的国际事件都一一列入影响名单上,做到事无巨细。

就这样,依靠着孙大光强大的逻辑能力和同事之间的亲密配合,通过手工和电脑结合的方式,绘制出了一幅1.5米宽、4米多长的网络路线图,用作每一个环节的详细记录,确保申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从1991年3月到1993年9月,在这段长达30个月的详尽准备工作下,我国的申奥代表何振梁先生终于可以从容自信地站在摩纳哥蒙特卡洛的国际奥委竞选会议上,一切都是那么不容易,一切又是那么值得付出,此刻国人都在电视机面前满怀希望地等待这竞选结果。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1993年9月17日下午,有消息称,时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的张百发先生于8月31日在北京接受了澳大利亚特别广播公司电视台的采访,并发布了抵制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言论,何振梁先生立马意识到在这个敏感时刻有人在搞事情,但时间紧迫无法与代表团取得联系,只得从容应对。

果不其然,执委会一开始就抵制问题发出了连珠炮的质疑,甚至延伸出中国把政治利益放在奥林匹克精神之上的荒谬言论。

面对这种严峻的事件,何振梁先生沉着应对,发表讲话,向世界阐述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美好初衷,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敬畏之心,同时坚定维护我国立场,表达了无论此次结果如何,都不会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态度。

然而此次事件已经发酵,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舆论的走向可以把控,但后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尽管事后证明,媒体对张百发先生的话断章取义,但似乎都对北京申奥的进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失之交臂,首次申奥失败

1993年9月23日,世界瞩目的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的竞选会议正式拉开帷幕。竞选会竞争相当激烈,第二轮投票过后,柏林和伊斯坦布尔被淘汰,只剩下北京、悉尼和曼彻斯特,第三轮曼彻斯特被淘汰,留下了北京与悉尼在第四轮决胜负。

第四轮前,主办方公布前几轮得票数,北京是40票,悉尼是37票,北京比悉尼整整高出3票。此时,似乎北京取得2000年奥运举办权已经成功在望了。

谁知最终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北京以2票之差逊于澳大利亚的悉尼,落选了。神反转的结局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大多数人猜测是朝鲜因中国1992年与韩国建交的原因而放弃了选票,这一推定甚是合理,导致大多数人也信了这种说法。

随着各种猜测甚嚣尘上,国奥委公布了真相,事实上朝鲜给我国投上了宝贵的一票,并没有因所谓的国际隔阂而转投悉尼,相反是与我国建交比较好的两个国家没有投票,他们分别是埃及和保加利亚。

来自埃及方的投票代表是一位老人,年事已高,并且病魔缠身,但本着建交国家的情分,埃及郑重表示即使带病也坚持到场给中国投一票,遗憾的是,事与愿违,最终埃及代表方还是以病情为由未到场,尽管没有得到埃及这一票,但考虑到埃及代表人的身体情况,也情有可原,无可厚非。

至于保加利亚方的代表,是因为国家内乱的原因没有参与投票。保加利亚的对外国策是重视发展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关系和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往来,中国就是其中一个建交国家,在此奥运举办权竞选会上,保加利亚承诺通过网络远程投票的方式投中国一票,无奈事与愿违,内乱爆发,保加利亚不得不紧要处理国事而与投票擦肩而过,至此,中国失去了这宝贵的两票。

事实的真相一经公布,全世界人民都认为合情合理,只能为中国人扼腕了。后来此事渐渐平息,中国人虽然悲痛,但是仍然不气馁,没有放弃申奥的打算,仍继续在申奥的道路上努力着,期冀着下次申奥可以成功。北京首次申奥事件似乎就这样先告一段落了。

姗姗来迟的真相大白

所谓世事无常,一次偶然的机会爆出了北京首次申奥失败的真正黑幕。1999年,有媒体称,美国在进行盐湖冬季奥运会申办权竞选时,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甚至以其强大国力威胁弱小的国家给其投票。

丑闻爆发后,引起一系列的蝴蝶效应,澳大利亚竟然在此刻火上浇油,自曝自己也曾进行过奥运会举办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此劣迹行为使得1993年悉尼申奥成功,只不过澳方使用的手段并不是胁迫,而是以"资助"体育建设为由,贿赂了两位代表各3.5万美金。

消息一经爆出,引起一片哗然,本来这两个非洲国家是中国的铁票,但因为经不住澳大利亚的经济诱惑,把宝贵的两票投给了悉尼,致使中国的奥运梦破碎,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广大的国人同胞们也表达了同样的愤怒,但是事情已经过去6年之久,似乎做什么都于事无补。好在沉稳的中国人终于在2000年的申奥竞选大会上大获全胜,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终于圆了中国的奥运梦。

小结:

知晓了北京首次申奥失败的来龙去脉,唏嘘不已,我们付出了30个月辛苦的汗水最终却被不正当竞争手段打败,让国人一言难尽,愤懑满心。

然而真相整整迟了6个年头才到来,未免有些无事于补,只能寄希望于国际奥委会,加强自身的公信力和公平性,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还世界一个更加纯洁的奥林匹克精神。

在悉尼奥运会开幕仪式上朝鲜和韩国所举的是哪一国的国旗

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当朝鲜与韩国的运动员身穿相同服装,伴随着朝鲜族民谣《阿里郎》的旋律携手入场时,全场观众站立起来,为这历史性的一刻鼓掌欢呼。这是韩国和朝鲜分裂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次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同时入场。这届奥运会不仅被看做是双方打开体育交流渠道的“划时代的契机”,而且“对南北和解与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不是国旗是画有朝鲜半岛的奥林匹克特制旗

1993年,北京申奥原本领先悉尼3票,为何最终却还是输了2票?

在这个世界上,国家的综合实力强盛才能换来更加公平的待遇,才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自己的风采,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中国在经历了数年的战争后,终于建立起来了一个和平民主的国家,并在全体人民的不断努力下获得了一项又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步步成为了世界上有所地位的国家,但在前进的路上仍然有着众多的困难。

首次申奥的失败

体育运动同样是展现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代表着体育比赛的国际盛会——奥运会,中国却一直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参加,当时还在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也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软弱无能的,根本就没有资格参加体育比赛,更不用说承办奥运会这样的赛事了。

在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时,代表中国参赛者的唯一的一名运动员刘长春参加了那届奥运会,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参加那样的盛会,虽然并没有获得什么名次,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又在1984年的洛杉矶上第二次登上奥运会的舞台。

在这一次,我国许海峰获得了中国体育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这来之不易的金牌更加促进中国人想要发展好体育事业的决心,也更加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国家举办一场奥运会。

在1978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实力有了巨大的提升,包括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急需一个机会向世界展示自己实力,而奥运会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契机,四年一届的奥运会聚集着全球人民的目光,关乎着全球,而举办国家将大大提升其知名度,并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从而获得更多的认可。

于是在1993年中国首次参与申办奥运会的活动,在这一届的较量中,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便是悉尼,奥运会的申办是采取多轮制不记名的投票方式,在经过前三轮的投票后,仅剩下北京和悉尼两所城市,且此时的北京的票数领先悉尼三票,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成功的肯定是北京了。但就在最后一轮的投票后,情况却发生了转机,悉尼最后以两票的领先数获得了申奥的成功,这样的结果只能让人感叹可惜,因为当时的投票在众人看来是绝对公平的,但真实的原因却并不简单。

申奥失败背后的黑手

1993年北京输给了悉尼后,还是引起了不少的争论,都在讨论为何在关键的时候悉尼能够有着两票的微弱优势,起初人们都在猜疑是不是朝鲜投给了悉尼,因为在1992年的时候,中国和韩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后来发现朝鲜并没有投给悉尼,仍然将这宝贵的一票给了中国。

后来在公开的投票信息中人们发现了端倪,本应会投票给中国的埃及和保加利亚两国并没有参加那次的投票活动,埃及方面是因为代表人年岁已高,不适合进行长途跋涉,便只能放弃了那次的投票,保加利亚方面则是因为国内的战乱导致其代表临时回国了,也未能够参加投票,这两个国家都与中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且关系较好,若两国能够参加,那么,中国未必会败给悉尼。

正当人们都相信了这便是造成中国申奥失败的原因后,情况却有了新的转机,1999年冬季奥运会的申办中,美国被查出来了曾采用了威逼利诱的手段,强迫了其他国家为自己投票,这才有了其冬奥会的申办成功。

这次的事件过后,澳大利亚也说出了在1993年申办奥运会时,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当时的澳大利亚方面曾经在私底下宴请了非洲两个国家的代表,而宴请的目的便是澳大利亚愿意给予他们两国的代表一些钱,让他们在最后的投票阶段将票投给悉尼。

最终的结果便是,他们没能够忍受利益的诱惑,选择了听从澳大利亚的话,让那年奥运会申办的成功落在了悉尼身上。

那时的人们才意识到了为什么最后北京输给了悉尼,但事件早已过去,中国对于申办奥运的热情并没有减少,在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终于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终于实现了自主举办全球重要活动,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也因此彰显了中国的实力,并在那一届的奥运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的奥运梦终于得以实现。

结论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得益于科技、经济等硬实力的发展,还取决于人类自身行为道德的发展,做人是要讲究原则的,这同样是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的重要准则,而那些破坏原则,采用投机取巧的人是为人所不齿的,这不仅践踏了人们共同遵守的原则,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还将自己的道德底线给无限拉低了,这样换来的成功是不被他人认可的,是没有意义的。

从1993年的申办奥运会的那件事便可以看出,世界上最为权威的体育赛事也会有着不公平的现象发生,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一些国家丑恶的一面,无视比赛原则的不公平的行为最终只能给自己带来信誉的损害。

当初一时的风光此时换来的却是他人的鄙夷与质疑,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而中国却并没有因为当时一时的失败而停止对奥运会的努力,反而更加的努力去争取机会,最终凭借着自己的实力获得了成功,并在比赛中展现了我国体育运动员的真正实力,公平或许会迟到,但终究还是会在在该出现时出现,公平的到来使得神圣的比赛场地更加的精彩夺目。

由此可以看出真正具有实力的人并不会因为一时的小人得志而被埋没,有句话说得好,真正的金子到哪都会发光,而那些靠着小手段获得成功的人终究是不能够被他人所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