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国家队队员-自行车国家队的队医
陈若琳:父母离异妈妈出国爸爸再婚,由外公外婆培养出的奥运冠军
文 | 糖果果
29岁的陈若琳成为国家队教练一员,并出任全红婵的教练。
这么年轻就当上教练,陈若琳到底能不能胜任呢?
别看人家年纪小,5岁学跳水,14岁拿世界冠军,16岁拿奥运冠军,连续参加3届奥运会,夺得5枚奥运冠军。退役后读大学当了裁判,她的经验可以说是非常地丰富了。
其实,陈若琳的人生其实十分不易,3岁父母离异,母亲带着哥哥远走加拿大,父亲后来也再婚成家,她没有父母的陪伴与宠爱,是外公外婆抚养长大,被过继给舅舅当女儿。
一起去看看陈若琳风光背后的艰辛故事。
1992年12月12日,陈若琳在江苏南通出生。她是家里的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爸爸叫成勇金。
可陈若琳为什么不姓成呢,她随的又是谁的姓呢?
原来,到了陈若琳3岁那年,父母离婚了。陈若琳既没有跟母亲,也没有跟父亲,母亲带着陈若琳的了加拿大定居,很少再回来,父亲后来也再婚了。
陈若琳是由外公外婆抚养长大的。她的外公叫唐诗,外婆叫陈桂英,陈若琳跟着正是外婆的姓氏,最后陈若琳被过继给了舅舅,但主要还是由外公外婆照顾。
所以陈若琳喊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在陈若琳奥运夺冠出名后,每次接受采访时,她都会称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下文我们也称两位老人为爷爷奶奶吧)。
爷爷奶奶就像是陈若琳的父母一样,对她的疼爱远超于她的父母,但是爷爷奶奶也不会一味地溺爱她,相反地, 爷爷对陈若琳非常严格,这才成就这位“五金王”奥运冠军。
陈若琳是怎么走上跳水道路的呢?
据她自己的介绍说,小时候的她体弱多病,是医院里的常客。
爷爷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在陈若琳3岁左右,爷爷就带着她去体校见了体操教练,教练一看这年龄也太小了,让他们爷孙俩过两年再来。
体校进不了,那就自己来。
于是爷爷每天骑着自行车,让陈若琳跟在他后面跑,陈若琳说,她几乎跑遍了南通的大街小巷,最远的时候跑过10公里。
在陈若琳4岁的时候,爷爷送她去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学游泳。
这一决定改变了她的命运。
在陈若琳差不多5岁的时候,有一次去体校游泳,遇到了跳水教练高峰,就被这位教练拉去学跳水了。原本家人只是想让陈若琳强身健体,没想到她居然喜欢上了跳水这个项目。
后来有一次家人带着陈若琳去上海看比赛,坐在看台上的陈若琳看着跳水运动员们在空中优美翻腾的身姿,十分着迷, 她告诉家人,自己一定要好好练跳水,拿冠军。
从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嘴里说出这样的话,很多人可能都会一笑了之,但是陈若琳的爷爷奶奶却给予了她最大的支持,掏出了家底花钱让陈若琳参加江苏省少儿体校的短期代培生。
在业余体校练了不到两年,陈若琳就脱颖而出被江苏省少儿体校选中。
她是出了名的能吃苦,天还没亮就起床去跑步,受了伤照样继续练。
7岁那年,在少儿体校当代培生的她,有一次在训练中左手不慎骨折,可是石膏只绑了两个星期就拆掉了。因为有一场很重要的比赛,如果成绩好的话就能进入省队。
拆了石膏之后,教练发现陈若琳的左手是弯的,为了让它变直一些,教练就拿一个箱子,让陈若琳把手放在上面,然后教练一屁股坐上去,陈若琳痛得撕心裂肺地叫。
她硬是忍住疼痛参加训练,并取得了好成绩,顺利成为省队的一名队员。
进入省队之后,陈若琳离开了爷爷奶奶到了南京参加训练。
爷爷奶奶会定期去看她,每次去的时候,奶奶都会带她去吃好吃的。而每次看到陈若琳在队里的魔鬼训练,奶奶都忍不住偷偷抹泪。
奶奶除了心疼陈若琳受苦,还心疼她太懂事。父母离异后,跟着爷爷奶奶的陈若琳,从来不耍脾气,特别乖巧懂事,在体校和省队训练,自律性很强,不用教练操心。
而爷爷奶奶为了陈若琳,也变成了半个教练。
陈若琳参加比赛时,爷爷奶奶如果跟着去,都会带上纸笔认真做记录,陈若琳一跳完,他们就算出来她能不能得冠军了。
所有的吃过的苦都是值得的,在省队的那几年,陈若琳的成绩突飞猛进,很快就在各项比赛中脱颖而出,吸引到了国家队总教练周继红的注意,被选拔到了国家队。
进入省队后,陈若琳的训练更辛苦了。
刚到省队第三个星期,她就因为训练时对自己太狠,胳膊脱臼了,参加训练的队员看到她胳膊上骨头凸出一块,赶紧喊她停下来,叫来队医给她接骨。
然后陈若琳就吊着胳膊去医院打石膏,不过陈若琳说,这一次受伤恢复得挺好,因为国家队的医疗条件非常好。
受伤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家常便饭,陈若琳也不例外,当时她最苦恼的不是伤痛,而是青春期身体的发育对体型的影响。
为了保持体型,她开始严格控制三餐的饮食,三餐以外的东西全部戒掉,零食、甜品,连她最爱吃的奶奶包的肉粽子都不敢碰了。
2006年,14岁的陈若琳开始出现在各种国际跳水赛事上,并且将多个世界冠军奖牌收入囊中,让大家认识了这个秀气的女孩。
看现在的全红婵,就颇像当年的陈若琳。
2008年,16岁的陈若琳第一次出征奥运会,是在家门口举办的。她说当时得知自己可以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时,就感觉像是一个大奖砸自己脑袋上一样。
不过,因为在家门口举行,给她带来的压力也不小,尤其是在参加女子单人十米台比赛时,面对的对手海曼斯又十分强劲,现场观众台上又大多是咱们国人。
好在站到十米台上后,陈若琳整个人就进入了比赛的状态,跳下去之后,她自己感觉还不错。但是从水里出来后,看到海曼斯在那里摇头时,她一度以为自己判断失误了。
在看到计分牌上的高分后她才松了一口气,其实海曼斯摇头是因为知道她已经输给陈若琳了,这枚冠军奖牌非陈若琳莫属。
在这一届奥运会上,陈若琳夺得了10米台单人跳和10米台双人跳两枚金牌。
2012年,陈若琳二度出征奥运会,在伦敦奥运会上又再度将10米台单人跳和10米台双人跳两枚金牌收入囊中。
但其实这次的两枚奖牌来之不易。
因为在参加这一届奥运会之前,陈若琳因为身体发育和伤病缠身的问题影响很大,整个人的状态很差,连十米台都不敢上,怕自己跳不动,会摔到水里。
她一度以为自己可能无缘伦敦奥运会了。
好在2011年上海世锦赛夺得冠军,给她增加了很大的信心。
而2016年,则是陈若琳第三次出征奥运会。
这一年的她24岁,身上的伤病也越来越多,她心里很清楚,这是最后一次出征奥运会了。
与她搭档的刘蕙瑕当时19岁,是第一次出征奥运会,两人压力都很大。
在比赛的前一天,好多朋友发信息给陈若琳,给她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困扰,她干脆关机了,让自己静下心来。
最后,两人完成了完美的合作,拿下了双人十米台冠军。
陈若琳的奥运金牌也达到了5枚,为她的跳水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2016年10月,陈若琳宣布退役。
随后她跑去人大读书,也让她体会到了当大学生的辛苦,每天都是上课写作业考试。
她说考试的感觉就像她以前参加比赛前的心情一样非常紧张,就怕自己记不住所学的知识。
在人大读了两年书,毕业后陈若琳去参加了裁判的培训,当起了裁判。
而以裁判的身份再次回到赛场上时,再看到场上比赛的选手们,总会让她想起以前的自己。
如今陈若琳以教练的身份再度回归国家队,还担任了全红婵的教练,非常令人期待。
不少网友对于陈若琳出任全红婵的教练十分有信心,奥运冠军带奥运冠军,这是跳水梦之队梦的传承啊!
陈若琳对跳水的热爱与执着、还有自身强大的自律力,以及坚韧的品格,必定会给全红婵带来积极正面的引导。
相信这一对奥运冠军组合一定会再创奇迹!
— end —
为什么世界杯每个国家都要带 3 个门将参赛呢?
世界杯每个国家至少都要带3名门将,这才保险。万一门将两个全伤了,即使不是一场比赛伤两个,四五场比赛伤两个也够呛,有第三个要保险一些,能够防患于未然。?三门不是要上去才有用,三门首先是二门正常发挥的保险,其次是对所有守门员的一种保护。 门将属于球场上的特殊工种有专门技术特点,其他位置的人就是字面意义上的门外汉。 其他位置,前锋中场后卫,任何位置凑合都能用,前锋长期改后卫,后卫长期改前锋都有很多成功案例,门将就几乎不存在这种先例。 所以如果只带两个门将,一旦主力门将受伤让二门上阵,就等于没有门将替补了。这时对面对二门狠一点,二门也担心一旦挂了球队就完了,自然也可能畏手畏脚。 二门再伤,找谁顶上都是一个门外汉,十几二十分钟也许还好,一场决定生的比赛上个门外汉守门,说有信心谁会信? 换句话说,若只有两个门将,其实只要一门意外跪了,这队的防守基本就很难正常发挥了。 或者,门将不得不强行带伤上场,不谈防守质量,只谈在1个月的密集赛程中,很可能加重球员伤势影响其职业生涯,这显然不合理。 所以,三门制度是比较科学的。
主力门将,顾名思义大部分比赛都是主力门将踢,如果极端情况门将被罚下或者受伤就会需要替补门将登场,并在主力门将禁赛期担当主力门将,也就是所谓第二门将。另外比赛时门将被罚下如果还有换人名额,一般会用替补门将换下一名前锋,如果没有换人名额,只能找一名球员换上守门员球衣进行守门。第三门将是更极端情况,也就是第一、第二门将都无法比赛,只能派出第三门将守门,一般是无奈之举。 另外有些国家队会把一些绝活哥安排上比如14年荷兰队克鲁尔,在对阵哥斯达黎加最后时刻被换上用来扑点,最后荷兰果然晋级。 门将具有一定专业性,而后卫中场前锋没有太多界限,有些后卫还被评为带刀后卫;门将就不是了,门将的训练由守门教练训练,练习的内容也不太相同,而门将是球队防守的最后防线也是核心,所以要有3名门将。确实,三门被迫登场的概率是极低的。因为世界杯夺冠也只需要踢7场,7场比赛伤2个门将的概率着实不高。 FIFA最初也确实没有硬性规定,强制要求三门是2002年才有的。 做这种规定主要还是因为门将位置特殊,作为场上唯一能用手的球员,从平时的训练,到需要掌握的技术都完全不同。?所以一旦出现伤病或者红牌,就只能对位换人。多一个三门就是一根保险丝,也许用途不大,但是可以给球队一个心理安慰。 至于说到底有没有球队被迫上三门,世界杯历史上确实不多。不过联赛里并不少,比如著名的切尔西VS雷丁,切尔西遭遇“灭门惨案”,首发门将切赫和二门库迪奇尼都被踢伤下场。由于没有换人名额,只能由特里客串门将。而之后的联赛就只能上三门了。 当然,这种一场比赛伤2个门将的情况是很罕见的,但是毕竟不能不考虑。现在FIFA为了提高世界杯的观赏性,半决赛都让黄牌清零,避免重要球员决赛缺席。那自然不可能不考虑门将的问题,多带一个,保证球队不会因为太奇怪的问题影响实力。
北京大学自行车协会的简介
北大车协受北京大学校团委的领导,挂靠于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由北大教授担任顾问和技术指导,并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北大车协历次活动均有良好的公众反映和社会影响,是北大最具影响力的五大品牌社团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高校学生社团中的佼佼者。在北大车协的带动下,全国各地众多高校纷纷成立了民间自行车组织,使得自行车活动成为了校园中一道新的亮丽风景并逐渐蓬勃发展起来,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
北大车协围绕自行车运动,结合社会关注的问题,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大型活动。96年庆祝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行(北京-延安)、97年庆香港回归的远征(北京-深圳)、98年丝绸之路考察(西安-敦煌)、99年迎澳门回归环保考察(重庆-澳门)、2000年长江中下游环保考察(重庆-上海)、2001年挑战青藏高原西部远征考察(北京-西宁、格尔木-拉萨-珠峰)、2002年“西南阳光行”远征考察(成都、重庆、攀枝花—大理)、2003年“健康新生活”东北自行车考察、2004年“与水偕行”南部水资源自行车考察、2005年“知行西部路”成都-青海湖自行车考察、2006年“走进白山黑水 心系高中教育”自行车考察以及2007年武汉-兰州自行车考察等活动均获得了巨大成功。历次远征,行程五万里路,吸引了大批沿途媒体的报导,北大车协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竞赛方面,车协除了参加了亚洲山地车锦标赛、首届首都高校山地车赛等许多赛事外,还于98年4月26日成功主办了八达岭-北京大学自行车拉力赛、2004年10月成功协办北京长城自行车嘉年华等赛事。此外,车协有多姿多彩的日常活动,每周有体能训练与义务修车,节假日有校外拉练,还有各种趣味比赛。车协还将努力联合其他院校,继续发展高校间自行车运动的交流与合作。
北大车协由理事会和执委会组成,前者属协商与监督机构,后者属决策与执行机构。理事会设理事长(一名)和理事。执委会除主席团外,还下属七个部门:组织部、实践部、文体部、外联部、宣传部、社考部、队医组。此外,北大车协还有自己的车队。大家各司其职,又互相协作,使车协成为一个完善而有效的工作集体。
自行车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在车协人眼中,它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载体,车协人以自行车为工具去“行万里路,读社会书”,磨炼自身的意志品质,加强队员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懂得该如何面对困境,该如何正视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车协人以自行车为中介,广交天下之朋友,为会员建立一个共同的家,让他们体会人间的友爱,生活的温馨,树立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建立一种真诚相待的友谊;车协人以组织大型活动为契机,发掘每个人的才干,培养每个人的能力,为大家提供一个可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得到一个认识自我,锻炼自我的良机;车协人以假期远征为活动的核心组成,通过几千里的漫漫长路服务社会,宣传自我,体验生活。“深入社会,融于自然;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是车协人永远的追求。辉煌属于过去,展望未来,北大车协人将开拓更加广阔的前景,并坚信能用激情和智慧创造美好的明天。
前路未央,行者无疆。十九年,梦想不变。
历史上应自己事业不幸身亡的体育明星有哪些
1、传奇车王塞纳命丧赛场 提起车王,人们总是会想起舒马赫的名字,在F1领域,他所驾驭的红色跑车几乎是不可战胜的代名词,然而对舒马赫来说,心目中的车王却不是自己,而是他最崇拜的车手--一代车王塞纳。巴西车王塞纳与法国名将普洛斯特共同统治了上赛季八九十代的F1车坛,他精湛的驾驶技术、对赛场疯狂的痴迷、对速度的极端追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车迷。 不过一次意外夺走了一代车王的生命,1994年5月1日,在圣马力诺大奖赛伊莫拉赛道上,本来领先的塞纳驶过一个弯道时,赛车出人意料地没有减速,方向只是稍稍回正了一点,高速行驶的赛车直接撞向了护拦,当即引发了剧烈的爆炸,一代车王就此命丧赛场,F1运动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憾。2、慕尼黑空难带走曼联八球星 2008年,英格兰足球豪门曼联俱乐部夺取了代表欧洲足球至高荣誉的冠军联赛冠军,这一年恰逢曼联历史上的“慕尼黑空难”五十周年之际,在1958年2月6日,载着曼联球队在内的一班客机在西德慕尼黑机场积雪的跑道上第三度尝试起飞时失败撞毁,这场空难夺走了包括希望之星邓肯?6?1爱德华兹、队长罗杰?6?1拜恩在内的8名曼联主力的生命,这支英格兰豪门遭受到了重创,足球运动蒙受了巨大打击。 这场空难并没有彻底摧毁这支球队,在巴斯比爵士的带领下,球队开始了重建历程,1968年5月29日,在慕尼黑空难整整十年后,巴斯比带领他的“巴斯比孩子”终于捧起了欧洲冠军杯。在领奖台上,巴斯比把这尊曾经为之付出生命和血的代价的冠军杯高高举起了八次,每举一次就念一个十年前去的球员的名字,以告慰那些故去英雄的亡魂,这一幕催人泪下。3、意外夺走中国车王的生命 著名车手徐浪有中国车王之称,他曾在2006年达喀尔拉力赛获得了19名的好成绩,这也是目前中国车手在该项大赛的最好成绩。2008年6月17日,徐浪参加了穿越东方越野赛,赛程进入欧亚交接的乌拉尔山区,由于连日大雨,多辆赛车深陷泥潭,徐浪的车也同样陷了进去。在救援车实施援救的过程中,徐浪脱下头盔走出赛车和众人一起想要拉出最前面的那辆赛车,但是忽然实施救援的拖车的拖钩绳断裂,击中了32岁的徐浪头部,伤情严重,徐浪随后立即被直升机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很快噩耗传来,徐浪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亡,中国车王就此走过了短暂的32年人生。4、孙继海队友猝球场 人高马大的喀麦隆球员维维安?6?1福曾是中国球员孙继海在曼城的队友,2003年6月26日,在喀麦隆与哥伦比亚的联合会杯半决赛中,维维安?6?1福作为主力出场,攻防表现十分积极,没看出有什么异常。然而当比赛进行到第72分钟时,意外突然出现了,维维安?6?1福在中圈附近猝然倒下,当时,福的周围没有对手,甚至许多队员都没有发现出事。 救护人员快速冲入场内,对福进行急救,在第一时间将他送到了法甲里昂俱乐部的医疗中心进行抢救,但在45分钟后,医生宣布了福的讯。福在突然倒下之后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电视镜头却清晰地记录了福离开人世之前的所有细节。福的突然离世给场上的球员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从那以后,运动员猝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5、女子飞人梦中猝 1998年9月21日晚,著名女子短跑名将、1988年汉城奥运会三攻金牌获得者格里菲斯?6?1乔依娜在睡梦中猝,年仅38岁。她的震惊了世界体坛,有“花蝴蝶”之称的乔伊娜在体育界的名气实在太大了,她曾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勇夺三枚金牌;她创造的女子100米10秒49和200米21秒34的世界纪录,10年来让所有人望尘莫及,她是田径史上的一个传奇。 心脏病被很多人视为乔伊娜的因,在去世之前两年,乔伊娜曾在从加利福尼亚飞往圣路易斯的班机上突发心脏病而被送往医院救治。不过也有一些“权威”机构指出,乔伊娜的真正因是运动生涯中长期服用兴奋剂类药物。双方都没有确凿的证据佐证各自的说法,乔伊娜的离奇亡成了田径史上的一大谜案。6、西班牙新星步维维安?6?1福后尘 塞维利亚球员普埃尔塔曾是西班牙足球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这位左脚将速度奇快、盘带出色、攻防俱佳,是足坛罕见地通吃边后卫、边前卫两个位置的奇才,普埃尔塔入选了西班牙国家队,并被温格、弗格森等豪门主帅看中,然而就在普埃尔塔的职业生涯即将走向辉煌的时刻,在西班牙国家队即将称霸欧洲的前一年,不幸却突然降临了。 2007年8月28号,在一场西甲联赛中,23岁的普埃尔塔在没有任何身体接触的情况下突然晕厥倒地,在接受队医短暂治疗后,普埃尔塔一度恢复了神智,自己走下了场。然而在球员通道,普埃尔塔再度晕倒并引发休克,他立刻被送到了当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不过这最终没有挽救这位希望之星的生命,在三天之后,普埃尔塔永远告别了他所喜爱的足球运动,告别了这个世界。7、环法冠军的悲剧人生 在美国名将阿姆斯特朗书写环法七冠王神话之前的1998年,冠军是属于意大利人潘塔尼的,然而不幸的是,这位自行车名将并没有依此为起点,铸就更大的辉煌,在2004年2月14日情人节这个浪漫的日子,潘塔尼的尸体却在意大利玫瑰饭店被发现,尸体边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他们只想折磨我,我是阴谋的牺牲品。 潘塔尼的与兴奋剂和毒品有关,在辉煌的1998年之后,潘塔尼参加了1999年的环意大赛,潘塔尼刚开赛一路领先,但在血检中被查出服用了兴奋剂,随即被赶出了大赛。从此,潘塔尼一蹶不振。2001年,他再度被查出问题,遭到了6个月的禁赛。在随后的日子里,传出他患上了抑郁症。潘塔尼曾经亲口承认,自己已经上瘾,而且还酗酒如命。他在34岁的壮龄不幸英年早逝,兴奋剂、毒品无疑是两大杀手。8、车祸葬送欧洲最佳篮球运动员 越来越多的欧洲篮球运动员开始在NBA取得成功,湖人豪取09年总冠军,他们的西班牙内线加索尔充当了科比的左膀右臂,法国后卫帕克在21世纪随马刺赢得了两枚总冠军戒指,德国战车诺维茨基则获得了常规赛MVP的殊荣,而对这些欧洲篮球选手来说,克罗地亚篮球巨星德拉岑?6?1彼得洛维奇无疑是他们通往NBA的领路人。 彼得洛维奇被认为是欧洲有史以来最优秀的球员,他曾在一场比赛中,写下了独得112分的恐怖记录;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他代表克罗地亚与美国梦之队决赛中,独得了24分,而乔丹只有22分。1992-1993赛季,他在网队平均每场比赛得22.3分,投篮命中率高达51.8%,另外三分球命中率也有44.9%,对一名后卫来说,这样的命中率简直是高得离谱,然而不幸的是,这却是彼得洛维奇的最后一个NBA赛季。1993年6月7日,皮特洛维奇在去慕尼黑探望女友的途中不幸车祸身亡。他的去世无论对欧洲篮球还是NBA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损失。9、台坛小贝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足坛明星贝克汉姆是英国的国民偶像,在斯诺克这项绅士运动中,英国也曾有一位台坛小贝--保罗?6?1亨特,他有着英俊的面容、金**的飘逸长发、精湛的球技。他的打球下杆就像贝式弧线一样又稳又准,他年少成名,曾被视为“火箭”奥沙利文的接班人,然而天妒英才,亨特在2005年3月被诊断出患有内分泌腺肿瘤。
让人感动的是,亨特并未就此消沉下去,他与癌症进行了长达19个月的生命争夺战。正如他向球迷保证的那样,他要“带着顽强积极的精神与病魔进行斗争”。即便他是病情被确诊后,他依然坚持着打完了恩伯斯世界锦标赛。可惜他最终输给了病魔,丢下了自己的妻子和即将满一岁的女儿,离开了人世。然而,他的勇气,面对亡的从容,赢得了无数人的尊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