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巧克力是谁?给个简介看看啊。谢谢!!!!

nba篮球训练营-NBC篮球训练营

全名Jason Chandler Williams

有一个儿子,名为杰克逊

父亲名叫特里-威廉姆斯

7岁时,梦想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

最崇拜的人是佛罗里达大学主教练比利-多诺万

退役后,希望当一名教练

喜欢玩游戏、听音乐、看魔术表演和表演魔术

穿13码耐克鞋

位置:后卫

生日:11/18/75

高度:1.85M

体重:86.2kg

毕业学校:

佛罗里达大学(Florida)

98年毕业

精彩时刻:

参加2000年全明星周末“新秀大赛”

入选1998-99赛季NBA“最佳新秀阵容”,平均每场助攻6.0,列国王队第1,NBA第17位;投中100个三分球,列新秀第1位;平均每场抢断1.90,列新秀第1位;助攻列新秀第2位;得分12.8,列新秀第4位;得到5个“两双”,列新秀第5位;三分球命中率0.310,列新秀第8位;罚球命中率0.752,列新秀第9位

1999年2月5日,首次参加NBA比赛,对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得到本队最高分21分,4个篮板,3次助攻

“白巧克力”贾森·威廉姆斯~!

在萨克拉门托,风暴酝酿着。一场风暴是在外面,“白巧克力”贾森·威廉姆斯被国王送到了灰熊队,换来了白人小个子组织后卫迈克·贝比。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韦伯与威廉姆斯这对搭档就这样被拆散了。另一场风暴在里面,是国王队打响的挽留韦伯的保卫战。国王队拆散了这对黑白绝配后,好像并不担心会得罪叫嚷着转会的韦伯,反而是对韦伯的续约增加了砝码,看来国王的算盘打得真是太精了。?在萨克拉门托转会风暴来临之前,国王队的休息室基本上没有采访者。避开了媒体的干扰,这支联盟中最有趣的球队——尤其是迎来在队中第三个赛季的后卫贾森·威廉姆斯仍在与队友说笑着。他对于自己即将被球队卖出毫不如情。在更衣室里讨论是男人感兴趣的话题——女人。放纵的笑声不绝于耳,而中心人物便是威廉姆斯,他和屋里的训练员,每个队友分享着笑话和打趣的快乐。但这种快乐就转瞬即逝,因为有人告诉他,教练阿德尔曼正要找他谈论一件很重要的事。?自从全明星赛过后,国王队的球员们便觉察到韦伯的疏离感,体会到了韦伯去意甚坚。韦伯觉得铁哥们威廉姆斯的球风过于卖弄炫耀,他总是在场上耍个人表演,而中投的准确性一直没有提高,传球常常是中看不中用,失误频频,最重要的一点是威廉姆斯在进攻时从未将韦伯看作核心,而是他自己。白巧克力有速度,却不肯好好琢磨切入的技巧,对于主教练阿德曼鼓吹的团队精神,始终不当一回事。?在他的队友中,威廉姆斯却是国王队里最有趣也最友好的一个人。“他有趣。难以置信的有趣,”国王队的上赛季新人塔格卢说,他的土耳其音并未影响他谈话的兴头:“你从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开玩笑或讲笑话。你只要等着看就行了。但另一个事实是:面对媒体时,威廉姆斯是国王队中最不愿说话的一个人。因为他觉得在这里没有什么可说的。韦伯并不讨厌白巧克力的这种性格,反而很喜欢,但他却开始讨厌白巧力的打球风格了。?韦伯需要的是一支能够夺得总冠军的球队,而威廉姆斯的表现却总是在高潮与低潮间的振荡。队友无法期待他能够提供给球队稳定而持续的帮助。而韦伯现在最讨厌的便是动荡,他吃尽了这方面的苦头。”?白巧克力在NBA的首次做秀是在1999年2月25日。当时由于劳资纠纷赛季被压缩到了50场。那时可怜的国王队带着新加入的克里斯·韦伯和一个长着乱蓬蓬长发的白人——正在艰苦的争战中。在国王队取胜的第四节,那个新来的白人球员把球带进了三秒区,然后他看都不看,就像拿一粒糖似的贴身把球绕过了背后,然后背对着篮筐将球投出球没有投中,其实这是个假动作,球仍被他控制在手中。自从伊塞亚·托马斯曾在全明星赛上有过这种打法,NBA还从未见过这样的技术。这个镜头被重放了一遍又一遍,甚至重放到了下一个月。在国王队中像韦伯、迪瓦茨和斯托贾科维奇这几位球员都很吸引人,但事实上使国王队变成联盟中最富观赏性的球队之一和NBC电视台最受欢迎的球队是源于他们那个白人后卫的匪疑所思动作和接下来的同样精彩的妙传。?今后,在空着一半座位的MCI中心,将不会有真正令人难忘的传传佳作上演了。取而代之的将是其他的球队表演showtime反击国王队了。国王队敢下重赌注赌这盘,有两个理由:(一)贝比的组织能力比白巧克力强(二)韦伯也深知这一点,并支持这次交易。这是简洁的上赛季数据统计:平均每场上场29.7分钟,690投281中,投篮命中率为40.7%,三分命中率31.5%,平均每场只得9.4分,5.4次助攻,体态轻盈,身高1.85米的威廉姆斯在比赛中的煽动性及创造力在近十年的NBA篮坛上只有魔术师约翰逊、伊塞亚·托马斯和罗德斯特里克兰能够相比,但威廉姆斯对观众的感染力更具杀伤力,他们为之而疯狂,并且迷恋之中,像一样不能自拔。在对奇才队的比赛中受伤的韦伯没上场,国王队以115比110获胜,威廉姆斯成了场上的主宰,比赛后,他们在更衣室里的愉快气氛和赛前一样。这使得韦伯觉得很不自在,并且在以后比赛中教练阿德尔曼多派替补组织后卫巴比·杰克逊上场,韦伯这样做,等于扯了自己哥们的后腿。在季后赛负于湖人队后,国王本赛季的旅途结束了,赛后威廉姆斯终于回答了记者的几个问题,并坚定地谈到了对于新赛季的打算。“我还记得在这里打的第一场比赛,威廉姆斯用他乡音未改的西弗吉尼亚腔说道:“似乎从那时开始,无论我走到哪里,所有人都想看我的那种打法。有段时间我一直为他们表演着。但现在我只为胜利担心。”?“即使我不再那样打,我想超过50%的球迷还是想要看,”威廉姆斯继续说道。谈到他即将被国王转走的传闻,他的话突然多起来。“我也很愿意随心所欲地打球,但是那些球迷根本不在意我有没有失误或者进攻组织得怎么样。现在对我来说重要的人只是这个屋子里的人,即我的队友们,他们担心我失误。他们也是我所在意的人。”?那些闪电般的充满创造力的传球并没有被登上NBA的技术统计下来,但那些仔细看球的人都认为威廉姆斯的表现有些下降。有些数据可以证明。作为新秀的他平均每场失误2.9次,而上个赛季是3.7次。在五月后的整个比赛中,他仅把失误减少到每场2.1次。“贾森在比赛中并不是过多地卖弄技巧,而是尽力地按正确方法打球,”国王队的前锋道格·克里斯蒂说:“如果你能绕着全场以假动作迷惑对手,使他们根本摸不着球边,那你就去尽情地做吧!在篮球方面,贾森是个身怀绝技的魔术师,并且他影响着这个更衣室里的每一个人。”?威廉姆斯在远投方面其实也是极棒的。在NBA第一年他平均每场三分球得分为6.5分。而上个赛季是6.2分。1999~2000赛季,他的状态不是很好,常规赛投篮命中率只有29%。本赛季由于威廉姆斯意识到了打随意球的危害怕,他更加谨慎地出手,投篮命中率达到了41%,这超过了他头两年的平均37%的命中率。?“他进攻得越多,状态就越好,”国王队的教练里克·阿德尔曼在训练营中对《萨克拉门托蜜蜂》杂志记者说。“我与他谈到了团队精神,他也答应我尽量以球队为重,我们能够重新找回带领我们前进的威廉姆斯。”但是几个小时之后,阿德尔曼就被球队经理告知,将用威廉姆斯与灰熊的贝比进行交换。阿德尔曼又不得不向刚刚安抚过的白巧克力说声“报歉”。阿德尔曼本赛季的指导使威廉姆斯常处于压抑与疯狂的境地,他似乎永远只能在第一三节出场。“在头两个赛季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贾森对阿德尔曼保证,“我的确学到很多。现在我正在全力以赴把教练每晚传授给我的东西展现出来。”但阿德尔曼的回答是:“很遗憾,贾森,他们将你卖掉了。”?1998年来自亚利桑纳大学的迈克·贝比在大一就率领母校亚大夺得了NCAA冠军,大二时入选全美第一队并投身NBA选秀,被认为是当年选秀大会的第一组织后卫。最终他成为选秀的榜眼被灰熊队选中。与贝比的乖孩子形象大相径庭的是威廉姆斯一直麻烦不断,他一直被的丑闻包围着,是一个教练们眼中的另类球员,他在与贝比同年参加的选秀大会上被国王队第七顺位选中时,就已经令所有人大感惊讶了。从新秀赛季以后,两名球员就不可避免地常被拿来相提并论。一个走稳键的路数,逐渐了解职业比赛的打法,并发挥个人控球的特长,各项技术统计都有提高。另一个是走偏锋,队各项花俏夺目的技术确定了在球迷们及专家们心目中的地位,但威廉姆斯不擅常控制比赛节奏的球馆却是根深蒂固,并且随着参加职业比赛的增多而愈发明显。?贝比个性内敛,待人处事温和、喜怒不形于色,具有团队精神,只是因此略显消极的态度才使他在球队战绩不佳时成为众矢之的。但当灰熊与国王队交手时,贝比却总是能使出浑身解数将那位挥才傲物的“白巧克力”压在身下。在最近两个赛季两队的高手中,贝比平均每场得17.3分、10.1次助攻,而威廉姆斯却只有平均6.3分和5.6次助攻。?由于灰熊队已成功地将主场迁到孟菲斯市,为了招揽观众,球队教练洛维很愿意将白巧克力和他的showtime一起带到新主场。洛维曾在美国最著名高中教练伍登及北卡名教维尔范诺的手下打球,与乔丹一起合作在1983年为北卡夺得了NCAA冠军,他的这些背景使得灰熊管理层们对他调教好白巧克力充满了信心。?进入NBA3年,威廉姆斯自然没有培养出一套能在半场进攻时安身立命的进攻方式。在许多时候,他对于球赛的思考看起来仍未摆脱自己最初在街头篮球场上的直觉反模式,他对于篮球运动的理解程度超乎绝大多数人的想象,但太过于情绪化,起伏太大的特性在吸引观众注目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他在场上的发挥。将天才转化为成功是每个球员都需经历的磨难,连乔丹也不例外。在现实和天赋的巨大冲突中,威廉姆斯无法把持,而国王队却经常给这匹飞驰的野马勒紧了缰绳,于是在场上某些电光火石的瞬间,威廉姆斯的处理球变得呆滞或胆怯了。?没有人能够否定威廉姆斯具有的潜力,只是也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把潜力化为实力。1年、3年、5年?或许,永远只是潜力。

上联:羽扇轻摇,胜似东南西北风,下联如何对?

很久没有说大盘了,是因为短线真的没有太多可以去聊的,本身就是几十个点的震荡,在没有大的实质性利好的情况下,很难以连续的大阳走牛。从9月27止跌开始,到目前总共22个交易日,沪指涨了122个点,指数单天超过30个点的天数只有三个交易日,其余大多时间也是窄幅震荡,所以短线角度来说,整天纠结指数,纠结个股意义确实不大。

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周线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到,5178点股灾下来之后,杀跌三浪在熔断后已经走完,熔断后指数2638点到目前整体也是缓慢攀升的节奏,软件上也可以很明显的从周线看到,七月份之后,沪指明显的上升通道,有效的站稳智能辅助线,只不过目前没有特别大的实质性利好去带领指数突破后持续走强,但持续的上升通道,以及周线持续的窄幅震荡,中长期的市场,不应该过度悲观。

虽然趋势上可以说是很乐观,但量能角度,存在一定的不足,上周指数挑战八月高点3140的时间,量能明显有所欠缺,加上周线上指数和捕捞季节之间存在钝化的情况,周线来说,指数仍有震荡回调的需求,关注周线辅助线的支撑把握低吸即可。

偏长的周期来说,月线角度,指数目前属于下降通道,面临智能辅助线压力,加上捕捞季节金叉信号已经九个周期,一旦月线角度叉形成,将会延续震荡周期,但以目前市场来看,即使震荡下行,空间也会比较有限,关注周线辅助线的强支撑即可。

可能有的朋友开始纠结了,短线要有震荡,周线趋势向好,月线危险,到底是不是该做呢?是不是应该完全空仓规避呢?其实意义不大,市场本身来说,处于中长期的底部,周线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而目前有恰巧三季度季报公布完不久,对于中线类型的一等股票、二等股票,筛选出来之后,大的趋势只要没有彻底破坏坚持持股待涨就可以了。

记得前几天讲解中线一等股票、二等股票思路当中有个户均持股市值在一百万以上的个股,真正意义上来说,户均持股一百万以上,侧面说明散户持股人数相对会比较少,也就是筹码比较集中,加上技术形态符合,中线角度,完全不用过多的担心。今天就不回顾这个股票了,有兴趣可以订阅帐号学习。

NBA中的劳资协议是怎样规定的?

NBA劳资协议浅析(一)

一.劳资条款(CBA)

劳资条款是联盟和球员工会制定的一个合约,订立了一些双方都必须遵循规则(劳资条款通常简称为CBA,跟大陆篮球联盟的简称一样,不要混淆)。下文中的CBA都是代指劳资条款。CBA定义了工资帽以及其设定程序,顶薪底薪,转会规则,选秀程序以及其他很多运作规范,这些规则是NBA这样的联盟维持运作的保证。另外,CBA也被用来避免NBA违反“反垄断法”。如果没有CBA,NBA的许多实际操作(像工资帽,选秀等等)都有可能违反谢尔曼法案(反垄断法)。

二.工资帽

工资帽就是球队能够用于球员工资开销的最大规定限额,它能够帮助保持联盟的平衡与竞争性。没有工资帽的话,富豪球队就可以大把大把花钱在自由球员的合同上,组建超级球队。 基本思路是,一个队只能在它的薪金总额不超过工资帽的情况下签约自由球员,这样所有的队才能在一个桌面上玩牌。在01-02赛季,NBA球队工资额和胜场数之间的关系系数是0.13,基本上两者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没有工资帽限制的棒球大联盟的这个系数在2002赛季高达0.43。

三.篮球相关收入(BRI)中包含了些什么?

篮球相关收入(BRI)包含:

· 常规赛门票收入

· 广播权销售收入

· 表演赛收益

· 季后赛门票收入

· 在球场半径75英里内的授权商店中销售的特许商品等

· 停车费

· 球队赞助商的资助

· 球队宣传收益

· 球馆俱乐部收益

· 夏季训练营收益

· 非NBA篮球巡回赛收益

· 球队吉祥物和拉拉队表演收益

· 饮料销售权的收益

· 40%的场馆签约收益

· 40%的豪华包厢收益

· 所有权收益,包括国际电视转播费,赞助,从NBA娱乐公司得到的收入,全明星赛,麦当劳公开赛和其他NBA特别活动的收入。

· NBA和球员联盟在试图制定一个用于取代BRI的新收入定义,叫做“核心篮球收益”。

四.球员分到了多少联盟收入?工资帽的设定

球员收入分配比例受到两个数字控制:工资帽和契约税门槛(译注:原文为escrow tax threshold)。下面是这几年的几组数字(BRI=篮球相关事业收入):

赛季 原定工资帽 实际工资帽 契约税

98-99 3000万 3000万 无

99-00 3400万 3400万 无

00-01 48.04%BRI(参见附注) 3550万(参见附注) 无

01-02 48.04%BRI* 4250万 55%BRI

02-03 48.04%BRI* 4027.1万 55%BRI

03-04 48.04%BRI* 4384万 55%BRI

04-05 48.04%BRI* 57%BRI

* 从BRI百分比中,减去分红(在99-00赛季,大约是7100万),再除以球队数目,就得到工资帽。注意,这里使用预测的BRI和红利来计算工资帽。

注:如果99-00赛季的工资和红利总额超过了BRI的55%,那么,00-01赛季就要引用一个特别规定来降低工资帽,超过的部分将在工资帽中减去。当时的工资和红利总额的确超过了BRI的55% -- 实际上,根据联盟财务报告,这个数字达到了61.14%。因此,这个差额(大约有1.385亿,每队480万)从48.04%BRI的中被减去了。这样计算出来的工资帽低于联盟承诺的最低值:3550万,于是00-01赛季的工资帽最终被设定为3550万。

契约税系统,其实为了使球队工资总额不超过联盟总收入某个指定百分比。

另一方面,有一个概念叫球队底薪,被设定为球队工资帽的75%。任何一个队伍,如果舍不得花钱,球队薪金总额没有达到这个值,就会在该赛季末被处以罚款,罚款的钱将返还给球员。实际上,大多数球队的工资都比工资帽要高。

五.软工资帽

基本思路是为了使球员有更大机会留在原队。设想一个球员,为一个球队卖命一辈子,球迷喜欢他,他想留下,球队也不愿他离开,但是他不得走,因为球队没法给他足够高的合同。软工资帽下的特例就在这种情况下起作用。

六.球队工资帽每个赛季的变化

令人吃惊的是,NBA早在成立的第一个赛季(46-47)就有了工资帽。那时候的工资帽是5万5000美元,而大多数球员的年薪是4000-5000美元(大球星Joe Fulks收入8000块,而Tom King赚得最多,16500块,因为他是底特律猎鹰队的球员兼公关主管和业务经理)。

现代的NBA工资帽从84-85赛季开始实行,当时是360万元。每年稳定递增大约1到2百万,94-95赛季达到1596万。同NBC签了巨额的电视转播合同之后,工资帽在95-96赛季陡增到2300万,97-98赛季是2690万,这是上一届劳资条款的最后一年(十三年内工资帽上升了747%)。ABC/ESPN的电视转播合同在02-03赛季生效,在六年内带来46亿的收入,但是在02-03赛季比NBC在01-02赛季要支付得少一些。所以,工资帽在02-03赛季第一次走低。

现行CBA根据如下表格定义工资帽(BRI=篮球相关收入):

98-99 3000万

99-00 3400万

00-01 48.04%BRI(但不低于3550万)

01-02 计划BRI的48.04%

02-03 计划BRI的48.04%

03-04 计划BRI的48.04%

04-05 计划BRI的48.04%

从计划BRI的48.04%中减去红利再除以29(NBA球队数目),最后得到工资帽的数额。

七.拉里伯德条款

这是工资帽规则最为著名的特例。符合这个条款资格的人在CBA中被称为“资格老兵自由球员”。这个特例允许工资帽以上的球队同本队的自由球员重签合约,数额可以达到顶薪。这名球员必须至少打满三个赛季,且在这三个赛季中没有被解雇过,没有以自由球员身份换过球队。这意味着,球员可以通过打完三个一年期合约,一个三年期合约,或者其他组合来获得“伯德权”。一个球员如果被交易,他的伯德权跟他一起走,他的新队可以利用伯德条款重新签他。利用伯德条款签下的合约最长可达七年,年薪涨幅可达12.5%。这个特例被命名为拉里伯德条款,是因为凯尔特人队是第一支被联盟允许和自己的自由球员签约的工资帽之上的队伍,而这个球员就是拉里伯德。

使用拉里伯德条款付顶薪时,有另一个限制:如果这名球员是第一轮的新秀,刚刚履行完他为期三年的新秀合约,但是他的球队没有行使第四年球队选项来延长合约(参见问题38),那么即使使用拉里伯德条款,这名球员也不能从原球队得到顶薪和约,最高薪水不得高于他新秀合同的第四年选项工资。比如说,Devean George在1999年第23顺位被湖人队挑走,他在2002年履行完了他三年的新秀合约,湖人有一个球队选项,可以在2001年的10月31日之前延长合约到02-03赛季结束,工资为141.5722万元,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所以当湖人队被允许用拉里伯德条款同George重新签约的时候,能够支付的最高工资仅有141.5722万元。所以,他们另选择了中产阶级特例来签,这样可以给他更多的钱。

八. 什么是“奢侈税”?为什么要有奢侈税?它是怎么确定的?谁来付税?

契约税系统的作用是帮助确保工资总额不超过BRI的指定百分比。如果支付给球员的工资超过了这个百分比,那么他们的部分工资(不超过10%)将会返还给球队老板。尽管如此,如今的球员们工资还是高得很,契约税不足以把联盟工资总额压制在那个百分比之下,这时候,有些球队就中招了 -- 交税吧!传说中的“奢侈税(luxury tax)”闪亮登场。其实CBA中只是简单的称为“税(tax)”或者“球队付款(team payment)”。

当联盟工资和红利总额超过了大约BRI的61.1%(理论上讲是循环小数61.111...%=55%/(1-10%),04-05赛季是63.333...%=57%/(1-10%))时,奢侈税就被触发。如果联盟工资和红利总额少于这个数,那么没有球队需要支付奢侈税,不管他们工资有多高。如果奢侈税被触发,那么所有工资额高于奢侈税触发线(在CBA中叫做“球队契约上限(team escrow limit)”)的球队都将支付奢侈税,支付的金额为球队工资超过奢侈税触发线的部分(见下表)。

在01-02赛季,工资和红利大约是BRI的59.8%(契约税足够用于使实际工资降低到BRI的55%),所以奢侈税没有被触发。在02-03赛季,工资和红利是65.5%,所以联盟开始征收奢侈税:

赛季 02-03

BRI 26.62亿

工资+红利 17.44亿(BRI的65.5%)

BRI是26.62亿,它的指定百分比(55%)的就是14.64亿,所以超过的部分(工资和红利总额减去指定百分比数额)是2.8亿,而契约税最大只能是工资和红利总额的10%,也就是1.744亿。这就是当契约税不够用于降低工资水平到指定百分比时,奢侈税将被触发的场景。于是所有的契约税 -- 1.744亿全部返还给了球队,而且,工资总额高于奢侈税触发线的球队付了税。基本思路是这样的:高消费的球队应该承担使得工资水平提高的最大责任,他们应当在这方面作出补偿。

奢侈税触发线(球队契约上限)等于BRI的61.1%减去红利,除以球队数目。02-03赛季的红利是9340万,于是02-03赛季的奢侈税触发线就是5288万。球队工资(基于球队在常规赛最后一天的工资,参见问题13)超过了奢侈税触发线的球队支付跟超过部分等额的税。这样,一支工资在6000万的球队将要支付712万的税。工资低于奢侈税触发线的球队将不需要付税。

重申:不管一支球队的工资有多高,只要联盟奢侈税没有被触发,它都不需要付奢侈税。举例来说,01-02赛季,纽约尼克斯的工资总额达到了大约8550万,但是,该赛季的奢侈税没有被触发,他们一分钱税都没有付。

有些老板希望把在新的CBA出台之前(97-98赛季或者更早)签的合约刨除在球队税的计算之外。最后老板们决定,所有合约都将被计入,不管是什么时候签的。

联盟规定:永久伤病名单上的球员的工资,在奢侈税计算时可以获得豁免,在球员受伤病之后有一个一年的等待期。豁免的金额用伤病球员特例来计算(球员工资的一半,或者平均工资,两者中较小的那个 -- 参见问题22中“平均工资”的定义),从球队需要支付的奢侈税中减去。这个规定遵守了一罪不两罚(double jeopardy)的原则,否则球队就得既为伤病球员的工资付税,又要为他的替代者的工资付税。有趣的是,如果这个伤病球员在他被列入永久性伤病名单之前被交易,那么,交易双方都不能获得这个豁免。这个豁免只在02-03赛季有效,不过,很可能在03-04赛季也继续生效。

求采纳

NBA的薪金政策

NBA的薪金政策

劳资条款:

在NBA中,无论是球员交易,球队签约自由人,或者联盟对球员禁赛等行为,都是要遵循一个条款,那即是劳资条款。

众所周知,NBA实际上是属于各支球队老板的,而球员们则是身价不菲的打工仔,因此球员和联盟(NBA老板利益代表者)就形成了一种劳方和资方的关系。在NBA刚刚建立时期,球员们的利益并不像今天这样得到较为完善的保障。球员们意识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时,自发组织了一个球员工会,而第一任球员工会主席即是凯尔特人名宿鲍勃-库西,经历了库西,汤姆-海因索恩等历代工会主席,NBA才认可了球员工会的合法性,并与之签订了劳资条款,正是球员工会的努力,才让今天的球员能在工资之外得到诸如退休基金、球员每日津贴,健康基金,底薪保障等福利。可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了解了球员工会,才能对劳资条款有个初步的概念:它是球员工会和联盟协商订立的一个合同,在这份合同中,所有NBA球员都是劳方,而NBA(也即是球队老板们,毕竟NBA是属于他们的)则是资方。劳资条款规定了工资帽,也规定了工资帽的设定程序,球员底薪和球员顶薪,交易规则,选秀程序以及其他数以百计的功能性条款。劳资条款的英文名是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 ,因此又被简称为CBA。

现行劳资条款是在2005年6月份签订的,是1999-2005年劳资条款的延续,现行的劳资条款将在2010-2011赛季结束后终止。NBA有权将它延续到2011-12赛季,但联盟必须在2010年12月5日之前决定是否延长一年。现行劳资条款同样可以因为某些突发因素而终止,比如:

1:某种勾结行为(球员工会可以终止)

2:NBA电视转播收入大幅度下降(NBA可以终止)

3:某种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联盟无法履行条款,NBA可以终止(比如战争或者恐怖主义)

4:联邦法律仲裁(任何一方都可终止)。

一直以来,球员工会和联盟都保持着6-7年一签的习惯,由于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因此每到劳资条款有效期临近终止时,联盟内外都往往陷入一种较为诡异的气氛,一旦二者无法达成一致,那么极有可能会导致NBA的猝。最知名的莫过于1998-99赛季的"封馆"事件。

早在1995年签订的劳资条款规定,当NBA球员总收入超过联盟总收入的51.8%时,NBA有权单边停止协议,但在1997-98赛季,球员收入占到了联盟总收入的58%,远远高于原来规定数字,NBA自然不干了,于是NBA希望能够更多限制球员薪金,但球员工会也不答应,于是便出现了"封馆"事件,最终双方都作出了妥协,避免了NBA的猝,但1998-99赛季最终只打了50场比赛。事实上在1996年夏天,NBA首次诞生了三份亿元合同(朱万-霍华德,沙奎尔-奥尼尔和阿朗佐-莫宁),再加上1997-98赛季加内特惊为天人的1.27亿肥约,球员薪金自然就亮起来了红灯。

工资帽:

工资帽,这是球迷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也是套在各队总经理头上的紧箍咒,它是怎么诞生的?为什么需要工资帽?工资帽又是怎么设定的?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都是NBA和球员工会经历长期的斗争才有了答案。

为什么要有工资帽?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工资帽是为了限制球员薪金总额,保证球队竞争的动态平衡。换句话说,没有工资帽的话,球队战绩很大程度会由金钱决定。工资帽的基本宗旨就是一支球队在签约球员时不能超过工资帽。不过NBA使用的是软工资帽,球队在超过工资帽时可以利用其他特例来签约球员,这将在以后作详细解答。

自从NBA成立的1946-47赛季开始,NBA便有了工资帽,当时的球队工资帽总额仅为55000美元,因此球员的收入相当低廉。大多数球员年薪不过在4000-5000美元,而像得分王乔-福尔克斯的年薪不过只有8000美元,汤姆-金是当时的打工皇帝,年薪达到16500美元,但他身兼数职:球员,公关主管,商务经理。

现代工资帽则起源于1984-85赛季,当时为360万美元,日后工资帽基本保持着每个赛季1-2百万美元的增长速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工资帽经历了飞速增长,这是因为当时NBA从NBC电视那里收获了巨额的转播合同,这使得1995-96赛季的工资帽达到了2300万美元。言而总之,工资帽的合同是根据NBA相关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来制定的。NBA赚钱越多,工资帽越高,球员的收入也越多。

这里可以介绍一下NBA相关收入这个概念,英文名为Basketball Related Incom,简称BRI。它包含了常规赛门票收入,季后赛门票收入,转播签约权收入,表演赛收益(全明星赛),球队特许商品销售收入,停车费,球队赞助收益,球队推销产品收益,球馆收益,夏季训练营收入,非NBA组织的篮球赛事收入,吉祥物和啦啦队表演收入,饮料销售权收入,40%的球馆签约收入和40%的豪华包厢收入,45%-50%的球馆命名权收入,其他额外保险金收入,以及包括国际电视转播,赞助费,NBAE,全明星,麦当劳冠军赛和NBA特别赛事等在内的NBA所有权收入。

BRI是计算工资帽的基础。NBA在每年7月份预算新赛季的BRI,然后针对上赛季的BRI是否低于预算值作出调整,再除以联盟球队数目,就得出了工资帽。这里举个具体例子:比如2008年7月1日开始,NBA开始预算2008-09赛季的BRI,然后再看看2007-08赛季的实际BRI是否符合预算的BRI(2007-08赛季的预算BRI是在2007年夏天计算的,因此可能和实际有偏差),并作出调整。而每年夏天7月份的预算期也被称作冻结期,在这段时间内,球队是不可以签约球员的。

一般来说,工资帽等于BRI的51%除以联盟球队数目(新加盟的球队除外,如山猫在前两个赛季的工资帽仅为3713万美元,大大低于其他球队的4950万美元)。

另外,为了防止球队紧缩银根,造成恶劣影响,NBA还规定,如果球队薪金总额低于工资帽的75%时,那么该球队将受到联盟处罚。不过,80%的NBA球队薪金总额都是超过工资帽,签约球员多是引用特例来完成,更甚至对不少球队而言,避免奢侈税才是最焦头烂额的事。

奢侈税:

奢侈税,一个令NBA老板们谈虎色变的词,对此体会最深的莫过于尼克斯老板多兰了,简单的说,奢侈税,就是球队工资每超过奢侈税线一块钱,那么就必须向联盟另交一块钱的罚款,因此一支薪金总额在奢侈税线上的球队,每签约一名球员都需要付出双倍价格。2008年夏天,勇士对湖人的图里亚夫开出了4年1700万美元的报价合同,就是看准了湖人不愿意花双倍价格匹配的心理,才落井下石的。

在上面就讲过,劳资条款是球员工会和老板之间争夺利益的一项和平协议。工资帽的设定是为了限制球队操作“过线”,但NBA实行的又是软工资帽,允许在工资帽之上引用特例来操作,因此就必定会带来积土成山的“过火”效应,如何控制薪金在工资帽之上的球队呢?奢侈税是一个办法,而在奢侈税之前,则有一个第三方托管。

NBA规定,球员总薪金不能超过BRI (上期讲的篮球相关收入)的57%,为了控制球员薪金总额,NBA就引进了一个第三方托管,将球员薪金的10%(一般是8-10%)存入一个第三方帐户。当赛季结束时,联盟就会核算球员薪金是否超过BRI的57%,如果没有超过,存入第三方帐户的钱将全额退还给球员。如果超过了BRI的57%,那么超出部分,将由第三方帐户(球员薪金的10%)支给老板,剩余部分还给球员。当球员总薪金超出BRI的57%太多,以至于第三方帐户的薪金不够补偿老板时怎么办时,则计入下个赛季扣除。在过去的2005-06、06-07 、07-08赛季中,存放在第三方帐户中薪金基本都是分给了老板和球员。

在以前,奢侈税是作为第三方托管的附带产品出现的,也即是说,当第三方帐户中的薪金足够支付BRI的57%超出部分时,无论单支球队超出奢侈税多少钱,都无需交税,只有第三方帐户无法支付球员薪金超出部分时,才会触发奢侈税。但在现行的劳资条款中,奢侈税和第三方托管独立起来了,现行劳资条款规定,无论第三方帐户是否足够补偿球员薪金超出部分,只要球队总薪金超过奢侈税线,就必须缴纳奢侈税。比说2007-08赛季,尼克斯、小牛、骑士、掘金分别缴纳了1970万、1960万、1400万、1360万美元的奢侈税,但如果在旧的劳资条款下,他们根本不用缴。

奢侈税的制定和工资帽类似,都是在新赛季之前预算(旧劳资条款是在赛季结束后)只是比例略高,为BRI的61%除以球队数目(工资帽是51%),像2008-09赛季的奢侈税线是7115万美元,工资帽则是5868万美元。而在计算球队奢侈税时,除了特赦条款的薪金部分,球员的工资、奖金、转会交易金都会计入。另外奢侈税是以常规赛最后一天截止的,比如艾弗森赛季中被交易到了活塞,那么计算奢侈税时他的薪金就会从掘金帐上抹去,全部转给活塞(当然,艾弗森的工资是由两支球队支付的,如果活塞在赛本季末没有超过奢侈税线,那么活塞自然无需缴纳任何税费,不会造成影响)。

谁会分到奢侈税款项呢?首先,奢侈税款会分成均等的30份,基本上按照以下三个原则分配:第一,薪金在奢侈税线以下的球队,将会得到全额的1份税款,奢侈税以上球队没有。第二,剩余的部分或者全额可以留作联盟用途;第三,剩余部分平均分给30支球队,奢侈税以上球队也有一份。比如2007-08赛季共收得9245万美元的奢侈税款,每支未超过奢侈税线的球队分得了308万美元,联盟用途留下了2465万美元。

球员薪金限制:

工资帽是为了限制球队的薪金操作,间接地球员薪金限制了球员的薪金,那么NBA对球员薪金都有哪些限制呢?这里将分为三类合同讲:10天短工合同、底薪保障,顶薪限制(首轮新秀合同年薪都是严格按照顺位制定好的,将另作讨论)。现行劳资条款还规定,球员合同最长年限为六年(此前为七年),但只限于伯德条款(将在日后详细解释),其他合同最长年限为5年。

10天短工合同:它是指球员和球队之间合同只能维持10天(或者3场比赛,取时间较长者),在单个赛季中,球队可以对一名球员连续或者非连续签订两份10天短工合同。但若想签订第三份合同,则必须将球队留到赛季结束,也即是最多只能签订两份10天短工合同。短工合同将在每个赛季的1月5日后生效。

底薪:底薪是为了保护边缘球员的一个规定。底薪合同的大小随着球龄增长而增长。每个球龄段的底薪大小在劳资条款都已经注明。比如2008-09赛季球龄为0的球员底薪为44.2114万美元,有1年球龄球员的底薪合同为71.1517万美元,2年球龄球员的底薪为79.7581万美元,因此像湖人两年底薪签约孙悦,即使不用所谓的“媒体曝光”,我们也知道孙悦的合同为两年115.3631万美元。而拥有10年球龄或以上的球员的底薪则达到126.2275万美元,像掘金在2008年夏天底薪签下了老将安东尼-卡特,他的合同为1年126万美元。

对于征战联盟多年的老将,NBA也是富有人情味的。比如因为担心球队不愿意底薪签约老将(因为老将的底薪合同相对较大),NBA作出规定,如果一名拥有3年或者3年以上球龄的老将和球队签订一年底薪或10天短工合同时,那么NBA只会将该合同算作两年球龄的底薪合同计入工资帽。仍然以安东尼-卡特为例,卡特的126万年薪,实际上只有79.8万美元(两年球龄的底薪合同)计入掘金的球队薪金中。我们经常看到老将签下的底薪合同只有1年,就是因为球队想在计算球队薪金中省下一笔,以便拥有更多的薪金空间操作。

顶薪限制:NBA对于球员的定薪也有限制,顶薪合同也是根据球龄的增长而增长的,我们常常看到NBA中一些因体能衰落沦为万年板凳的老将们的合同大到惊人,逼近2000万级别,就是这个原因。一般顶薪的制定是:0-6年球龄的球员顶薪为900万和25%的“工资帽”(这个“工资帽”较球队工资帽略小)二者取大;7-9年球龄球员顶薪合同则为1100万和30%“工资帽”取大,10年以上则是1400万与35%“工资帽”取大。2008-09赛季,NBA在这三个球龄段球员的顶薪合同分别为:1375.8万、1650.9万和1926.1万美元。

顶薪合同只有第一个赛季的薪金受到限制,比如魔术在2007年夏天顶薪续约了霍华德,这份合同在2008-09赛季生效,年薪为1375.8万美元(4年球龄)。第二个赛季薪金不会受到2009-10赛季的顶薪限制,而是按照顶薪涨幅规定来增长。合同内年薪最大涨幅则为8%(新合同第一年的8%,以后每年均是按照同一金额增加),伯德条款合同的年薪涨幅为10.5%。

劳资条款又规定:如果一名球员已经是顶薪,那么他的新顶薪合同首年年薪可以为前一份顶薪合同最后一年年薪的105%。举例来说,加内特在2008-09赛季的年新为2475万美元,已经超过了规定的顶薪,假设这是他合同最后一年,那么2009-10赛季加内特新签下的最大年薪将达到2475X105%=2599万,这时就不再使用顶薪限制了。因此我们往往看到很多球员的年薪超过了按工资帽定下来的顶薪规定。

将合同分为这三类类型并不严格,新秀合同是其中的例外,将另行解释。这些只是宏观上对三种合同的注解,一些如伯德条款,早伯德条款,中产合同等耳熟能详的合同,以及球员选项,球队选项等合同细节都将在后面解释。

特殊条款与特例:

I.伯德条款和非伯德条款:

前面说过,NBA实行的是软性工资帽,当一支球队薪金超过工资帽时,那么这支球队可以引用特例来完成签约球员,而伯德条款则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特例。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别说明,任何特例所带来的薪金负担都需计入工资帽。

伯德条款:伯德条款允许薪金在工资帽之上的球队,通过伯德条款签约己队自由人,伯德合同增幅可达到首年年薪的10.5%,金额最大可达到顶薪,最长年限为6个赛季(其他球队只能给出5年,增幅为8%的顶薪合同)。

具备伯德权的自由人需满足以下条件:该球员必须在没有被买断,或者没有以自由人身份更换东家的情况下效力三个赛季。更直接点说法,当一名球员在一支球队效力了三个赛季的话,那么他将具备伯德资格。这三个赛季中,可以是1份3年合同,也可以3份单年合同。伯德权可以被继承。比如球员A在小牛打了1个半赛季,但被交易到了篮网,随后在篮网履行完了他剩下的1年半合同,这时篮网将拥有球员A的伯德签约权。

伯德条款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首轮新秀合同,当一名新秀球员打完第三个赛季时,按例他也将拥有伯德权,但由于首轮新秀合同的年薪都有硬性规定,因此伯德权规定,用伯德条款签下的合同不能达到顶薪,最多只能为该名新秀原新秀合同中规定的第四年年薪(比较少)。因此,球队一般是等新秀履行完合同才用伯德条款续约,这样才能用顶薪留住出色的新秀球员。

早伯德条款:和伯德条款几乎如出一撤,差别在于,球员只需等待2个赛季,早伯德条款签下的合同,最长只能为5年,但早伯德条款规定了最短不能低于2年,这是为了防止球队和早伯德球员续约1年,待满足伯德资格(2年+1年)后,再以顶薪续约6年(以前太阳就曾这样续约丹尼-曼宁)。另外早伯德签订的合同起薪最大为前一年薪金的175%,或者当年中产合同全额,二者取大。早伯德条款的合同涨幅也为首年年薪的10.5%。

这里可以举些伯德条款的例子,2009年夏天,像艾弗森、马里昂、阿泰斯特这些球员都拥有伯德权,不过他们的东家可能不愿意和他们以顶薪续约。保罗、德隆在2008年夏天签的合同都是伯德条款,合同将在他们履行完新秀合同(2008-09赛季结束后)后生效。而像马刺的罗杰-梅森、活塞的夸梅-布朗都是签订的2年合同,到2010年,他们都有早伯德权。

当然伯德权的继承并非没有限制。NBA规定,如果一名球员签的是1年合同,并且该赛季结束后他就拥有伯德或者早伯德权的话,那么他也将拥有交易的否决权,因为交易会让他失去伯德或早伯德权(多年合同不会)。

II.

伯德条款和非伯德条款一般适用于签约己队自由人,那么薪金在工资帽之上的球队如何签约其他球队的自由人呢?那就要用到中产特例、双年特例和底薪特例了。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做法,那就是先签后换,比如2007年魔术就用这种方式拿下了刘易斯,不过这和特例有所不同,将在后面详细讲述。

中产特例:经常被球迷称作中产合同,当一支球队薪金在工资帽之上时,它就可以利用中产合同签约球员(己队或者其他队),中产合同是可以分拆的,即是说球队可以先用中产合同的一部分签约球员A,之后再用剩余部分签约球员B,或者不适用。中产合同最长可达5年,年薪涨幅为首年年薪的8%。球队每年都会自动得到一个中产特例,比如说球队A在2007年用5年中产签下了球员B,但在2008年球队A仍然可以用中产合同签下球员C。

每个赛季中产合同的首年年薪都是被规定的。比如2005-06赛季的中产合同500万,2008-09赛季则是558.5万美元。2008年夏天,尼克斯的杜洪,国王的尤德里、黄蜂的波西、小牛的迪奥普等球员均签约了中产合同,区别在于合同年限的长短。

双年特例:双年特例又被称作“百万条款”,因为在1998-99赛季这个特例起薪刚好是100万美元。双年特例因为每两年使用一次,而被冠名为“双年特例”,和中产特例一样,它的起薪也是被固定的,并且可以拆开签约多名球员。2008-09赛季,双年特例的年薪是191万美元,比如火箭签约布伦特-巴里就是使用双年特例,这也表示2009-10赛季,火箭不再拥有双年特例了。另外双年特例最长为2年合同。

底薪特例:薪金在工资帽之上的球队允许签约底薪合同,合同最长为两年,比如掘金的薪金超过了奢侈线,但他们仍然用底薪特例签下了安东尼-卡特。

伤残特例:伤残特例是指,当一支球队有球员因伤(或者亡)缺席所有比赛时,球队可以向联盟申请伤残特例,这样球队就可以在薪金超过工资帽的情况下,签下一名替补球员。新签下的球员年薪最多为受伤球员年薪的一半或者中产年薪(二者取小)。

不过这种伤残特例却很难得到联盟的批准。比如2002-03赛季,格兰特-希尔就伤缺全季,但联盟没有批准魔术的伤残特例。而马刺在1999年因希恩-埃利奥特的肾病得到了伤残特例,而黄蜂也因为鲍比-菲利斯的亡得到了伤残特例。

复原特例:是指被联盟禁赛的球员,在解禁后,原东家可以用以前的合同继续签下他,比如克里斯-安德森因滥用毒品被联盟禁赛两年,解禁后,安德森继续回到了黄蜂打球。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一个特例带来的薪金负担都将被计入工资帽,(老将底薪合同除外,具体见上面“球员薪金限制”)而季中签下的合同在计算时会有所不同,每个赛季1月10日后签下的合同,会按照180天计算,每少一天,合同金额也会减少1/180。特例也不可以混合使用,比如球队A有500万的中产合同和200万的双年特例,他不允许用这两个特例签下年薪700万的球员B。

而当球队工资过低,即使加上所有特例还在工资帽之下的时候,球队就失去了这些特例。假如球队在赛季中某一时刻掉到这个水准之下,他们就自动失去还没用到的特例。 这套规则背后的逻辑是:球队必须处于工资帽之上,才需要所谓的“特例”。换句话说,特例是答应球队在工资帽之上进行操作的一种机制。那么,假如一支球队工资够低,即使他们使用了所有的特例也不会超过工资帽,那么特例有什么意义呢?因此,假如一支球队的工资下降到某个水平,特例们就随风而去。 今年的热火就是这个规则的悲剧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