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发展的历史是怎样的?

篮球是70分钟吗-篮球多少分钟一场比赛

篮球 是一项很受大众喜欢的运动,那么你知道篮球运动的发展历史是什么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篮球运动发展史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篮球运动发展史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市____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为了解决冬季室外寒冷, 橄榄球 、 棒球 无法正常开展而发明了篮球,他借鉴了篮 网球 (netball)的规则,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逝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已经发展为美国国内的第三运动以及世界第十大 球类运动 ,参与人数甚至略微超过了冰球。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1891年,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____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他从当地 儿童 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家各户都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了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篮筐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篮筐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约10码),用 足球 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才定名为“篮球”。

奈史密斯30岁时便发明了篮球,但篮球诞生后近半个世纪始终被人们所忽视,直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才受到应有的尊重。75岁高龄的奈史密斯随美国篮球队抵达柏林,但美国篮球队教练只负责他从美国到柏林的机票费,不承担其在柏林的旅馆费和入场券费用。而美国奥委会对此置之不理,使得这位篮球之父心情十分沉重。

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首任秘书长威廉?琼斯则很尊重和敬佩他,不仅解决了他的旅馆费用,并邀请他为奥运会首场篮球比赛开球。开球前,琼斯向全体参赛运动员介绍了这位篮球发明者,奈史密斯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全部比赛结束后,琼斯又安排奈史密斯主持发奖仪式,并授予他一枚奥林匹克特别勋章表彰他发明篮球的功绩。当一位德国小姑娘向他敬献月桂冠时,奈史密斯欣喜若狂,激动得把帽子抛向天空。

奈史密斯于1939年逝世。为了永远怀念这位篮球运动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决定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发展历史

到1893年,才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 拳击 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相对于原始的五大宗旨以及十三篮球竞赛规则来说,1893年的规则又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____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____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旧中国举行的第一届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 方法 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1892年,篮球运动的发明人奈史密斯订出18条简易规则,篮球运动进入对抗比赛的阶段,继而产生了比赛的组织领导者、执法公断者裁判员。

现状

外国称篮球裁判为“球证”,每场比赛有正、副两个“球证”。建国前,中国称篮球裁判为“司令”,每场篮球赛只有一个“司令”。解放后改称裁判员,每场球赛设正、副两个裁判员。

中国现行篮球裁判分为五级:国际级、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由于篮球比赛的速度强度都愈来愈大,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执行规则,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每场比赛设前、中、后三个裁判员。

奥运篮球

Basketball is a minor sport in the United Kingdom. Four spor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operate high profile professional leagues.Footballis the most popular sport and is played from August to May.Rugby unionis also a winter sport.Cricketis played in the Summer, from April to September.Rugby leagueis traditionally a winter sport。The top basketball level league is the eleven team semi-professionalBritish Basketball League.

The Basketball Arena for the2012 Summer Olympicsand the2012 Summer ParalympicsinLondon,England, will be located in theOlympic ParkinStratford, London.It is a temporary venue.

篮球在英国是一种小众运动。在英国有四种 体育运动 拥有高职业化联赛。足球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运动,联赛从8月至次年5月。联盟式橄榄球也是一种冬季运动。板球(联赛)在夏季举行,从4月到9月。联赛式橄榄球也是一种传统的冬季运动。英国最高级别的篮球联赛是有11只半职业化球队参加的英国篮球联赛。

伦敦奥运篮球馆(英语:Basketball Arena)是位于英国伦敦斯特拉福特奥林匹克公园之内的北面,以用作于举办2012年伦敦奥运及帕运会的新兴建临时比赛场馆之一,是一座临时体育馆。

男篮参赛队伍:美国、立陶宛、法国、阿根廷、突尼斯、尼日尼亚、中国、英国、巴西、西班牙、澳大利、亚俄罗斯,在这届奥运会小组赛中,中国队一场未胜,遭遇了奥运史上的滑铁卢。

篮球运动发展史相关 文章 :

1. 篮球运动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2. 关于篮球的历史介绍

3. 篮球运动的起源英语介绍

4. 篮球知识:篮球球衣演化历史

5. 篮球运动有哪些好处

6. 篮球运动有什么好处

打篮球与踢足球相比,哪一个耗费的体能更多?

打篮球和踢足球都是比较剧烈的运动,但要说哪个更耗费体能,不能一概而论。打篮球如果只是站桩,等人传球过来投一下蓝,体能消耗就很少;同样,踢足球也可以站桩,不去争抢,只等传球过来再传出去。如果都按全力投入竞技,大概应该是篮球更耗体力,可以从比赛时间设计看出,篮球分四节,每节只有十来分钟,中间还可以叫暂停,很多职业球员都无法打满全场。而足球上下半场各四十五分钟,也不允许暂停,很多体能好的专业运动员都可以踢全场。由此可见,篮球更加剧烈,对体力消耗更快。

NBA规则的历程是怎样的?

历程:

NBA从46年开始至今,已经有接近70年的历史了,这么多年,出现了一个个天赋异禀的巨星,而NBA的规则也有了许多改变。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年来NBA规则的重大转变,顺序是从古到今。此文仅针对球场上的规则变化,球场外的转会或薪酬规则不会提及。如库西建立球员工会,奥斯卡罗伯特森自由转会规则,71年海伍德法案,84年伯德条款、近年的阿里纳斯条款这一类的都不会提及。

NBA出现之前的现代篮球的核心规则的确立:

1、1892年,史密斯十三条基础规则,标志着篮球这项运动的真正出现。

2、1897年,篮球的参与人数由原来的18人改变为10人。

3、1896年,确立每次投篮得分为2分。而在此之前,每次投篮是3分的。

4、1915年,允许球员在运球之后投篮。原始的规则是运球后不允许投篮,必须传球,让接球的球员投篮。

5、1936年,篮球成为奥运会项目。决赛上美国队19比8击败加拿大夺得第一枚篮球奥运金牌。

6、1937年,规定了每次得分后把球权交给对方球队。而在此之前,每次得分后都是双方在中圈重新跳球的。

7、1940年左右,三秒区建立,进攻球员不能在三秒区内呆超过三秒。

8、1944年,防守干扰球。防守干扰球规则是NBA成立之前就已经存在。出现这个规则是因为当时一位名叫鲍勃库兰的球员。这位球员身高2.13米,绰号山丘,在大学时期和乔治麦肯当过对手,但却没打过职业联赛。据说空接灌篮也是这位人兄发明的。鲍勃库兰虽然没打过职业联赛,但却曾在1948年与1952年两次带领美国队夺得奥运会篮球金牌。

然后就是NBA的时代了,1946年美国职业篮球联盟成立,确立了两项沿用至今的规则:每场比赛总共48分钟以及六犯离场。

NBA第一任主席是(当时还叫BAA)莫里斯普多诺夫

接下来我们看看那些NBA规则的重要变化。

一、1947年,禁止区域联防。篮球本来的规则就是可以联防的,但从40年代职业联盟建立时开始,为了减少进攻难度,便确立了禁止联防的规则。

二、1951~52赛季,NBA三秒第一次扩宽,由6英尺扩大到12英尺。这是为了限制NBA第一位巨人乔治麦肯的威力。

注意狭窄的三秒区,乔治麦肯篮下接球然后得分。这是6英尺宽的三秒区。

三、1954~55赛季(规则变迁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赛季)。

1、提出了24秒进攻时限规则。NBA以前的比赛由于没有24秒限制,球员为了胜利会不断的传球运球拖延时间来保持进攻优势,场面沉闷,更出现了19比18这样的历史最低得分记录。于是当时锡拉丘兹民族队(76人前身)老板丹尼比亚松提出了24秒进攻时限的规则,以此增加比赛精彩程度,挽救了当时的职业联盟。

至于为什么进攻时限是24秒,则是因为丹尼比亚松本身并不打篮球,但是他非常热爱篮球。研究过许多场比赛的boxscores之後,他发现,每一队平均每场出手投篮次数约为60次。也就是说,两队一场比赛要出手120次左右。每场球48分钟乘以60秒等於2880秒。2880秒除以120,刚好是24秒。

2、每节比赛团队犯规超过5次,对方获得罚球。

3、引入进攻犯规,并计入个人六次犯规里面。

四、张伯伦。把这个名字单列出来,是因为牵涉到这家伙的规则变更是历史最多的。

1、1956年,罚球者不允许篮球遇到篮板篮筐前脚跨过线。这里解释下,其实张伯伦应该并不是罚球时直接起跳扣篮。而是他在罚球出手篮球还没有碰到篮框前,就冲过去空接(当时的规则应该是罚球出手后人就能移动了),说穿了并不神奇。话说这也是属于进攻干扰球的一种。张伯伦在堪萨斯大学时就已经遇到敌人用规则来限制他了。当时的报纸,写着禁止张伯伦罚球时扣篮的规定。

2、进攻干扰球。为了限制张伯伦篮下的二次进攻而制定。

3、1964~65赛季,把三秒区宽度由12英尺扩大到16英尺。

上图是张伯伦早期下快攻时的情况,可以看到那时的三秒区比现在的狭窄一些。

此外,还有如不允许空接,不允许底线发球时高过篮框等限制张两万的规则,由于不太重要就不详细说了。

五、1966~67赛季,防守三秒。重新定义区域防守细则,引入防守三秒规则。早在1966~67赛季,联盟为了限制张伯伦与拉塞尔这类内线变态,便已经实行过近似于现代的防守三秒规则。这条规则直到1981~82赛季取消。

六、1976~77赛季,中线发球规则。在比赛最后两分钟,拥有球权的球队叫暂停,能选择在中线罚球。这个规则丰富了比赛最后时刻的战术安排,出现了不少经典绝杀。

七、1978~79赛季,hand-checking。允许防守方只要不阻止对方前进,是可以保持用手接触身体的。

八、1979~1980赛季,引入三分线。三分线的出现,让那些射手有了更大的价值。

九、1981~82赛季,规则变迁史上重要的一个赛季。

1、取消防守三秒规则。现在的内线能够像1966年以前那样呆在禁区不动了。像马努特波尔、马克伊顿等运动能力差但身高臂长的内线防守者直接受益。

2、非法防守规则修改细化。简单来说就是禁止包夹无球球员,防守者必须紧跟自己防守的人(注意,并不是说禁止包夹持球球员,说没有联防时代没有包夹的是球盲)。

这两条规则特别是第一条无疑是有利于内线的,或许当年联盟是为了三分线出现而补偿内线。但在此之后,确实是出现了以四大中锋为首的内线盛世。

上面是不允许联防与允许联防时防守者的站位的区别,如果按照有非法防守时代的规则,红框球员已经违例。不允许联防不等于不能包夹,但由于规定了防守者要跟紧自己的防守人,所以只能在换防时进行包夹。

规则并不是绝对的,总有球队能绕过游走在规则边缘,如活塞对付乔丹便是例子。

十、1988~89赛季,乔丹规则(并不是活塞坏孩子军团执行的那个乔丹法则)。也就是反孤立单打规则,如果进攻队在圈顶外或无球一侧放置3名或3名以上的队员,应宣判违例。由于当时乔丹的突破得分根本无法阻挡,所以公牛队的战术就是其他三个人拉开到一侧,由乔丹在另一侧单干,让能力超强的帮主强吃防守者。而许多专家指责NBA表演性质大于竞技,违背了篮球团队合作的精神。为了缓解这些指责声音,于是联盟出台了这个限制公牛队乔丹单调打法的规则,

十一、1990~91赛季。

1、恶意犯规规则。恶意犯规将被判两罚一掷。而且,通过主裁判的判断,没有明显对球犯规的意向,或者违反常规有可能导致伤病的犯规动作将导致犯规球员被驱逐出场。

如果说88~89赛季的反孤立单打规则是不利于公牛,那现在这条规则则是有利于公牛了。恶意犯规规则的出现,直接废了活塞坏孩子军团一半武功。让活塞那些脏手段不能再肆无忌惮的实施,也就是这个赛季,乔丹终于跨过了活塞。

2、特伦特塔克规则。由于1990年尼克斯VS公牛,比赛还剩0.1秒,塔克接队友马克-杰克逊发出的界外球转身投中三分,最终帮助尼克斯取胜,但赛后公牛队提出抗辩。

于是,NBA确立了如下规则:发球后球立即出界至少需要0.3秒;投篮时间至少需要0.3秒;球员在罚球中取得球权并叫暂停至少需要0.3秒;补篮至少需要0.1秒。

十二、1997~98赛季,建立合理冲撞区。规则规定在NBA的球场中,篮下以篮筐的中心为圆心,以4英尺(1.2米)为半径的半圆,此区域被称作合理冲撞区。站在圆弧线以内,只要防守队员与进攻队员有身体接触,都可能会判防守犯规。在合理冲撞区内,在对方进攻时,防守球员如果垂直跳起来不会被吹罚犯规,不跳或移动身体后起跳造成身体接触就会被吹罚防守犯规。

篮框下面那个弧线,乔丹时代没有那弧线的。这个弧线之内就是合理冲撞区。

这个规则出现,让内线站在篮下造进攻球员进攻犯规变得十分困难,有利于外线突破上篮。同时,个人觉得这个规则是有利于奥尼尔的。90年代,在篮下造奥尼尔进攻犯规是防守这头不可一世的大鲨鱼的办法之一。而出现了合理冲撞区之后,造奥尼尔进攻犯规变得困难了。当然,外线摇摆人也可以冲进去造奥尼尔防守犯规,但毕竟够胆子冲撞奥尼尔的外线还是少数……这也是后来几年奥尼尔在禁区变得更加无法防守的原因之一。

十三、背身五秒规则。1999~2000赛季,源于马克杰克逊无休止的背打,联盟禁止背打超过5秒。

十四、限制以及禁止hand-checking。

1、1994~95赛季,联盟规定只能球员背筐时只能用前臂顶防,而不能用手。

2、1999~2000赛季,规定进攻球员和防守球员均不可侵犯对方已占据的位置,防守者不得以前臂,肩膀,屁股或者手改变或阻止进攻球员的进攻路径。以抓,拍击,搂抱等方式减缓或干扰进攻球员同样视为非法。

3、2004~05赛季,完全禁止hand-checking。

完全禁止hand-checking后,联盟下赛季的平均得分、平均命中率、抢断从上赛季的93.4分,43.9%命中,7.9次抢断变成了97.2分,44.7%命中,7.5次抢断。

有handchecking与没有的区别。

十五、联防与防守三秒。

2001~2002赛季,联盟允许联防,取消非法防守规则。并重新开始引入防守三秒规则。重型内线不能像以前那样整天呆在禁区了。

其实联防和不允许防守三秒是相互制衡的。联防是为了加强防守外线突破,但由于有防守三秒的规则,禁区被放空,让球员突入被重型内线封盖的几率降低。但是,因为与其同时又禁止hand-checking,应该认为现在的规则对于突破能力强的外线的限制是比以前的时代变小的。也是因为如此,大量运动能力强的小个子球员出现,也就是现在的控卫盛世了。而对于内线,联防下的包夹让他们在内线狭小空间显得更加挣扎,也是内线攻击力弱化的重要原因。

十六、2006~07赛季,零容忍规则。NBA球员现时在场上要当一个乖宝宝了,因为若他们向裁判抱怨,则会被判技术犯规

十七、2009~10赛季,走两步规则。允许球员在接球后走两步。很多人用这个规则来黑詹姆斯,其实是有失偏颇的。詹姆斯早期的确是走步比较多,但基本上都是持球突破时发生的。接球后允许走两步对詹姆斯或其他球员的有利程度是差不多的。

总结,其实在NBA发展过程中,规则的变化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像是防守三秒对内线的影响。第一次实行防守三秒规则,让大个子不能随意伫立在禁区,是1967年。带来的后果是除了摩西马龙这个异数外,70年代早期~80年代早期内线巨星的整体质量比60年代成长的张伯伦、拉塞尔、瑟蒙德、威利斯里德、天钩这一批要差一个档次。直到81年取消防守三秒,接着80年代到90年代出现以四大中锋为首的优质大个子喷涌。然后2001年再度实施防守三秒等有利于小个子突破的规则,便是现在的大个子内线凋零,控卫盛世。规则的威力可见一斑……

关于篮球、足球比赛的具体规则。

我说篮球吧,篮球比赛一队上场5人,一场比赛共4节,每节12分钟.中途可以无限制换人.上篮时被对方打到手可以罚球2颗,如果进了的罚1颗.如果不是上篮犯规,满5次也要罚球,2颗.可以了吗?哦对了,还有,无目的性的防守超过3秒是技术犯规.8秒种必过半场,进攻时间只有24秒.

具体规则:由两个队比赛,每队11人(十名队员和一名守门员)。只有守门员在禁区里可以用手触球,其他人不许。其他人可以用除了小臂一位的任何地方。比赛分为上、下半场,每半场45分钟,中间有15分钟休息。如果比赛遇到问题耽误了一些时间,裁判员可以在补时一会。开始之前,用猜硬币的方法判断哪方先发球。每队可更换三名球员(友谊赛除外)。

当犯规时,按情况给予不同处罚,分为口头警告、出示黄牌、出示红牌,(2黄=1红,得到红牌后将下场,不能再参加本场比赛)。

犯规:推人、拉人、打人、踢人、抬脚过高、背后铲人等等。

越位:甲在对方半场在对方队员身后接球即判做越位。

界外球:皮球越过边线时,由最后触球的那个人的对方球员发球,必须站在边线外发球,可以助跑,双手持球从头后经头顶抛出。

球门球和角球:足球越过底线,如果最后触球的是攻方球员,则守方获得球门球;如果是守方最后触球,那攻方在角球点发角球。

任意球:分为间接任意球和直接任意球,间接任意球必须传而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门。

点球:守方在禁区里对攻方犯规,则攻方获得一个点球。在点球点发。此时除了踢点球的人和对方守门员之外,所有人都必须到禁区外等候。

有篮球规则

足球规则

第一章 比赛场地

1.场地面积:比赛场地应为长方形,其长度不得多于120米或少于90米,宽度不得多于9O米或少于45米(国际比赛的场地长度不得多于110米或少于100米,宽度不得多于75米或少于64米)。在任何情况下,长度必须超过宽度。

2.画线:比赛场地应按照平面图画出清晰的线条,线宽不得超过12厘米,不得做成“V”形凹槽。较长的两条线叫边线,较短的叫球门线。场地中间画一条横穿球场的线,叫中线。场地中央应当做一个明显的标记,并以此点为圆心,以9.15米为半径,画一个圆圈叫中圈。场地每个角上应各竖一面不低于1.50米高的平顶旗杆,上系小旗一面;相似的旗和旗杆可以各竖一面在场地两侧正对中线的边线外至少:米处。

3.球门区:在比赛场地两端距球门柱内侧5.50米处的球门线上,向场内各画一条长5.50米与球门线垂直的线,一端与球门线相接,另一端画一条连接线与球门线平行,这三条线与球门线范围内的地区叫球门区。

4.罚球区:在比赛场地两端距球门柱内侧16.50米处的球门线上,向场内各画一条长16.50米与球门线垂直的线,一端与球门线相接,另一端画一条连接线与球门线平行,这三条线与球门线范围内的地区叫罚球区,在两球门线中点垂直向场内量11米处各做一个清晰的标记,叫罚球点。以罚球点为圆心,以9.15米为半径,在罚球区外画一段弧线,叫罚球弧。

5.角球区:以边线和球门线交叉点为圆心,以1米为半径,向场内各画一段四分之一的圆弧,这个弧内地区叫角球区。

6.球门:球门应设在每条球门线的中央,由两根相距7.32米、与西面角旗点相等距离、直立门柱与一根下沿离地面2.44米的水平横木连接组成,为确保安全,无论是固定球门或可移动球门都必须稳定地固定在场地上。门柱及横木的宽度与厚度,均应对称相等,不得超过12厘米。 球网附加在球门后面的门柱及横木和地上。球网应适当撑起,使守门员有充分活动的空间。

注:球网允许用大麻、黄麻或尼龙制成。尼龙绳可以用,但不得比大麻或黄麻绳细。

第二章 球

比赛用球应为圆形,它的外壳应用皮革或其它许可的材料制成,在它的结构中不得使用可能伤害运动员的材料。

球的圆周不得多于71厘米或少于68厘米。球的重量,在比赛开始时不得多于453克或少于396克。充气后其压力应相等于0.6一1.1 个大气压力(海平面上),即相等于600-1100克/厘米’。在比赛进行中,未经裁判员许可,不得更换比赛用球。

国际理事会决议一

1.比赛所用的球,是比赛场地所属协会或俱乐部的财物,在比赛结束时,应将球交给裁判民

2.国际理事会随时决定制球的质料。任何经许可的质料,均应由国际理事会核准。

3.国际理事会已批准的规则对球所定的相等重量:14至16英两等于396至453克。

4.如球在比赛进行中破裂或漏气时,应立即停<止比赛,用新球在原球破漏时所在地,点以坠球恢复比赛。除非当时球在球门区内,如遇这种情况,则应在停止比赛时球所在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坠球恢复比赛。

5.如球破漏发生在球时,应用新球按照相应裁判员,并应在比赛成球时互换。

6.不按此执行则按无替补队员处理。

国际理事会决议二

1.每队上场队员的最少人数,由各国足球协会酌定。

2.理事会认为,任何一队少于7名队员时,该场比赛应为无效。

3.队员在比赛开始前被罚令出场,可从已登记的替补队员中选一人替补,不应因进行替补而延迟开球。 队员在比赛开始后被罚令出场者,不得替换。 凡替补名单中的替补队员,不论是在比赛开始前,或在比赛开始后被罚令出场,均不得更换0匕项决议仅指违反规则第十二章而被罚令出场的队员,而不适用违反规则第四章的队员)。

第三章 队员人数

上场比赛的两个队每队队员人数不得超过11人。

每队必须有一名守门名。

·每队在比赛时可有1-2名替补队员,如果是“友谊比赛”,可以有5名以下的替补队员。

·在经裁判员同意后,在比赛暂停时,替补队员可替换队员。

·只有在被替补队员下场后,替补队员才能上场。

·未经裁判员同意,任何队员不得上场或下场。

第四章 队员装备

1.·a.上场队员必需的装备是:运动上衣、短裤、护袜、护腿板和足球鞋。

· b.上场队员不得穿戴能危及其他运动员的任何物件。

2.护腿板必须由护袜全部包住,而且应是由适当的材料制成(橡胶、塑料、聚氨脂或其它类似的材料)。

3.守门员的服装颜色必须有别于其他上场队员和裁判替补守门员或其他任何队员时,均应遵守下列规定:

·a.替补前应先通知裁判员。

·b.替补队员在被替补队员离场,并得到裁判员许可后,方可进入比赛场地。

·c.替补队员应在比赛成球时从中线处进场。

·d.被替补下场的队员不得再次参加该场比赛。

·e.替补队员无论上场与否,裁判员均有权对其行使职权。

4.替补队员进入比赛场地,即成为场上队员,同时被替换出场的队员不再是场上队员,至此替补结束。

罚则:

· a.对于违反本章第(4)条规定者,比赛不应暂停,应在比赛成球时立即警告各有关队员。

· b.如替补队员未经裁判员许可擅自进场,则应停止比赛,并视情节对该替补队员予以警告,令其离场或罚令出场,然后由裁判员在比赛暂停时球所在地点执行坠球恢复比赛。除非当时球在球门区内,如遇这种情况,则应在停止比赛时球所在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坠球。

· c.对违反本章任何其它规则的有关队员,均应警告。如果裁判员暂停比赛执行警告,则应由对方队员在比赛暂停时球所在地点,踢间接任意球恢复比赛。如果在其本方的球门区内罚任意球,则可在其球门区内的任何地点执行;如果在对方的球门区内罚任意球,则应在比赛暂停时球所在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执行。

· d.如竞赛规程要求在比赛前将替补队员名单交给裁判

罚则:场上队员违反本章规定时,除非在成球前,该队员已经调整好装备,否则在成球后,该队员应离场调整或换取装备。离场调整和换取装备的队员在回场前,必须先报告裁判员,经裁判员检查符合规定后,只有在比赛成球时方可进场比赛。场上队员违反了本章规定时,不要立即停止比赛。

第五章 裁判员

每场比赛应委派一名裁判员执行裁判任务。在他进入比赛场地时,即开始行使规则赋予他的职权。 在比赛暂停或比赛成球时出现的犯规,裁判员均有判罚权。裁判员在比赛进行中,根据比赛实际情况,诸如比赛结果等所作的判决,应为最后判决。他应当:

a.执行规则

b.避免作出对犯规队有利的判罚。

c.记录比赛成绩和比赛时间,使比赛赛足规定的时间或双方同意的时间,并补足由于偶然事故或其它原因所损耗的时间。

d.因违反规则、遇风雨、观众或外界人员干扰及其它原因妨碍比赛进行时,裁判员有权暂停、推迟或终止比赛。事后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有关要求将具体情况书面报告主办机构。书面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一经投邮即为合乎手续。

e.裁判员从进入比赛场地起,对犯有不端和不正当行为的队员应给予警告并出示黄牌。事后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有关要求将该队员的姓名和具体情况书面报告主办机构。

f.除参加比赛的队员及巡边员外,未经裁判员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比赛场地。

g.如裁判员认为队员受伤严重时,应立即停止比赛,须将受伤队员尽可能迅速地移至场外,并立即恢复比赛。如队员受轻伤,则比赛不应在成球前停止。凡队员能自己走到边线或球门线接受任何护理者,不得在场内护理。

h.裁判员对于场上队员的暴力行为、严重犯规、使用污言秽语或辱骂性语言,以及经警告后仍犯有不正当行为者,应罚令出场并出示红牌。

i.在每次比赛暂停后,以信号指示恢复比赛。

j.审定比赛用球是否符合规则第二章的要求。

第六章 巡边员

每场比赛应委派两名巡边员,他们的职责(由裁判员决定)应为示意:

1.何时球出界成球;

2.应由哪一队踢角球、球门球或掷界外球;

3.当要求替补时。 他们还应协助裁判员按照规则控制比赛。巡边员如有不正当行为或不适当地干扰比赛,裁判员则应免除其职务并指派他人代替(裁判员应将此情况上报主办机构)。巡边员使用的手旗,应由比赛场地所属的俱乐部提供。

第七章 比赛时间

比赛时间应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场,每半场45分钟。特殊情况双方同意另定除外,并按下列规定执行:

·a.在每半场中由于替补、处理伤员、延误时间及其它原因损失的时间均应补足,这段时间的多少由裁判员决定。

·b.在每半场时间终了时或全场比赛结束后,如执行罚球点球,则应延长时间至罚完为止。 除经裁判员同意外,上下半场之间的休息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第八章 比赛开始

a.比赛开始前,应用投市方式选定开球或场地,先挑的一方应有开球或场地的选择权。比赛应在裁判员发出信号后,由开球队的一名 队员将球踢入(即踢动放走在比赛场地中央的球)对方半场开始。在球被踢出前,每个队员都应在本方半场内,开球队的对方队员还应当保持距球不少于9.15米;球被踢出后,须滚动到它自己的圆周距离时,才应认为比赛开始,开球队员在球经其他队员触或踢及前不得再次触球。

b.在进一球后,应由负方一名队员以同样方式,重新开球继续比赛。

c.下半场开始时,两队应互换场地,并由上半场开球队的对方开球。

§罚则:

a.任何违反本章规则的开球都应重开。如开球队员在球经其他队员触或踢及前再次触球,则应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地点。

b.踢间接任意球。如队员在对方球门区内犯规,则这个任意球可以在球门区内的任何地点执行。

c.开球不得直接射门得分。

d.比赛如因本规则未规定的原因暂停时,球并未越出边线或球门线,则恢复比赛时,裁判员应在暂停时球所在的位置坠球,球着地即恢复比赛,如果比赛暂停时球在球门区内,则应在比赛暂停时球所在位置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坠球,坠球时在球落地之前,队员不得触球,否则应由裁判员重新坠球。

第九章 比赛进行及球

§下列情况成球:

·1.当球不论在地面或空中全部越过球门线或边线时.

·2.当比赛已被裁判员停止时。

自比赛开始至比赛终了时,比赛均应在进行中,包括:

·a.球从球门柱、横木或角旗杆弹回场内。

·b.球从场上的裁判员或巡边员身上弹落于场内。

·c.场上队员犯规而裁判员并未判罚。

第十章 计胜方法

·除规则另有规定外,凡球的整体从门柱间及横木下越过球门线,而并非攻方队员用手掷入、带入,故意用手或臂推入球门(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除外),均为攻方胜一球。

在比赛中,胜球较多的一队为得胜队,如双方均未胜球或胜球数目相等,则这场比赛应为“平局”。

第十一章 越位

1.凡进攻队员较球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者,即为处于越位位置。下列情况除外:

a.该队员在本方半场内。

b.至少有对方队员两人比该队员更接近于对方的球门线。

2.当队员踢或触及球的一瞬间,同队队员处于越位位置时,裁判员认为该队员有下列行为,则应判为越位:

a.在干扰比赛或干扰对方;

b.企图从越位位置获得利益。

3.下列情况,队员不应被判为越位:

a.队员仅仅处在越位位置;

b.队员直接接得球门球、角球或界外掷球。

4.队员被判罚越位,裁判员应判由对方队员在越位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果该队员在对方球门区内越位,那么这个任意球可以在越位时所在球门区内任何地点执行。

第十二章 犯规与不当行为

队员故意违反下列九项中的任何一项者,即:

a.踢或企图踢对方队员。

b.绊摔对方队员,即在对方身后或身前,伸腿或屈体绊摔或企图绊摔对方。

c.跳向对方队员。

d.猛烈地或带有危险性地冲撞对方队员。

e.除对方正在阻挡外,从背后冲撞对方队员。

f.打准企图打对方队员准向对方吐唾沫。

g.拉扯对方队员。

h.推对方队员。

i.用手触球,例如:用手或臂部携带、推击球(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除外)。

以上情况都应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踢直接任意球。如犯规地点在对方球门区内,该任意球可以在球门区内任何地点执行。如果守方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故意违反上述九项中的任何一项者,应判罚球点球。 在比赛进行中,如守方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故意违反上述九项中任何一项时,则不论当时球在什么位置,都应判罚球点球。

队员犯有下列五项犯规中的任何一项者,即:

1.裁判员认为其动作带有危险性,例如:企图去踢守门员已接住的球。

5.比赛中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时:

a.以手控制球后向任何方向持球、拍球或向空中抛球再接住,行走4步以上而未使球进入比赛状态。

b.持球后在行走4步过程中及其前后,虽已使球进入比赛状态,但未经罚球区外的同队队员或罚球区内外的对方队员触球前,根据第5(c)条的情况自己再次用手触球。

c.同队队员故意将球踢给守门员后,守门员用手触球。

d.裁判员认为由于战术上的目的,有意停顿比赛,延误)比赛时间而使本队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以上情况都应根据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踢间接任意球。

e.队员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被警告并出示黄牌:

f.比赛开始后,队员进场或重新进场加入比赛或在比赛进行中离场:意外事故除外),不论哪一种情况,事先未经裁判员示意允许者。

g.如果裁判员暂停比赛执行警告,则由对方在暂停比赛时球的所在地点根据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踢间接任意球恢复比赛。

h.如犯规队员另有更严重的犯规情节时,则应按规则的有关规定判罚。

i.队员连续违反规则。

j.用言语或行动对裁判员的判决表示不满者。

k.有不正当行为者。

除发生更严重的犯规外,队员的行为属上述最后三项中的任何一项者,应给予黄牌警告,并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根据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踢间接任意球。

6.裁判员认为队员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罚令其出场并出示红牌:

a.犯有暴力行为。 b.严重犯规。 c.用污言秽语或进行辱骂。 d.经黄牌警告后,因犯规又被给予第二次黄牌警告。 因罚令队员出场使比赛暂停,如该队员并未违反其它规则时,则应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根据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踢间接任意球。

第十三章 任意球

任意球分两种:直接任意球(这个球可以直接射入犯规队球门得分)及间接任意球(踢球队员不得直接射门得分,除非球在进入球门以前曾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

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踢直接或间接任意球时,在球被踢出罚球区前,所有对方队员都应站在该罚球区外,并须至少距球9; 15米。当球滚至球的圆周距离,并出罚球区后比赛即为恢复。守门员不得将球接入手中后再踢出进入比赛,如球未 被直接踢出罚球区,则应令重踢。

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外踢直接或间接任意球时,所有对方队员在球被踢出前应至少距球9. 15米,除非他们已站在自己的球门线上,当球滚动至球的圆周距离时,比赛即为恢复。

如果对方队员在任意球踢出前,进入罚球区或距球少于9. 15米,裁判员应令其退到规定的位置后,方可执行罚球。

踢任意球时,须将球放定。踢任意球的队员将球踢出后,在球经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尽管本规则的其它条款对踢任意球的地点已作出规定:

1.守方在本方球门区内踢任意球时,可以在球门区内的任何地点执行。

2.凡攻方在对方球门区内踢间接任意球时,应在距犯规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执行。

罚则:如踢任意球的队员在球被踢出后,经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再次触球,则应判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队员在对方球门区内犯规,则这个任意球可以在球门区内的任何地点执行。

第十四章 罚球点球

罚球点球应从罚球点上踢出,必须明确主罚队员。踢球时除主罚队员和对方守门员外,其他队员均应在该罚球区外及比赛场内,并至少距罚球点9.15米处。对方守门员在球被踢出前,必须站在两门柱间的球门线上(两脚不得移动)。主罚队员必须将球向前踢出;在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当球滚动至球的圆周距离时,比赛即为恢复。罚球点球可直接射门得分。当比赛进行中执行罚球点球,以及在上半场准全场比赛终了而延长时间执行或重踢罚球点球时,如踢出的球触及任何一个门柱或两个门柱;或触及横木;或触及守门员;或连续触及门柱、横木或守门员而进入球门,只要没有犯规现象发生,均应判为胜一球。

罚则: 对违反本章任何规定者,应作如下处理:

a.如守方队员犯规,则球未罚中应重罚。

b.如踢罚球点球队员以外的攻方队员犯规,则球罚中无效,应重罚。

c.如踢罚球点球队员在比赛恢复后犯规,则应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地点根据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踢间接任意球。

第十五章 掷界外球

当球的整体不论在地面或空中越出边线时,应由出界前最后触球队员的对方队员,在球出界处掷向场内任何方向。

掷球时,掷球队员必须面向球场,两脚均应有一部分站立在边线上或边线外,不得全部离地,用双手将球从头后经头顶掷入场内。球一进场内比赛立即恢复。掷球队员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掷界外球不得直接掷入球门得分。

罚则:

a.如球不按规定的方法掷入场内,应由对方队员在原处掷界外球。

b.如掷球队员掷球入场后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再次触球时,应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 队员在对方球门区内犯规或在本方球门区内犯规,则应根据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踢间接任意球。

第十六章 球门球

当球的整体不论在空中或地面从球门外越出球门线,而最后踢或触球者为攻方队员时,由守方队员在球门区内任何 地点直接踢出罚球区恢复比赛。守门员不得将球接入手中后再踢出进入比赛。如球未被直接踢出罚球区,即未进入比赛, 应令重踢。踢球门球的队员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踢球门球不得直接射门得分,踢球门球时,对方队 员在球被踢出罚球区前都应站在罚球区外。

罚则:

踢球门球的队员将球踢出罚球区后,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再次触球,应判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 任意球。如队员在球门区内犯规,则根据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执行。

第十七章 角球

当球的整体不论在空中或地面从球门外越出球门线,而最后踢或触球者为守方队员时,由攻方队员将球的整体放走。在离球出界处较近的角球区内踢角球。

踢角球时,不得移动角旗杆。角球可直接胜一球。踢角球队员的对方队员在球未进 入比赛时,即球未滚动至球的圆周距离时,不得进入距球9.15米以内。踢角球队员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

罚则:

a.踢角球的队员,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再次触球时,裁判员应判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队员在球门区内犯规,则根据规则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执行。

b.如有任何其它犯规,角球均应重踢

有篮球规则

足球规则

第一章 比赛场地

1.场地面积:比赛场地应为长方形,其长度不得多于120米或少于90米,宽度不得多于9O米或少于45米(国际比赛的场地长度不得多于110米或少于100米,宽度不得多于75米或少于64米)。在任何情况下,长度必须超过宽度。

2.画线:比赛场地应按照平面图画出清晰的线条,线宽不得超过12厘米,不得做成“V”形凹槽。较长的两条线叫边线,较短的叫球门线。场地中间画一条横穿球场的线,叫中线。场地中央应当做一个明显的标记,并以此点为圆心,以9.15米为半径,画一个圆圈叫中圈。场地每个角上应各竖一面不低于1.50米高的平顶旗杆,上系小旗一面;相似的旗和旗杆可以各竖一面在场地两侧正对中线的边线外至少:米处。

3.球门区:在比赛场地两端距球门柱内侧5.50米处的球门线上,向场内各画一条长5.50米与球门线垂直的线,一端与球门线相接,另一端画一条连接线与球门线平行,这三条线与球门线范围内的地区叫球门区。

4.罚球区:在比赛场地两端距球门柱内侧16.50米处的球门线上,向场内各画一条长16.50米与球门线垂直的线,一端与球门线相接,另一端画一条连接线与球门线平行,这三条线与球门线范围内的地区叫罚球区,在两球门线中点垂直向场内量11米处各做一个清晰的标记,叫罚球点。以罚球点为圆心,以9.15米为半径,在罚球区外画一段弧线,叫罚球弧。

5.角球区:以边线和球门线交叉点为圆心,以1米为半径,向场内各画一段四分之一的圆弧,这个弧内地区叫角球区。

6.球门:球门应设在每条球门线的中央,由两根相距7.32米、与西面角旗点相等距离、直立门柱与一根下沿离地面2.44米的水平横木连接组成,为确保安全,无论是固定球门或可移动球门都必须稳定地固定在场地上。门柱及横木的宽度与厚度,均应对称相等,不得超过12厘米。 球网附加在球门后面的门柱及横木和地上。球网应适当撑起,使守门员有充分活动的空间。

注:球网允许用大麻、黄麻或尼龙制成。尼龙绳可以用,但不得比大麻或黄麻绳细。

第二章 球

比赛用球应为圆形,它的外壳应用皮革或其它许可的材料制成,在它的结构中不得使用可能伤害运动员的材料。

球的圆周不得多于71厘米或少于68厘米。球的重量,在比赛开始时不得多于453克或少于396克。充气后其压力应相等于0.6一1.1 个大气压力(海平面上),即相等于600-1100克/厘米’。在比赛进行中,未经裁判员许可,不得更换比赛用球。

国际理事会决议一

1.比赛所用的球,是比赛场地所属协会或俱乐部的财物,在比赛结束时,应将球交给裁判民

2.国际理事会随时决定制球的质料。任何经许可的质料,均应由国际理事会核准。

3.国际理事会已批准的规则对球所定的相等重量:14至16英两等于396至453克。

4.如球在比赛进行中破裂或漏气时,应立即停<止比赛,用新球在原球破漏时所在地,点以坠球恢复比赛。除非当时球在球门区内,如遇这种情况,则应在停止比赛时球所在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坠球恢复比赛。

5.如球破漏发生在球时,应用新球按照相应裁判员,并应在比赛成球时互换。

6.不按此执行则按无替补队员处理。

国际理事会决议二

1.每队上场队员的最少人数,由各国足球协会酌定。

2.理事会认为,任何一队少于7名队员时,该场比赛应为无效。

3.队员在比赛开始前被罚令出场,可从已登记的替补队员中选一人替补,不应因进行替补而延迟开球。 队员在比赛开始后被罚令出场者,不得替换。 凡替补名单中的替补队员,不论是在比赛开始前,或在比赛开始后被罚令出场,均不得更换0匕项决议仅指违反规则第十二章而被罚令出场的队员,而不适用违反规则第四章的队员)。

第三章 队员人数

上场比赛的两个队每队队员人数不得超过11人。

每队必须有一名守门名。

·每队在比赛时可有1-2名替补队员,如果是“友谊比赛”,可以有5名以下的替补队员。

·在经裁判员同意后,在比赛暂停时,替补队员可替换队员。

·只有在被替补队员下场后,替补队员才能上场。

·未经裁判员同意,任何队员不得上场或下场。

第四章 队员装备

1.·a.上场队员必需的装备是:运动上衣、短裤、护袜、护腿板和足球鞋。

· b.上场队员不得穿戴能危及其他运动员的任何物件。

2.护腿板必须由护袜全部包住,而且应是由适当的材料制成(橡胶、塑料、聚氨

篮球是什么?

篮球是圆的。标准男子比赛篮球直径为 24.6厘米,而篮圈直径为45厘米 ,篮球最大的横切面面积只占篮圈面积约30%。

且篮球必须是正圆体,颜色为橘色,外皮必须用皮、橡胶或合成物质等材质制成,重600至650克,周长75至78厘米。

球内气压的程度,以从球底部量起约1.8公尺的高度落到比赛场地上,其反弹高度,从球的顶部量起不得低于1.2公尺,或高于1.4公尺。

正规的篮球分为4种型号;分别是:#7,#6,#5,#3 。

1、标准男子比赛用球:重量600-650g, 圆周75-76cm,这是#7号篮球;

2、标准女子比赛用球:重量510-550g,圆周70-71cm,这是#6号篮球;

3、青少年比赛用球:重量470-500g,圆周69-71cm,这是#5号篮球;

4、儿童比赛用球:重量300-340g,圆周56-57cm,这是#3号篮球。

扩展资料:

篮球运动的特点:

对抗性:篮球运动持续时间可长可短,但需要参与者快速奔跑、突然与连续起跳、敏捷反应与力量抗衡。

集体性:篮球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技战术能力,以及在比赛中表现出的智慧、胆略、意志、活力与创造力,运动员也必须具备勇敢顽强的斗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

观赏性:篮球比赛中,可以欣赏到娴熟的运球、巧妙的传球、准确的投篮、机智的抢断、精彩的扣篮和出奇的封盖,再加上攻守交错、对抗变换,从而使比赛双方斗智斗勇,球场形势变化富有戏剧性,能使参与者和观看者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愉悦。

趣味性:篮球运动简单易行,趣味性很强,可以因人、因地、因时、因需而异。通过变换各种活动方式,篮球运动更加方便与吸引人们的参与,以达到活跃身心、健身强体的目的,进而提高社会的文明氛围,充实人们业余文化娱乐生活。

健身性:人们通过参与篮球运动,既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使个性、自信心、审美情趣、意志力、进取心、自我约束等能力都有很好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团结合作、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