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很好的破解对方的联防战术啊

大学篮球技巧-大学篮球怎么破联防

用普林斯顿战术破解联防

简单讲,是由现在的国王助理教练皮特?6?1卡里尔发明的,这种打法指无球移动、空切和反跑,不断地传球,坚持整体篮球和团队精神,注重内线传球,内线指挥。该战术十分注重“空间、实际、观察、执行”四个环节,其中反跑是普林斯顿打法的招牌。普林斯顿普林斯顿战术是帝王队赖以成名的战术,讲求整体合作性.

“普林斯顿打法”的格言就是“强壮能占弱小的便宜,而聪明能占强壮的便宜。”这种打法的精髓是“人动,球动,协调一致。”人动就是指无球移动、空切和反跑,球动指不断地传球,分享球。其中反跑是普林斯顿打法的招牌。

“普林斯顿打法”十分注重“空间、时机、观察、执行”四个环节。空间指场上队员之间的位置、距离,时机指传球、跑动、反跑的时机,观察指观察对方的防守站位,执行指执行基本技术。

这种打法注重内线传球,内线指挥。实行这种打法的中锋叫组织中锋。在球场上,五个人都会传球,都能投篮,都爱组织,坚持整体篮球和团队精神。

普林斯顿进攻战术体系,由现在的国王队助理教练Pete Carril创始,因为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篮球队任教时的标志性的“后门”战术而得名。此战术进攻体系,主要定位在不断的传球、挡人和有意识的无球跑动,通过一系列的配合,在篮下创造出空当,使得进攻一方轻松得分。

这种战术的格言就是“别扭头,否则你就开了后门!”此种进攻战术分为低位进攻和高位进攻两种,第一部分将主要介绍低位进攻:

战术的第一步:寻找中锋。普林斯顿进攻战术的理念就建立在将球交给中锋,然后让中锋成为进攻组织者。所以不管是在攻守转换中还是阵地进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中锋”,也就是图上的5号球员。

战术的第二步:站位。进攻队形将以中锋在有球一侧的2-2-1站位开始。在这里起到决定作用的将是你的外围队员能否更好地向中部移动。如果你的球员都是可以在球场的两端运球和传球的人,那将会更加有利于这个战术

战术的第三步:第一次切入。1号队员传球给侧翼的3号,然后向相反方向的底角切入。要注意:每一次这种单人的切入都要全速并且让对方感到威胁。这时,2号队员就会移动到三分线的弧顶处,这一战术的关键部位。

战术的第四步:这时进攻将会发动,面对不同的防守,将会有不同的进攻组合:

1、第一个后门。如果中锋(5)面对地位,不能接球组织最初的进攻,那么3号运球到肘部(罚球线和罚球弧的接合部)。如果这时防守2号的对方队员紧贴2号以防止3的传球或者他扭头去看球,那么2号的后门就打开了。这时3号被要求必须能够单手传球,因为这种传球速度更快,同时延缓2号防守队员的防守。

2、对位接球。当中锋在低位要到位,那么3号将球传入内线,同时向底角移动以等待防守队员包夹中锋的时候出现的空位三分出手的机会。如果,没有包夹,那么就给了中锋一个一对一单打的良好空间。当然还有另外的选择,那就是2号的变化.

3、另一个后门切入。在中锋接到球之后,2号向相反方的底角切入,这时4号向弧顶的空当处移动,然后1号取代4号的位置。如果4号的防守队员去看球或者紧贴4号,4号就可以通过反向跑动接5号的快速传球后获得后门。这时大家就应该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战术要求有一个会传球的中锋了吧.

4、掩护切入。当中锋持球时,他也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传球给4号,就是借助于2号的掩护。这就要求4号必须时刻注意对方的防守,如果防守队员被2号的掩护所欺骗,那么4号就同样得到反向跑动接球得分的机会了5、空切+运球。当球从低位传出,传到2号队员,2号面向另一个外围队员4号运球。当4号的防守队员注意球的时候,4号就可以反跑切入接2的传球,上篮得分!在这种进攻中,如果4号没有空位接球的机会,那么1号上提接应2号的传球,然后4号落低位,5号提到高位给2号挡人,然后2号接1号的传球获得跳投的机会6、另一种空切+运球。当5将球传出,传给低位的3号。这时2号已经移动到底角,4号代替了他的弧顶位置。由3号运球到肘部,为4号建立切入的机会。或者在1代替4号之后,3将球传给1,然后5号上提为3掩护,从而使3接1的传球得到跳投机会。这里的战术6其实就是战术5的低位变化。

此种战术变化的关键:任何时候外围的进攻队员如果不能抓住一次传球的机会,那么他的最佳机会就是利用对方防守队员的意图,通过变向切入篮下得分。总结:很明显,这种战术建立在进攻队员良好的视野和阅读比赛(了解防守队员的意图)的能力之上,由此选择出正确的进攻方式。此种战术已经被不断的证明,可以抵消对方队员强大的个人能力。最后我们以Pete Carril的话来结束这一部分:“在这种站书中,大个子总要从小个子那里获得球,但是,请记住,最精妙的传球是出于大个子的。”

篮球比赛中应如何破解二三联防?

首先, 按照常理来说, 要破二三联防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传球+突破+投3分+前场篮板. 基本上就是传切和突分. 还有就是挡拆. 可是我们队没有很好的中锋, 身高也不够, 意识还可以. 这一点比较让我头疼. 所以就形成我在顶弧分球到两边45度角, 然后有机会就投3分和冲抢篮板(我们的外线投手还不错, 能突能分). 但是如果对方卡位好的话, 很难拿到前场篮板. 所以就完成了一次进攻.

第二, 我们的中锋喜欢在禁区右侧单打或者策应(他只会这些), 不喜欢上来给前锋和后卫做挡拆, 所以光靠前锋突收效有限, 这样就经常形成4个人看一个人打, 大家也不跑动, 既不能打乱对方阵脚, 也容易造成失误.

防守时常用的是半场盯人, 因为有些人对于联防的站位和各自的防守区域还不明确, 所以我们在防守上花的力气太大, 我的意思是说对于一些战术不系统化的球队, 我们根本就不需要用盯人, 那样就可以节省更多的体力放在进攻上.

怎么样才能有效的攻破篮球的2/3联防?

基本上假如采用传导战术,要破2-3联防,尤其还兼包夹的联防,主要要利用3个外围球员在罚球线,也就是高位以上至3分线圈顶这区域,来进行以多打少的策略、战术;也就是必须要在球场两边45度与,3分线圈顶这三个点,分别站有外围球员,这样来传导打击对手所谓2-3中的2个人,尤其对手假如还包夹,这传导的策略效果更大。试想:当球传导到球场右侧45度的3分线附近,防守2-3的2之右侧球员势必要移位防守,此时,球场中央,也就是3分线圈顶与球场左侧45度3分线附近这两位进攻球员,就会出现2个打1个的状况;反正必须的概念是,假如想要利用一般性的传导,来进行破坏区域联防,就先有个概念是,设计以多打少就对了。像对手假如采取3-2区域呢?那就采用2-3,也就是在禁区与两边低位共布置3个人,如此来以3个人进攻对手的3-2之2个人就是了。

在篮球比赛中,怎么破对方的联防和挡拆

破联防:多采用突破分球,外线再传入内线,或在空位投三分破挡拆:从理论上讲,破挡拆并不难,只要防守球员横向移动速度够快。然而挡拆却成为当今最具实效的配合打法之一,无论是超级球星还是普通的球员,都可以通过挡拆来完成高效率的进攻,整体防守强如火箭,个人防守强如科比,无不在挡拆配合面前吃憋。其实球迷无需对挡拆配合谈虎色变,世上没有绝对的固若金汤,自然也没有绝对的无坚不摧,任何一个NBA教头胸中都藏有无数的对策,余不才,愿为论坛诸君试解一二以破之。

挡拆也是基于无球掩护的一种高级变化,一挡一拆之间暗藏杀机。欲破挡拆,必先识破挡拆的目的。挡拆的大目的无外乎两个,其一是为持球队员制造进攻空间,其二是形成错位防守。围绕这两个目的,一挡一拆可以演化出很多不同的套路。为什么两个后卫之间很少进行挡拆配合,为什么大中锋和大前锋之间很少进行挡拆配合?因为这种换位的意义不大,无法形成身高或者速度上的落差,所以尽管他们之间彼此无球掩护并不少见,但是发动挡拆配合的情况就相当罕见了。是故,挡拆配合多发生在高位,发生在高大球员与小个球员之间。

要防挡拆并不难,难点在于识破挡拆的目的,也是就对手是否拆,怎样拆。以火箭队为例。当姚明盯防的球员去高位做掩护,对于姚明来说,这时就有一个战术性的选择:防出去堵小个球员或者收缩在篮下预防高大球员空切。擅长挡拆配合的球队往往对于对手的防守策略反应极快,姚明追防出去,对方可以分球给掩护球员空切,姚明收缩不动,对方仍然可以分球给掩护球员高位跳投或者自己直冲篮下,无论姚明动或者不动,他都处于相当被动的不利局面。

轮转换位的速度和预判对手的进攻重心,是防守者取得先机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后者。每一次都准确揣摸对手的心思是不可能的,精明的防守者必须意识到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挡拆之后的双下是最糟糕的结果,两害相并取其轻,无论对方拆或不拆,全力夹击威胁最大的那一个。对于姚明来说,就是在控制小斯(托马斯)与控制纳什(巴播撒)之间做出抉择,掌舵人虽然是范甘迪,但是球员也必须对球场上的变化足够敏锐。防守方往往根据对方掩护球员的技术特点来选择防守策略,对于中远投准的,姚明一般会试探性的夹击持球者,然后迅速移动到对方掩护球员身边,对于空切能力好的,姚明一般很少防出去,而是留守篮下,若是遇到又能投又能突的,姚明就只有依靠自己的经验取舍轻重了。

挡拆必然是有其目的,破坏了其原部属的目的,那么破挡拆就成功了一半。把对方的选择性限制在最低,甚至集中在一个点,这样一来,对手就由一支球队变为一名球员,只要本方能够保证进攻成功率,在必要的时刻突然改变策略冻结对方这一点,就足以打乱对手的全盘部署,那么挡拆将成为对手自己的陷阱。

破挡拆切忌顾此失彼。姚明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想防出去怕内线空虚,想缩在内线怕对方中远投,姚明只要一犹豫,对手的挡拆就基本上成功了——高位掩护发生,己方只有一名球员根本无法控制对手的或突或传或投。结果就是本方千疮百孔,对方多点开花。

姚明面对挡拆配合永远是被动的,因为他的横向移动速度不够快,而且体能不够折腾,无论姚明怎样积累经验,他都很难改变自身素质。也就是说,姚明很难仅凭队友轮转换位和自己的预判成功的防守挡拆配合,对于姚明来说,最好的防守策略就是反击,在进攻段用去高效率进攻打击对手,回到防守端放对方的大个子中远投。

影响防挡拆效果的不仅仅是大个子,作为防御第一线的外线球员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挡拆能否形成,关键在于盯防持球者的这名球员的站位以及敏锐性。高位掩护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持球者横向扯动,另一种则是纵向快速突破,防守球员必须在盯防持球者的同时,还要留意对方掩护球员的站位,往往他只能通过队友的提醒,不过有些时候他们也会稍微侧身故意给持球者提供通道以避开掩护者。不过,追还是堵,亦是他必须面对的选择。夹击或者错位防守,这时候需要队员之间绝对的默契,目标是破坏拆的时机。科比也许是一个非常出色的防守者,但是他在挡拆面前的敏锐性相当低,甚至可以说是天真,而挡拆恰恰是对付他这类型防守球员的法宝。

其实,能打好挡拆配合的,一般都擅长分解挡拆的套路,而防不好挡拆的,也往往打不好挡拆。姚麦之间的挡拆配合如凤毛麟角,因为姚明不擅长短距离冲刺而且麦迪的突破速度也不突出,火箭队比较会打挡拆配合的是霍华德配麦迪、海耶斯配麦迪,一个中投,一个空切,如果姚明掌握了二者的优点,那么也有助于他防守挡拆,如果阿尔斯通们掌握了麦迪的分球技巧,同样有助于他们防守挡拆。

打篮球,怎么才能破联防

1,解读变化多端的防守方式--联防:

联防,顾名思义,乃联合防守之意。它分站位联防和对位联防,如果与盯人结合,还可以变化成混防(混合防守),联防与盯人的最大不同,就是盯人以防人为最终目的,而联防则以防球为最终目的。

对位联防则以固定人员固定防守一定区域的方式进行防守,不容易读解而且变化多端,可随时变成盯人和站位联防,但因为对球队默契和个人能力要求太高,而且攻击性稍弱,对于打快节奏的比赛不利,而较少被强调个人能力和快节奏的NBA教练使用,即使在美国以外的地区,也很少有人长时间地使用对位联防。

站位联防,对于应用范围的不同,又分为2-1-2、3-2、2-3、1-2-2等常规站位法,甚至在去年总决赛中,SPURS还使用过比较少见的2-2-1联防,都是根据对方的攻击优势和自己的人员配置类型而作出的各种调动而已。

在国际篮联中,如果为了巩固篮板发动长传,一般采用2-1-2联防,但其篮底和两侧还有弧顶三分处是其防守盲区,进攻可以根据1-3-1落位通过传球进行破解。

2-3联防是从最基本的2-1-2联防变形而来,优点和2-1-2类似,都以巩固篮板和保护篮下为目的,并加强了对对方溜底线的防范,外线盲区和2-1-2类似,但如果篮下中锋上提过慢的话,有可能被对方从45度插入的前锋在罚球线和小禁区的盲区里作威作福。

3-2联防则一般用来对付对方的外线投手群,因为它对上区(不好意思引用了非法防守下的术语)无论弧顶、45度的三分都可以进行压迫力很强的防范,而它的扩大范围的防守,对抢断传球发动快攻也十分有利;但两侧及底线的三分以及罚球线以下小禁区以上的地区都是其防范盲点。

当今NBA最流行的联防方式,乃是当的1-2-2联防以及其衍生出来的几个变种。为何1-2-2联防成为教练的新宠和压箱宝呢?这要从它的几个优点谈起:

1。由于NBA在取消非法防守后,为减少突破难度(理论上),而设定了防守三秒违例的法则,法则规定,如果内线球员没有自己的固定防守对象,在三秒区内停留不能超过三秒;另外规定,“非固定防守对象”的定义为,与防守球员离开超过一臂距离的内线球员,则为“非固定防守对象”。

因此,有此规定,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国际规则下大行其道的3-2和2-1-2联防为什么在NBA乏人问津了,那个站桩式的中锋,估计会在整场中因为将精力集中于如何避免防守三秒而导致休克。

2。在NBA这个过去强调个人单打和得分能力的联盟中,不单是内线,很多外线球员也有一定的低位背框单打能力,因此除了射手成群的球队如KINGS、MAVERICKS或者是没有多少单打能力的球队以外,一般在进攻中都采用1-2-2进攻落位,而1-2-2联防则刚好在这个阵型中,将联防对对位球员的夹击施展到极致,而让那些过去习惯了背框打的球员如SHAQ、DUNCAN、PIERCE、T MAC等人感到有力没处使。

3。1-2-2联防在进攻方读解时,因为阵型看上去很像盯人,因此当PG还没有醒悟过来,而让攻击手在底线交叉掩护,或者在45度POSE UP时,24秒的进攻时间已经用去不少,而当他们拿球后才发现这是联防,已经大限已到,再想重新布置进攻站位破解联防,进攻时间已经剩下几秒,于是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仓促出手,这也是联防导致得分和命中率下降以及失误增多的原因。对于国际篮联的30秒出手,应付联防反而是绰绰有余。

4。1-2-2联防乃3-2联防变形而来,既对外线进行一定的压迫,对45度下球进行阻挠,也相应地收缩了罚球线以下小禁区以上的盲点的防范,保持了抢断球的特点,也对AI和HOUSTON等人习惯的空切掩护中距离进行了防守,是对目前的NBA来说,最四平八稳的防守阵式

5。1-2-2联防可随时变形成四联防一盯人的DIAMOND-ONE(禁区菱形站位)和BOX-ONE的阵式(禁区四方站位),而让进攻方在读解中陷入极度的判断混乱当中,不能执行好自己的既定战术

当然,1-2-2联防也非全无缺点,任何一种联防,都有自己的防守盲区,怎样通过站位方式破解联防,相信通过磨合以后的其他NBA球队可以进一步掌握,而不是象现在那样一遇到联防就任人宰割。

而任何使用联防的球队,在联防的类型选择中,对单个球员的站位选择都必须以他的个人能力和类型是否适合这种联防作判断标准,比如森林狼队,在拥有快速一定能力和肌力的MADSON站内线时的效果,就堪比CANDYMAN这个虽然有贵价合同和高大身材,但移动相对缓慢的中锋在防守上的效果来得好,而1-2-2联防中站罚球线两端的那两个后卫,如果能够有高大迅速的摇摆人比如T MAC和KOBE等人执行,效果会加数倍。

由于NBA的三分线比国际篮联更远,因此NBA的联防防区也相对加大许多,联防的效果相对来说要打一些折扣.联防只是比赛中的一种可以加以利用的方式方式,而并非最终获胜之道。对教练和球员来说,轻视联防和迷信联防都同样危险。

你可以到包卜篮球论坛上看看啊

特务Jolin 回答采纳率:40.9% 2008-08-17 11:05 检举

联防一般分为四一联防和三二联防。

联防是指多人不盯人的区域防守,用于国际篮联,NBA不适用。

四一联防是四人在禁区四角进行联防,一人盯防。需要盯防的队员有良好的体力。

三二联防是三人在禁区四角进行联防,二人盯防。需要联防队员有良好的补位意识。

两种联防可以在进行中转换,不需要刻意规定,除非对方的进攻很具特点。

斜防就是比如你是中锋.前面是后卫你就要出来放下.(因为你本来就是防篮的)出来防就叫斜防

破联防的方法其实也不难,我们可以看出来联防的重心偏向内线,对于外线的防守就显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进攻队员可以通过不断的挡拆-突破分球来使得队友在外线获得空位投篮的机会,也可以通过吸引防守然后队员空切来打破联防阵型,当然前提是你的外线命中率要过得去,否则进攻队员空位投不进球,其他的队友基本上抢不到篮板,因为内线都被防守球员占据。一旦进攻方的命中率好,那么防守一方势必要把阵型往外拉干扰你的中远距离投篮,这样内线的防守球员就会失位,这样进攻方就可以依靠突破或者空切得分,这就相当于破了对手的联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