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奥运会申请失败-1993年中国申请奥运
奥运会何时申办成功的?
1991年,中国正式申请在北京承办2000年奥运会,1993年9月,国际奥委会第101次全会投票表决,结果以两票之差(43:45)落后于悉尼,没有获得主办权。1998年,中国第二次提出在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并于2001年7月13日成功获得主办权。
中国是第几次申奥才成功的?
中国是第二次申奥成功的,时间是公元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北京,申奥成功了!
第一次申奥:北京1993年申办2000年奥运会输给了悉尼.
从1991年到1993年,经过近两年的较量,悉尼和北京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申办城市。究竟哪个城市能够最终胜出,在1993年的前八个月里成为西方媒体争相讨论的热门话题。到了9月,讨论进入高潮。本来应该公平竞争的申办活动,却在一些西方媒体制造的"抵制风波"中失去了其公平性。客观地分析,北京主要的申办优势在于人口众多和国内民众的广泛支持;而当时悉尼的基础设施和环境都比北京要好。另外,澳大利亚已连续三次申办,不少委员对澳大利亚有某种同情,这也是悉尼的一个优势。相信很多中国人会将1993年9月23日的那个夜晚铭记于心。经过三轮残酷的投票表决后,北京在与悉尼的"最后一战"中以43:45惜败于对手。
事实证明,1993年的申奥失利并未让中国人的奥运梦想停步,在改革开放使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中国与奥运的距离也渐行渐近。
第二次申奥:北京2000年申办第29届2008年奥运会成功。
2001年7月12日晚,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在莫斯科著名的大剧院隆重开幕。出席开幕式的俄罗斯总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宣布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开幕。随后他向即将卸任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颁发了俄罗斯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萨马兰奇也充满感情地回顾了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21年来的工作历程。 2001年北京时间7月13日19:10,北京申奥代表团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第四个出场进行申奥陈述。 2001年北京时间7月13日22:10,北京获得第29届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在过去的2008年,北京最终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所有参与者奉献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盛宴,也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经过30年改革开放征程的强盛中国。
北京首次申奥失败因哪两国没投票?
一次饱受争议的失败
公平,历来都是竞争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管子》中对其的作用性与地位就有着很好地诠释: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
所以说公平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国与国之间,体育赛事中。若想有着公平,我们自己就必须要有绝对的硬实力,毕竟实力决定了一切。
不知道2008年时的北京奥运会,让多少中国人魂牵梦萦,身处在激动人心、无比自豪的时刻;而后来北京申请2022年冬奥会的再次成功,证明了我们国家的实力,也表现出国际奥委会对中国在世界上及其重要的国际地位的重视。体现着中国日益渐进增强的国家实力和民族的复兴。
不过幕后的故事往往都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其实中国的申奥之旅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了,那时中国距离成功只差两票的距离。很多人认为当初是因为朝鲜没有投中国的票才让中国失去了资格,因为那时的中国和韩国刚刚建交,而朝鲜与韩国的关系也是历经艰辛与坎坷。而事实是朝鲜投的的确是中国的票,这次历史上争议诸多的投票选举,其背后的故事是一段不为人知的、蒙尘的历史,证实着这场投票的背后,隐藏着众多不堪入目的交易黑幕。
失败的背后,是一段不为人知的黑幕故事
1993年,国际奥委会关于2000年奥运会的承办地的投票会议是颇具争议的,要知道在总共四轮的投票选举中,前三轮中国的北京一路脱颖而出、高歌猛进,与会的所有人员都非常看好北京拿下这次奥运会的举办权。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当第四轮的投票结果出来时,北京居然戏剧性地败给了之前一直被压制的悉尼,两票之差的失败也让中国代表团大失所望,不禁一时泪洒现场,而在场的许多与会人员们更是对这个结果感到大跌眼镜。
尽管有再多的不甘心,结果已经不可逆转,对此中国代表团也只能认定事实的既成,表示下一次中国人必将赢得奥运会的举办权,不断地重新寻找失败的原因,争取为下一次机会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一年的北京申奥之旅也随着时间而慢慢地被许多人所淡忘。不过事实的真相终究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6年之后的1999年,美国盐湖城申办冬奥会,居然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胁迫各国投票,这件事情被媒体曝光后,引起全世界的轩然大波,也向世人展示了奥运会中那不为人知的黑暗丑陋的一面。借此机会当年的澳大利亚奥委会主席柯兹也主动将当年悉尼奥运会竞争的内幕向世界透露。
在当年的投票上,原本有意要投票给中国的两个国家分别是埃及与保加利亚,奇怪的是,他们最后都没有参与到投票中。
埃及的投票代表是一位高龄的老人,与中国的关系一直亲密,但是他的身体一直都极为不好,即使在投票的那天,因为他的缺席,埃及没有参与这次的投票活动;而另一个投票的保加利亚代表与保加利亚***的书记也是有过交往,也表示过要支持中国,但因为国内形势的变化,代表的护照被吊销,导致这位代表没有能够准时到达投票现场。就这样在多个因素的合力下,中国的申奥之旅因为票数带来的劣势而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失去了这极为宝贵的两票,中国的申奥之旅本来就深处于不利地位,而澳大利亚后来的一些小动作直接让北京失去了这次奥运会承办的机会,严重地破坏了奥运会投票的公正公平性。
在1993年最后的投票前,澳大利亚代表团在私下宴请了埃及与保加利亚这两个国家的,澳大利亚的代表随即表示,愿意帮助两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于是就给予了他们每人3.5万美元的资助,说是帮助,实则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次金钱的行贿。
最终在金钱的极力诱惑下,这两个国家的代表在这场最后的关键投票当中,临时改票,将本属于中国北京的票投给了悉尼。正是因为这两票的丢失,一直高歌猛进的北京最终遗憾与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中国代表团就此饮恨告别,成为无数中国人的遗憾。直到2001年,中国最终才完成了2008年逐梦奥运会申办的梦想,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
真相大白,实力才是决定公平的一切
当我们知晓了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时,我们才能深切地体会到国家的实力永远是一个国家与民族自豪与骄傲的象征。93年申奥的失败,让中国人多年来申办奥运的梦想落空,也让中国组委会曾经付出的努力也随之东流,澳大利亚的这个行为也严重地伤害到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和两国的友谊。
也许我们因为一次失败而要等待时机的再一次到来,但让我们感到极为痛心的是,某些国家居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靠着行贿这种令人不齿、龌龊到底的行为践踏了奥运会的初衷与公平。这不得不说是奥运会史上的一大污点,也必将让这些始作俑者被历史与时间钉在耻辱柱上。
当然承办奥运会既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也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最好的认可。只要拥有着强大和足够令人信服的实力,终会有梦想成真受人尊重的那一天,哪怕其它国家想设置重重阻碍都不能阻挡着前行的脚步。
在2008年,中国人在历经艰难险阻与多年的等待后,熊熊的奥运圣火终于在北京上空燃烧着,实现了我们无数炎黄子孙、中华儿女多年来的奥运梦想。而到了2022年,北京这座城市又将迎来一场奥运盛会,冬日里的冰雪竞争将再一次点燃奥运的圣火与激情。
两次奥运会的成功申办,足以体现着中国日益渐进增强的国家实力与国际地位。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相信凭借着两次奥运会的举办,我们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所敬佩,也必将屹立在世界之林,展现中国人应有的风貌与气质,同时还将以民族复兴、繁荣富强的全新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申办过那几届奥运会?
北京终于圆了一个跨世纪的梦———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上,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世界选择了北京,选择了中国。为了这个梦想,我们从北京走到蒙特卡洛,从蒙特卡洛走到莫斯科,走了整整8年!横跨了两个世纪!
1993年,经历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北京代表中国提出了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提出申办奥运会。在走到蒙特卡洛的最后一刻,这个世界大家庭的盛会与我们擦肩而过。1993年9月24日的那个凌晨,给北京、给中国、给奥林匹克运动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
1998年11月,决定由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1999年4月6日,北京市长刘淇赴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递交了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准备了6年的北京代表中国又一次站在了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跑线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