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广明国家队那年-古广明 足球
中国足坛十大球霸
中国足坛十大球霸有:李惠堂、贾秀全、古广明、迟尚斌、张俊秀、容志行、张宏根、宿茂臻、范志毅、孙继海。
1、李惠堂
李惠堂出生于1905年中国香港,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也是中国足球历史十大球星之一,他控球技术极为出色,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洲足坛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被称为“亚洲球王”。
2、贾秀全
贾秀全出生于1963年辽宁大连,是前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运动员,他抢断球准确,助攻能力强,是一名优秀的中卫,还曾获得“亚洲最佳中卫”的奖项。
3、古广明
古广明出生于1959年,是前国家男子足球队运动员,他19岁入选国家队,在场上司职边锋,他有着十分灵巧的身体,能够轻松化解对手的招数,所以有着“泥鳅”的绰号。
4、迟尚斌
迟尚斌出生于1949年,是中国优秀的足球选手之一,曾代表国家队参加过众多重大比赛,为中国足球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5、张俊秀
张俊秀出生于1934年,是中国伟大的守门员之一,他善于跃起扑接高球,曾被评为最佳守门员,在国际赛场上橘做一直有着不错的表现。
6、容志行
容志行出生于1948年,是中国著名足球运动员和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他头脑清晰,反应迅速,有着极强的控球能力,是当时国家队的核心成员。
7、张宏根
张宏根出生于1935年上海,是前中国足球运动员,他有着娴熟的球技,头脑清楚,反应敏捷,射门意识强,曾被评为全国最佳射手。
8、宿茂臻
宿茂臻出生于1972年山东青岛,是前中国足球运动员,他的身体条件非常出色,在球场上的表现也一直很好,被誉为中国足球的代言人。
9、范志毅
范志毅出生于1969年上海,是前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和中国国家足球队队长,在球场上,除了守门员,他可以打所有位置,是难得的全才,还获得了“亚洲足球先生”的称号。
10、孙继海
孙继海出生于1977年,是已退役的中国足球运动员,他在场上司职右后卫,也可以胜任中后卫和后腰等位置,技术非常全面,被人们称为万金油。
足球运动员赵达裕和古广明是一代人吗
赵达裕,1961年出生于广东广州,中国足球名宿、有矮脚虎美誉的南粤名将、前国家队队员、足球青训专家,司职中场, 因身高只有1.6米,所以有矮脚虎之称。和古广明是一代人。
1984年亚洲杯中国队参赛名单中就有古广明,赵达裕。
古广明的个人荣誉
1980年:获全国运动健将称号
1984年:获第8届亚洲杯亚军
1985年:入选亚足联组织的“亚洲全明星队”
1980年至1983年:连续四年入选全国足球最佳阵容
1986年:评为全国最受球迷喜爱的国脚
1987年至1993年:效力于德国达木尔斯塔(Darmstadt)队,继续打主力右边锋,并将主力位置保持了7年之久,曾在德乙风光一时
1987年7月22日,德累斯顿98客场对阵萨尔布吕肯的比赛中,古广明在第83分钟打进一球,帮助德累斯顿队2-0取胜利,这是中国球员在德乙赛场,也是在德国职业联赛打进的第一球。
1993年至1995年:担任国家队助教
1995年至1998年:广州松日俱乐部总经理
1998年:任古广明足球学校校长
2013年至今:担任德国第一支100%华人控股的地区联赛球队“法兰克福坚强队(FC Frankfurt JQ)”主教练
中国足球国家队第一任外教,是通过谁联系后,引进的?
1992年德国人施拉普纳成为中国国家队的第18任主教练,同时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任外籍主教练。在上任之前,他最大的资本是被评为德国年度十佳教练。
老纳同中国足球第一次接触应该是在1984年,当时他带领曼海姆队访问中国,与中国国家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曼海姆队赢得了胜利。第二年,老纳邀请李应发和金志扬两位教练到德国曼海姆俱乐部培训了三个月,由此正式开始“介入”中国足球。
两年之后,老纳将古广明(个人认为他是中国80年代技术最好的球员)带到了德国,当时他已经离开曼海姆俱乐部而执教于乙级球会达姆斯塔特。尽管是乙级,但古仔也有幸成为走出国门的第一人。他本来还有踢德甲的机会,但在那个赛季的最后一轮,达姆斯塔特错失了一个点球机会,从而失去了升入德甲的可能。谈到这,老纳一脸的遗憾,他认为这是他最对不起古广明的地方。
事情有条不紊地发展,施拉普纳最终成为中国国家队主帅自然水到渠成。1989年狮城六强赛的失利让中国足协不得不开始将选帅目光投向国外,古仔向足协领导马克坚推荐自己的恩师,同时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又鼎力相助,施拉普纳成为了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此事在当时的德国引起的轰动丝毫不亚于中国,老纳回忆说:“所有的德国报纸都在头版头条写着:施拉普纳成为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 当时中国足球在国际足坛上的地位无足轻重,1988年奥运会被国际足联评为“最没进取心的球队”的耻辱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施拉普纳作出如此选择可谓是充满勇气。“我是欧洲足球界抬眼望中国的第一人。”老纳骄傲地回忆道。对中国的浓厚兴趣是原因之一,不过或许是中国那时的开放政策对老纳更有吸引力,他又重复了一遍邓小平所说过的那句名言:“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了,中国足球也迎来了机会,为什么不来呢?”谈到当时的薪水,老纳做了个手势来描述:在德国俱乐部执教是桌面以上,大众公司付给他的薪水却接近地面,“钱没有起任何作用。”
从1992年6月15日起开始担任中国队主教练,1992年的第十届亚洲杯足球赛中,小组赛中以第二名的身份进入八强,在半决赛中 1:2 负于日本队,在3-4名比赛中,点球击败了阿联酋队,夺得了亚洲杯的季军。
但在1992年6月15日至1993年5月30日率领中国足球队争取世界杯入场券未果。在亚洲区世界杯预选赛第1小组第一阶段的比赛中分别以0:1的比分负于也门队和伊拉克队,最终未能出线。这次失败使他的任命基本结束,他开始出任中国足协技术顾问,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正式下课,由原助理教练戚务生接任。
ps: 严格地说施拉普纳并非中国男足历史上第一位外籍主教练。 1954年,中国为了迅速提高足球水平,决定派遣一支队伍赴匈牙利学习。当时赴匈牙利留学的共有25名球员,其中包括足坛名宿张宏根、年维泗、陈成达、曾雪麟等。中国队在匈牙利的主教练是约瑟夫,是中国足球第一位外籍主教练。也是新中国第二任国家男足主教练。
1985年中国国家足球队的阵容是什么样的?
你的问题很难找到答案啊,历史跟我的年龄有很大的差距啊,不过我还是为你找了一些资料,你自己先看看吧 1、苏永舜(广东)时期 时间:1980年6月至1982年 阵型:433战术思想:稳控中场两翼齐飞 锋线组合:古广明-陈金刚-沈祥福 此间在锋线上比较固定的是右边锋古广明,然而苏永舜努力营造的是一种两翼齐飞的格局,为此他首先寻找的是一位能与古广明相呼应的左边锋。他曾经对杨玉敏委以重任,杨玉敏百米11秒2的超凡速度曾经是中国队在世界杯预赛的小组决赛中4:2反胜朝鲜队的杀手锏,可惜杨玉敏的状态经常飘忽不定,最终把这个位置交给了发挥稳定、得分能力较强的沈祥福。在中锋的位置上,苏永舜开始启用陈金刚。陈金刚身材高大,头球出色,得分能力也不错,缺点是球风较软,对抗能力稍欠。 在一些关键性的比赛中,陈金刚经常是这个前锋组合中的薄弱环节,这可能主要是源于他右腿的伤势。每到关键时刻,苏永舜还是把这个关键的位置交给容志行。容志行出现在这个位置上,对于整个球队来讲,或许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容志行作为中锋确实在关键场次不辱使命。 经典战例:世界杯预选赛4:2胜朝鲜 3:0胜科威特 主要入选球员:古广明,右边锋,1.69米,广东队员。脚下技术娴熟,擅长边路个人突破,传中落点极佳。 容志行:中锋,1.72米,广东队员。能传善射,前场组织核心,场上的****。由于当时年纪已大,体力和身体对抗能力较弱。 沈祥福:左边锋,1.73米,北京队员。速度快,跑动范围大,传球落点好。 杨玉敏:边锋,1.76米,辽宁队员。速度奇快。 2、曾雪麟(广东梅州)时期 时间:1982年至1985年5月 阵型:433 战术思想:小快灵 锋线组合:古广明-柳海光-沈祥福古广明-李辉-李华筠 苏永舜所留下来的前锋阵容只剩下古广明一人。高丰文率领的中国青年队在世青赛上闯荡归来,柳海光就成了曾雪麟高中锋战术的不二之选,快马李华筠也是这时候从中青队被选入国家队。在1983年年底举行的奥运会小组预赛和新加坡鱼尾狮杯赛上,三人的组合已经成型,李华筠也在多场比赛中替换两位边锋出场。 然而赵达裕的加入很快就改变了这种前锋格局。尤其是在1984年年初尼赫鲁金杯赛上,凭赵达裕一个进球以1:0战胜阿根廷队之后,赵达裕在曾雪麟心目中的地位迅速攀升。他重新组成了古广明———李辉———李华筠三人的“小快灵”阵容。身材矮小的赵达裕能令全队避开体力和防守上的缺憾,更好地发挥进攻特长。在当年的长城杯赛和亚洲杯小组预赛上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三个前锋加赵达裕半个前锋的“3+1”组合确实有效。至今仍有许多球迷认为这一届国家队的进攻是最具观赏性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