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足球联赛升降级的问题

联赛等级-联赛升降级多少合适

有这种可能,但几率是很小的,一般二队都是培养年轻球员或是帮助状态不好的找比赛感觉的,一旦年轻球员表现很出众或是状态很好的话就会调到一队去,所以二队一般都是那些缺乏比赛经验的年轻球员待的地方···在成绩方面也很难有所保证的·····

足球联赛有升降级,为什么NBA联赛没有降级制度?

北美的联赛,包括NBA,大部分都是实行的选秀制度,而不是像欧洲那样实行升降级制度。

一般认为,升降级制度更能激发弱队的求生欲,尤其是在赛季末期比赛会异常的激烈。而且对于低级别联赛也有扶持的作用。可能缺点就是容易造成资源集中,也就是豪门的产生。

相对而言,选秀制度下每一个弱队都有翻身的可能性,强队也无法持久。但是也有很多队伍利用此来钻空子,强行摆烂。因为选秀制度下排名中游的球队反而是收益最低的,这看起来和球队实际的付出相差甚大。

NBA是有自己的次级联赛的,那就是NBDL,发展联盟。但是这些发展联盟的球队就像是NBA球队的“小号”、“子公司”,并不是升降级的替换者。NBA球队可以将板凳席末端的、打不上球的球员下放到NBDL球队中锻炼,合适的时候再抽回来。林书豪也在NBDL球队等待过机会。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美国自有的体育文化,美国各个球队都不设立自己的青年队,以大学为基础选秀,而其他地区则不然。倘若取消的选秀制度,而采取升降级制度,各个球队尤其弱队必然大力培养自己的职业体育第二、三梯队,以保证自己的前途无忧,这样无疑是在扼杀大学体育。

事实上,由美国体育的成就来看,当前的制度无疑是成功的。

美国人喜欢创新,足球大联盟当初“点球当单刀罚”什么的,都是创新。有些创新点成功了,有些则失败了,但是美国人不喜欢沿用或者复制别人的老路,喜欢开创“美国特色的体育制度”,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而选秀制度无疑是成功的,自然也就无需改变了。

其实所谓的“76人队远比NBDL强大”的说法,是本末倒置的。

正是因为没有升降制度,才导致的这个结果,换句话说,一支NBDL球队是永远无法登上顶级联赛的,也就不会有大老板去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打造这支球队。并不是因为他太弱了,所以没人投钱。

事实上如果有升降制度,而取消选秀制度,那么76人这样的球队很可能一蹶不振。当然他也不可能这样摆烂了。把NBA想象成一家大公司,而30个球队是加盟公司,如果加盟这个大公司还有要降级的风险,那30个公司不会付出那么大代价加盟的。

事实上,北美所有联赛都是这种没有降级,弱队高顺位选秀的制度, 就是避免几家独大,让大家都有赢球的机会,大家都有赚钱的机会,

从而让整个NBA这个大公司更赚钱

拿我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广州恒大的前身广药并不是一只多么强大的球队,哪怕只是在中甲,但恒大来了,打造成了全国最好的球队,哪怕他在中甲,因为他可以一年后升入顶级联赛。如果没有升降级,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恒大入主的话,他们一定会选择哪怕是当时中超最烂的球队,比如武汉,青岛之类,也不会去选择没有前途的广药。

同样的例子还有天津权健,无论如何,松江俱乐部作为中甲保级队和中超保级队依旧有着巨大的差距,可权健还是可以选择松江的?然后现在谁敢说权健不如中超保级队呢。

这是一个道理。

足球比赛有升降级,那么CBA有升降级吗?

大家都知道足球比赛中有升降级的制度,CBA联赛从1995年的时候正式成立,然后,到了2005年的时候CBA取消了升降级制度,再到2016年CBA的准入制度已经实行了10年,在这风风雨雨的两个十年间,CBA经历了两个不同的篮球时代。

升降级制度的施行,其实是要进行优胜劣汰保证联赛的活力和竞争质量。那么这样的制度是否有弊端呢?那是肯定的,谁都不愿意被降级,所以这中间就滋生了很多的假赌黑的事件。外国我们不敢说,在国内的最臭名昭著的足球甲B五鼠案就是其中的典型。

NBA也没有升降级,NBA是在保证联赛之间球队实力均衡方面有两大措施,一个是工资奢侈税,一个是弱队获得更好的选秀顺位。奢侈税保证了不是有钱就能组成全明星队,选秀制度让烂队也有机会咸鱼翻身。

其实CBA在甲A时代是有升降级的,像足球一样,“甲A”和“甲B”的球队相互流通。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每年升降级的关键时刻,大量的假球开始滋生,这在当时的“甲A”和“甲B”都不是秘密。于是在2005年,甲A向CBA变革之年,CBA取消了升降级。但是CBA没有升降级给中国篮球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中国不像NBA那样人才丰富,但是由于没有升降级制度,NBL的比赛动力实在不足,参赛的球队也是一减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