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出一天才球星,下一位八村塁,他是谁?

美国高中生篮球队-美国高中17岁篮球

中国又出一天才球星,下一位八村塁,如今已预定NBA?

现如今亚洲篮球巨星是谁?大家会想到八村塁。八村塁在国际上有着超高的名气,是很多年轻球员学习的榜样。而中国又出了一位天才球星曾凡博,被大家称为“下一位八村塁”。现如今曾凡博受到了很多教练的重视,已预定了NBA!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曾凡博对于很多球迷们来说非常熟悉,虽然他的年龄仅有17岁,但却是一位潜力无限的球员,令无数球迷无比期待。曾凡博的身高2米04,体重90公斤。有着身高优势的曾凡博在美国高中的首个赛季就是球队的一大核心,他的球技比同龄人更加的成熟,吸引着很多球迷们的关注。实力强悍的曾凡博入选了美国弗罗里达州3A第一阵容。

现如今曾凡博在中国留美高中生排名中实力最强,也被大家称为“中国天才球星”。在球迷们看来曾凡博很有希望冲击NBA联盟,他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值得一提的是曾凡博在疫情期间依旧坚持着高难度的训练,实力突飞猛进上升。

而回国后的曾凡博也曾参加中国男篮短期集训,受到了总教练的重视。很多球迷们也发现曾凡博在国内参加了不少大型比赛,他在赛场上的表现令观众们眼前一亮。曾凡博凭借自己的实力带领首钢预备队打爆了CUBA冠军清华队。毫不夸张的说曾凡博的实力水平已经高出了很多球员了,完全不在同一级别!

很多球迷认为曾凡博就是下一个八村塁,甚至职业生涯比八村塁还要辉煌。希望曾凡博继续保持不骄不躁的性格,在后面赛场上有着精彩的表现,实现自己的目标!

找火箭队阿尔斯通街球时的资料(越详细越好)

阿尔斯通成名于街球圣地纽约洛克公园,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很高的篮球天赋,15岁就参加了洛克公园18岁以及以上年龄组的比赛。其出神入化的街球技艺很快风靡哈林和全美,如果有机会去纽约,你可以看到,在洛克公园里打球的孩子们,身上穿着的大半都是印着阿尔斯通绰号“Skip to My Lou”(一首欢快儿歌的歌词)的球衣。后来,阿尔斯通的街球动作被灌成录像,他的赞助商、小公司AND1立即走出困境。很多业内人士在看了阿尔斯通的表演之后,都说“他是世界上最牛的组织后卫”。

在1999年选秀大会上,阿尔斯通被雄鹿在第二轮第10顺位选进NBA,职业生涯的前4个赛季,他只获得13次先发出场的机会。2003年,阿尔斯通加盟热火,当时的热火还不是什么强队,这也给了阿尔斯通锻炼的机会,他打满82场常规赛,其中先发28场,场均得到10.2分和4.5次助攻。上赛季,阿尔斯通加盟烂队猛龙,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场均得到14.2分、6.5次助攻和3.5个篮板。不过,在赛季中段,阿尔斯通曾和猛龙队管理层和教练组爆发矛盾,并有过重回洛克公园打街球的想法。

如今,阿尔斯通肯定已经改了主意,从无人关注、天寒地冻的多伦多,来到拥有两位全明星球员的休斯敦,对他来说将是职业生涯新的起点。虽然出身街头,但6年的NBA生涯,已经让阿尔斯通学会了团队配合,他的天赋很高,并且乐于为队友创造机会,对于正好缺少组织后卫的火箭来说,无异于找到了一座宝藏。

除了引进换得“街球王”,火箭在后场的配备也比上赛季更强。“上帝评判一个人,并不是看他拿了多少个冠军,而是看他帮助了多少个人。”说这句话的人,是火箭今年夏天得到的摇摆人德里克·安德森。虽然“上帝”可能不在乎冠军的数量,但火箭的球迷,都希望虔诚的基督徒安德森能帮助球队拿几座奖杯。在媒体日上,安德森表示:“很多球队都想得到我,有些队的出价比火箭还高,但我告诉经纪人,我想来休斯敦,原因在于这是一支有希望的球队。”

NBA.com,拉夫-阿尔斯通的页面。这个不到1米90的控球后卫显然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数据,02-03赛季的7.8分4.1次助攻平庸得几乎可以把浏览器的窗口自动X掉。但如果你耐心地把滚动条拉到底,会看见一行极小的字:“Tagged a "playground legend" while playing in Queens, N.Y.(纽约皇后区的街头传奇人物)” 传奇开始于1976年,就在匿迹多年的“毁灭者”乔-哈蒙德回到155大街,创下73分的洛克联赛纪录的那个夏天,阿尔斯通在皇后区的南牙买加呱呱坠地。从小瘦削单薄的阿尔斯通没有出众的速度和弹跳,但他艺术家似的篮球灵感和天外来客般的运球技巧很早就名满纽约。阿尔斯通十二岁时,教练开始手持摄像机跟随他出入街头球场,捕捉那些前所未有的过人动作。几年后,这些录影带成为了著名的And1 Mix Tape第一集,一夜之间挽救了摇摇欲坠的And1。

家用摄像机画质的Mix Tape Vol-1中

17岁的阿尔斯通运球过人

高中时代的阿尔斯通是篮球名校卡多佐高中吸引球迷的唯一原因。习惯于在街头和NCAA球员甚至职业高手较量的他对于中学的比赛几乎不屑一顾---或许说没有资格一顾---阿尔斯通的成绩经常差到无法达到为校队出赛的标准。高三高四两年他只为卡多佐打过10场球,平均得分31.9。

“说实话,我被他教训过。和拉夫-阿尔斯通打球,你应该准备好丢脸。”当年和阿尔斯通并称纽约最好的两名高中后卫的斯蒂芬-马布里曾这样告诉记者。

在高中鲜有出场机会的阿尔斯通继续在街头上演魔幻般的表演。纽约各区的街球风格大同小异,布隆克斯和布鲁克林崇尚篮下身体对抗,哈林和皇后区盛产控球人才。阿尔斯通则是皇后区的标志,一年对哈林区全明星队的比赛上,阿尔斯通拿下25分30次助攻。他和哈林霸主“黑寡妇”泰隆-Alimoe-伊万斯的斗牛成为纽约每年经典之战。

在阿尔斯通数以千计的运球动作中,有一招快攻中的跳步跨下运球最为出名。这个动作难度并不大,但是阿尔斯通做起来有着一种莫名的轻巧和优雅,几乎让人暂时忘记球场上激烈的拼杀,享受片刻的唯美。当然,对方的防守往往在“这一剑”的风情中烟消云散。洛克的DJ以这个动作给阿尔斯通起了绰号---Skip to my lou(一首轻快儿歌的歌词)。很快,纽约球迷忘记了阿尔斯通,而记住了Skip to my lou。

皇后-哈林两巨头

阿尔斯通似乎领先于整个时代,年纪轻轻便只手扭转了整个纽约的街球风格,几年后他的And1 Mix Tape更改变了全美国甚至全世界的街球。他给街球带来的就好像70年代J博士给NBA带去的一样。J博士告诉人们不但要得分,而且要把球扣进篮里,扣在对手的脑袋上,于是才有了乔丹,威尔金斯和德雷克斯勒。阿尔斯通出神入化的控球技巧不仅能够使他随心所欲的过人,更让对手看起来像一个篮球弱智。这在NBA也许会被人说成中看不中用,可是60年代,扣篮不也是一种亵渎比赛的行为?如今不论是在Nike Freestyle还是EBC,年轻一辈的街头后卫们都模仿阿尔斯通,以戏耍对手为乐,打球极具观赏性。且不论这风格是好是坏,“街球”二字自70年代J博士时代之后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不得不归功于阿尔斯通。

图解短语---Skip to my lou

“我觉得球场上需要些新东西,有点带劲的,纯粹即兴的。我从来没躺在床上想明天是不是该把球绕过对手的脖子过人......一切都是即时的想象,对防守的反应。人们因为我的动作大呼小叫,于是下一次进攻的时候我就想怎么让大家叫得再大声一些。”阿尔斯通谈起他11,12岁时发明的那些过人动作时说。为他的潇洒动作倾倒的不仅是纽约的球迷,还有不少NBA球星。拉弗伦茨和拉里-休斯在And1公司拍广告时,曾把画质低劣的Skip录像带翻来覆去看了三天。米奇-里奇蒙德在提到阿尔斯通的运球技巧时,只用了一个字:“Damn(靠)!”

高中最后一年,成绩一塌糊涂的阿尔斯通为了争取大学篮球奖学金,前往北卡洛莱纳州的劳伦伯格预科学校就读。这所学校擅长于为成绩糟糕的篮球天才提供补习课程,SweePea丹尼尔斯,“山羊”等街头名宿都曾在此落脚。1995年夏天,阿尔斯通在纽约打球时被大学名帅杰里-塔坎宁看重。曾经拿过NCAA总冠军且喜欢招募纽约街球手的塔坎宁很快安排阿尔斯通弗雷索城学院就读,一年后他转到了塔坎宁执教的弗雷索州大学。在那里,阿尔斯通展示出出色的防守和对高级篮球战术的理解,而这两样是许多街球手和NBA球员的分水岭。1998年,阿尔斯通被选入联盟最佳新人队,紧接着因为殴打前女友遭到起诉。官司缠身的阿尔斯通索性离开大学,参加当年NBA选秀。

阿尔斯通在第二轮39顺位被雄鹿队挑中,却不幸碰上NBA罢工。停赛的时间,他投奔CBA(美国大陆职业联盟)打发时间。99年阿尔斯通了结官司,NBA也重新开赛,但雄鹿队雄厚的后场阵容没有留给他多少上场时间,接下来两年阿尔斯通几乎是在乔治-卡尔身后的板凳上度过的。有一次上场,阿尔斯通在迫切的表现欲下作出了Skip to my lou的招牌动作,却可怜的被裁判吹罚走步违例。

“大麻烦”屈身铺地?委屈乎?不委屈?

NBA失意的阿尔斯通在街头的人气不降反升。随着And1 Mix Tape系列席卷美国,越来越多的球迷开始喜欢纽约“控球至上”的新街球风格,代表人物自然是Skip to my lou。明星云集的And1巡回赛每次开场仪式上,Skip to my lou都是最后出场。“大麻烦”,“AO”等各地街头名宿必要恭恭敬敬的低头在他脚前地板铺上毛巾,像迎接贵人一样把Skip请入场地,“街头皇帝”之名实在是货真价实。2003年,And1公司推出Skip系列,阿尔斯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自己品牌球鞋的街球手。

和其它顶级纽约球手一样,阿尔斯通也是EBC的常客。不过在03年加入“恐怖兵团”之前,阿尔斯通的球队从来没有赢得过EBC的冠军---虽然他的表现一如既往的令人惊叹,因此他又有了个“洛克的巴克利”的(不)雅号。

02年夏天,阿尔斯通签约猛龙,终于打出了职业生涯最精彩的一年。赛季最后5场比赛,阿尔斯通打出平均每场19分8次助攻5.8个篮板的全明星数据,吐了一口恶气。更令人兴奋的是他以往被人批评的投篮命中率和组织能力有了飞快的进步,帕特-莱利自然也看到这一点,03年夏天,阿尔斯通被招至热队帐下。

26岁的阿尔斯通在NBA也许还有漫漫长路要走,但他的街头地位已经几乎无人可以撼动。03年SLAM杂志的一篇专访中,他被问及:“拉夫-阿尔斯通是不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街球手?”阿尔斯通回答道:“我只能说是,至少我是候选人之一。在这个时代里,和他们(“山羊”,“毁灭者”)一样,我是纽约的皇帝。

大家期待他成为第二个“库里”,结果只长到170cm,天赋被埋没

“篮球是巨人的 游戏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里的巨人并非指身高诸如姚明的人,而是身高190cm以上的人。对于170cm及以下的人,篮球永远只能停留在野球场上,要想踏上职业球场,那真的是一个梦,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作为小个子逆袭,改变NBA打法的库里,曾经也一直受身高困扰。 在高中时期,库里带领球队获得过州冠军,并且个人获得赛区MVP和州MVP,三分球命中率高达48%。但是,库里却依然无人问津。

老库里带着库里走了很多后门,但却总是被拒之门外 。当时老K教练这样评价库里:“这小子太瘦小了,无法适应NCAA”。

最后,库里只能进入只有1700人的戴维森学院, 这一切都只因库里身高只有183cm。

而如今,依然有这么一位球员“ 朱利安” ,曾经12岁三节拿下91分,轰动全美。刻苦训练的视频播放量超过1000万,被所有人称为“篮球天才”。

现在朱利安已经17岁,加入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但是因为身高只有170cm,已经从曾经的“库里+欧文”变成了美国篮球界的 “方仲永”。

身高对于篮球真的那么重要吗?

朱利安的父亲是一名篮球教练。因此,在3岁的时候,朱利安就跟随父亲一起训练。在篮球场上,朱利安拥有比同龄人更好的篮球技巧和天赋。即使,在面对比自己年龄大,身材也比自己高大的球员,朱利安都能通过变换节奏,完成突破上篮。

朱利安成为美国球迷眼里的天才,是在12岁。 当时,朱利安在与中学生的比赛中,三节砍下91分,成为美国球迷眼里的天才。同时,他的训练视频也在YouTube有1000多万播放量。

如今,朱利安已经17岁,但是,他的身高却只有170,在球场上就像小学生一样。身高上的不足让朱利安在防守和进攻上都非常的吃亏,他不得不调整出手弧度以及采用后撤步投篮,躲避防守者的封盖。

因此,这让朱利安练就了非常好的控球技巧,花招很多,酷似欧文。此外,他的后撤步三分也成为他的招牌动作,场均投进4个三分。

不过,由于身高的原因,全美排名并没有他的名字。 似乎,所有的球迷和球队依然不看好这位矮个子球员。

在NBA赛场上,有不少后卫球员身高并不高,但是凭借个人的组织能力和进攻灵巧性,在NBA拥有了一席之地。比如,183cm的保罗和艾弗森,都利用自己的速度和组织进攻,在NBA打出了非常好的成绩。

但是,对于180cm以下以及170cm以下的球员,要在NBA打出成绩却是非常的难。大家所熟知的180cm以下的球员主要有“ 历史 最矮球员—160cm的马格西-博格斯”、“168cm的扣篮王—小土豆斯波特-韦伯和内特·罗宾逊”以及“NBA的励志球员—小托马斯”。

1、最矮球员——博格斯

博格斯在87年以第一轮12顺位被子弹队选中,随后加盟黄蜂队。在黄蜂队,博格斯凭借个人优秀的组织能力,成为黄蜂后场主力球员,在第二年就可以获得场均7.1个助攻。在巅峰时期,单赛季场均可以拿下10.8分、10.1助攻和4.3篮板。

2、扣篮王斯波特-韦伯和内特-罗宾逊

韦伯和罗宾逊被大家所熟知,主要是由于劲爆的扣篮。韦伯和罗宾逊原地起跳高度都达到了1.1m左右,而飞人卡特的原地起跳高度为91.44cm。

韦伯在巅峰时期,场均可以拿下16.0分、7助攻和2.9篮板,成为国王队的绝对后场核心。而罗宾逊在08-09赛季,不仅“飞跃霍华德”获得扣篮王,还单赛季拿下场均17.2分、4.1助攻和2.9篮板。

关于科比凌晨四点钟洛杉矶的励志故事“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4点钟是什么样子吗?”。 现在似乎慢慢成为年轻人调侃的段子。

但是,所有人却没有看到科比在赛场下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因为他坚持了你坚持不下来的东西。

而在篮球场上,这些身高不足,天生就低人一等的球员。要想获得成功,付出的努力就得多得多。

朱利安从三岁开始训练,直到现在,虽然身高成为他的局限,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他最初的梦想,他依然在努力。

理智讨论 美国的高中生打篮球什么水平

在美高读过一年书,当时在国内初中也是属于可以进入校队(预选)的水平(因为美高是四年,所以国内初三过去对应高一), 美国人的技术不能说有多好,尤其是投篮.但是普遍性的运动能力是国内无法企及的. 180再稍高一点的老黑扣篮很轻松, 后卫的身体素质几乎可以和国内大学队对比,要知道我当时一起打球的小伙伴普遍年龄只有14-15岁, 这种身体是很变态的. 我在国内是打PF/SF,然而在美帝对位一个G(SG/PG),强打都基本不可能. 可见那种变态的差距. 此外美国人普遍的战术意识不错, 有配合,国内单打独斗我就不多吐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