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参加了吗
体育强国-------中国
是大国,大哥!
●我国首位田径奥运冠军
——陈跃玲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陈跃玲获得女子10公里竞走比赛的金牌,这同时也是我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枚田径项目的金牌。
●第一个接到奥运会邀请书的中国人
——清朝光绪皇帝
1894年,国际奥委会向中国政府发出邀请,当时正是清朝光绪年间,国际奥委会邀请中国参加两年后在希腊举行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昏庸无能的清王朝无人知晓“奥运会”为何物,因而未去参加首届现代奥运会。
●首位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中国人
——王正廷
1922年,国际奥委会选中中国体育界***王正廷为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中国第一位,也是远东地区第二位国际奥委会委员。
●我国首位国际奥委会领导官员
——何振梁
1981年何振梁当选奥委会委员,并于1989年当选副主席,何振梁曾任新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号称中国的“体育外交家”。
●首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体育组织
——中华体育协进会
1924年8月,全部由中国人组成的全国性体育组织——中华体育协进会在上海成立,1931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奥委会。在新中国成立后该组织改名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第一位采访奥运会的中国记者
——冯有真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当时担任中国官方通讯社南昌分社社长的冯有真因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学生时代曾经是足球健将,又曾随中国运动员前往菲律宾参加远东运动会,被官方通讯社派往柏林,采访奥运会。
●最早参加奥运会比赛的中国人
——刘长春
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运会在洛杉矶隆重举行,一共有来自37个国家的1048名运动员出席了这次奥运会。在这次奥运会上,中国派出了一个6人代表团,但运动员仅刘长春1人。因为时处列强侵略中国时期,刘长春赛前没有进行正常的训练,加之在太平洋上21日的漫长旅程,舟车劳顿的刘长春放弃了400米跑,但是在他参加的100米、200米预赛中,因只获得了第五名、第六名,遭到了淘汰。因此,刘长春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获得第一块奥运会奖牌的中国选手
——杨传广
1960年罗马第17届奥运会上,来自中国台北的十项全能选手杨传广获得了男子十项全能银牌。杨传广是中国第一个获奥运会奖牌的人,也是亚洲在17届奥运会上田径项目中获得奖牌的唯一选手,有“亚洲铁人”之称。
●我国首位乒乓球奥运冠军
——陈静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女选手陈静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首个乒乓球奥运会冠军。
●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中国选手
——许海峰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战胜各国好手获得男子自选手枪60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我国参加奥运会历史上首位冠军得主,实现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而在此之前,现代奥运已有88年的历史,已经产生的2500余枚金牌无一属于中国人。
●我国首支获得奥运会金牌的运动队
——中国女排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上输给美国队后,在决赛中以3?誜0完胜对手,不仅取得了奥运会金牌,还完成了三连冠。同时,中国女排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支取得金牌的运动队。
●我国第一位女子奥运冠军
——吴小旋
1984年的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吴小旋获得女子小口径标准3×20项目的冠军、气第3名,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女运动员。
●我国第一位击剑奥运冠军
——栾菊杰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栾菊杰获得了奥运会花剑金牌,这是中国第一位击剑奥运冠军,同时也是亚洲有史以来第一位登上了一直由欧美选手所垄断的奥运会击剑冠军领奖台的运动员。
●我国首位举重奥运冠军
——曾国强
也是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来自广东的选手曾国强获得了奥运会举重52公斤级比赛的冠军。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摘得奥运会金牌的举重运动员。
●我国首位跳水奥运冠军
——周继红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周继红意外地夺取了女子跳台冠军。从那以后,跳水也成为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唯一每届都获得金牌的项目。
●最年轻的男子50米移动靶冠军
——李玉伟
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男子50米移动靶射击场上,获得冠军的李玉伟当时只有19岁。他是奥运会有史以来这个项目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
●获得第一块奥运奖牌的女选手
——纪政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上来自中国台北的姑娘纪政以10秒4的成绩摘取80米栏铜牌。虽然只是铜牌,纪政已经是亚洲女子运动员中,自从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增设女子田径比赛以来,第一位获得奖牌的选手。而且纪政是奥运会历史上中国第一位获得奖牌的女选手。
●我国首位奥运会体操冠军
——马燕红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胃痛发作的马燕红顶住身体的病痛,坚持上场比赛,一路领先,以无可挑剔的完满动作得了满分10分,成为中国第一个奥运会体操冠军。
●我国首位游泳奥运冠军
——庄泳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来自上海20岁的庄泳获得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这不仅是该届中国代表团的第一块金牌,而且是中国游泳历史上的第一块金牌。
●我国首位柔道奥运冠军
——庄晓岩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柔道72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中,庄晓岩连过5关,获得冠军。在这一届奥运会柔道赛中,庄晓岩是唯一连胜5场的金牌得主,也是我国奥运历史上的第一位柔道冠军。
●我国首位羽毛球奥运冠军
——葛菲/顾俊
配合双打已经有十余年历史的葛菲和顾俊曾经多次在世界比赛中获得冠军,尤其是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们以两个15:5的绝对优势轻松赢取了冠军,实现了中国人在奥运会赛场上羽毛球金牌零的突破。
●获得奥运会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邓亚萍
邓亚萍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蝉联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和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成为中国奥运史上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获得奥运会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李宁
8岁开始练习体操的李宁,10岁入广西省体操队,1980年被选入国家体操集训队。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他一共夺取了3金2银1铜共6块奖牌。不仅是中国一次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而且是第一个在奥运会上一次夺得三枚金牌的运动员。
●参加最多奥运会的中国选手
——王义夫
如果加上即将举行的雅典奥运会,王义夫已经是第六次参加奥运会了,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夺得中国第一枚奥运会金牌的时候,在同一项目上获得铜牌的是24岁的王义夫。1988年奥运会,他再度失意而归;1992年奥运会上他终于获得冠军;1996年和2000年分别在亚特兰大和悉尼都取得了奥运银牌。
●一届田径比赛中获得两枚奖牌的中国选手
——王军霞
1996年7月28日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田径比赛上,王军霞在一天内获得了女子5000米比赛金牌和10000米比赛银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同一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获得两枚奖牌的选手。
●唯一击败男运动员的女子奥运冠军
——张山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男女混合比赛的双向飞碟赛中,张山以资格赛和决赛都满环的成绩击败众多男选手,获得金牌。但不久后,国际奥委会就取消了该项比赛,尽管1997年后该项赛事被恢复,但国际奥委会决定男女选手分开参赛。这样,张山就成为了奥运会历史上唯一战胜男选手获得金牌的女选手。
●第一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
——楼云
11岁开始学习体操的楼云14岁就进入国家体操队集训,在1984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和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连续获男子跳马金牌,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蝉联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
●第一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女运动员
——高敏
高敏在12岁就获得了全国冠军,15岁进入国家队后,高敏就开始不断取得各项奖牌,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和1992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高敏两次获得女子跳板跳水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女运动员。
●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冠军
——伏明霞
伏明霞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10米跳台冠军时只有14岁,是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冠军,1996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伏明霞又夺得台板双料冠军,成为继高敏夺得汉城和巴塞罗那奥运会3米板冠军之后,蝉联跳水冠军的第二人,这也是一个世界纪录。
●我国首位冬季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杨扬
2002年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杨扬一人独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和1000米短道速滑两枚金牌。
●我国首位田径奥运奖牌获得者
——朱建华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在赛前一个月曾以2米39的成绩第三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朱建华,发挥失常,仅以2.31米的成绩屈居第三名。但是他仍为中国赢得了奥运史上第一块田径奖牌。
●第一个获得奥林匹克银质勋章的运动员
——陈镜开
陈镜开是新中国体育开拓者,上世纪50年代著名举重运动员。在1956年到1964年的10年里,陈镜开10次打破世界记录。他是中国第一个打破体育运动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同时他毕生从事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推广,国际奥委会授予他奥林匹克银质勋章,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此殊荣。
不要动不动就求助,好浪费。
08奥运后,获得最多奥运会金牌的中国运动员是谁?单届获得奥运会金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
邓亚萍,伏明霞,郭晶晶,张怡宁,王楠,李小鹏,均获得4枚奥运金牌,并列第一:
邓亚萍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女单金牌、女双金牌(与乔红组合)。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女单金牌、女双金牌(与乔红组合)。
伏明霞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跳 水 女子10米跳台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跳 水 女子10米跳台
跳 水 女子3米跳板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
跳 水 女子3米跳板
郭晶晶(04年三米单双人、08年三米单双人)
张怡宁(04年女单女双、08年女单女团)
王楠(00年女单女双、04年女双、08年女团)
李小鹏(00年男团双杠、08年男团双杠)
单届奥运会金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 李宁和邹凯3枚奥运金牌
李宁 自由体操、吊环和鞍马三项冠军
邹凯 体操团体冠军(同杨威、李小鹏、陈一冰、肖钦以及黄旭),自由体操冠军,单杠冠军
中国体育健儿目前共参加几届夏季奥运会,共获多少块金牌?
从23届—28届夏季奥运会中,中国一共获得了112枚金牌,具体如下:
●第23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获金牌15枚,累计15枚;排名第4
中国奥运第1金:射击男子自选手枪慢射(许海峰)
中国奥运第2金:举重男子52公斤级(曾国强)
中国奥运第3金:举重男子56公斤级(吴数德)
中国奥运第4金:射击男子50米移动靶(李玉伟)
中国奥运第5金:举重男子60公斤级(陈伟强)
中国奥运第6金:举重男子67.5公斤级(姚景远)
中国奥运第7金:射击女子小口径标准(吴小旋)
中国奥运第8金:击剑女子花剑个人(栾菊杰)
中国奥运第9金:体子自由体操(李宁)
中国奥运第10金:体子鞍马(李宁)
中国奥运第11金:体子吊环(李宁)
中国奥运第12金:体子跳马(楼云)
中国奥运第13金:体子高低杠(马燕红)
中国奥运第14金:女子排球(张蓉芳、郎平、朱玲、杨锡兰、周晓兰、梁艳、姜英、侯玉珠、苏惠娟、李延军、杨晓君、郑美珠)
中国奥运第15金:跳水女子10米跳台(周继红)
●第24届1988年汉城奥运会 获金牌5枚,累计20枚;排名第11
中国奥运第16金:跳水女子10米跳台(许艳梅)
中国奥运第17金:体子跳马(楼云)
中国奥运第18金:跳水女子3米跳板(高敏)
中国奥运第19金:乒乓球男子双打(陈龙灿、韦晴光)
中国奥运第20金:乒乓球女子单打(陈静)
●第25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获金牌16枚,累计36枚;排名第4
中国奥运第21金:游泳女子100米自由泳(庄泳)
中国奥运第22金:跳水女子10米跳台(伏明霞)
中国奥运第23金:射击男子气手枪(王义夫)
中国奥运第24金:射击双向飞碟(张山)
中国奥运第25金:游泳女子100米蝶泳(钱红)
中国奥运第26金:游泳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林莉)
中国奥运第27金:游泳女子50米自由泳(杨文意)
中国奥运第28金:体子高低杠(陆莉)
中国奥运第29金:体子自由体操(李小双)
中国奥运第30金:柔道女子72公斤级(庄晓岩)
中国奥运第31金:乒乓球女子双打(邓亚萍、乔红)
中国奥运第32金:跳水女子3米跳板(高敏)
中国奥运第33金:田径女子10公里竞走(陈跃玲)
中国奥运第34金:乒乓球男子双打(吕林、王涛)
中国奥运第35金:跳水男子10米跳台(孙淑伟)
中国奥运第36金:乒乓球女子单打(邓亚萍)
●第26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获金牌16枚,累计52枚;排名第4
中国奥运第37金:柔道女子72公斤以上级(孙福明)
中国奥运第38金:游泳女子100米自由泳(乐靖宜)
中国奥运第39金:举重男子59公斤级(唐灵生)
中国奥运第40金:举重男子70公斤级(占旭刚)
中国奥运第41金:体子个人全能(李小双)
中国奥运第42金:射击女子25米运动手枪(李对红)
中国奥运第43金:射击男子10米移动靶(杨凌)
中国奥运第44金:跳水女子10米跳台(伏明霞)
中国奥运第45金:田径女子5000米(王军霞)
中国奥运第46金:跳水男子3米跳板(熊倪)
中国奥运第47金:乒乓球女子双打(邓亚萍、乔红)
中国奥运第48金:乒乓球男子双打(孔令辉、刘国梁)
中国奥运第49金:羽毛球女子双打(葛菲、顾俊)
中国奥运第50金:乒乓球女子单打(邓亚萍)
中国奥运第51金:跳水女子3米跳板(伏明霞)
中国奥运第52金:乒乓球男子单打(刘国梁)
●第27届2000年悉尼奥运会 获金牌28枚,累计80枚;排名第3
中国奥运第53金:射击女子10米气手枪(陶璐娜)
中国奥运第54金:射击男子10米气(蔡亚林)
中国奥运第55金:举重女子53公斤级(杨霞)
中国奥运第56金:男子团体体操(李小鹏、郑李辉、黄旭、杨威、邢傲伟、肖俊峰)
中国奥运第57金:举重女子63公斤级(陈晓敏)
中国奥运第58金:举重女子69公斤级(林伟宁)
中国奥运第59金:羽毛球混合双打(高凌、张军)
中国奥运第60金:柔道女子78公斤级(唐琳)
中国奥运第61金:射击男子10米移动靶(杨凌)
中国奥运第62金:举重女子75公斤以上级(丁美媛)
中国奥运第63金:举重男子77公斤级(占旭刚)
中国奥运第64金:柔道女子78公斤以上级(袁华)
中国奥运第65金:乒乓球女子双打(李菊、王楠)
中国奥运第66金:羽毛球女子单打(龚智超)
中国奥运第67金:羽毛球女子双打(葛菲、顾俊)
中国奥运第68金:羽毛球男子单打(吉新鹏)
中国奥运第69金:乒乓球男子双打(王励勤、阎森)
中国奥运第70金:乒乓球女子单打(王楠)
中国奥运第71金:体子平衡木(刘璇)
中国奥运第72金:体子双杠(李小鹏)
中国奥运第73金:乒乓球男子单打(孔令辉)
中国奥运第74金:跳水男子3米板(熊倪)
中国奥运第75金:跳水女子跳台双人(李娜、桑雪)
中国奥运第76金:田径女子20公里竞走(王丽萍)
中国奥运第77金:跳水男子跳板双人(肖海亮、熊倪)
中国奥运第78金:跳水女子3米跳板(伏明霞)
中国奥运第79金: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级(陈中)
中国奥运第80金:跳水男子10米跳台(田亮)
●第28届2004年雅典奥运会 获金牌32枚,累计112枚;排名第2
中国奥运第81金:射击女子10米气(杜丽)
中国奥运第82金:射击男子10米气手枪(王义夫)
中国奥运第83金:跳水女子双人3米跳板(郭晶晶、吴敏霞)
中国奥运第84金:跳水男子双人10米跳台(田亮、杨景辉)
中国奥运第85金:柔道女子52公斤级(冼东妹)
中国奥运第86金:射击男子10米气(朱启南)
中国奥运第87金:举重女子58公斤级(陈艳青)
中国奥运第88金:游泳女子100米蛙泳(罗雪娟)
中国奥运第89金:举重男子62公斤级(石智勇)
中国奥运第90金: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劳丽诗、李婷)
中国奥运第91金:举重男子69公斤级(张国政)
中国奥运第92金:羽毛球女子单打(张宁)
中国奥运第93金:举重女子69公斤级(刘春红)
中国奥运第94金:羽毛球混合双打(张军、高凌)
中国奥运第95金:乒乓球女子双打(王楠、张怡宁)
中国奥运第96金:乒乓球男子双打(马琳、陈杞)
中国奥运第97金:羽毛球女子双打(杨维、张洁雯)
中国奥运第98金:举重女子75公斤以上级(唐功红)
中国奥运第99金:射击男子50米(贾占波)
中国奥运第100金:乒乓球女子单打(张怡宁)
中国奥运第101金:网球女子双打(李婷、孙甜甜)
中国奥运第102金:体子鞍马(滕海滨)
中国奥运第103金:摔跤女子72公斤级(王旭)
中国奥运第104金:跳水男子3米跳板(彭勃)
中国奥运第105金:跳水女子3米跳板(郭晶晶)
中国奥运第106金:田径男子110米栏(刘翔)
中国奥运第107金:田径女子万米(邢慧娜)
中国奥运第108金:皮划艇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孟关良、杨文军)
中国奥运第109金:跆拳道女子67公斤级(罗微)
中国奥运第110金:跳水男子10米跳台(胡佳)
中国奥运第111金:女子排球
中国奥运第112金: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级(陈中)
中国奥运从92年开始所有的奖牌获得者
这个是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的历届奥运会奖牌获得者,需要的话自己可以察
历届中国奥运会奖牌大全:
奥运会成绩:中国自1932年开始参加第十届奥运会至今,奥运赛场上成绩不断提高,逐渐迈向奥运体育强国之列。
1932年,中国派出三人参加了第10届奥运会,其中领队一人,教练宋君复,一名运动员刘长春,参加了100米和200米跑的比赛。预赛中即被淘汰。
1936年,中国69名运动员9不包括另外派出的9人武术表演队和32人的体育考察团0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11届奥运会,在田径、游泳举重、篮球、足球、自行车和拳击七个项目的比赛中,除符保卢在撑杆跳高预赛中及格而获决赛权外,其余运动员都在预赛中被淘汰。
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中国派出了53人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33人,参加了田径、游泳、篮球、足球和自行车共5个项目的比赛,结果未得到任何名次,全军覆没。
处于黑暗统治下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体育事业极其落后,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中国运动员技术水平低下,在三次奥运会上均未获得任何名次,更不用说奖牌了,遭到西方国家的鄙视,落后的旧中国被人讥笑为“东亚病夫”。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首次参加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15届奥运会。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运动员参赛竞技历经波折,派出了40人体育代表团,其中运动员26人,参加篮球、足球和游泳比赛,但因赛程已接近尾声,只有游泳运动员吴传玉参加了100米仰泳预赛,成绩是1分12秒3。
在中国奥委会和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前后,中国台湾省的运动员先后参加了5届夏季奥运会。
1956年,在澳在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16届奥运会上,台湾省派出21名运动员参加了5项比赛,未获名次。
1960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第17届奥运会,台湾省有47名运动员参加7项比赛,只有杨传广获得十项全能银牌,这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史上的第一枚奖牌。
1964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55名台湾省的运动员参加8项比赛,杨传广获十项全能第5名。
我的店铺: 至真美肤DHC专卖
卖家信用:121
认证信息:
推荐商品(共12件):
1968年,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举行的第19届奥运会上,台湾省派出43名运动员参加田径、游泳、体操、射击、举重、拳击、自行车、帆船共8项比赛,纪政获得女子80米栏铜牌,这是中国女在奥运会上首次获得奖牌。
1972年,在联邦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20届奥运会上,台湾省有63名选手参加田径、游泳、射击、举重、拳击、柔道、摔跤、自行车、帆船共10项比赛,未获得名次。
中国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关系正常化后,中国派团参加了自1980年以来的历届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
1980年2月,第13届冬季奥运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中国派出了多人的体育代表团,其中有运动员28人(男16人,女12人),参加了速度滑冰、花样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共5个项目18个单项的比赛。这是中国首次参加冬奥会,虽未获得名次,但看到了我国冰雪项目与世界行进水平的差距。同年8月在莫斯科举行了第22届夏届奥运会,因前苏联人侵阿富汗,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违背了奥林区克宗旨。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一道进行了抗议和抵制,决定不派运动员参加本届夏季奥运会。
1984年2月,第14届冬季奥运会。中国派出有69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参加,其中运动员37人(男21人,女16人),参加速度滑冰、花样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科冬季两项共5个项目的26个单项比赛,虽同上届冬季奥运会一样未获得名次,但成绩普遍提高。中国台湾省奥委会也派出24人组成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其中运动员14人,参加了滑雪、冬季两项、雪车和雪撬的比赛,没有取得名次。这是海峡两岸的运动员首次在冬季奥运会上相遇。
1984年7--8月,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派出大型体育代表团一行353人出席了这次盛会,另有参观团31人,记者67人和国际裁判13人同行,共有225名运动员参加田径、游泳(包括跳水、水球)、体操(包括艺术体操)、篮球、排球、手球、射击、射箭、击剑、举重、摔跤、柔道、自行车、赛艇、皮划艇、帆船共16个项目的比赛和网球表演赛。而且,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相遇,同场竞技。这是至此为止中国在奥运史上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取得成绩最好的一次,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共获金、银、铜牌32枚,金牌总数列第四位,仅次于美国、罗马尼亚和前联邦德国。名次统计如下:
我的店铺: 至真美肤DHC专卖
卖家信用:121
认证信息:
推荐商品(共12件):
奖牌获得者
金牌:
徐海峰:男子自选手枪射击。
李玉伟:男子射击。
吴小旋:女子标准射击。
曾国强:52公斤级举重。
吴数德:56公斤级举重。
陈伟强:60公斤级举重。
姚景远:67.5公斤级举重。
李宁:男子自由体操、男子鞍马、男子吊环。
楼云:男子跳马。
马燕红:女子高低杠。
栾菊杰:女子花剑。
周继红:女子跳台跳水。
银牌:
男子体操队
楼云:男子自由体操。
童非:男子单杠。
李宁:男子跳马。
周培顺;52公斤级举重。
谭良德:男子跳板跳水。
李玲娟:女子射箭。
铜牌:
女子体操队
女子篮球队
女子手球队
王义夫:男子自选手枪射击。
黄世平:男子“跑猪”射击。
吴小旋:女子气射击。
李宁;男子体操个人全能。
宋建华:男子田径跳高。
李孔政;男子跳台跳水。
中国台北体育代表团也参加了第二十三届夏季奥运会,大陆和台湾中华儿女同场竞技。59名中国台湾省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射击、射箭、击剑、举重、摔跤、柔道、拳击、现代五项、自行车、帆船共十二项比赛和棒球、网球两项表演赛。台湾运动员共获得两枚铜牌。在60公斤级举重比赛中,大陆运动员陈伟强获得金牌,台湾运动员蔡温义获得铜片,双双同登领奖台,共祝中国人的胜利。台湾选手还获得棒球表演赛铜牌。
23届夏季奥运会,中国人扬眉吐气,一跃登上金牌榜第四,全世界体育强国感到震惊。
1988年2月13日至28日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城市卡尔加里举行了第15届冬季奥运会。中国奥委会派出13名选手,中国台北派出14名选手参赛,中国选手李琰先后夺得1000米短跑道速度滑冰表演赛金牌和500米、1500米铜牌,并以1分39秒成绩打破女子1000米短跑道速滑纪录,以2分34秒85的成绩打破女子1500米短跑道速滑世界纪录,表明中国在冰雪项目上有新突破,中国台北队在这次冬奥会上没有取得名次。
1988年9月17日至10月2日在韩国汉城举行了盛大的第24届奥运会。中国派出大型代表团参加跳水、游泳、举重、乒乓球、体操、射击、田径、排球、赛艇等项目的比赛,但成绩比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相比大大下降,仅得5枚金牌,11枚银牌,12枚铜牌。在这次各国强手云集,高水平的盛会上,中国选手基本上反应了实际水平,游泳、赛艇方面有所突破,有些项目发挥欠佳。
奖牌获得者
金牌
许艳梅:女子跳水。高敏:女子跳水。
楼云:男子跳马
陈龙灿与韦晴光:男子乒乓双打。
陈静:女子乒乓单打。
银牌:
何英强:举重。庄泳:女子游泳。
黄晓敏:女子游泳。
杨文意:女子游泳。
张香花等4人:女子赛艇。
谭良德:男子跳水。
李青:女子跳水。熊倪:男子跳水。
焦志敏与陈静:女子乒乓双打。
李惠芬:女子乒乓球单打。
黄世平:男子射击。
铜牌:
女子排球球队。何英强:举重。
刘寿斌:举重。许焕明:举重。
李金河:举重。钱红:女子游泳。
楼云:男子体操。
李德亮:男子跳水。
许海峰:男子射击。
李梅素:女子铜球。
焦志敏:女子乒乓球单打。
李荣华等8人:女子赛艇。
中国台北体育代表团派出92名运动员参加了13个项目的比赛和表演赛。取得一个第5名、一个第7名和一个第8名,在跆拳道表演赛中取得2枚盱、3枚铜牌。1992年2月8日至23日在法国阿尔贝维尔举行第16届冬季奥运会。中国派出35名男女选手参加34个单项比赛。中国台北奥委会派出8名选手参加5个单项的比赛。本届冬季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第一次拿到奖牌。获女子500米和1000米速滑两枚银牌。叶乔波在新增设的短跑道速滑比赛中获女子500米银牌,实现了中国冬奥会中奖牌零的突破。中国冰雪运动项目水平提高,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1992年2月8日至23日在法国阿尔贝维尔举行第16届冬季奥运会。中国派出35名男女选手参加34个单项比赛。中国台北奥委会派出8名选手参加5个单项的比赛。本届冬季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第一次拿到奖牌。获女子500米和1000米速滑两枚银牌。叶乔波在新增设的短跑道速滑比赛中获女子500米银牌,实现了中国在冬奥会中奖牌零的突破。中国冰雪运动项目水平提高,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1992年7月25日至8月5日,第25届奥运会在西班牙港口城市巴塞罗那举行,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派出381人的代表团参加竞技,再加上外国奥申团、观摩团、技术官员、记者团和其他人员,总人数有600人,是中国在奥运史上派出的规模最大的体育代表团。参加了田径、游泳、体操、篮球、排球、手球、射击、射箭、击俞、举重、摔跤、柔道、自行车、赛艇、皮划艇、帆船、羽毛球、乒乓球项目的比赛。这届奥运比赛,是至此为止中国在奥运史上取得成绩最好的一次。超越了1984年在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获得金牌、银牌、铜牌共54枚,金牌总数列第四位。次于独联体、美国和德国。创两次世界纪录(林莉: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成绩2分11秒65;杨文意:女子50米自由泳,成绩24秒79)奖牌统计如下:
奖牌获得者:
金牌:
陈跃玲:女子10公里竞走。
庄泳:女子100米自由泳。
杨文意:女子50米自由泳。
钱红:女子100蝶泳。
林莉:女子200米混合泳。
伏明霞:女子跳台。高敏:女子跳板。
孙淑伟:男子跳台。
王义夫:男子气手枪。
张山:女子双向飞蝶。
邓亚萍:乒乓球女单。邓亚萍和乔红:
乒乓球女双。
王涛和吕林:乒乓球男双。
李小双:男子自由体操。陆莉:高低杠
庄晓岩:女子柔道72公斤以上级。
银牌:
黄志红:女子铅球。
庄泳:女子50米自由泳。
王晓红:女子200米蛙泳和400米混合泳两枚。
女子4X100米自由泳。
谭良德:男子跳板跳水。
林启升:52公斤级举重。刘寿斌:56公斤级举重。
王义夫:手枪慢射。李对红:女子运动手枪。
女子射箭队团体。女子篮球队
乔红:乒乓球队女单。陈子荷和高军:乒乓球女双。
关渭贞和农群华:羽毛球女双。
男子体操队团体。
李敬:吊环和双杠两枚。陆莉:平衡木。
王会凤:女子花剑。
张小会:女子帆船390型。
铜牌:
曲云霞:女子1500米。
李春秀:女子10公里竞走。
熊倪:男子跳台。
罗建明:举重56公斤级,何英强;举重60公斤级。
马:乒乓球男单。
姚芬和林燕芬:羽毛球女双。
唐九红和黄华:并列羽毛球女单。
李永波和田秉毅:羽毛球男双。
李小双;吊环。国木耀;双杠。
盛泽田:古典式摔跤57公斤级。
李忠云:女子柔道52公斤级。
张迪:女子柔道61公斤级。
顾晓黎和路华利;女子双人双桨赛艇
中国台北奥委会也派代表团参加了这次盛会。由于海峡的改善,大陆和台湾还联合举办了有奖竞猜活动。在这次比赛中,台北棒球队力胜群雄,夺得银牌,这也是台湾获得惟一奖牌。
第26届亚特兰大奥林匹克运动会
中国共获16枚金牌:
王军霞:田径女子5000米14'59"88
乐靖宜:游泳女子100米自由泳54"50
伏明霞:跳水女子10米跳台521.58分
伏明霞:跳水女子3米跳板547.68分
熊倪:跳水男子3米跳板701.46分
唐灵生:举重男子59公斤级总成绩307.5公斤
占旭刚:举重男子70公斤级总成绩357.5公斤
李小双:体子个人全能58.423分
李对红:射击女子25米运动手枪687.9环
杨凌:射击男子10米移动靶685.8环
邓亚萍:乒乓球女子单打
邓亚萍/乔红:乒乓球女子双打
孔令辉/刘国梁:乒乓球男子双打
刘国梁:乒乓球男子单打
国潮复燃包装案例创意分享(?2?)
说起李宁,他是一个爱恨交加的品牌,爱是因为对他有着别样的情怀,恨是因为对之前的李宁产品没有突破性的发展而感到痛心。 想当年李宁可是叱咤十八线城乡,被誉为钢铁直男们最爱的品牌。
前几年,席卷乡镇的李宁销声匿迹,开启了大规模的关店潮····外人以为这个品牌应该会就此终止了,然而谁能想到李宁摇身一变成了国潮典范? 万万没想到 “ 红配黄 ” 的配色也能如此时尚。
16年开始李宁作为 “ 国潮 ” 风的代表,一直都在尝试将 “ 中国风 ” 设计风格、 “ 中国李宁 ” 的标志感元素注入到潮流文化中。
这与2018初纽约时装周上的走秀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次大秀以“ 悟道 ”为主题,不仅运用了中国传统苏绣的工艺技法,而且李宁将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颁奖服 “ 红黄配 ” 打造的更具潮牌气质,成功接轨国际。
“ 国货 ” 李宁,也改变了其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的刻板印象,成为了 “ 国货 ” 的优质代表。本场大秀以创始人 “ 体操王子 ” 李宁先生及其曾在体坛取得的卓越成就为灵感,将 “ 中国李宁 ” 形象通过服饰美学完美展现。
以 “ 过去、 现在 、未来 ” 为线索,坚持 “ 自省、自悟、自创 ” 的精神,诠释李宁设计对于道德经中里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的 “ 悟道 ” 历程。
2019年6月于法国巴黎发布的2020春夏这一季产品中,李宁在设计上放弃了已经具有一定辨识度的 “ 中国李宁 ” 标语元素,而是从乒乓球等运动中汲取灵感,以更为内敛的溯源手法和融合心态,将复古感和未来感融合。
这是李宁开始深刻探索 “ 国潮 ” 服饰文化进阶,用更加年轻化、时尚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又一次大胆试水。
李宁之所以能够将产品打造成国潮品牌,成功原因: 打破传统、乏味国内品牌印象,用设计拥抱流行文化。
( 故宫的 “ 超级ip进化史 “ 就是新零售时代下 ” 国潮 “ 发展史。)
接下来咱们分享另外一个最近这段时间很火的 “ 国潮 ” 产品,势必会联想到故宫,作为营销专家们口中的 “ 地表第一文创IP ” ,因为故宫博物馆作为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保存完整古代宫殿群,故宫所包含的内涵着实厚感,使得人们无法以地标、景点、品牌等单一概念来简单定义。
提到故宫的 “ 国潮化 ” 、 “ 年轻化 ” 变身,就不能不提故宫博物馆原院长单霁翔。在与外界公开讨论如何推动故宫走进年轻人群的问题时,单霁翔有一套自己的 “ 焕新” 法则。他认为,想要让沉睡在博物馆里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欢和接纳,首先要走进他们, “ 年轻人在哪里,故宫就在哪里,用年轻消费者喜欢的方式去打交道 ” 。
所以,从2012年上任到2019年离开,单霁翔与故宫旗下的各个团队 “ 带着雍正卖萌 ” 、用 “ 千里江山图 ” 造了一个网红咖啡馆····这些标志性的、引爆热搜的事件,改变了故宫在公众心目中刻板印象。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即,安踏与故宫联手,打造出了本次的安踏x 冬奥特许商品故宫特别版。色彩搭配上,特别款则与北京冬奥会 “ 冬梦 ” 会徽主色调看齐。以蓝色寓意梦想和未来,红色和**代表中国国旗,也有古代宫廷墙红瓦黄金灿灿的大气。
故宫和合作者所做的一些创举引起故宫潮流变革,甚至改变了不少消费者们的喜好偏向。 例如,2018年年底的推出的 “ 故宫口红 ” 系列产品。 至此推出后销量因其巨大轰动,消费者争相购买,这就说明国潮趋势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下的经济模式。
尽管是跨界,但故宫却和李宁守住了一根底线: 万变不离其宗。换言之,就是不管如何变换形态,故宫都在围绕着自己的宫殿和深邃的文化做文章,每一个商品都承担着传播来自故宫之 “ 国风 ” 的使命。
同理,李宁也在各种时刻,分外鲜明的去彰显李宁的品牌和它骨子里的运动。
1.视觉升级
包装从早期的利于携带的功能开始,满满的演变成了今天集展示、携带、宣传于一体的现代化包装。 视觉升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图案的风格有着多样性的体。
如:从ins风、中式风、旧上海复古风、老式港风等等。
ins风偏向于新潮风格,中式风多元化一些,旧上海复古风更加精致,老式港风色彩丰富等。
审美的提升带动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中式节日包装的要求,早已不只是大气和档次而已。前几年电商平台频繁构建国货平台,带动许多设计公司的迅速增长,同时在产品包装的文化性上更加注重表现,这两年电商平台的造物节,又让国潮文创包装设计成为网红。
例如: 妙手回潮、东方造物、故宫文创、东堂文化等。
当下社会都在打 “ 国潮 ” 风,但是又成为一个定律: 就是一个热度出来时,往往跟风的多,喊口号的多,有些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 “ 中国文化 ” 符号,有些邯郸学步,有些东施效颦。
因为设计师欠缺文化底蕴发掘,导致对有些 “ 国潮 ” 的认知很牵强,设计出的作品根本就不是中国文化元素,只在包装上主打国风元素和国货情怀。
有的爆款产品山寨抄袭、过度营销,与真正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味道相去甚远。 这些不和谐的音符,正在破坏 “ 国潮 ” 不断迭起的乐章。
把 “ 国潮 ” 概念放之四海,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它不同的文化精神,伴随以各自的表现形式。
同时,要多关注产品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内涵,只要作品中渗透了中国文化因子,没有停在表面、流于形式,而是去探索和发掘传统的精华,都是对 “ 国潮 ” 概念的回应。
应代表拥有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美学、中国精神的潮流趋势。
很多商家在利益驱使下,并不是以本质上提高 “ 国潮 ” 而加大投入,只是希望蹭热度、赚快钱、搞抄袭,炮制出粗制滥造的低端 “ 国潮 ” 产品,并 “ 妖魔化 ” 国潮概念 。
区别于哪些 “ 伪国潮 ” 、 “ 低端国潮 ” ,精致 “ 国潮 ” 和高级 “ 国潮 ” 这两大路线,挖掘国货价值、呵护国产品牌,市场才会繁荣不止, “ 国潮 ” 才会澎湃不息,这才是未来设计师应该定位的发展方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