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世界杯名单

世锦赛篮球中国队名单最新-世锦赛篮球中国队名单

中国男篮此番集训的领队是中国篮协主席姚明,主帅是塞尔维亚籍名帅乔尔杰维奇。18名队员分别为:赵继伟、张镇麟、付豪,贺希宁、周鹏,方硕。

曾凡博,余嘉豪、程帅澎,孙铭徽、朱俊龙、胡金秋,崔永熙,胡明轩、赵睿、杜润旺,王哲林,以及目前尚未确定其归宿的中国男篮现任“一哥”周琦。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男篮名将、辽宁队主力后卫郭艾伦并不在名单之列。在今年5月结束的CBA联赛中,郭艾伦在半决赛中大腿受伤,缺席了半决赛和总决赛的多场赛事。

据悉,伤后恢复训练的郭艾伦状态不佳,而一旦其状态恢复,或国家队现有后卫中出现问题,郭艾伦仍有望重返国家队。

中国篮协已公布了中国男篮的世界杯备战计划:6月23日,中国男篮将在山东青岛开启为期两周的集训;7月上旬开始海外拉练,将与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埃及、意大利等多支国家队进行热身赛。

8月上旬,中国男篮将前往德国参加超级杯赛,与德国队、加拿大队、新西兰队进行交锋。8月中旬,中国男篮将返回国内进行最后热身,8月22日启程前往菲律宾马尼拉,参加2023年男篮世界杯赛。

男篮世界杯赛事前身

篮球世界杯的前身是“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由国际篮球联合会主办的一项国际性男子篮球赛事,首届于1950年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

冠军是阿根廷队,历届比赛某些情况下间隔时间不同,一般是每四年一届。从1986年起,男子和女子的比赛都在同一年进行,也都按照四年一届的时间举行。

北京时间2012年1月28日,国际篮球联合会在时间周四对外正式公布,从2014年开始,世界篮球锦标赛正式更名为篮球世界杯。2014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的举办地为西班牙,成为男篮世锦赛更名为篮球世界杯后的第一个举办国家。

中国男篮国家队队员名单

首先,正式名单出来之前都会有一个22人集训名单:丁锦辉,王仕鹏,王治郅,王磊,巴特尔,李楠,李晓旭,刘炜,刘晓宇,朱芳雨,孙悦,杜锋,张松涛,张凯,周鹏,杨鸣,杨超,陈江华,莫科,徐咏,龚松林,韩硕。(姚、易二人在美征战NBA无需参加前期集训)

最终正式名单如下:

姚明,巴特尔,王治郅,易建联,李楠,杜锋,朱芳雨,王仕鹏,王磊,刘炜,刘晓宇,孙悦

中锋 姚明(无可争议的核心), (年龄虽然已经上三十体力不如年轻人,但经验丰富且其在力量上有独特优势,是姚明的最佳替补)。

大前锋 易建联,王治郅(易建联首发可发挥他年轻有冲劲的特点,且其在NBA锻炼一个赛季,无论是身体还是技术上都有很大提高;大郅为替补可发挥他的经验正和易建联互补)。

小前锋 朱芳雨(一直是国家队的主力小前锋,相比这个位置的其他人其相对更为稳定);替补可以是王磊或杜锋,这两人都可作为摇摆人使用(杜锋一般为前锋,但在非常时刻他是可以顶到五号位上的;而王磊因其有着不错的持球突破能力,他是很可能被作为得分后卫使用)

得分后卫 王仕鹏(大鹏在世锦赛上的惊天一投早已确定了他在这一位置的主力,且其似乎还在提高,期待他在奥运会上突破自己);在这个位置似乎没有什么固定的替补,王磊或孙悦都有可能客窜。

控卫 刘炜以其和姚的天然关系,坐在第一后卫的位置应该没问题,但如果发挥很失常的话,刘晓宇和孙悦有可能取其首发而代之

老将李楠可能上场时间不长,但考虑到年轻队员发挥不稳且缺少国际比赛经验,李楠很可能以最佳第六人的身份出现在小前锋或得分后卫位置上,关键时刻方显小李飞刀本色。

参考资料:

2010年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12人终极名单?

主教练:

邓华德

助理教练:

郭士强、范斌、李楠

领队:

张雄

易建联

王仕鹏

朱芳雨

唐正东

易立

孙悦

刘炜

李晓旭

周鹏

金立鹏

王治郅

丁锦辉

苏伟

董瀚麟

于澍龙

张兆旭

郭艾伦

这是最新的

终极的马上出来了啊

中国男篮

世界男篮锦标赛自1950年在阿根廷问世以来,时至2002年,即将在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举行的世锦赛已经是第14届了。作为亚洲男篮代表的中国队,自1978年开始世锦赛之旅以来,一直是亚洲球队在历届世锦赛上最好名次获得者。在中国队所参加的几次世锦赛中,分别获得了第11、12、9、14、8名。经过1998年没能参赛之痛后,中国男篮现今令世人关注程度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高,皆因现在的队伍中拥有三名年轻且颇具发展潜力的高大中锋。在如今更加趋向于大型化的世界篮坛,中国男篮的发展前景实在让人们无法不看好。不过,从中

国男篮世锦赛之旅来说,从来都是--

灵巧型球员是传统镇队之宝

或许因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中国篮球在国际交往中创造过以小打大的“奇迹”,所以在中国队的前五届世锦赛之旅中,每次为中国队做出重要贡献的也“习惯性”地多为灵巧型前锋或后卫球员。

在世界男篮锦标赛的历史记录中,中国队参加世锦赛届次和场次最多的是中国队现任主教练王非,他当年就是中国男篮颇具代表性的灵巧型前锋。他参加了1982、1986和1990年三届世锦赛的25场比赛,他是中国男篮在世锦赛中总得分最多的球员,共计296分,平均每场11.8分。孙凤武是和王非同时代的球员,也参加了三届世锦赛,共出战24场比赛,在中国球员中名列第二。作为后卫球员,孙凤武的得分不是很多,共计179分,场均7.5分。而在中国球员中最具特点的是有“歪把子机枪”之称的张勇军,他参加了1986和1990年两届比赛,出战18场,共得282分,场均得15.7分。张勇军得分之多,主要是依靠外围的三分远投,在这两届比赛中,他共投中了66个三分球,是中国队之最,即使在世锦赛史册中,也名列前茅。

在中国男篮世锦赛之旅中,个人总得分超过200分的球员还有前中国男篮助理教练张卫平。他参加了1978和1982年两届世锦赛,出战13场,共得218分,场均16.8分,是世锦赛场均得分最多的中国球员。尤其在中国队第一次参加的1978年世锦赛上,张卫平作为中国队的主力前锋,出战7场,共得177分,场均25.3分,名列该届世锦赛得分榜的第二名。这是中国球员在一届世锦赛个人单项技术排名中的最好名次。

世锦赛之旅中的中国球员,场均得分达到两位数的还有胡卫东(15.1分)、李亚光(13.4分)、马健(12.8分)、郑武(12.6分)、刘玉栋(11.5分)、匡鲁彬(10.3分)。其中李亚光和匡鲁彬都参加了两次世锦赛。

以上所提到的球员,哪位不是技艺娴熟且灵动跳脱的?从世锦赛历史来看,中国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精彩时刻的出现,都离不了那些灵巧型球员的出色发挥和表现。

不过,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篮球的希望已经从外线转移到了内线。从世界篮球发展潮流来看,中国队也正在逐渐顺应着这个潮流,那就是--

高大中锋是创造未来之希望

在中国篮球世锦赛之旅中,有那么一些高大中锋球员值得人们记忆,像穆铁柱、王治单等都曾在中国队参加世锦赛时出任中锋之职。但由于那时中国队在选材上存在着一定的欠缺。或许也和当时的国际潮流趋势有一定的关系,只要够高,能站得住篮下就行。那时,国际篮联有关竞赛规则还不像现在这样强调速度,10秒钟推进至前场,30秒钟能做出投篮动作……这一切,都使得那些身材高大但动作较为迟缓的球员,在篮球场上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但历次世锦赛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拥有众多灵巧型球员的情况下,中锋球员的“不配套”是束缚中国队在世界篮坛上取得好成绩的因素之一。虽然我们曾获得过世锦赛的第八名,但当年在小组赛中智取实力略高的两个对手进入前八名后,在与那些真正的强队交锋时又被打回了“原形”。动辄三四十分的差距,虽然不排除完成“历史突破”后有所松懈的可能性,但整体实力尤其内线实力上的欠缺,注定当时的中国队实在无法再越雷池半步。

当世界篮球已经发展到高速度、多变化、强对抗阶段时,中国篮球也适时地出现了姚明、王治郅和巴特尔这三位既有身高又有速度,而且也不十分欠缺力量的中锋球员。经过2000年奥运会的检验,他们已经戴上“中国移动长城”桂冠。他们先后踏入NBA,尤其姚明当选了“新秀状元”,充分证明了他们的水平和发展前景。

虽然中国篮球的传统镇队之宝--技艺纯熟的灵巧型球员在现在的国家队中已不多见,而且组织后卫这个位置上的欠缺还成了软肋,但由王非执掌帅印,匡鲁彬和张德贵(参加1990年世锦赛的前锋队员)加以辅佐,配以拥有多次国际大赛经验的巩晓彬、刘玉栋、胡卫东和李楠等前锋球员,“移动长城”在今年的世锦赛上一定会给中国球迷带来全新的感受。

中国男篮在世界杯都取得过哪些傲人的成绩?

我们中国篮球队是在1978年开始正式的征战世锦赛,这也是当时第1次征战世界,是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举行的。并且当时中国篮球取得了第11名的好成绩。此后我们国家也一直都在参与到世界锦标赛世锦赛的举行,到如今应该是第9次,我们中国男篮上世界杯发起征讨。前面几次的征途之中,我们也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绩,打入了一次8强,两次16强。

而我们中国篮球,最为辉煌的一年应该就是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的94年的黄金一代,这4个人就是胡卫东,孙军,刘玉栋,巩晓斌。在他们4个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在94年的第12届世锦赛,我们中国男篮队,打到了第八的好成绩,这也是我们中国男篮历史上最大的突破,击败了巴西,西班牙等多名强队,并且淘汰了加拿大取得了第8名。

但是我们国家的男篮队有时候也是没有参加世锦赛的资格,比如说1988年,1998年的世锦赛上中国男篮便由于小组赛的失利,导致的并没有最终参加这种战这种比赛的资格。但是在1986年的世锦赛上,中国男篮一共出场了10场比赛,4胜6负,最终取得了第9名的好成绩。

随后三年里,比如说,02年06年,10年,我们国家都是一直稳定在十几名左右。但是如今我们国家对于篮球也是更加的重视,篮球小将也是发挥的逐渐的稳定,所以说也是很有希望能够打出我们中国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