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一下比埃尔霍夫

1980年欧洲杯德国队长名单-1980年欧洲杯德国队长

比埃尔霍夫,德国著名足球运动员。 英文名:OLIVER BIERHOFF 生于:1968年5月1日 身高:190cm 出生地:德国的卡尔斯鲁厄 效力俱乐部:汉堡,门兴,萨尔茨堡红牛,国际米兰,阿斯科利,乌迪内斯,AC米兰,切沃 场上位置:前锋 首次参加意甲:91年9月1日代表阿斯科利队主场迎战AC米兰队(0比1) 国家队首次出场:1996年2月21日德国—葡萄牙(2比1) 见过的最漂亮的入球:我在96欧洲杯决赛上的金球

[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让我们把时针播回到96年欧洲杯决赛的温布利大球场,捷克队凭借下半场开场不久的点球1比0领先,伤兵满营的德国队已经到了连卡恩和雷克都要随时准备出场的地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德国队似乎气比埃尔霍夫数已尽了。这个时候,福格茨打出了他手上的最后一张牌,用一名身披20号战袍的高大前锋换下了体力不支的绍尔。当时,即使是最资深的球迷,也不清楚这个大高个究竟是何方神圣,况且他的名字又那样的拗口,然而,就是这个没有几个人认得的大高个,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书写了欧洲杯历史上最神奇的一笔:他先是利用任意球机会头球破门扳平比分,把比赛带入了加时赛,接着他有在加时赛上半场即将结束时在禁区线上转身抽射打进了世界足球史上的第一个金球,帮助困境中的德国队2比1反败为胜,夺走了德劳内杯。凭借这两个价值连城的进球,大高个声名鹊起,从此世界足坛变多了个名叫比埃尔霍夫的强力中锋,而当时的德国队主教练福格茨更是兴奋的表示:“奥利弗(比埃尔霍夫)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要知道,我是听从了妻子的建议,才在最后一刻把他带到英国的。” 不管福格茨所说的他听了妻子的建议是不是真的,总之比埃尔霍夫确实是上帝送给德国人的礼物,因为当比埃尔霍夫在英国一鸣惊人的时候,他已经28岁了,而在此之前,他长期混迹于意大利低级别的联赛里,几乎没有人认识他。所以正像媒体形容的那样:比埃尔霍夫在英国经历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一个月,他用他的“金头”叩开了其星光之路。 的确,96年欧洲杯就像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的比埃尔霍夫只是个默默无名之辈。无论是在汉堡,还是门兴,比埃尔霍夫都没有获得多少出场机会,于是他离开德国来到奥地利加盟了萨尔茨堡队。在奥地利的日子本倒也恬静快乐,比埃尔霍夫在竞争一般的奥甲进球也很容易,但当国际米兰向他伸出橄榄枝后,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来到了意大利。然而一进豪门深似海,比埃尔霍夫在国际米兰根本找不到位置,出场时间寥寥,赛季中段他便被租借给了乙级的阿斯科利队,并在那个赛季后被廉价的卖给了该队。 在阿斯科利,比埃尔霍夫一度陷入了低谷,因为他很怀疑自己究竟适不适合意甲。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比埃尔霍夫选择了日后我们熟悉的那个20号球衣,结果几个赛季下来他虽然打进了不少球,还获得过乙级联赛的最佳射手,但实力有限的阿斯科利非但没有升入甲级,反而还跌入了丙级。阿斯科利的主席不忍一个有实力的球员就此埋没,于是他把比埃尔霍夫推荐给了乌迪内斯。就这样,比埃尔霍夫在95年的夏天来到了乌迪内斯,也就此走上了腾飞之路。 在乌迪内斯的第一个赛季,憋闷很久的比埃尔霍夫一口气打进了17个球,其中有一大半来自头球,他威力巨大的头球由此成为了意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乌迪内斯也依靠这一强力武器取得了第10名的好成绩。不仅如此,比埃尔霍夫的出色表现还使他同时收到了德国队和意大利队的邀请,因为祖母是意大利人,他是可以代表意大利队出战的。但权衡再三后,比埃尔霍夫还是选择了自己出生成长的德国,也就有了后来他在欧洲杯上那著名的“金球”。 因此,96年欧洲杯之后,比埃尔霍夫迅速成为了一名世界级的前锋,尤其是他赖以成名的头球,更使他独步足坛,因为你真的很难找出一个比他更擅长头球的球员了。1米91的身高使得比埃尔霍夫可以不怎么起跳就能轻松的争到落点,强壮的身体使他可以在与任何后卫的对抗中都不落下风,而他柔韧结实的腹肌则使他可以在空中长时间的滞留,并使顶出的皮球更加有力。此外,他对落点的预盼和选位也都有先天的敏感,这就使得他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头球得分。尽管他的进球方式相对单调,也并不好看,但效率却高得惊人,97/98赛季他打进了27个球,为意甲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佳的,这个纪录直到06-07赛季才由托尼超过。因此,对手们开始把比埃尔霍夫称为“空中怪兽”,而媒体更是把“世界第一金头”的美誉授予了他。 在比埃尔霍夫的率领下,乌迪内斯的成绩也节节高升,不仅连续两年进入联盟杯,更在97/98赛季取得了第三名的历史最好成绩。比埃尔霍夫的神勇表现终于再次赢得了豪门的亲昧,这一次看中他的是AC米兰,98年夏天,比埃尔霍夫连同赫尔维格以及恩师扎切罗尼一起被米兰买走,结果一个赛季下来,比埃尔霍夫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意甲冠军,而大家都至今都还清楚的记得,正是比埃尔霍夫在最后一轮对佩鲁贾队比赛中的一粒有力的头球破门,帮助困顿多年的米兰重新获得了联赛冠军。此后,比埃尔霍夫又于01年去到了摩纳哥,并在02世界杯后重返意大利加盟了切沃,在切沃完成了自己意甲的100个进球,并于03年的夏天正式挂靴。 在德国国家队里,比埃尔霍夫也书写了一段属于他的篇章,尽管进国家队时已经28岁了,尽管他只在国家队里呆了6年,但他35粒入球的成绩排在了历史的第6位,并且还担任了两年的德国队队长;他参加过两届世界杯,打进了4个球,并获得了一次世界杯亚军。98年世界杯,他和克林斯曼联袂锋线,结果他在5场比赛中打进3个头球,对南斯拉夫的头球帮助球队扳平了比分,对美国的头球是首开记录,对墨西哥的头球则是致命一击,个个关键。02年世界杯,34岁的比埃尔霍夫已经只能打替补了,但他依然兢兢业业,在对沙特队的比赛中打入一球。 2004年,比埃尔霍夫的好友克林斯曼出任德国国家队主帅,同年比埃尔霍夫受他的邀请出任德国国家队领队并担任此职务至今,此外,他还曾作为德国申办2006年世界杯的形象大使在国际足联供职,退役之后拥有货真价实MBA硕士学位的他曾供职于Nike公司,拥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在德国国内,他也被看作是最具领导才能的领袖人物。

[编辑本段]成长经历

35岁的比埃尔霍夫是大器晚成的锋线“巨无霸”,当沃勒尔、克林斯曼组成的“德国坦克双炮筒”狂比埃尔霍夫轰滥炸的时候,比埃尔霍夫还只能当观众,而当沃勒尔退役后,他赶上了与克林斯曼搭档的机会,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填补了沃勒尔留下来的空缺。出生于1968年的比埃尔霍夫是在1996年欧锦赛的决赛中才一战成名的,当时已经28岁的他在德国队和捷克队的决赛中替补出场,他在上场后第一次触球便为落后的德国队把比分扳成1比1平,最后又攻进了制胜的金球,一举成为德国人的英雄。之后,比埃尔霍夫又在自己30岁的年龄获得了意甲联赛的最佳射手,并成为了德国国家队的队长。2003年,36岁的比埃尔霍夫宣布挂靴。

[编辑本段]职业生涯

让我们把时针播回到96年欧洲杯决赛的温布利大球场,捷克队凭借下半场开场不久的点球1比0领先,伤兵满营的德国队已经到了连卡恩和雷克都要随时准备出场的地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德国队似乎气数已尽了。这个时候,福格茨打出了他手上的最后一张牌,用一名身披20号战袍的高大前锋换下了体力不支的绍尔。当时,即使是最资深的球迷,也不清楚这个大高个究竟是何方神圣,况且他的名字又那样的拗口,然而,就是这个没有几个人认得的大高个,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书写了欧洲杯历史上最神奇的一笔:他先是利用任意球机会头球破门扳平比分,把比赛带入了加时赛,接着他有在加时赛上半场即将结束时在禁区线上转身抽射打进了世界足球史上的第一个金球,帮助困境中的德国队2比1反败为胜,夺走了德劳内杯。凭借这两个价值连城的进球,大高个声名鹊起,从此世界足坛变多了个名叫比埃尔霍夫的强力中锋,而当时的德国队主教练福格茨更是兴奋的表示:“奥利弗(比埃尔霍夫)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要知道,我是听从了妻子的建议,才在最后一刻把他带到英国的。” 比埃尔霍夫 不管福格茨所说的他听了妻子的建议是不是真的,总之比埃尔霍夫确实是上帝送给德国人的礼物,因为当比埃尔霍夫在英国一鸣惊人的时候,他已经28岁了,而在此之前,他长期混迹于意大利低级别的联赛里,几乎没有人认识他。所以正像媒体形容的那样:比埃尔霍夫在英国经历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一个月,他用他的“金头”叩开了其星光之路。 的确,96年欧洲杯就像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的比埃尔霍夫只是个默默无名之辈。无论是在汉堡,还是门兴,比埃尔霍夫都没有获得多少出场机会,于是他离开德国来到奥地利加盟了萨尔茨堡队。在奥地利的日子本倒也恬静快乐,比埃尔霍夫在竞争一般的奥甲进球也很容易,但当国际米兰向他伸出橄榄枝后,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来到了意大利。然而一进豪门深似海,比埃尔霍夫在国际米兰根本找不到位置,出场时间寥寥,赛季中段他便被租借给了乙级的阿斯科利队,并在那个赛季后被廉价的卖给了该队。 在阿斯科利,比埃尔霍夫一度陷入了低谷,因为他很怀疑自己究竟适不适合意甲。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比埃尔霍夫选择了日后我们熟悉的那个20号球衣,结果几个赛季下来他虽然打进了不少球,还获得过乙级联赛的最佳射手,但实力有限的阿斯科利非但没有升入甲级,反而还跌入了丙级。阿斯科利的主席不忍一个有实力的球员就此埋没,于是他把比埃尔霍夫推荐给了乌迪内斯。就这样,比埃尔霍夫在95年的夏天来到了乌迪内斯,也就此走上了腾飞之路。 在乌迪内斯的第一个赛季,憋闷很久的比埃尔霍夫一口气打进了17个球,其中有一大半来自头球,他威力巨大的头球由此成为了意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乌迪内斯也依靠这一强力武器取得了第10名的好成绩。不仅如此,比埃尔霍夫的出色表现还使他同时收到了德国队和意大利队的邀请,因为祖母是意大利人,他是可以代表意大利队出战的。但权衡再三后,比埃尔霍夫还是选择了自己出生成长的德国,也就有了后来他在欧洲杯上那著名的“金球”。 因此,96年欧洲杯之后,比埃尔霍夫迅速成为了一名世界级的前锋,尤其是他赖以成名的头球,更使他独步足坛,因为你真的很难找出一个比他更擅长头球的球员了。1米91的身高使得比埃尔霍夫可以不怎么起跳就能轻松的争到落点,强壮的身体使他可以在与任何后卫的对抗中都不落下风,而他柔韧结实的腹肌则使他可以在空中长时间的滞留,并使顶出的皮球更加有力。此外,他对落点的预盼和选位也都有先天的敏感,这就使得他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头球得分。尽管他的进球方式相对单调,也并不好看,但效率却高得惊人,97/98赛季他打进了27个球,为意甲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佳的,这个纪录直到本赛季才由托尼超过。因此,对手们开始把比埃尔霍夫称为“空中怪兽”,而媒体更是把“世界第一金头”的美誉授予了他。 在比埃尔霍夫的率领下,乌迪内斯的成绩也节节高升,不仅连续两年进入联盟杯,更在97/98赛季取得了第三名的历史最好成绩。比埃尔霍夫的神勇表现终于再次赢得了豪门的亲昧,这一次看中他的是AC米兰,98年夏天,比埃尔霍夫连同赫尔维格以及恩师扎切罗尼一起被米兰买走,结果一个赛季下来,比埃尔霍夫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意甲冠军,而大家都至今都还清楚的记得,正是比埃尔霍夫在最后一轮对佩鲁贾队比赛中的一粒有力的头球破门,帮助困顿多年的米兰重新获得了联赛冠军。此后,比埃尔霍夫又于01年去到了摩纳哥,并在02世界杯后重返意大利加盟了切沃,在切沃完成了自己意甲的100个进球,并于03年的夏天正式挂靴。

[编辑本段]荣誉奖项

在德国国家队里,比埃尔霍夫也书写了一段属于他的篇章,尽管进国家队时已经28岁了,尽管他只在国家队里呆了 比埃尔霍夫6年,但他35粒入球的成绩排在了历史的第6位,并且还担任了两年的德国队队长;他参加过两届世界杯,打进了4个球,并获得了一次世界杯亚军。98年世界杯,他和克林斯曼联袂锋线,结果他在5场比赛中打进3个头球,对南斯拉夫的头球帮助球队扳平了比分,对美国的头球是首开记录,对墨西哥的头球则是致命一击,个个关键。02年世界杯,34岁的比埃尔霍夫已经只能打替补了,但他依然兢兢业业,在对沙特队的比赛中打入一球。

[编辑本段]小插曲

比埃尔霍夫的金球为德国队获得了1996年欧洲杯冠军.主帅福格茨当时是听从了谁的意见.在赛前将他比埃尔霍夫召入球队。 1996年欧洲杯前,最后的报名期限即将截止,可德国队主帅福格茨迟迟不能确定最后一名人选。晚上,福格茨对 比埃尔霍夫妻子莫尼卡说出了心中的烦恼,或许是心中突然闪过一丝预感,莫尼卡对丈夫说:“把比埃尔霍夫带去吧,他会报答你的。”当时的比埃尔霍夫还是无名之辈,1995年从意乙球队阿斯科利转会至乌迪内斯,1995/1996赛季,意甲出场31次打进17球。妻子的劝说使福格茨下定决心将比埃尔霍夫招入队中,没有人想到,莫尼卡的一句话竟成为德国足球史上最惊天动地的一声“狮吼”。1996年欧洲杯进行得紧张激烈,殚精竭虑的德国队经过一路血战杀入冠军决赛,开赛前,全队已是伤兵累累,就连替补门将卡恩都做好了上场担当前锋的准备。惊心动魄的决赛战至第59分钟,捷克队利用点球先下一城,第69分钟,福格茨打出“最后一张牌”,比埃尔霍夫替下绍尔,4分钟后,比埃尔霍夫高高跃起头槌破门,德国扳平比分;加时赛第4分钟,比埃尔霍夫在小禁区前沿强行转身射门,皮球贴着远门柱进门,德国2∶1反败为胜,最后一刻搭上“末班车”的比埃尔霍夫成为德国队夺杯的英雄。 回国后,在夺冠庆典仪式上,福格茨专门感谢了夫人莫尼卡,“她说的没错,比埃尔霍夫不仅报答了我,更报答了整个德国足球。”

[编辑本段]履历

赛季 俱乐部 号码 出场 进球 国家 联赛等级 排名

2002/03 切沃 21 26 7 意大利 1 7

2001/02 摩纳哥

18 5 法国 1 15

2001/02 AC米兰

0 0 意大利 1 4

2000/01 AC米兰 20 27 6 意大利 1 6

1999/00 AC米兰 20 30 12 意大利 1 3

1998/99 AC米兰 20 34 18 意大利 1 1

1997/98 乌迪内斯

32 27 意大利 1 3

1996/97 乌迪内斯

23 13 意大利 1 5

1995/96 乌迪内斯

31 17 意大利 1 12

1994/95 阿斯科利

33 9 意大利 2 18

1993/94 阿斯科利

32 17 意大利 2 7

1992/93 阿斯科利

35 20 意大利 2 6

1991/92 阿斯科利

17 2 意大利 1 18

1990/91 萨尔茨堡红牛

32 23 奥地利 1 5

1990/91 门兴格拉德巴赫

8 0 德国 1 9

1989/90 汉堡

10 0 德国 1 11

1988/89 汉堡

24 6 德国 1 4

1987/88 乌尔丁根

12 1 德国 1 11

1986/87 乌尔丁根

19 3 德国 1 8

洛塔尔·马特乌斯的轶事典故

性格刚烈

尽管有着无比显赫的球员生涯,但在德国,马特乌斯那不合时宜激怒别人的能力反而更出名些。

然而,如马拉多纳都可以为成为他的一生对手而喝彩,马特乌斯却很少在同僚和队友那里得到这种敬重。

虽然成就了彼此,他与克林斯曼渡过早期在亚平宁的蜜月期后就相互厌恶,从1995年夏天这位前锋从热刺来到拜仁时就开始了。贝尔蒂·福格茨曾授予克林斯曼国家队队长一职也毫无帮助,因为前任队长指责是他的继任者谋划了他的下台。一支弱化了马特乌斯的德国队结果赢得了96年的欧洲杯,而心怀嫉恨的马特乌斯转而抨击他的同僚,打赌说在即将到来的赛季里32岁高龄的克林斯曼进不了15球。而克林斯曼刚刚好达到了这个目标但不久他就成了这段关系的替罪羊,于是1997年夏天他逃离拜仁去了桑普多利亚。

傲慢简直就已经写在马特乌斯的脸上了。据一位在慕尼黑的荷兰游客爆料, 他嘴里也能吐出些有点儿品味的言论了:“荷兰人全是废物,阿道夫大概落掉你们这些亡国奴了。”

从前有支女子篮球队,马特乌斯这么招呼她们:“嗨姑娘们,我们的黑人选手有最长的那活。”与此同时,马特乌斯就别想着回归拜仁执教奥·希斯菲尔德的梦之队了,只要乌里·赫内斯在这儿当一天总经理,你就可以洗洗睡了。

在作为一名球员达到无人企及的高度后,他看来从没交到过什么朋友,但不管怎么说,洛塔尔作为足球史上最伟大之一被历史铭记是板上钉钉的。

还记得1994年世界杯赛上,巴西前锋贝贝托在对荷兰队的比赛破门得分后,同队友罗马里奥和马津霍一起献上的“摇篮曲”庆祝秀么?当时三人为贝贝托刚刚出世两天的孩子献上了足坛最为经典的进球庆祝动作。

贝贝托因为非常崇拜马特乌斯竟把他的儿子取名叫马特乌斯·奥利维拉,贝贝托说等孩子长大要和他讲述父亲崇拜的偶像——马特乌斯的故事,让他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如今小马特乌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也成为了一名巴西职业足球运动员。

“第一次”和“之最”

第一场国际比赛

1980年欧洲锦标赛小组赛对荷兰,地点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马特乌斯在第73分钟时替换迪茨上场,但没有进球。联邦德国队以3比2击败荷兰队,舒斯特尔一人包办3球。

第一个进球

在他的第33场国际比赛中,联邦德国队在布拉格挑战捷克斯洛伐克队。贝特霍尔德下底传中,队友头球一蹭将球传给马特乌斯,他顺势一脚将球攻进球门。联邦德国队以5比1大胜。

第一个教练

德瓦尔。马特乌斯与德瓦尔的关系并不好,他们之间几乎很少有和睦的谈话气氛。德瓦尔最喜欢的球员是布莱特纳、卡尔茨。

第一个房友

在1980年欧洲锦标赛上与卡勒·德尔哈耶同住一屋。

第一张红牌

1986年10月29日,在奥地利。马特乌斯不但领到一张红牌,而且被罚款500马克。

第一个球衣号码

18号。第一个位置:在他的第一场对荷兰队的国际比赛中,他被安排打左边卫。

第一个冠军称号

联邦德国队获得1980年欧洲锦标赛冠军,尽管马特乌斯在决赛中没有上场,但仍是冠军队的成员。

第一个遗憾

1980年欧洲锦标赛决赛中,德瓦尔没有安排马特乌斯上场,他此后对德瓦尔再也没有过好感。

第一次受训斥

1980年欧洲锦标赛期间,马特乌斯与大约10名队友在游泳池中活动,助理教练里贝尔走过来命令他一人立即返回宿舍,对其他9人没有批评一句。马特乌斯乖乖地走了,因为他是队中最年轻的球员。

第一次担任队长

1987年世界杯预选赛期间,在与以色列队的比赛中,也是他的第68场国际比赛时。

最美好的经历

1990年夺得世界杯冠军。

最佳的入球

1990年世界杯决赛期间对南斯拉夫的比赛中,他一人长驱直入带球70余米,晃过3名防守队员,一脚劲射入网。最后联邦德国队4比1获胜。

最好的队友

布雷默。他是马特乌斯若干好友中最知心的人。

最好的对手

马拉多纳。他的球技和过人动作都令马特乌斯赞叹不已。

最好的教练

马特乌斯经历了德国队4任主教练,在德瓦尔、贝肯鲍尔和福格茨中,他认为最好的教练是贝肯鲍尔。

最大的错误

参加了1994年美国世界杯。由于马特乌斯是队长,他应该分担主教练福格茨的部分失误。

最难忘的主裁判

在奥地利比赛中给马特乌斯出示他的第一张红牌的意大利主裁判阿格诺林。

最惬意的礼物

当马特乌斯代表国家打完他的第100场国际比赛后,一名原民主德国的女士寄给他一张100马克的原民主德国钞票。

最激动人心的比赛

1982年3月21日,这一天正是马特乌斯21岁的生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联邦德国队与巴西队进行了一场热身赛,全场观众多达17万人。结果联邦德国队以0比1败北,“白贝利”济科攻入惟一一球。

两个伟大的老马

马拉多纳:“他是我一生最棒的对手!”

马特乌斯与马拉多纳之间可谓颇有渊源。[1]他们是足球场上罕见的性情英雄。两个人都有着天赋异禀的足球绝技。如果单从性情上讲,他们的相似度绝对惊人。马拉多纳和马特乌斯都属于那种很本质的英雄,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容不下半粒尘沙,用现代人的评价来讲,这是两个最纯粹的男人——纯爷们。为此,他们之间的对抗,始终充满了透明,充满了感性,甚至充满了可爱和调皮。

在1982年3月阿根廷与当时的西德队的一场友谊赛中是两人第一次直接交手,双方战成1比1平,不满21岁的马特乌斯由于在那场比赛中对马拉多纳的严密盯防一举成名。但德国人对此却并不乐意:“这样的名声几乎是个诅咒。前半段职业生涯我都在试图摆脱马拉多纳最佳盯防者这个形象。”

此后,两位球星在许多场合都有过较量:意甲联赛、欧洲赛场,还有两次世界杯决赛。这些经历也使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尽管他们从未能够为同一个球队效力。不过,马特乌斯透露,1987年,马拉多纳曾想邀他加盟那不勒斯:“这让我觉得非常荣幸。但是我对加盟那不勒斯并不感兴趣,虽然那或许会给我带来很大一笔收入。我留在了慕尼黑,后来我去国际米兰的时候,他们的转会费还没那不勒斯开出的高。”不过,在1988年普拉蒂尼的告别赛上,他们还是得到了并肩作战的机会。“我打进一个球,那是马拉多纳的助攻”,马特乌斯回忆到

1988-89的意甲联赛,国际米兰对阵那不勒斯。马特乌斯在比赛的第83分钟打入致胜球,帮助球队2比1获胜,这场比赛也成为国米最终夺冠的关键战役。“但迭戈很有风度地向我表示祝贺。”而两人在世界杯上的交手则是平分秋色——1986年,马拉多纳率领阿根廷在决赛中3比2击败西德,四年后的意大利世界杯,运气则到了马特乌斯一边。他的球队在1比0战胜蓝白军团后捧起了大力神杯,而失意的马拉多纳泪流满面。马特乌斯至今记得当时的情景:“我非常高兴,但还是想尽力安慰他。我想过要不要去拥抱他。”

值得注意的是,由对手演变为朋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两人从内到外的相似。两个根本不懂虚荣为何物的英雄在任何时候总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生之敌也是挚友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有“足球皇帝”贝肯鲍尔掌管的德国队如法炮制了1974年世界杯时的盯人战术,由谁来冻结马拉多纳?足球皇帝派出的是得意弟子马特乌斯,在德国主帅看来,这两个同时被世界足坛看好的天才的直接对话至少有互相“抵消”的作用,这 是“二马”之间的第二次直接对话(第一次是在1982年3月24日的阿德友谊赛中马特乌斯盯防成功),马特乌斯兴奋异常:“来吧,迭戈!我们单挑”他如影随形地跟着马拉多纳几乎再次取得了成功,但2比2的胶着关键时刻,马拉多纳爆发了,他的致命妙传助攻布鲁查加单刀破门,打进了制胜的进球。1986年世界杯注定是属于马拉多纳的,没有人能阻挡他的锋芒毕露,即使马特乌斯也不行。在以3比2击败西德队后,马拉多纳——作为当届赛会最佳球员亲手举起了大力神杯。

而属于马特乌斯的辉煌则等到四年之后。四年后的意大利罗马奥林匹克决赛场,约74000名观众到场观战了阿根廷和德国之间的世界杯经典对决。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对决其实是两个国家队队长,两位枭雄马拉多纳和马特乌斯之间的大决战。比赛果然是对长的直接对话,一幕马特乌斯和马拉多纳相持不下的画面多少年之后依然是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比赛最终以德国队获得一个点球而掀起高潮,布雷默的一蹴而就使得马特乌斯领衔的联邦德国最终第三次捧起大力神杯。当场比赛的激烈程度完全可以用红黄牌得数体现出来,阿根廷的蒙松和德索蒂拿到两张红牌,另有两人拿到黄牌,其中一位即是马拉多纳;而德国队沃勒尔也吃到一张黄牌。不过尽管如此,当马特乌斯为捧杯欢庆时,无数球迷依然为草坪上流泪的马拉多纳动容。而更感人的一幕也随即发生,当马特乌斯上前用男人的方式安慰他伟大的对手时,一场英雄之间史诗般的情谊瞬间定格。

回过头来,再来看意甲赛场,尽管马特乌斯比马拉多纳晚登陆亚平宁4年,但由于此前两人数度的国家队碰撞,使得在意甲赛场重逢时,二马已经堪称是“老冤家”了。他们的每一次交手总会让人津津乐道,1986-87赛季,那不勒斯夺得意甲冠军,当时该队的****马拉多纳是整个意甲的王牌,但当马特乌斯1988-89赛季降临国际米兰后,竟然在处子赛季就为国米夺回了阔别多年冠军奖杯接过了权杖。那个时代的意甲赛场百花齐放,诸多豪杰的粉墨登场缔造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世界杯,而这其中,二马的旷世对决为其添加了浓重渲染。

而到退役时,皆为老马的两大高手依然会时常碰面,只不过舞台变成了告别赛。2000年5月,马特乌斯举办告别赛,马拉多纳前来助兴;2001年11月,马特乌斯也远赴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马拉多纳的告别演出。值得一提的还有发生在1988年的一段插曲,当时这两个意甲赛场上的对手共同受邀前往参加普拉蒂尼告别赛时,一向不拘小节的马拉多纳竟然忘带球鞋了,可严谨的德国人是不会忘记的,马特乌斯不光自己带着球鞋,甚至还将一双备用鞋借给了马拉多纳!他们同穿一双鞋,不得不承认,这对赛场上的一生之敌已经将他们的情谊升华。

在对彼此做评价时,一向很少服人的马特乌斯对马拉多纳充满敬意,“我交手过的最伟大球员?当然是迭戈。”而马拉多纳在其自传中里如此评价马特乌斯:“他是我一生最棒的对手!我是个很重情意的人,我的一生中,有很多好朋友,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那些光辉的名字将一直印刻在我记忆里,但最知心的那个永远是马特乌斯。”在德国人关于马拉多纳的记忆中,还有一段是关于酒的。2000年在慕尼黑举行的马特乌斯告别赛和2001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马拉多纳告别赛后,两人都曾把酒言欢直到天亮。

1980年意大利欧洲杯的最佳阵容

门将:佐夫(意大利)

在帮助球队主场夺得欧锦赛关键12年之后,1980年佐夫仍然镇守在再一次成为东道主的意大利的门前。尽管这一次意大利没能杀进最后的决赛,但是佐夫把守的大门却从未失守,一直到三四名决赛中才被捷克斯洛伐克的朱克米克的远程炮弹攻破。而在两年之后,年届40的佐夫创造了历史,他以如此高龄带领蓝衣军团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杯上一举夺冠,成为这项赛事中夺冠的最年长选手。这名尤文图斯门将在都灵的11年效力时间在1983年画上了句号,当年他们在冠军杯决赛中遗憾输给汉堡。佐夫一共112次代表意大利出场,之后还成为国家队主教练,并且带领意大利夺得2000年欧锦赛亚军。

后卫:詹蒂莱(意大利)

作为一名强硬的后卫,詹蒂莱在1982年世界杯上曾成功防住马拉多纳和济科,而在1980年欧锦赛中,小组赛时他的出色防守也帮助意大利一球未丢,看起来他们正在为自己的夺冠热身。他成功将当年金球奖得主凯文·基冈以及其他球星防住。从1973至1984年间,詹蒂莱在所有出场的比赛中从未被罚下,这期间他一共代表尤文图斯参加了283场意甲联赛,并且六夺冠军。71次代表意大利国家队出战的詹蒂莱在2004年带领意大利21岁以下国家队夺得这一年龄段的欧锦赛冠军。

后卫:希雷亚(意大利)

作为一名优秀的后卫,希雷亚在后防线上非常沉着冷静,1980年欧锦赛中他的发挥同样非常抢眼,而且两年之后,他就成功帮助意大利站在了1982年世界杯的最高领奖台上。在这两届赛事上,他在清道夫位置上出彩的发挥让人们似乎又重新看到了另一名传奇巨星贝肯鲍尔。1986年,在他的第三次世界杯之旅后,78次代表意大利出场的希雷亚结束了自己的国家队生涯。而在尤文图斯度过的14年时间里,他一共赢得三次欧战赛事冠军以及七座意甲奖杯。不幸的是,他后来在波兰的一次车祸里丧生,当时他正在为斑马军团担任球探任务。

后卫:卡尔海因茨·福斯特(西德)

作为西德队内福斯特兄弟中的弟弟,卡尔海因茨的职业生涯要比他的哥哥贝恩德更出色,而且,当时他也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出色的中后卫之一。1980年欧锦赛决赛中,年仅21岁的卡尔海因茨就成功防住了比利时队内威胁最大的库利门斯,最终帮助球队成功夺冠。他一共代表国家队出战81场,并且两次获得世界杯亚军。 1984年他所效力的斯图加特还多的德甲冠军,1986年他转投马赛旗下,在1990年帮助该队夺得法国双冠王之后选择了退役。

后卫:布里格尔(西德)

1980年欧锦赛是这名前十项全能运动员开始成熟的一项赛事,此后他一共代表国家队出战72场,并且两次夺得世界杯亚军。布里格尔参加了1980年欧锦赛的每一场比赛,而在决赛中下半场他因伤被换下后更是体现出了他在队内的巨大作用。四年之后,他在自己的老东家凯泽斯劳滕效力了10年之后,再次回到了意大利的土地上,并且成功帮助维罗纳夺得意甲冠军,他也因此成为第一名不在德国本土效力却捧起德国足球先生奖杯的球员。布里格尔于2002年12月至2006 年5月期间还曾执教阿尔巴尼亚国家队。

中场:塔尔德利(意大利)

塔尔德利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应当是在1982年的世界杯决赛中,当时他在为意大利打进第二球后的庆祝动作非常狂野。但是,这并不是这名活力十足的中场球员为意大利打进的第一个重要进球。早在1980年欧锦赛小组赛中,他就在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中最后时刻打进全场比赛唯一进球,帮助球队1比0获胜。这场比赛也是在塔尔德利的主场,位于都灵的费拉里斯球场进行,在这座球场他为尤文图斯效力了10年,夺得一系列的冠军,其中包括1985年冠军杯的荣耀,之后他转投国米。结束球员生涯后,他还曾执教国米和意大利21岁以下国家队,现在他在爱尔兰国家队主教练特拉帕托尼手下担任助手。

中场:塞乌勒曼斯(比利时)

1977至1990年间,塞乌勒曼斯创纪录的代表国家队出场96次,打进23球。他既能够出任进攻型中场,也能够打人前锋一职,1980年欧锦赛上,他就在队内担任冲锋陷阵的责任,而他强硬的踢法几乎给所有后卫都制造了很大的麻烦,直到遇到西德后卫卡尔海因策,后者在决赛中成功将他看住。在这次决赛阶段比赛中,塞乌勒曼斯只是在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中打进一球,不过这也是比利时在小组赛中打进的最精彩一球。虽然1984年欧锦赛上比利时表现不佳,但是这名效力于布鲁日KV的球员还曾参加三届世界杯赛,最为令人称道的当时1986年随队一路杀进半决赛。

中场:舒斯特尔(西德)

年仅20岁的舒斯特尔在1980年欧锦赛中仅代表西德出场2场,分别是对阵荷兰和比利时,但是顶着一头金发的中场球员在这两场比赛中表现都非常抢眼。舒斯特尔的出色发挥让他此后从科隆转会至巴塞罗那,并且在当年欧洲最佳球员票选中获得第二名。但是,这仅仅是他参加的唯一一次国际大型赛事,伤病让他没能参加 1982年的世界杯,此后他在年仅24岁的时候就选择了退出国家队。1985年,舒斯特尔随巴塞罗那夺得西班牙联赛冠军,此后又在皇马两度夺冠。2007 年他还曾回到皇马执教,而且之前他还率领名不见经传的赫塔费杀进欧洲赛场。

中场:汉希·穆勒(西德)

作为一名技术出众的中场组织核心,穆勒的左脚功夫尤为出色,当时作为斯图加特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年仅22岁的他获得了参加1980年欧锦赛的机会。此前,1978年世界杯上他也曾有过一次浅尝辄止的尝试,不过在这届于意大利举行的比赛中,他完全发挥出了自己的潜力,在所参加的四场比赛中发挥都非常抢眼,用他出色的传球盘活了整支队伍。1980年欧锦赛可以说是穆勒国家队生涯的巅峰,1982年世界杯上他的表现并不如意,而在国际米兰效力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在代表国家队出场了42次以后选择了退出。之后他在因斯布鲁克还曾有过一段不错的表现,2008年欧锦赛上他也成为这座城市的形象大使。

前锋:鲁梅尼格(西德)

在入选西德参加1980年欧锦赛队伍之前,鲁梅尼格在德甲赛场上已经建下了丰功伟业,他以26个进球获得当年德甲的最佳射手,并且帮助拜仁慕尼黑成功夺冠。而且,在这届赛事上,他也没有辜负人们的期待,除了一系列精彩的表现以外,他还在对阵捷克斯洛伐克的决赛中打进关键性的一球,并且之后还主罚角球帮助赫鲁贝施打进制胜球。鲁梅尼格也因此获得1980年欧洲足球先生奖项,并且在1981年成功蝉联,那个赛季他在拜仁再一次成为最佳射手,并且夺得联赛冠军。在他为国家队出战的95场比赛中打进45球,其中最后一个进球时在1986年世界杯的决赛中打进,现在他在拜仁俱乐部担任高层管理人员。

前锋:赫鲁贝施(西德)

在1980年欧锦赛决赛中,赫鲁贝施为西德打进制胜球,在罗马举行的这场比赛中,他不仅梅开二度,并且在第89分钟用一记非常精彩的头球一锤定音。对于这名汉堡前锋来说,这一天无疑是个很好的补偿,因为仅仅在一周之前,他在伯纳乌举行的欧冠决赛中受到脚踝伤势的困扰,结果他的球队最终输给诺丁汉森林。赫鲁贝施很晚才进入国家队,作为“头球怪才”他仅仅因为费斯切尔腿部受伤才受到征召,并且一共也仅仅代表国家队出战21场比赛。在俱乐部赛场,赫鲁贝施一共三夺德甲冠军,并且在1983年率领汉堡击败尤文图斯夺得欧冠冠军。

高分求1980年欧洲杯上西德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赛况?

分类: 体育/运动 >> 足球/世界杯

解析:

1980.6.11,联邦德国队和捷克斯洛伐克队在决赛阶段小组赛首场比赛中相遇,德国队凭借鲁梅尼格在第57分钟的入球,1:0击败了捷克斯洛伐克队,为夺冠奠定了基础[当时共8支球队分两组进行比赛,小组第一直接争夺冠军]。

双方出场阵容:

捷克斯洛伐克:

1 Jaroslav Netolicka

2 Jozef Barmos

3 Anton Ondru?

4 Ladislav Jurkemik

5 Koloman G?gh

6 Ján Kozák

7 Frantisek Stambachr

8 Antonín Panenka

9 Ladislav Vizek

10 Zdenek Nehoda

11 Miroslav Gajdusek

替补:

12 Marian Masny 66'替补11 Miroslav Gajdusek

主教练:

Dr Jozef Venglos

联邦德国:

1 Harald Schumacher

2 Manfred Kaltz

3 Karl-Heinz F?rster

4 Bernhard Cullmann

5 Bernhard Dietz

6 Bernd F?rster

7 Hans-Peter Briegel

8 Uli Stielike

9 Hansi Müller

10 Karl-Heinz Rummenigge

11 Klaus Allofs

替补:

12 Felix Magath 60'替补6 Bernd F?rster

主教练:

Josef Derwall

主裁判:

Alberto Michelotti [意大利]

进球:10 Karl-Heinz Rummenigge [德国]

黄牌:5 Bernhard Dietz[德国] 11 Klaus Allofs[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