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中田径项目总共有几个 请说数字

奥运会1000米跑步记录-奥运会1000米记录

共设47个小项

女子23个 男子 24个

短距离跑(Dash)

简称短跑。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能力,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比赛形式,几乎每个国家的文献中都有描述。据史料记载,短跑是公元前776年古希腊奥运会惟一的竞技项目,距离为192.27米。现代短跑起源于欧洲,最早被列入正式比赛是在1850年的牛津大学运动会上,当时设有100码、330码、440码跑项目。19世纪末,为规范项目设置,将赛跑距离由码制改为米制。初为职业选手的表演项目,后逐渐扩展到业余运动员。运动员比赛时必须使用起跑器,听信号统一起跑,必须自始至终在自己的跑道内跑动。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100米跑、200米跑和400米跑,其中男子项目1896年列入,女子100米跑和200米跑1928年列入,400米跑1964年列入。

中距离跑

简称中跑。最初项目是880码跑和1英里跑,从19世纪中叶开始,880码跑和1英里跑项目逐渐被800米跑和1500米跑项目所替代。有的学者认为,中跑项目最早的正式比赛是1847年11月1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比赛,英国的利兰(John Leyland)以2分01秒的成绩获得800码跑冠军。原为职业选手的表演项目,后逐渐扩展到业余运动员。运动员比赛时不使用起跑器,听信号统一起跑。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800米跑和1500米跑,其中男子项目1896年列入;女子800米跑1938年列入,1500米跑1972年列入。

长距离跑(a long distance running or race )

简称长跑。最初项目为3英里、6英里跑,从19世纪中叶开始,逐渐被5000米跑和10000米跑替代。据记载,现代最早的正式长跑比赛是1847年4月5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职业比赛,英国的杰克逊以32分35秒0的成绩夺得6英里跑冠军。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5000米跑和1000米跑。男子项目1912年列入;女子5000米跑1996年列入,10000米跑1988年列入。

跨栏跑

起源于英国。由牧羊人跨越羊圈栅栏的游戏演变而来。跨栏跑最早使用的栏架是掩埋在地面上的木支架或栅栏,1900年出现可移动的倒T字形栏架。1935年有人将T形栏架改成L形栏架,L形栏架支脚的另一端朝向运动员的跑进方向,稍加阻力即可向前翻倒,减轻了运动员过栏时的恐惧心理。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子11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1896年列入);女子100米跨栏跑(1932年列入,当时为80米跨栏跑,1972年改为10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1984年列入)。男子11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106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91.4厘米;女子1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84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76.2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跨越10个栏架,除故意用手推或用脚踢倒栏架外,身体其他部位碰倒栏架不算犯规。

接力跑

田径运动中惟一的集体项目。以队为单位,每队4人,每人跑相同距离。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起源于古代奥运会祭祀仪式中的火炬传递,有的认为与非洲盛行的"搬运木料"或"搬运水坛"游戏有关,也有的认为是从传递信件文书的邮驿演变而来。

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女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1908年第4届奥运会首次设立接力项目,但4名运动员所跑距离不等。1912年第5届奥运会改设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女子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分别于1928年、1972年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接力跑运动员必须持棒跑完各自规定的距离,并且必须在20米的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

障碍跑

19世纪在英国兴起。最初在野外进行,跨越的障碍是树枝、河沟,各障碍间的距离也长短不一,19世纪中叶开始在跑道上进行。有的研究报告指出,19世纪时障碍跑的距离不统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短的440码,长的可达3英里。

1900年第2届奥运会首次设立障碍跑,分2500米和4000米两个项目。从1904年第3届奥运会起将障碍跑的距离确定为3000米,并沿用至今。女子障碍跑开展很晚,国际田联1997年才开始推广。全程必须跨越35次障碍,其中包括7次水池。障碍架高91.1~91.7厘米,宽3.96米,重80~100公斤。400米的跑道可摆放5个障碍架,各障碍架的间距为80米。运动员可跨越障碍架,也可踏上障碍架再跳下,或用手撑越。国际田联直到1954年才开始承认其世界纪录。

马拉松

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公元前490年,希腊军队在马拉松平原击退波斯军队的入侵。传令兵菲迪皮德斯(Pheidippides)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城,在报告胜利的消息后,因体力衰竭倒地而亡。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Michel Breal)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的建设,并定名为"马拉松"。比赛沿用当年菲迪皮德斯所跑的路线,距离约为40公里。此后十几年,马拉松跑的距离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1908年第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时,为方便英国王室人员观看马拉松赛,特意将起点设在温莎宫的阳台下,终点设在奥林匹克运动场内,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经丈量为26英里385码,折合成42.195公里。国际田联后来将该距离确定为马拉松跑的标准距离。女子马拉松开展较晚,1984年才被列入第23届奥运会。

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赛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美国从1897年起举行波士顿马拉松赛,至2000年已举办了104届,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马拉松在公路上举行,可采用起、终点在同一地点的往返路线或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点的单程路线。比赛时,沿途必须摆放标有已跑距离的公里牌,并要每隔5公里设一个饮料站提供饮料,两个饮料站之间设一个用水站,提供饮水或用水。赛前需经身体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报名参加比赛。因比赛路线、条件差异较大,故国际田联不设世界纪录,只公布世界最好成绩。

竞走

起源于英国。19世纪初,英国出现步行比赛的活动。19世纪末,部分欧洲国家盛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竞走旅行。1866年英国业余体育俱乐部举行首次冠军赛,距离为7英里。竞走分场地竞走和公路竞走两种。场地竞走设世界纪录;公路竞走因路面起伏等不可控因素较多,成绩可比性差,故仅设世界最好成绩。运动员行进时,两脚必须与地面保持不间断接触,不准同时腾空,着地的支撑腿膝关节应有一瞬间的伸直,不得弯曲。比赛时,运动员出现腾空或膝关节弯曲,均给予严重警告,受3次严重警告即取消比赛资格。1908年首次进入奥运会,当时的距离是3500米和10英里。此后几届奥运会距离有所不同,有过3000米、10公里等,从1956年奥运会起定为20公里(1956年列入)、50公里(1932年列入)。女子竞走于1992年才被列入奥运会,距离为10公里,2000年奥运会将改为20公里。

跳高

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越过垂直障碍的活动。现代跳高始于欧洲。18世纪末苏格兰已有跳高比赛,19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于欧美国家。1827年9月26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首届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Adam Wilson)屈膝团身跳越1.575米,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高成绩。跳高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等过杆技术,现绝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3.98~4.02米,最大重量2公斤。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第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男、女跳高分别于1896年、192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撑竿跳高

起源于古代人类利用木棍、长矛等撑越障碍的活动。据记载,公元554年爱尔兰就有撑越过河的游戏。撑竿跳高原为体操项目,流行于德国学校。1789年德国的布施跳过1.83米,这是目前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早成绩。作为田径运动项目首先在英国开展,1843年4月17日英国职业选手罗珀在彭里斯越过2.44米。19世纪末开始流行于欧洲国家。撑竿最早使用木杆,最高成绩为3.30米;1905年开始使用重量较轻、有一定弹性的竹竿,最高成绩达到4.77米;1930年出现较为坚固的金属竿,运动员无撑竿折断之虑,可以提高握竿点,加快助跑速度,最好成绩达到4.80米;1948年美国设计制造出重量更轻、弹性更强的玻璃纤维竿,目前使用该竿已突破了6米的高度。撑竿跳高的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撑竿的长度和直径不限,但表面必须光滑。运动员一般都自带撑竿参加比赛。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将撑竿插在插斗内起跳;起跳离地后,握竿的手不得向上移动;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每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男、女撑竿跳高分别于1896年和200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跳远

源于人类猎取或逃避野兽时跨越河沟等活动,后成为军事训练的手段。为公元前708年古代奥运会五项全能项目之一。现代跳远运动始于英国,1827年9月26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第一次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越过5.41米的远度,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远成绩。跳远的腾空动作有蹲距式、挺身式和走步式。20世纪70年代出现前空翻跳远,因危险性大,被国际田联禁用。最初运动员是在地面起跳,1886年开始采用起跳板。起跳板白色,埋入地下,与地面齐平,长1.22米,宽20厘米,距沙坑近端不少于1米。起跳板前有起跳线,起跳线前有用于判断运动员起跳是否犯规的橡皮泥显示板或沙台。运动员必须在起跳线后起跳。比赛时,如运动员不足8人,每人可试跳6次,超过8人,则先试跳3次,8名成绩最好的运动员再试跳3次。以运动员6次试跳的最好成绩排列名次。男、女跳远分别于1896年和194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三级跳远

起源于18世纪中叶的苏格兰和爱尔兰,两者跳法不同。苏格兰采用单足跳、跨步跳、跳跃,而爱尔兰用的是单足跳、单足跳、跳跃。现规定必须使用苏格兰跳法。最早的正式比赛可以追溯到1826年3月17日首次举行的苏格兰地区运动会,比蒂(Andre Beattie)创造了12.95米的第一个纪录。比赛时,运动员助跑后应连续作3次不同形式的跳跃,第一跳为单足跳,用起跳腿落地;第二跳为跨步跳,用摆动腿落地;第三跳为跳跃,必须用双脚落入沙坑。男子三级跳远于1896年被列为首届奥运会比赛项目,女子三级跳远于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广泛开展,199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推铅球

起源于古代人类用石块猎取禽兽或防御攻击的活动。现代推铅球始于14世纪40年代欧洲炮兵闲暇期间推掷炮弹的游戏和比赛,后逐渐形成体育运动项目。铅球的制作经历了用铁、铅以及外铁内铅的过程。正式比赛男子铅球的重量为7.26 公斤,直径11~13厘米;女子铅球的重量为4公斤,直径为9.5 ~11厘米。早期推铅球没有固定的方式,可以原地推,也可以助跑推;可以单手推,也可以双手推;还出现过按体重分级别的比赛。最初采用原地推铅球技术,后逐渐发展到侧向推、上步侧向推。20世纪50年代,美国运动员奥布赖恩发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该技术被称为"铅球史上的一场革命"。70年代,苏联运动员巴雷什尼科夫发明旋转推铅球技术,由于旋转后难以控制身体平衡,至今只有极少数运动员使用。比赛时,运动员应在直径2.135米的圈内,用单手将球从肩上推出,铅球必须落在落地区角度线以内方为有效。男、女铅球分别于1896年和194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铁饼

起源于公元前12~前8世纪三希腊人投掷石片的活动。公元前708年第18届三代奥运会列为五项全能项目之一。铁饼最初为盘形石块,后逐渐采用铜、铁等金属制作。现代奥运会史上,曾有过双手掷铁饼的比赛项目(左手+右手)。掷铁饼技术经历过原地投、侧向原地投、侧向旋转投、背向旋转投几个发展过程。铁饼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作,男子铁饼重2公斤,直径22厘米;女子铁饼重公斤,直径18.1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应该在直径2.50米的圈内将饼掷出,铁饼必须落在40度的角度线内方为有效。男、女铁饼分别于1896年和192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链球

起源于中世纪苏格兰矿工在劳动之余用带木柄的生产工具铁锤进行的掷远比赛,后逐渐在英国流行。链球的英语词意即铁锤。19世纪后期,成为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当时使用的器械是将木柄的铁球,后为便于投掷,将木柄改为钢链,链球由此而来。掷链球最初采用原地投,后逐渐改进为侧向投,旋转一圈投、两圈投、三圈投,现运动员多采用四圈投。男子链球重7.26公斤,总长117.5~121.5厘米,女子链球重4公斤,总长116.0~119.5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在直径2.135米的圈内用双手将球掷出,链球必须落在40度的角度线内方为有效。圈外有U形护笼,确保投掷安全。男子链球于190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女子链球将于2000年列入。

标枪

起源于古代人类用长矛猎取野兽的活动,后长矛又发展成为作战的兵器。公元前708年被列为第18届古代奥运会五项全能之一。现代标枪运动始于19世纪的瑞典、希腊、匈牙利和芬兰等欧洲国家。1792年瑞典的法隆开始举行标枪比赛。最初运动员使用的木制标枪前后一样粗,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标枪运动员赫尔德(Franklin Held)研究出两端细、中间粗的木制标枪,延长了标枪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因而被称为"滑翔标枪"。60年代瑞典制造出金属标枪,使标枪的滑翔性能更强,大幅度提高了运动成绩。1984年民主德国运动员霍恩(Uwe Hohn)以104.80米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国际田联为保证看台观众的安全,1986年将男子标枪重心向枪尖方向前移4厘米,以降低飞行性能,1999年又将女子标枪重心向枪尖方向前移3厘米。标枪可用金属或其他适宜的类似材料制作。男子标枪重800克,长260~270厘米;女子标枪重600克,长220~230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单手将标枪从肩上方掷出,枪尖必须落在投掷区角度线内方为有效。男、女标枪分别于1908年和193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全能

起源于希腊,早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代奥运会上便设有五项全能,由赛跑、跳远、铁饼、标枪和摔跤项目组成。现代全能运动始于欧洲。18世纪初,部分国家开展全能运动,但比赛项目不统一。1904年第3届奥运会即设十项全能,项目包括100码跑、800码竞走、120码栏等;1912年第5届奥运会改为在瑞典流行的十项全能,延续至今。此外,1912、1920、1924年奥运会还设立过五项全能。女子全能运动1923年始于苏联,1948年得到国际田联的认可,1964年奥运会将五项全能列为比赛项目,1984年奥运会必为七项全能。比赛按规定的项目顺序分两天进行。男子十项全能第一天为100米跑、跳远、铅球、跳高、400米跑,第二天为110米跨栏跑、铁饼、撑竿跳高、标枪和1500米跑。女子七项全能第一天为100米跨栏跑、跳高、铅球、200米跑,第二天为跑远、标枪和800米跑。根据各单项成绩查国际田联制定的全能评分表,以累加总分计算名次,总分高者列前。运动员必须参加所有项目的比赛,如某个项目弃权,则不能参加后续项目的比赛,也不计算总分,但如果某个项目因成绩太低或失败,没有得分,仍可计算总分。

有哪些人为中国的某向运动夺得了第一块金牌?

959年4月5日,从香港回到祖国大陆、年仅21岁的运动员容国团,在前联邦德国多特蒙德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

标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奋力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1981年11月16日,已经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赛上6战6胜的中国队,迎来了最后的对手日本队。大贩体育馆里日本观众

的助威声震耳欲聋,中国队沉着应战,终于以不败的战绩,赢得了中国三大球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后,中国女

排屡战屡胜,创造了“五连冠”的奇迹。

1984年7月,中国派出强大阵容来到美国洛杉矾,参加了在这里举行的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7月29日,比赛刚开始

,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就在男子自选手枪慢射的比赛中,以566环的成绩夺得了这个项目的冠军,这不仅是本届奥运

会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人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将金牌佩戴在许海峰胸前时,

激动地宣布:“这是中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一天。”中国取得了奥运金牌榜上“零”的突破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陈跃玲获得女子10公里竞走比赛的金牌,这同时也是我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枚田径

项目的金牌。

●我国第一位女子奥运冠军

——吴小旋

1984年的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吴小旋获得女子小口径标准3×20项目的冠军、气第3名,成为中国第一位

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女运动员。

●我国第一位击剑奥运冠军

——栾菊杰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栾菊杰获得了奥运会花剑金牌,这是中国第一位击剑奥运冠军,同时也是亚洲有史以

来第一位登上了一直由欧美选手所垄断的奥运会击剑冠军领奖台的运动员。

●我国首位举重奥运冠军

——曾国强

也是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来自广东的选手曾国强获得了奥运会举重52公斤级比赛的冠军。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

位摘得奥运会金牌的举重运动员。

●我国首位跳水奥运冠军

——周继红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周继红意外地夺取了女子跳台冠军。从那以后,跳水也成为中国参加奥运

会以来唯一每届都获得金牌的项目。

●最年轻的男子50米移动靶冠军

——李玉伟

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男子50米移动靶射击场上,获得冠军的李玉伟当时只有19岁。他是奥运会有史以来这个项目最年

轻的金牌获得者。

●获得第一块奥运奖牌的女选手

——纪政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上来自中国台北的姑娘纪政以10秒4的成绩摘取80米栏铜牌。虽然只是铜牌,纪政已经是

亚洲女子运动员中,自从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增设女子田径比赛以来,第一位获得奖牌的选手。而且纪政是奥运

会历史上中国第一位获得奖牌的女选手。

●我国首位奥运会体操冠军

——马燕红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胃痛发作的马燕红顶住身体的病痛,坚持上场比赛,一路领先,以无可挑剔的完满动作得了

满分10分,成为中国第一个奥运会体操冠军。

●我国首位游泳奥运冠军

——庄泳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来自上海20岁的庄泳获得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这不仅是该届中国代表团的第一

块金牌,而且是中国游泳历史上的第一块金牌。

●我国首位柔道奥运冠军

——庄晓岩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柔道72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中,庄晓岩连过5关,获得冠军。在这一届奥运会柔道赛

中,庄晓岩是唯一连胜5场的金牌得主,也是我国奥运历史上的第一位柔道冠军。

●我国首位羽毛球奥运冠军

——葛菲/顾俊

配合双打已经有十余年历史的葛菲和顾俊曾经多次在世界比赛中获得冠军,尤其是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们

以两个15:5的绝对优势轻松赢取了冠军,实现了中国人在奥运会赛场上羽毛球金牌零的突破。

●获得奥运会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邓亚萍

邓亚萍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

蝉联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和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成为中国奥运史上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

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获得奥运会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李宁

8岁开始练习体操的李宁,10岁入广西省体操队,1980年被选入国家体操集训队。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他一共

夺取了3金2银1铜共6块奖牌。不仅是中国一次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而且是第一个在奥运会上一次夺得三

枚金牌的运动员。

●参加最多奥运会的中国选手

——王义夫

如果加上即将举行的雅典奥运会,王义夫已经是第六次参加奥运会了,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夺得中国第一

枚奥运会金牌的时候,在同一项目上获得铜牌的是24岁的王义夫。1988年奥运会,他再度失意而归;1992年奥运会上

他终于获得冠军;1996年和2000年分别在亚特兰大和悉尼都取得了奥运银牌。

●一届田径比赛中获得两枚奖牌的中国选手

——王军霞

1996年7月28日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田径比赛上,王军霞在一天内获得了女子5000米比赛金牌和10000米比赛银牌,

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同一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获得两枚奖牌的选手。

●唯一击败男运动员的女子奥运冠军

——张山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男女混合比赛的双向飞碟赛中,张山以资格赛和决赛都满环的成绩击败众多男选手,获得金

牌。但不久后,国际奥委会就取消了该项比赛,尽管1997年后该项赛事被恢复,但国际奥委会决定男女选手分开参赛

。这样,张山就成为了奥运会历史上唯一战胜男选手获得金牌的女选手。

●第一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

——楼云

11岁开始学习体操的楼云14岁就进入国家体操队集训,在1984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和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连续

获男子跳马金牌,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蝉联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

●第一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女运动员

——高敏

高敏在12岁就获得了全国冠军,15岁进入国家队后,高敏就开始不断取得各项奖牌,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和1992

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高敏两次获得女子跳板跳水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女运动员

●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冠军

——伏明霞

伏明霞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10米跳台冠军时只有14岁,是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冠军,1996在亚特兰大奥运会

上,伏明霞又夺得台板双料冠军,成为继高敏夺得汉城和巴塞罗那奥运会3米板冠军之后,蝉联跳水冠军的第二人,

这也是一个世界纪录。

●我国首位冬季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杨扬

2002年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杨扬一人独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和1000米短

道速滑两枚金牌。

●我国首位田径奥运奖牌获得者

——朱建华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在赛前一个月曾以2米39的成绩第三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朱建华,发挥失常,仅以2.

31米的成绩屈居第三名。但是他仍为中国赢得了奥运史上第一块田径奖牌。

●第一个获得奥林匹克银质勋章的运动员

——陈镜开

陈镜开是新中国体育开拓者,上世纪50年代著名举重运动员。在1956年到1964年的10年里,陈镜开10次打破世界记录

。他是中国第一个打破体育运动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同时他毕生从事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推广,国际奥委会授予他

奥林匹克银质勋章,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此殊荣。

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1,平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的纪录夺得了金牌,创

刘浩获男子1000米单人划艇银牌,成绩是多少?

8月7日结束的东京奥运会男子1000米单人划艇决赛中,中国选手刘浩以4分05秒724摘得一枚银牌,这是中国男子单人划艇的第一枚奖牌,也是刘浩本届奥运会获得的第二枚银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孟关良、杨文军组合在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决赛惊险夺冠,从而实现中国皮划艇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两人实现卫冕。不过,此后的伦敦和里约,中国皮划艇队再度陷入沉寂。

云南选手刘浩,则是中国皮划艇新一代“男神”。在2019年5月举行的两站皮划艇世界杯赛中,刘浩和郑鹏飞搭档,拿到了一金一铜的优异成绩。随后,刘浩搭档队友王浩又在皮划艇世锦赛上,获得男子双人划艇1000米冠军,夺得中国皮划艇队第一个东京奥运会资格。

由于疫情原因再加上奥运会延期,刘浩与郑鹏飞差不多有两年时间没有进行合练。两年时间里,两人都是以个体能力训练和单艇训练为主,个人单艇能力都明显提升。经过奥运会备战集训合练,两人平时训练成绩已达到了2019年两人一起配合训练测试的最好成绩。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2021年全国皮划艇静水春季冠军赛上,刘浩和郑鹏飞分获男子1000米单人划艇的冠、亚军,可以说两人竞技水平和比赛状态都达到了峰值。

在8月3日进行的的东京奥运会男子双人划艇10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刘浩/郑鹏飞摘得银牌,中国皮划艇队时隔13年再获奥运奖牌。四天后,刘浩帮助中国皮划艇队再度实现突破。他在男子单人1000米划艇摘得一枚宝贵的银牌。

刘浩:唯有拿到好成绩才对得起艰难训练的自己

刚接触皮划艇项目时,云南皮划艇队加上教练一共才3个人,每天的训练基本就是教练范继文开一个挂机,刘浩划一艘艇,空旷的水面上回荡着师徒二人的对话。“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来之不易的。”刘浩不禁感慨。

枯燥清冷的训练生活,让刘浩一度怀疑选择皮划艇项目是否是条正确的道路。“当时心里一直打退堂鼓,别说积极训练了,感觉都没有信心继续走下去。”说起当时的思想波动,刘浩依然记忆犹新。“当时范继文教练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开导我。”刘浩不好意思地笑了。

2013年的冬天昆明格外寒冷,每天早训,划艇上都覆盖着一层冰碴,一堂训练课下来,头发眉毛都结满了冰晶,握桨的双手粘在桨杆上打都打不开,就是这样的“苦”让刘浩幡然醒悟:唯有拿到好成绩,才对得起如此艰难训练的自己,才对得起“苦口婆心”的教练。

以上内容参考 光明网-奖牌再+1!刘浩获男子1000米单人划艇银牌

竞走的最长记录是多少

男子

100米 9.77S 鲍威尔(牙买加)

200米 19.32S 迈克尔?约翰逊(美国)

400米 43.18s 迈克尔?约翰逊(美国)

800米 1分41.11秒 威尔逊?基普凯特(丹麦)

1000米 2分11.96秒 诺亚?恩格尼(肯尼亚)

1500米 3:26.00秒 罗伊(摩洛哥)

1英里 3:43:13 罗伊(摩洛哥)

2000米 4分44.79秒 罗伊(摩洛哥)

3000米 7分20.67秒 丹尼尔?柯曼(肯尼亚)

5000米 12分37.35秒 贝克勒(埃塞俄比亚)

10000米 26分20.31秒 贝克勒(埃塞俄比亚)

20000米 56分55.6秒 巴立欧(墨西哥)

25000米 1:13:55.8 濑古利彦(日本)

30000米 1:29:18.8 濑古利彦(日本)

3000米障碍赛 7:55.72 保拉米(摩洛哥)

110米栏 12.88 刘翔(中国)

400米栏 46.78s 凯文?杨(美国)

跳高 2.45m 杰维尔?索托马约尔(古巴)

撑杆跳高 6.14m谢尔盖?布勃卡(乌克兰)

跳远 8.95m 迈克?鲍威尔(美国)

三级跳远 18.29m 乔纳森?爱德华兹(英国)

铅球 23.12m 兰迪?巴恩斯(美国)

铁饼 74.08m 舒尔特(德国)

链球 86.74m 尤里?谢迪赫(苏联)

标枪 98.48m Jan Zelezn?(捷克)(新式)

104.80m 霍恩(德国)(旧式)

十项全能 9026 pts 罗马内?谢布尔勒(捷克)

[10秒64 (100米), 8.11米(跳远), 15.33米(铅球), 2.12米(跳高), 47.79秒(400米), 13.92秒(110米栏), 47.92米(铁饼), 4.80米(撑杆跳高), 70.16米(标枪), 4分21秒98(1500米) ]

20公里竞走 1:17:21 杰斐逊?佩雷兹(厄瓜多尔)

30公里竞走 2:01:44.1 达米拉诺(意大利)

50公里竞走 3:40:57.9 涛腾(法国)

4x100米接力 37.40s 迈克?马什 、丹尼斯?米切尔、卡尔?刘易斯(美国)

4x200米接力 1:18.68 迈克?马什 、弗洛伊德?赫德、卡尔?刘易斯(美国)

4x400米接力 2:54.20 杰罗姆?杨、安东尼奥?佩特格鲁、 特里?华盛顿、迈克?约翰逊(美国)

4x800米接力 7:03.89 彼得?埃利奥特、加利?库克、史蒂夫?克拉姆、塞巴斯蒂安?考(英国)

4x1500米接力 14:38.8 Thomas Wessinghage、Harald Hudak、

Michael Lederer、Karl Fleschen (德国)

4x110栏接力5 4.40s 美国田纳西大学

马拉松 2:04:55 保罗?塔盖特(肯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