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体育局举摔柔中心副主任-国家队举摔柔中心主任
举重方式上中美有什么不同?
举重是一项统一的竞技运动,所以方式上中美都是以抓举和挺举方式呈现。
举重有抓举和挺举两种方式。抓举最大的特点是一气呵成,运动员两腿屈膝用手掌握住杠杆,运用腰部和手臂力量将杠铃一次性举过头顶;挺举分为提铃和上挺两个动作,先将杠铃托举至胸前,然后再向上发力,将杠铃举过头顶,维持三秒钟。
挺举是分为两个动作构成的,分别是提铃和上挺,运动员先是下蹲到杠铃前,然后稳住身体站起来,顺势利用手臂力量将杠铃托举至胸前,然后再运用腰部力量和手臂力量向上发力,将杠铃举过头顶,维持向上托举的动作保持三秒钟,直到裁判亮起两盏白灯时才可以放下杠铃。
奥运与全民的观念之争:
中美两国在举重金牌数量上的差距,恰恰与两国举重运动的普及程度相反——美国举重比赛繁多,有青少年组、成年组、公开组、老年组的比赛,去年美国举重协会甚至在考虑单独为老人和残疾人设立举重比赛。
“美国每个州每个月都有各种各样的举重比赛,可以这么说,从举重这个项目来讲,中国重视的是奥运会,美国重视的是全民健身。”马建平说,“所以,在美国有很多举重比赛,仅在国家举重协会注册的会员就有几万人。可以说,美国人虽然没有近代的奥运举重金牌,但却有雄厚的举重文化。”
由于美国互联网技术相对发达,各种有关举重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所以,美国人对举重并不陌生。“我看到国内只有两三个举重专业网站,信息少不说,更新也慢,还都是竞技方面的,比较偏重政策和比赛。对普通人来说,有价值的东西不多,更没有什么互动的界面。这点比不上美国,美国举重网站很多,什么样的问题都有人参与讨论。”
事实上,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主任马文广曾经对记者提起过多种普及手段,希望能在全国范围内让这项运动更加“亲民”,比如“在一些比赛的选拔方案中给予举重欠发达地区优惠政策,提高当地体育局选拔人才的积极性”;
再比如“将一些举重比赛放在举重欠发达地区,培养当地群众对举重运动的兴趣”,但这一切新政推行的前提,仍是对奥运会金牌的“锱铢必较”,“如果没有奥运金牌作保证,有哪个地方体育局对举重有能这么高的热情呢?”
以上内容参考 环球网-争金还是健身 中美举重之别、百度百科-举重
祖尔菲亚在中国有实力但没机会参加奥?这是为什么
按道理说,湖北选手田源是女子48公斤级出征伦敦的当然人选,她实力出众,并在奥运选拔赛上赢得了正选资格。但是在公布名单之时,田源的位置被来自湖南的老将王明娟所取代。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广的解释是:“田源在近期训练中练得太狠导致腰胯受伤,为了保护运动员,中国队决定不让她参赛。” 湖北选手纪静原本是女子53公斤级出征伦敦的最佳人选,她是奥运选拔赛冠军。湖南女力士李萍也曾在该级别上创造过佳绩,但她因伤未能参加奥运选拔赛。纪静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入选奥运阵容,湖南力士李萍未能替补顶上,选择的却是湖北小将周俊。 马文广分析说:“53公斤级选拔赛冠军是纪静,那么这个名额就是湖北的,至于让谁去,是湖北体育局的意思。” 外界有分析指出,48公斤级上,湖北选手田源被湖南选手王明娟顶替;53公斤级,湖北选手纪静就不可能再被湖南选手李萍顶替,而这就是周俊来伦敦的“正解”所在。 “金牌之师”中国举重队的奥运名单历来难产,其背后牵扯着众多利益纠葛。马文广坦承“周俊的入选违背了当初国家队的奥运会选拔办法”,但此次选拔已比以往有了进步。
希望采纳
真“湘”奥运冠军16人10块奖牌
8月7日晚,随着长沙妹子孙文雁在花游集体自由自选决赛中再添1银,奥运湘军的东京之旅圆满收官。本届奥运会, 湖16六名运动员在举重、赛艇、摔跤、花游等项目摘得2金5银3铜共10枚奖牌, 创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的最佳战绩。
举重开门红,花游没收官
花游收官,“美”不胜收!
(中国组合孙文雁/黄雪辰以一曲《青蛇》获得96.9分,最终以总成绩192.4499分摘得银牌。)
伦敦1枚集体银牌,里约双人+集体两枚银牌,东京再次拿下2银,这已是长沙妹子孙文雁第3次为奥运湘军收官了。 这一次,她也为自己的最后一次奥运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
五枚奥运银牌,虽然没能完成“超越俄罗斯”的终极目标,但近十年间,从创造奥运最好成绩到稳中求进,孙文雁与队友们正不断缩小与花游霸主的差距。
“中国加油!湘军加油!”
这是孙文雁在7月24日14时发的一条朋友圈,配图是湖南举重运动员侯志慧上场前的照片。
时间回来本届奥运会刚开始
侯志慧的稳,谌利君的飒,廖秋云的拼!
7月24四至26日的东京举重台上,3名湘籍大力士用近乎完美的表现,收获2金1银,为奥运湘军顺利取得开门红。
3人,17试举,15把成功,总成绩210公斤、332公斤、223公斤 ……这些数字的背后,有侯志慧的淡定首金,有谌利军的绝地反击,也有廖秋云的拼到最后;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运动员们为梦想不懈努力、坚持到底的决心,是一代代湖南举重人对训练不断追求卓越的成果,更是举重湘军对“中国力量”的一次霸气诠释。
“ 我要特别提到我们仅有的一枚银牌,廖秋云充分发挥水平,赢得了对手的尊敬。 ”赛后,国家 体育 总局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举重协会的主席周进强,特别提到永州姑娘廖秋云这枚“闪着金光”的银牌,他说,对手发挥了超高的水平,但“ 但我们没有遗憾,回去之后必将继续强大自己 ”。
赛艇创 历史 ,摔跤迎突破
7月23日至30日的东京海之森水上竞技场,中国赛艇队不是“看客”。
对于这个长期被欧洲人垄断的运动项目,中国艇在奥运赛场上每向前划出一桨,都很可能成就新的 历史 。
6分03秒63,男子双人双桨铜牌 !7 月28日, 我国省34岁老将张亮与搭档刘治宇,拿下中国男子赛艇在奥运会史上的首枚奖牌。 赛后张亮激动地说“这块奖牌在我心里,就是‘金牌’!”
有数据显示,张亮每年至少 划行13200公里、划桨66万次, 所有休息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张亮训练之拼和超强色自律,不仅在国家队里出了名,在湖南赛艇队也是一种“精神力”的存在,他几乎是所有小队心目中的偶像。
“张亮带给我们队伍和教练组的荣誉和影响力又岂止是‘奖牌’而已!”湖南赛艇队领队曲凤动情地说,这种“榜样精神,偶像力量”在一代代队员中不断传承,这就是湖南赛艇队的成功秘籍。
湖南赛艇在东京的高光时刻,除了“硬汉”张亮,还有“巾帼”王宇微。7月30日,王宇微与搭档们在女子八人单浆有舵手决赛中,以6分0121的成绩夺得铜牌, 这是中国在该项目时隔33年再次取得奥运奖牌。
这支女子八单队伍于今年5月才重新组建完成,里面很多队员都是从其他艇上整合过来的,蔽日王宇微,此前她是在双桨组。赛前百日零时换项,这对于即使有丰富奥运经验的王宇微而言,也是个不小的挑战。“能够登上领奖台,是靠团队的力量,特别感谢整个保障团队的付出,感谢祖国!”王宇微说。
本次让人眼前一亮、惊喜不断的,还有湖南摔跤。
双“倩”合璧,绝代双“骄”— — 8月2日, 岳阳妹子周倩夺得摔跤女子自由式76公斤级铜牌,收获湖南摔跤第一枚奥运奖牌; 4天后, 女子自由式53公斤级选手、湘潭姑娘庞倩玉 初生牛犊不怕虎,成功闯入决赛,并最终 拿下一枚宝贵的铜牌, 创下湖南摔跤奥运最好成绩!
“日子还长,东京是个新起点,我会夺回来!”对于还未满25的庞倩玉来说,这只是她的“奥运初体验”,而未来的路还很长。
除此之外,在 女子4 100米接力赛决赛 中, 湖南短跑运动员黄瑰芬、韦永丽 同心协力,时隔21年再登奥运决赛赛场,并跑出了42秒71的成绩,拿下第六,刷新了奥运最好成绩(此前为第八名)。
老将过得硬,新人蛮得劲
回顾本次奥运湘军的东京之旅,用 “姜还是老的辣”“后浪奔涌,不负韶华” 来总结,颇为贴切。
本次16人组成的奥运湘军以老带新,既有34岁的张亮,32岁的王宇微、周玉 、31岁的孙文雁等奥运经验丰富的老将坐镇,又有侯志慧、贾一凡、庞倩玉等一批90后新势力的冲锋陷阵。
他们用全力以赴、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展现了 体育 湘军“老将过得赢,新人霸得蛮”的风采,实现了湖南运动员在各个项目上多点开花的良好势头。
对于几名“30+”的老将而言,他们能够顺利来到东京,已属不易。因为疫情,原本4年一届的奥运会“破天荒”地让运动员们付出了五年。这多出来的一年,老将们不仅要咬牙坚持,并且必须要自己保持在各种项目上的竞争优势,着实不易。
最终,老将们在东京披荆斩棘,不负众望,尽显大将风范!
而在年轻人的赛场,湖南后起七秀们也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霸蛮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24岁的桂阳妹子侯志慧,从里约的被临阵换下,到陷入低谷、伤病缠身,再到出征东京证明自己……小小的年纪、小小的个头,她却有着巨大的能量!
同样24岁的羽毛球选手贾一凡与搭档陈清晨,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勇敢地从“亡小组”杀出一条血路,并最终让国羽女双重回决赛场。
首次征战奥运的庞倩玉,她成为了中国摔跤队此次奥运会首个打入决赛的队员。“我上去就想着自己能啃硬骨头,大胆发挥自己!”庞倩玉说。
26岁的永州姑娘廖秋云,过去长时间收到伤病困扰,却能在比赛中举起高于训练时3公斤的重量,拼尽自己最后一颗子弹。没能在东京问鼎,赛后她抹着眼泪说:“我真的已经尽力了。”
10枚奖牌,十全十美。未来的奥运湘军,更值得期待。3年后,巴黎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