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丽奥运会功不可没-奥运冠军徐云丽
女排灿烂背后多少泪水辛酸 陈忠和:成绩证明我行
中国女排3比0完胜巴西队,以亚军的成绩为这次总决赛划上了一个相对完美的句号。领奖台上,姑娘们笑得灿烂,然而,又有谁人能够读出这欢乐背后曾经有过的泪水和辛酸?首轮苦战不敌荷兰,责骂和不理解之声铺天盖地,加之之前分站赛不能令人满意的战绩,主教练陈忠和的身后响起了一片“下课”的呼喊。幸而,顶着如此沉重的压力,陈忠和最终还是率领这支年轻的中国女排赢得了一个令人信服的亚军,以最好的方式回击了那些对他执教能力的质疑。
老将品质可贵 新人仍需锻炼
在与波兰队的比赛中腰部拉伤之后,老将刘亚男已经基本宣告告别本次大奖赛总决赛。这次突如其来的意外使得原本就饱受伤病困扰的中国
女排的用人方面更加捉襟见肘,以致于与意大利的比赛关键时刻拼发球,只能换上还没有在大奖赛中有过上场记录的韩旭和上场时间并不比她多多少的孙小清,她们的失误也导致这两次换人成为陈忠和本次总决赛最大的两次决策失误。“没有办法了,那天跟意大利的时候,我发球都找不到人可换了,后排也没有了。不管是发球还是一传,都没有一眼看上去能够让我信任的人。”尽管已经事过境迁,从陈忠和此刻的话语中还是不难读出他其时的无奈之情。
刘亚男的这次拉伤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来恢复,在队伍人员不整的时候发生这样的意外,这位老将的第一反应,是自责。“亚男当时的心情很难受,拉伤第二天她就找到我,说队里现在这么困难,人已经这么少了,自己还出现这样的情况,关键时刻不能做贡献,真的感觉很难过,说着说着,她都哭了。”这样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赛场之外的刘亚男:即使她已经不能像当年协助
中国女排夺冠那样,凭借快速凌厉的进攻撕扯开对手的防线,但是她却以自己的拼搏精神和责任感为后辈们树立着一个光辉的榜样。
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年轻队员要成长至能委以重任,至少要经过100场国际比赛的锻炼。“有一些老队员带带她们年轻人会好一些。你看徐云丽,去年打了一年,当时场上老队员比较多,带着她打的话,她在比赛中想法就没那么多,”说到这里,陈忠和顿了顿,“现在这支队伍年轻人那么多,这个出下错,那个也会出下错,这种失误在场上是会传染的。一个人丢掉一个球,看起来好像不多,但是场上六个人,加上自由人七个人,一人丢一个,7分就很多了!如果有老队员在的话,她们心会定一些。归根究底,这些年轻人还是不到火候,基本功技术还不到家,经验差距也是比较大。只能我们自己抓紧时间了……”
困难从未远离 无悔最初选择
这已经是陈忠和正式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第七个年头,期间固然有过2003年世界杯不败问鼎、2004年奥运会逆转夺冠的辉煌,但也有过世锦赛屡屡铩羽而归、队内伤病从不间断的尴尬。作为一名排球教练,在克服了重重困难,率领中国女排在雅典重夺已经久违了20年的奥运会金牌后,陈忠和完全可以选择在鲜花和掌声中功成身退,而不是带着必然更大的压力走上新的奥运周期,从而背负上来自各方的苛求和责难。他一度设想雅典夺冠的那些队员能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继续在2008年的赛场征战。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困难总是喜欢突如其来地打人一个措手不及。
“队伍最壮观的时候应该是16个人在一起,但是现在搞得最惨只有11个人,”陈忠和苦笑道,“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把伤员们留在国家队,放在地方队的话我自己也不太放心,因为毕竟在国家队她们能够安心地进行康复,争取早日彻彻底底把伤养好。”然而,目前外界的质疑之声不仅来自于这些伤员们康复的可能性,还有她们康复之后和队伍进行配合的熟练程度,毕竟对于中国队这样讲求快速多变的队伍来说,配合是显得至关重要的。“王一梅、赵蕊蕊和张娜肯定能够恢复到很好的状态去参加明年的奥运会,这个我是可以很肯定地说的;冯坤的话目前还需要再观察,因为她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长,明年1月1日队伍重新集中训练一段时间之后,我会开始参加一些比赛,让她与攻手进行一些磨合。”
尽管笑容已经成为陈忠和的标志,然年复一年,抚不平的是眼角的皱褶,抹不去的是满脸的疲惫。七年光阴,他为这支球队付出过太多心血,也承受过太多常人难以想象之重。人在经历困难的时总是难免忆起当年的辉煌,但是陈忠和去拒绝了“雅典奥运会结束后重新选择”的假设:“我觉得这是一种逃避。本身我自己也很热爱排球这项运动,所以我选择留了下来,不管最终出现什么问题,我都会坦然去面对,”陈忠和用自己的笑诠释了他口中所说的“坦然”,“我经常自己安慰自己,同时身边的人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记得有一位对我来说很重要的领导曾经跟我说过,明年奥运会我们拼固然要拼,努力固然要努力,但是不必去想太多结果,因为你其实已经是成功人士了,奥运会对你来说只是锦上添花,即使真的失败了,也不要过于在意。”
“让我下课?你们说了又不算”
新赛季伊始,以年轻队员为主的中国队出人意料地连续夺得四国女排精英赛、瑞士女排精英赛和俄罗斯总统杯的冠军,这样的成绩也使得球迷对于她们有了过多的期待。然而当本赛季最重要一役——世界女排大奖赛开始之后,面对着基本上以主力阵容出战的各支强队,年轻的姑娘们却在巨大的冲击力下猛然迷失了方向:俄罗斯、意大利、波兰、古巴、荷兰……中国队告负的场次在不断地增多,最终三站分站赛均排名第三。尽管作为东道主的中国队不需要依靠分站赛的成绩取得进军总决赛的资格,但是颗粒无收的结果已然创下了陈忠和执教以来大奖赛分站赛的最差战绩。
正如陈忠和自己所说的那样,当教练难,当名队的教练更难。自他拿起中国女排的教鞭以来,反对之声恐怕就从无间断,只是持有这些意见的人以及表达这种意见的出发点在转换。赵蕊蕊的受伤以及队内伤病不断的现实,一直让一部分人对陈忠和的训练方式颇有意见,某些球迷更是一直为某些特定球员的不受重用而打抱不平,而这些声音的矛头自然都直接指向了陈忠和本人。此次抓住中国女排遭遇低潮的契机,要求陈忠和下课之声再度响起,这对于目前已经面临重重问题的中国女排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虽然分站赛成绩不是很好,但我在意的并不是成绩,而是队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有时候我在场下看到她们不该丢的球也不断地丢,心里真的很气。比如说打俄罗斯那场,20比15领先的球硬是被对方反超,都是一些不该有的失误。其实打得不好的时候,我会开会批评队员,骂一骂她们,点一点她们做得不好的地方,一个是想让她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便于改进,一方面我自己也会舒服很多,算是一种发泄的方式吧,”说到这里,陈忠和又笑了笑,笑容看起来有些无奈,“但是有些人说我执教水平不行,我肯定是不服气的。当初中心给我定下的任务就是八年拿一个冠军,现在我都已经拿了两个了,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吧。这样还说我水平不好,我当然不服,我不行你来啊。我下课你们说了又不算,要中心下命令的。”
“明年夺冠的话,我肯定会哭的”
随着2008年的临近,北京奥运会的气氛日益升温,陈忠和也开始有意无意地回避对于奥运会夺金希望的预测。主场作战从来都是一把极其锐利的双刃剑,适应好了,主场的观众能够极大地调动场上队员的战斗激情,适应得不好,压力将成为中国女排最大的敌人。“这次比赛中年轻队员出现的那些不该有的失误,除了跟经验缺乏、基本功不够扎实有关之外,压力也是重要的因素——太想在主场观众面前表现好,却适得其反,”陈忠和摇摇头,“所以这次我几次赛前准备都是把心态放在第一位,给队员做好思想工作。队伍年轻,有一些波动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怎么去调整。”
由于五连冠辉煌时代种下的女排情结,女排夺冠对于国人而言总是别有深意。中国女排与如今傲视天下的中国
乒乓球队又不一样,毕竟排球是讲究团队合作的集体项目,队员们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更能使人精神为之振奋、增添前进的力量。2004年雅典奥运会那场激动人心的胜利依旧历历在目,当张越红最后一个扣球咣当落地之后,恐怕目睹这一幕的所有中国人都在第一时间为之欢呼雀跃,更有甚者喜极而泣。“其实即使到了现在,我在看到04年那些画面回放的时候,心情还是很激动的,几名老队员甚至看到了还会哭,”忆起那届充满悬念的奥运会,陈忠和至今依然感慨万千,“当时队伍的情况确实很不容易,我们在克服了很多困难之后才拿下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冠军。”
有着“儒帅”雅号的陈忠和,一直以来都以标志性的温和笑容示人,很少看到他像俄罗斯女排前教练卡尔波利那样大发脾气、暴跳如雷的场面。不管是领先,还是落后,他总是在笑,区别只在于欢笑和苦笑而已。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他也一直带着微笑和记者们亲切地交谈。于是笔者突发奇想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明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卫冕成功的话,你会哭吗?”面对这样一个来得有些突然的问题,陈忠和几乎是不假思索就给出了回答:“我想一定会的。不过,那将是高兴的泪水。”
——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刻的到来。
女排队长惠若琪的励志故事
女排队长惠若琪,少年成名,但这个周期也遭遇挫折,但因为热爱排球,一直守护至今,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女排队长惠若琪的励志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女排队长惠若琪的励志故事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很多人比你牛,而是比你牛的人比你还努力。?这句流行多年的话用在惠若琪身上再合适不过。因为她就是存在于我们生命中的那种?可爱又可恨?的群体?长得好、家境好、成绩好、修养好,并且一直努力着。然而当你了解她的人生经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她成功的背后也有说不完的痛。
惠若琪从小就是个很要强的人,什么都要做到最好。也正是因为这种严于律己的态度,才使得她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打球水平,在同龄人中都是佼佼者。在惠若琪看来,这种高标准的自我要求是理所应当的,她觉得别人也应该这么要求自己。所以在她还在校队的时候,一次训练中,队友的走神丢球让她忍不住地吼了一句。惠若琪的爸爸看到这一幕后,特别不满,一向慈爱的他给了惠若琪一个耳光。经历了这件事后,惠若琪才明白,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能体现出人格魅力的是?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做人要学会理解、要懂得包容。从那时起,不论是队友失误还是球队告负,惠若琪总是能用微笑鼓励着大家。
2007年开始,惠若琪就进入了国家队的大名单,但真正让她成为焦点的应该是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对阵巴西的比赛。面对实力强劲的巴西队,替补出场的惠若琪毫不手软,四局砍下17分,成功率超过50%,位列全队第一。虽然中国队最终2比3失利,但惠若琪的抢眼表现让人十分惊喜。到了2010年,教练铁了心的要把惠若琪打造成核心,可就在这个时候,她却意外受伤了。这次受伤不仅让她全年告别国家队,而且也让七颗钉子永远留在了在她的肩膀中。在恢复的期间,她每天的感受除了疼还是疼。但就是那股要强劲儿,让她一年之后又重返赛场。
201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获得铜牌,直接获得了奥运会的入场券。取得这样的成绩,惠若琪功不可没。11场比赛,6场都是得分王,而且在单项技术排名上也十分靠前。虽然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失利让人难以释怀,但惠若琪稳定的表现也算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里约周期,郎导上任,惠若琪成为中国女排队长。
一向看中攻守平衡的她对能攻善守的惠若琪寄予厚望。随着朱婷的出现,惠若琪在队中逐渐成为保障性角色。但不论处在什么位置,惠若琪都是兢兢业业。
2015年,在中国女排备战世界杯的最后阶段,惠若琪因心脏问题无缘出征名单。本来徐云丽和杨方旭的缺席已经让郎导捉襟见肘,惠若琪临时退出,令一向坚强的郎导黯然神伤。
球队出征前,惠若琪特意给郎导发微信说:?郎导,如果您需要,我随时待命,我相信自己,或者您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和我提要求,不论我在哪里都与你们一起奋斗。?
2016年,惠若琪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入围出征里约奥运会的名单。
作为里约奥运周期世锦赛亚军、世界杯冠军,中国女排备受瞩目各方关注,然而小组赛开始后,中国女排却遭遇两场失利。尤其是对阵塞尔维亚的惨败,更是让女排遭受打击。
赛后姑娘们难掩失落都不愿发言,作为队长的惠若琪站出来代表全队接受了采访。或许对于历经磨练的她来说,面对困难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接下来的比赛异常艰难,但无论是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我们都要像小惠一样,纵使难以释怀,也要直面人生!
郎平的执教特点有哪些?
特点一:执教能力毋庸置疑
这里暂且不说当年郎平是如何令意大利摩迪纳这支水准极低的二流弱旅豪夺欧冠冠军的特点二:带队思路立足自身
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无缘四强后,国内普遍对现今这支队伍的前景不抱希望,不过,在郎平看来却并非如此,在一次与球迷交流过程中,她谈到中国女排是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战术,但是这也要看到我们队员自己的特点,应根据中国球员的潜力和能力制定出一套最适合中国女排的打法。特点三:人格魅力
恒大女排在夺取这一赛季亚军后,抛去两名外援,以原班底为主的河北女排继而征战全运会预赛,当时连王宝泉都坦言河北队是一支绝不容忽视的强队特点四:影响力和威望
由于有过执教国外球队的经历,郎平在训练过程中会更多融入职业球员的严谨务实作风,这一点从刚刚到恒大进行训练的徐云丽口中就可以得出。她言及郎平给球队制定了训练时间,大家就抓紧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最高的效率,训练时间一到就走人特点五:国际化视野
正因为有着长期执教国外俱乐部和美国女排的经验,郎平对排球这项运动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极为洞悉,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也更具第一手资料。
排球五种位置,哪个位置球员最重要,对球队成绩影响最大?
排球赛场上有五个位置,其中包括两个主攻,两个副攻,一个接应,一个二传和一个自由人。这五个位置的球员,他们在赛场上的职责不同,但是每个球员都非常重要,甚至是缺一不可。
主攻的主要职责就是扣球得分,同时还要负责拦网、防守和一传。主攻作为一个边攻手,需要负责球队的得分,或者为队友拉开空间。用时当对手在自己这一侧进攻时,主攻也要负责拦网。再加上现代排球追发主攻手,所以主攻也要承担一传和防守。接应的作用于主攻类似,也是负责边攻得分,拦网等工作。
副攻则是主要承担拦网,同时还要负责球队的快攻。只要对手进攻,副攻都要进行提前判断,然后高高跳起进行拦网。而且当一传到位时,副攻也要利用快攻为边攻手创造进攻机会,或者自己快攻得分。
二传则是球队的大脑,主要负责为队友传球,但是也要进行拦网和防守,所以二传的任务比较重,球队的表现与二传的传球有着直接的关系。自由人作为球队的防守核心,主要负责一传和防守,也是长场上非常重要的位置。那这五个位置中,伤病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是边攻手,也就是主攻和接应。这两个位置的球员,因为要跳的高,同时要大力扣球,所以肩部和膝盖的伤势会比较严重。如果膝盖有伤 肯定会影响他们的弹跳和速度,如果肩部有伤,又会影响他们的扣球力量。
其次就是副攻。副攻位置上受到膝盖伤势的影响比较大,因为副攻几乎在每个防守回合中都要起跳,所以对膝盖的损伤比较大,同时副攻还要在网前大范围的移动,因此膝盖损耗比较大 而膝盖影响球员的弹跳,所以副攻受伤病影响比较大。
第三点就是二传。其实二传的膝盖也比较容易受伤,因为传球时不仅需要膝盖发力,而且由于二传身高都不高,而对手又喜欢在二传头上突破,所以二传在拦网时需要尽量跳的更高,这也加重了他们的膝盖损耗。
最后就是自由人。自由人不需要很多的弹跳,但是需要判断和速度,同时还有很多次都是倒地救球,因此自由人也经常会受伤。那伤病对那个位置的影响最重呢?
伤病对每个位置的影响都很大。无论是膝盖受伤还是肩部受伤,都会影响边攻手的进攻效率,而膝盖伤势对副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二传如果有伤,那球队的进攻节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自由人的伤病更是影响球队的防守,所以 健康 才是球员最大的财富。
看了回答区,绝大多数回答都认为主攻最重要,个别说接应重要或者说主攻、接应最重要。
我的观点是二传最重要。看看中国女排夺冠的 历史 ,都是中国拥有世界最佳二传的时候。但1986世锦赛、2003世界杯、2004奥运会,中国均没有世界级主攻手和强力接应。
中国女排世界三大赛夺冠记录1、1981年世界杯冠军(孙晋芳)
2、1982年世锦赛冠军(孙晋芳)
3、1984年奥运会冠军(杨锡兰)
4、1985年第四届世界杯冠军(杨锡兰)
5、1986年第十届世锦赛冠军(杨锡兰)
6、2003年女排世界杯(冯坤)
7、2004年奥运会(冯坤)
8、2015年女排世界杯(丁霞、魏秋月)
9、2016年奥运会(丁霞、魏秋月)
10、2019世界杯(丁霞)
中国女排夺冠的 历史 说明,没有世界级优秀二传,很难夺冠,没有世界级优秀主攻或接应,还可以通过战术调整进行弥补。
排球是需要全体球员密切配合的运动项目。二传是球队的场上指挥官,球队的大脑。战术执行的核心。作用独一无二,无人可以取代或弥补二传的作用。
其它位置球员,如果发挥欠佳,还可以由其他人弥补。因此,二传才是排球运动最关键的位置,对球队成绩影响最大的球员是二传。
球队上场队员由自由人,二传,接应,副攻,主攻组合而成一部运转中的机器。场上进攻主要由主攻负责,副攻接应次之,二传是负责攻手球权的分配,让攻手以最舒服的姿势出手而不被拦是二传的任务,接应副攻在主攻受阻的情况下要保证能下分,另外除副攻外,队员应能接好一传,使全队能与自由人一起,保障全队的攻防转化,这里也足能看出二传的功底会影响到全队的进攻效果,因此也就看出二传作用更明显一些。
排球场上按照分工不同有五个位置,分别是主攻、副攻、二传、接应和自由人,其中主攻和副攻各俩人,其他位置一人,总共7人构成一个完整的阵容。但比赛时场上只有六人,自由人可以随时替换后排的任何一人,一般都是替换后排的副攻。中国女排的主打阵容由主攻朱婷和张常宁、副攻颜妮和袁心玥、二传丁霞、接应龚翔宇和自由人王梦洁组成。
这五个位置的球员相辅相成,都很重要。主攻主要承担一传和进攻任务已经防守和边拦网,包括很多不到位的调整攻;副攻主要是拦网和进攻,拦网是全网长都需要照顾到,进攻则主要是一传到位后的快球;二传当然就是组织进攻套路,合理分配球,也有边拦网任务;接应位置有的只管进攻,如欧美球队的暴力接应,有点需要一传防守进攻都兼顾,如亚洲球队的保障型接应;自由人就是承担后排的一传和防守任务。
对中国女排来说,主攻是进攻核心,承担任务最重,对球队成绩的影响也最大,没有朱婷,中国女排的实力大打折扣。对欧美球队来说,接应是进攻核心,对球队成绩的影响也最大,没有博斯科维奇的塞尔维亚女排和没有艾格努的意大利女排,立即变成世界二流球队。
一般来说,主攻或者接应是球队最重要的位置,对球队成绩影响大。
[捂脸]当然是保障型主攻张常宁最重要了!
有了主攻位置的保障型边攻手张常宁,携第一接应龚翔宇、第三二传刁琳宇、国家队新人倪非凡、小加比吴晗、边缘国家队员王辰玥、许璐瑶,这些实力雄厚的江苏队员,可以蔑视津、粤,以被双杀战绩傲视群雄!逢双强京、沪高挂免战牌,不屑一战!
勇夺‘’排位赛冠军‘’!高奏凯歌,浩浩荡荡的集体牧羊!把前四名甩在了身后,赞![赞]
所以说,主攻位置,保障型最重要!尤其是张常宁,太好了,她决定着一支球队的胜负!对球队的战绩影响最大!不知这样回答,其粉是否满意?
个人感觉主攻最重要,不但要接好一传,还要负责扣球得分和拦网。没有好的主改,很难成为世界一流球队。
排球场上五个位置其实并不绝对,譬如四二配备,就没有接应二传位置,MB0配备就没有副攻位置,悉尼奥运周期之前也没有自由人位置。而排球发展到现在,以两主攻,两副攻,一二传,一接应配备的五一配备成了绝对的主流,而自由人只是一个后排替换队员,她是不算在一个位置里的,充其量算一个首发球员。而主攻又分为大主攻,小主攻,副攻又分为大副攻和小副攻,每个人的司职都是有些区别的。
排球运动这类集体项目,每一个位置都很重要,一支队伍没有大的短板,就能立足于一流强队,如果一个队伍没有什么短板的同时还有绝对的强点,那么这支队伍就具备争金夺银的实力,一次比赛只有一个冠军,而仅仅是用冠军去衡量一个队伍的实力,也略显片面。什么是没有特别短板的队伍?无疑是攻守相对平衡的队伍。在一支具备争金夺银的队伍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无疑是核心,也就是离开了这个人或者这两个人队伍的实力就会下降一个档次,这样的队员,被称作核心。
在如今的几个最强队伍当中,塞尔维亚有双核心主攻米哈伊洛维奇和接应博斯科维奇,意大利有核心艾格努,中国队有核心朱婷。这三个队伍都是短板并不明显,且有绝对强点。如果核心出了问题,这三支队伍实力就要下降一个档次,直接退出金牌争夺,对球队的影响是绝对的。
回顾2000到2016几届奥运会,除了2000年奥运会mvp为古巴副攻手托雷斯获得,2004由中国女排的二传手获得mvp称号外,2008mvp获得者为巴西女排的帕乌拉,2012为韩国女排的金软景,2016为中国女排的朱婷,也就是这三届奥运会的mvp都是由攻守平衡的主攻手获得。而世锦赛mvp的获得者里,除了2006年为日本女排的二传手竹下佳江获得,2002年世锦赛mvp为意大利接应托古特,2010为俄罗斯主攻手加莫娃,2014为美国女排主攻手希尔,2018世锦赛mvp为塞尔维亚接应二传博斯科维奇。而历届世界杯mvp的获得者为03的波兰接应格林卡,07意大利的副攻手吉奥利,11为意大利的主攻手科斯塔格兰德,15和19都是中国女排的朱婷摘得。综合新世纪三大赛的结果来看,mvp获得者为主攻的次数为:8次,为副攻和二传的次数各为2次,为接应的次数是3次。
主攻位置获得mvp的次数是远远超出其他位置的,虽然这并不能说明主攻就必须是一个队伍的最重要位置,但至少可以说明,世界级的好主攻,是大多数队伍都追求的。
任何球类项目,对成绩影响最大的往往都是「攻手」,赢球靠进攻, 攻手的强弱对球队的成绩有直接影响。
比如:足球中的前锋,篮球中的中锋,当然,在排球中也是如此 但是,在不同类型的女排球队中,攻手的重要性又不一样:
1)亚洲球队看主攻。
亚洲球队由于打法传统是以主攻为攻防核心,注重整体作战,所以,主攻的强弱对球队成绩影响很大。
比如:对于中国女排来说,当我们主攻强大的时候,往往也就是球队成绩最好的时候 这最典型的就是郎平时代和朱婷时代。
2)欧洲球队看接应。
欧洲球队由于身体条件强悍,更适合男子化打法,那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她们的优势,以己之长克彼之短,所以,她们往往以接应为场上核心、专司进攻,这样,接应位置的强弱就对球队成绩有直接影响。
比如:塞尔维亚的博斯科维奇 ,意大利的艾格努,俄罗斯的冈察洛娃,荷兰的斯洛特耶斯等。
3)美洲球队看副攻。
美洲球队的打法与亚洲和欧洲又有所不同,由于她们身体柔韧性出色,移动迅速、爆发力强、弹跳惊人,所以,特别喜欢打快球,这样,她们的副攻位置就人才辈出、特别抢眼,副攻位置实力的强弱对球队成绩影响很大。
比如;美国女排的阿金拉德沃 ,巴西女排的法比亚娜等,在球队的快攻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她们的发挥好坏对球队成绩影响很大。
所以说:不同风格的球队,位置的重要性也不同,但是, 排球又是一个高度依赖配合的项目,位置又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可能有些朋友会说:五个位置都重要呀?其实这是一种不懂排球、似是而非的回答!排球这个集体性质的球类项目与篮球、足球、手球、冰球一样、位置分工不同、责任自然不同。排球主要靠进攻获分、局分25分、如平直至两分见胜负、打三局至五局。所以要想取胜、就得下分、攻手的能力和发挥最为重要!攻手有主攻、副攻、接应三个位置、一般的主攻手指两个站对角位的边攻、如中国的朱婷、李盈莹、张常宁等、应该是中国队的主要得分点、这也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步局,但有些国家阵容有些变异、因人而异、如塞尓维亚、意大利、土耳其、德国、荷兰等主要靠接应这个点得分、主攻其次!但全球绝对没有把副攻放在主要得分点的!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球队的主攻和占有20%比例球队的接应是一个队最主要的得分手段、中国则属前者!
以一个老球迷多年的看球经历来说说这个问题,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传,当然是二传,别无其它选择。我们来分析一下,大球类的比赛,都是以比分结果胜负,排球也不例外。谨以中国女排为例,排球场上,能得分的方式有这样几种:
一是进攻得分,包括四号位主攻的进攻,二三号位副攻的进攻,还有二号位(包括后二)后三、后四的进攻得分。在攻手方面,我们向来不缺好手,从郎平、张蓉芳到李国君到孙玥,再到杨昊、朱婷,这些队员在主攻位上大杀四方,令对手闻风丧胆。吴咏梅、赵蕊蕊、刘亚楠、张萍、薛明、马蕴文、杨珺菁都有自己最拿手的进攻手段,让对手望球兴叹。
这些击穿对手防线,轰烂对方地板的扣球,着实能让球迷热血沸腾,连呼过瘾,也是大多数球迷喜爱排球的G点所在。
二是拦防得分,这是前排队员的业务范围,尤其以前排副攻为重,因为她要左右移动并到二号位或是四号位配合主攻和接应的拦网,需要脚步快、手型硬、判断准,挺难的,所以,副功很难练好,这么多年了,我们的副攻也就出了南北长城徐云丽和颜妮,往前十来年,我们有世界第一拦网手赵蕊蕊,再往前三十年,我们还有天安门城墙周晓兰。其余的副攻无论出名不出名,基本都是以快攻进攻见长,而不以拦网著称。
拦网得分最能涨士气,让对方撞上铜墙铁臂的G值绝不比轰炸对方半场低,好的拦网手能让对方未战先怯,虽是被动防守,但威慑力不比攻击低。
三是发球得分,发球是排球场上的发起向对手的第一次攻击,高质量的发球,让对手一传不到位,组织不起有效攻击,甚至能直接得分那就更好了。不过在总得分里,发球得分占比极小,一局球里能有一两分是发球得的,已经很不错了,就别奢望更多了。19年世界杯上张宝让日本队连吃五次瘪,把九妹脸都发白了的事,可遇不可求。
而关键时刻派上发球好的队员上场发球,对方心里忐忑不忐忑不知道,但接发失误的概率大大提升,比如16年奥运女排决赛最后一球,张宝的一个异于往常的前驱球,塞尔维亚的自由人直接送了个探头,惠若琪一击而中,金牌顺利到手。这个镜头很经典,大家不会忘记吧?
四是偶然得分,比如二传的二次球偷袭,很少见啦,毕竟只能偶尔偷一下,如果屡屡用些招,对方不急,自己的教练就该着急了。这种得分方式很多二传非常拿手,塞尔维亚的二传奥杰年诺维奇是一例,经常放冷箭,让对方防不胜防。我们女排的魏秋月也很擅长,背吊对方四号位,捅个后场,经常得分。
再比如自由人垫球到对方球场直接落地得分(16年奥运会女排决赛中林莉就有过这样的得分)这就更罕见了,只能靠撞大运。
以上是主动得分,另外,排球场上还有一种得分是被动的,那就是对方失误送的分。不管怎么样,这也算是把分拿到自己手中了,但是如果一支队伍把得分的希望放在希望对方失误上,那基本没啥希望!比如日本队,自己主动得分的能力欠缺,就是靠防守磨对手,直到把对手磨失误为止,所以日本队很难取得多好的成绩。
综上来看,想要取胜,就得要拿分。而扣球或者拦网得分那一下是最激动人心的,也是最能让球迷记住的精彩一刻。扣球又是得分最多的技术手段,所以很多人觉得攻手或者拦网手在排球里最重要,我有不一样的看法。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二传位置,其次是一传,再其次是防守,最后才能数到攻手。大家都知道二传是球队的大脑,灵魂,中枢。设想一下,如果二传的手上功夫不行,传出的球总是倒三角,让攻手扭着腰去扣,甚至发不上力、借不上力,你还想让攻手扣出去的球有杀伤力吗?
二、四号位传成倒三角,再好的攻手也会把本该势大力沉的扣球变成软绵绵的轻拍处理球;
二、三、四号位球传低了,再好的攻手也只能打脸平快,甚至失误下网;
慢吞吞地把球推到攻击位置,不等攻手下手,对面就有四支甚至六支手伸在那里等攻手了,还怎么扣?
脚步慢一点,赶不到球的正下方,发不上力,只能推个急速旋转的球到攻击位置,掉头球让攻手怎么处理?
脑子一迷糊,逮着一个不下球的攻手不停地传,或者传那个快要累半的攻手,其他人都闲得无球可打,还怎么得分?
总之,二传没做好,整个球队就像一部运转不良的机器,嘎吱吱作响,攻手们只能像木偶一样被动地处理球,得分也就只能像公鸡下蛋一样地难了。
相反,如果二传做得非常好,那球队可能就会发生质的改变。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14-16年的美国队,光速二传格拉斯把美国队传出一个世锦赛冠军,让美国队始终走在女排强队的前列。而格拉斯退役后,没有了她的美国女排,被中国队打得满地找牙,甚至荷兰女排都能把美国队逼上绝境。
12奥运周期的日本队,1.59米的竹下佳江,把二流的日本女排传成了准一流的国际强队,甚至传出了个世锦赛和奥运会的铜牌。竹下退役后,日本队境况如何呢?还不是沦落成二流球队,谁都可以欺负一把,至今九妹还找不到满意的二传人选,二传位置的人换来换去,就没有让她满意过。
还有塞尔维来队,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二传奥杰年诺维奇,硬上把名不见经传的塞队传成了世界杯、奥运会亚军,世锦赛冠军。
还有意大利队,一个马里诺夫,就让球队发生了质的改变,硬是把中国队按在了世锦赛的赛场上摩擦,让中国队饮恨世锦赛。
还有泰国队的二传努特萨拉,硬是凭一手出神入化的传球技术,把泰车女排传成了亚洲项尖球队,甚至从中国队手里抢走过亚洲王者的桂冠,送给郎平一个384的不雅称号。
再来说说我们中国女排
我们从来不缺优秀的二传手,从五连冠时期的孙晋芳、杨锡兰、苏惠娟,到白银时期的何琪、诸韵颖,再到黄金一代的冯坤、宋妮娜、再到12、16奥运周期的魏秋月、丁霞,各种赛事的二传奖项没少拿。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秀二传手的穿针引线,分配组织,才让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的强队排行榜上长期位居前列。
大家不会忘记冯坤和刘亚男配合的背快,球都落地了,拦网队员还没跳起来。大家也不会忘记14年世锦赛对阵意大利时,魏秋月把一个差点过网的球单手传了一个平拉开到四号位给朱婷扣中。这些经典的传球,也正是让球迷们沉醉排球的乐趣所在。还有我们的假二传真接应海胆丁霞同学,冷不丁的二次扣球,也是让队手头疼不已。
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二传手输送炮弹,我相信,再强大的攻手,强如郎平、朱婷,也只会望球兴叹!你说哪个位置重要?
二传,当然是二传,别无其它选择。在排球领域,龚翔宇和惠若琪谁更厉害?
拿他们两个人比较非常不专业。因为他俩在场上的位置不同,一个是主攻,一个是接应,所以不应该拿他俩比较谁更厉害。惠若琪司职主攻,是一位非常全面的主攻手,既能接一传,又可以进攻,发球也非常有特点,在防守上做的也非常出色。有人将她定义为保障型主攻,可我觉得她的进攻也很厉害,在奥运决赛上最后一个球就是惠若琪扣的。龚翔宇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年轻运动员。在场上司职接应二传,是继周苏红后一位非常难得的接应球员。她在一传,防守,进攻,发球,有时还可以客串二传,非常全面,也非常出色。综上所述,不应该去比较她俩谁更厉害。他俩都是女排优秀的代表,为国家争取了荣誉,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国家的骄傲!
更厉害?这个讲的有点笼统。厉害包罗万象,是讲在排球领域的贡献呢?还是说谁技术更全面?直言无妨,二人没有直接的可比性,准确讲,不是一个时期的球员。二人打的位置也不一样,又是同在江苏队,小宇宙进队晚的多,之后球场交集不多,惠若琪因病退役了……
惠若琪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偏偏选择了排球,有理想有追求,人性使然。明明可以靠家庭背景走仕途,安逸而平安,偏偏选择了排球。不服输就是对她的最大诠释。惠若琪十年磨一剑,排球在役期间一波三折。她出道时,中国女排处于低迷期,甚至到了降级的地步。陈忠和后期,打造王一梅一点攻战术,说实话,并不成功,惠若琪那时比较青涩,悄然绽放砥砺前行,顶住王一梅对角很艰苦。后来,中国女排主帅换人如走马灯,球员系统训练都得不到保障。王宝泉短暂执教中国女排,后期因伤病和与球员不默契,选择离开,去送王宝泉的仅有惠若琪一人……
这充分说明惠若琪既理性又感性,所以在全国球迷心中地位很高。郎导二次执教后,发展惠若琪潜力无限,看到了她的技术全面性和队伍凝聚力,之后封为队长,朱婷横空出世,由于进攻更有优势,小惠下撤去顶对角。相传朱惠不和,纯属无中生有。二人联手获得2014世乒赛亚军,可圈可点。2016年小惠再次率队出战,只是心脏方面不好,上场时间并不多,但关键时刻起到了决定胜负的作用,和张常宁配合打最后一个球,中国女排夺冠,多少球迷泪目,惠若琪搂住徐云丽嚎啕大哭,因为二人都是三大赛绝唱了……!!退役后,惠若琪选择了结婚,但并非影响为女排做贡献。先成立惠基金做公益,每年去青海支边,参与排球解说等幕后工作,可以讲,惠若琪一生为排球,之后也会更多参与。
龚翔宇是幸运的,2016年海选新人,郎导发展二传出身改打接应的小宇潜力无限,攻守兼备的技术特点,为人低调的性格,决定了小宇命运,压哨进入国家队集训名单,最后力压伤病在身的曾春蕾入选准名单。龚翔宇是替补身份出战的,主打是杨方旭。但是杨方旭也有伤病,龚翔宇可为接应位置的功臣。尤其淘汰赛打荷兰一战成名,让古德蒂记住了中国女排又出了一个6号……
里约夺冠后,龚翔宇受命改技,由于有二传基础,进步很快。但是,仍然是曾春蕾和杨方旭替补,一打就是二年。2018亚运会,由于杨方旭摊上点事隐退了。龚翔宇机会来了,亚运会终于和曾春蕾扯平了上场时间。随着花藿年龄和伤病并存,小宇才慢慢扶正的。龚翔宇参加第二个大赛就是2018世锦赛,最后我们拿到季军,龚翔宇是进入世界排名前10的人,铜牌战战荷兰,最大功臣是龚翔宇,全程五轮一传+进攻,不亏是荷兰克星……
如果说惠若琪的贡献,目前大于龚翔宇,技术方面不分伯仲。但是,龚翔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给球迷带来惊喜。总之,都是中国女排不可或缺的优秀球员。
来之全网,侵删。
龚翔宇和惠若琪各有所长,都是中国女排的佼佼者,有功之臣。
2007年,16岁的惠若琪进入了国家队,历经了北京、伦敦和里约三个奥运周期,在2011年世界杯出任主力主攻,帮助中国女排拿到季军。之后的惠若琪还参加了伦敦奥运会,可惜1/4决赛负于日本,没能更进一步。
2013年,郎导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惠若琪担任队长。2014年世锦赛惠若琪带领球队拿到亚军,2015年因伤病以后错过世界杯。惠若琪顽强地同自己抗争,积极康复,参加了里约奥运会,拼得了一枚金牌。
2016年,19岁的龚翔宇进入了国家队,并且迅速站稳脚跟,随队参加了里约奥运会,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帮助中国女排拿到了里约奥运会冠军。龚翔宇也创造了奇迹,当年入选就逆袭参加奥运会,并且站上最高领奖台。
进入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女排接应位置,曾春蕾技术水平日益下降,杨方旭直接伤退,龚翔宇成为了主力接应,并且在2018年世锦赛和2019年世界杯都展现了她全面的技术,分别帮助中国女排拿到一枚铜牌和一枚金牌。
惠若琪比龚翔宇年长6岁,更早一些进入中国女排,是主攻手。龚翔宇年轻,进入中国女排稍晚,是接应二传。俩人都是技术全面的球员,都是中国女排的主力干将,都帮助中国女排拿到了冠军。无需比较俩人的厉害程度,都是女排功臣。
目前已经拿下了世界杯、奥运会、全运会、亚洲杯、大冠军杯等一众比赛的冠军,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龚翔宇总共拿到了一百分。虽然目前龚翔宇赛事经验积累的还不够多,但是多加历练,今后小宇宙爆发一定释放更大的能量。
惠若琪作为前任中国女排队长,尽管已经退役,但是受到的关注还是比较多的,她也善于运用自身的 社会 影响力,为排球、为 体育 事业发声、做贡献;就目前来说,龚翔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暂时还没有惠若琪那么大,一来龚翔宇为人比较谦虚低调,二来龚翔宇这才二十三岁,取得目前这样的成绩也很难能可贵了,来日方长,还有很大一片天地等待龚翔宇前去开发。假以时日,龚翔宇或许会取得更耀眼的成绩,实力也不允许她低调,而惠若琪作为前女排队长,想来也是希望并且乐意看到后辈、看到中国女排取得进步的。
在排球领域,龚翔宇和惠若琪谁更厉害,关注排球的球迷朋友们心中自有衡量,球技很重要,也不那么重要,成绩从来就不能也不该成为评判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人格魅力也是相当吸引人的所在。喜欢是很微妙的,说不清道不明,其中的深意大抵只有自己能领会,你可以喜欢咸豆花,可以喜欢甜豆花,又或者两者都爱,都只是个人口味罢了,无需非得分出高下。
惠若琪和张常宁:两大美女的神仙友情,慕了
作为一支老牌球队,江苏女排为国家队输送了大量新鲜有活力的血液,其中就不得不提两大美女种子选手惠若琪和张常宁了。
惠若琪八九岁就偶然接触排球了,小小年纪就在在排球场上展现出了超强实力,在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年仅十五岁的她将室内排球和沙滩排球两项冠军收入囊中,也入选了江苏队。后来惠若琪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实力强劲、球技精湛、在排球场上很拼的她被国家队教练看中,入选国家女排,随后,惠若琪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了中国女排的队长,率领中国女排拿下了2014年女排世锦赛亚军,成为中国女排十六年来的最佳成绩。
张常宁出身排球世家,她的爸爸张友生、 张晨都是打排球的好手,都为中国男排国家队效力过,而且都是作为主攻
拥有着超强大排球基因的她不负众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是沙滩排球还是室内排球,张常宁都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成绩,特别是从沙滩排球转向打室内排球后,张常宁球技进步很大,进入国家队后,她和队员们一起拿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
同是出身江苏队,又都接触过沙滩排球和室内排球的惠若琪和张常宁在球场上配合十分默契,为球队赢得分数后两人会开心地抱在一起,有一次在比赛场上,张常宁躺在地上,惠若琪一个箭步冲上去把她拉起来,两个人都笑得特别灿烂。除此之外,两人还有另外一种缘分,在学业上两人也师出同门,大学就读的都是南京师范大学,论起来惠若琪还是张常宁的学姐呢。或许是这些个缘故,她们两人私底下关系也很和睦亲密,平时不用在球队训练的时候,她们经常会约着一起玩,还拍合照记录两人的点滴日常,两大美女的合影看着也是十分养眼了。
2018年2月惠若琪宣布因伤病退役后,虽然很遗憾不能再看到两人在球场上并肩作战了,但是她们的友情线还在延续,张常宁成为了惠若琪的接班人,出任江苏女排的队长,带领江苏队继续向前走。同年四月,惠若琪跟先生杨臻博在北京举办婚礼,张常宁也送去了礼物和祝福,真心祝愿两位漂亮姐姐的友谊能够地久天长。
两人都是奥运冠军,都厉害!
惠美丽和小宇技术都很全面,都曾是女排国家队的主力队员,只不过小惠打的位置是主攻手,而小宇是接应。
只是小惠的运动生涯要曲折一些,不适时的伤病使得她先后错过了2010年世锦赛以及2015年的世界杯,也曾经历过兵败伦敦的苦涩。功成圆满的里约奥运,她也是拿命博了一把!
与师姐小惠相比,小宇无疑是个幸运儿,初入国家队就成功进入了里约奥运会的十二人大名单,并一举成为最年轻的奥运冠军。当然小宇在里约赛场的关键场次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都厉害
你这样问,是制造矛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