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边奥运会的人-参加奥运会人员
奥运会上的感人事迹 {简短的}
她,是今天获得奥运女子体操全能第九名的德国选手丘索维金娜。她的故事,让世人动容。体将往往都是18岁以下的少女,但34岁的丘索维金娜,已经第五次参加奥运会、代表第三个国家出战。五次参加奥运会,丘索维金娜是体操选手的奇迹。1992年巴塞罗那,17岁的她首次代表独联体夺得体团金牌;随后的亚特兰大、悉尼和雅典,她都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参赛;这一次的北京奥运会,丘索维金娜又穿上了德国代表团的服装。 丘索维金娜和丈夫被高昂的医疗费压得喘不过气,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医疗条件一般,政府提出每天300美元的补贴也不够花。丘索维金娜选择了复出参赛,以获取奖金给孩子治病。
听说德国科隆一家医院治疗白血病的效果特别好,为了参加尽可能多的项目,她还练起了全能,“儿子是我生命的全部,只要他还生病,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参考资料:
1、奥运会会歌
现代首届夏季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在雅典开幕,开幕典礼中,演奏了一曲庄严的古典弦乐,1958年国际奥委会将它定为奥运会会歌,会歌作曲者为希腊萨马拉斯,作词者为帕拉马斯。
2、奥运会会旗
1913年,法国顾拜旦建议设国际奥委会会旗,并设计为白底,无边,中央从左至右有蓝,黄,黑,绿,红5个套连圈环,依次代表欧亚非澳美5洲,白底意指所有国家都能在自己旗帜下参赛。1914年7月,奥林匹克大会首次悬挂奥林匹克旗。1920年,举办第5届夏季奥运会的比利时奥委会赠送国际奥委会一面同样的旗,奥运会期悬挂,后成定制,历届奥运会开幕由上届举办城市转交此旗,由举办城市保存,比赛期间主运动场仅悬挂借用品,1952年,奥斯陆市赠送国际奥委会冬季奥运会旗,交接,保存和使用方法同夏季奥运会。1970年,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评议》第4期上对会旗赋予新含义:它象征5大洲团结,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竞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3、奥运圣火
1934年,国际奥委会雅典会议决定恢复古奥运会旧制,奥运会期间主体育场燃烧奥林匹克圣火,圣火火种取自奥林匹克,采用火炬接力方式传到主办国,在此之前1928年的第9届奥运会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的主体比赛上自始至终有一高塔燃着熊熊的焰火。火种用聚光镜集阳光点燃而成,然后通过接力传送经4个国家至东道国主办地,这是奥运会首次举行这种活动。1936年7月20日,奥林匹亚为第11届夏季奥运会举行点火仪式后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接力,经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8月1日传到柏林,全程3075公里,参加接力的共有3075人,从这届起,国际奥委会正式规定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此外,燃点圣火是为了纪念一次大战中牺牲的战士,而火炬传送则象征在世界各地传播和平的友谊。
4、现代奥运会的奠基人——皮埃尔 德 顾拜旦
皮埃尔·德·顾拜旦是现代奥运会的奠基人。他出生于巴黎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入巴黎大学攻读法律、政治、后又去英国深造,学教育学。当时英国的户外体育对顾拜旦震动很大,他立志回去要改变法国对体育的漠不关心,他更向往的是扩大世界的体育交流。1863年,顾拜旦提出举办类似古奥运会的比赛,但不是照搬,而是把过去只限于希腊人参加的古奥运会扩大到世界范围。尽管顾拜旦的主张遭到一些反对派的杯葛,但在他不懈努力下,1894年6月16日终于有20个国家派代表在法国巴黎大学召开了第一届“重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会议”。6月23日晚,委员会正式宣布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这一天,对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对奥林匹克运动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少国家把这一天作为体育节日,中国也于1986年将这天定为奥林匹克日。
5、现代奥运会的历史
奥运会自公元 776 年于希腊的奥林匹亚举行以来,已经有 1200 年的历史。当时的运动项目有五项全能(包含铁饼、标枪、跳远、赛跑和摔跤)、赛跑、拳击、摔跤、Pankration(拳击和摔跤的混合运动)、四轮马车赛跑和骑马。
奥林匹克的复兴始自 1896 年,当时希腊的雅典举办了第一次现代奥运会,当时有来自 14 个国家的 245 名运动员参加。 此后,参赛运动员、参赛国家和比赛项目与日俱增,在 2000 年澳大利亚的悉尼奥运会上,有来自 199 个国家的 10,000 多名运动员参赛。
冬季体育项目最早在 1908 年添加到奥运会中,当时是花样滑冰运动。冰球项目自 1920 年加入。在 1924 年,冬奥会第一次在法国的查米尼斯单独举行。 自 1994 起,冬奥会定于不和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因此目前奥运会为每两年一届,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交替进行。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今天,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发展壮大,奥林匹克标志也已经在全世界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中国女足公布22人奥运名单,分别有谁?
北京时间7月7日晚,国际足联在官网公布了东京奥运会足球项目各支球队的22人参赛名单,中国女足方面,王霜、王珊珊、吴海燕等名将入选,边路快马唐佳丽遗憾落选。
中国女足的名单为:
门将:1号朱钰、12号彭诗梦、22号丁璇
后卫:2号李梦雯、3号林宇萍、5号吴海燕、16号王晓雪、17号罗桂平、21号金坤
中场:4号李晴潼、6号张馨、7号王霜、8号王焱、9号缪斯雯、10号王妍雯、13号杨莉娜、14号刘靖、15号杨曼、19号王莹
前锋:11号王珊珊、18号乌日古木拉、20号肖裕仪
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足与巴西队、荷兰队、赞比亚队一起被分在F组。根据赛程,中国女足的小组赛首战将于7月21日进行,对手是巴西女足。7月24日和7月27日,中国女足将分别和赞比亚队、荷兰队交手。
女足名单公布后让观众大失所望:
由于奥运会对男足的参赛人员有年龄限制,而对女足却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所以,大部分女足国家队都是派上当打之年的最强阵容,但我们这一届女足,却罕见地放弃了多名主力,取而代之的是4名还没有国际大赛经验,甚至此前都没有入选过国家女足一队的年轻球员,不免让人心生疑虑!
马君、娄佳慧、姚伟和唐佳丽4人都是年初参加奥运会落选赛的绝对主力,其中马君在对阵韩国队的比赛里是担任队长,而唐佳丽在面对澳大利亚的比赛有过关键进球,对阵韩国的第二回合,她则在门前造点,王霜一蹴而就帮助女足追分。
同时,在比赛最后时刻,唐佳丽还有一次门前救险,把韩国几乎必进的空门球给踢了出来。如果没有唐佳丽的造点和救险,女足能否拿到东京奥运会门票还是个未知数。
以上内容参考 齐鲁晚报-中国女足东京奥运会22人名单出炉:王霜领衔,唐佳丽落选
第一届奥运会是什么时间开幕的
第一届奥运会
2004-08-13 16:50:00
时间:1896年4月6日~4月15日
地点:希腊 雅典
1894年6月经过巴黎国际体育会议协商,历史名城雅典赢得了首届现代奥运会主办权。
第一届奥运会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896年4月6日开幕了。这是历届奥运会举行月份最早的一次。东道主之所以将开幕式选在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希腊反抗土耳其统治起义75周年。
4月6日下午3时,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宣布了大会开幕。维凯拉斯、顾拜旦等国际奥委会官员出席了开幕式。在开幕典礼中,演奏了一曲庄严的古典弦乐,1958年国际奥委会将它定为奥运会会歌,会歌作曲者为希腊人萨马拉斯,作词者为帕拉马斯。希腊人对这次大会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出席开幕式的观众达8万人,这一数字直到1932年洛杉机奥运会才被突破。
应邀参加首届现代奥运会的有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英国、匈牙利、德国、丹麦、美国、法国、智利、瑞士、瑞典和东道主希腊14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希腊阵容最大,共230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德国、法国各19人;美国14人,居第四位。美国选手大都来自哈佛、普林斯顿大学,他们是自行组织、自筹经费,是抱着到欧洲观光的目的参加的。他们原以为大会在4月18开幕,4月1日到达意大利后才得知开幕日期是4月6日,因此只好放弃一切游览计划,赶在开幕前到达了雅典。首届奥运会东道主沿袭了古奥运会旧制,不允许女子运动员参加。对于参加国的资格,不象今天有非国际奥委会会员国不得参加的规定。希腊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出了邀请,但绝大多数国家因对奥运会不甚了解或其他原因,都未派队出席,中国亦属此列。希腊邻国意大利曾去了一名米兰运动员,这也是意大利派出的唯一选手。但大会组委会认为他是职业运动员,因此未被允许参加。
雅典的大理石体育场是首届奥运会的主要运动场,它是在雅典古运动场的废墟上重建而成的。应邀参加首届奥运会的有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奥地利、英国、德国、丹麦、匈牙利、美国、法国、智利、瑞典、瑞士,加上东道主,共有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据记载,国际奥委会曾向我清政府发了邀请,但当时的清王朝不知奥运会为何物,未予理睬。其他亚、非国家亦未能接受邀请前往参赛。
首届奥运会比赛项目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古典式摔跤(当时称希腊--罗马式)、体操、击剑和网球9个大项,原计划中有赛艇项目,后未举行。东道主没有设200米跑项目,这在奥运会史上是仅有的一次。
4月6日,比赛拉开了序幕。美国选手詹姆斯·康诺利在三级跳远赛中旗开得胜,以13.71米夺得现代奥运会的第一个冠军。他获胜后,运动场上奏起了美国国歌,升起了美国国旗。此后,奏国歌、升国旗成了奥运会的发奖仪式。在男子100米决赛中,美国的托玛斯·伯克采用了近似"蹲踞式"的起跑法,最终以12秒整的成绩夺得了冠军。本届110米跨栏,实际比赛距离是100米,栏也只有8个。比赛时,运动员的过栏姿势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双腿蹦过栏后再跑。预赛时有7人,决赛仅剩下2人,结果美国跨栏冠军托马斯·柯蒂斯摘下了这顶桂冠。
雅典奥运会最热烈、最轰动的比赛场面是马拉松比赛。奥运会前,法国语言学家米歇尔·布里尔曾赴希腊考察,对马拉松战役中的传奇英雄菲迪皮得斯非常钦佩。公元前490年希腊在马拉松河谷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波斯军。当时,担任传令兵的菲迪皮得斯,奉命把这一胜利消息迅速转告固守待援的雅典,他不顾疲劳,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到达雅典后已精疲力尽,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毙在广场上。布里尔有感于这一英雄事迹,写信给顾拜旦建议,在奥运会田径赛中专门增设一项马拉松比赛,并提出捐献一个"布里尔银杯",作为对冠军的奖赏。
雅典马拉松赛采用的是昔日菲迪皮得斯所跑过的路线,从马拉松至雅典,全程40公里。当时雅典只有13万5千人,而观看马拉松比赛的竟达10万人之多。当身着浅蓝色背心的希腊选手斯皮里东·鲁易斯第一个冲进运动场时,全场雀跃,欢声雷动。国王乔治一世步下观礼台,亲自迎接这位凯旋的英雄。人群潮水般地涌入场内,争相拥抱鲁易斯,不断把他抛向空中,他获得了希腊民族英雄的光荣称号。但鲁易斯并没享受高官厚禄的殊荣,而是仍然回到了偏僻的家乡,继续做他的乡邮递员,和妻儿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直至1940年去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奥林匹克五环的标志。马拉松比赛将第一届奥运会推向高潮,从此,这项运动在世界各国推广开来,鲁易斯被称为"奥林匹克之魂"。
游泳比赛在公海举行,用浮艇拉着缆绳作为起终点标志线。距离未经过仔细测量,只是大致估算。赛时天气阴冷,海水冰凉,加之波涛很急,个别选手甚至望而却步。匈牙利选手阿尔弗雷德·哈约什获得了100米、1200米自由泳两项冠军,成为匈牙利第一个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被希腊报纸誉为"匈牙利海豚"。举重、摔跤在当时未按体重分级。举重只有单手举和双手举两项。当时对运动员参赛项目没有规定,也没有参赛标准,因此,不少运动员是跨项的。摔跤赛中这种情况更是突出,如举重赛获胜的埃利奥特,同时也是摔跤选手,不过他只获得了第四名,获得冠军的是身体灵巧、体重比所有对手都轻的德国人卡·舒曼。舒曼也是跨项选手,除摔跤外,他还参加了田径、体操比赛,他在体操赛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获跳马冠军和双杠、单杠团体第一名,加上摔跤,总共4项第一,是本届获金牌最多的选手。
4月15日,历时10天的首届奥运会结束了。闭幕式上,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向获奖运动员颁发奖牌。国际奥委会当时对奖牌的设计未能拿出固定的方案,东道主认为金子太俗气,只铸造了银质和铜质两种奖牌。冠军被授予银牌和橄榄枝花环,亚军被授予铜牌和月桂花冠,第三名只有铜牌。参赛的每位选手都得到一张纪念证书。
花絮:
奇特的起跑姿势
100米决赛时,美国运动员托·伯克身穿背心和裤衩,这与其他穿长裤的选手相比十分特别,观看比赛的女性甚至掩面不敢正视。运动员们的起跑姿势千姿百态,有的直挺挺地站立着,有的弯着腰,惟独伯克采取了近似"蹲踞式"的起跑姿势,这又引来了观众的好奇和哄笑。然而,伯克对此置若罔闻,并一举夺魁。
游客冠军
英国牛津大学的学生博兰正好在雅典旅游,他喜欢打网球,外出旅行总是随身携带球拍,他被赛场火热的气氛所感染,遂现场报名,挥拍上阵。结果却打遍全场无敌手,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网球单打冠军。德国的特劳恩原是田径选手,也是网球爱好者,他参加田径比赛,在预赛中就被淘汰下来,在雅典偶然结识了博兰。博兰邀他结对参加双打,结果俩人又获双打冠军。这个意外的收获,真是另人羡慕不已。
漂浮的南瓜泳道
首届奥运会还没有游泳池,比赛是在冰冷的海水里进行的。游泳池的泳道堪称一绝,用水面上漂浮的南瓜作为泳道标记。泳距也未经测量,凭感觉进行估计。比赛的方法更令人惊叹,先用小轮船把运动员载离海岸,发令员估计距离合适了,便发令让选手游回岸边,不求泳姿,自由发挥,以到达岸边的先后决定名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