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天才教练”——纳格尔斯曼

霍芬海姆主场球衣-欧冠霍芬海姆阵容

球场上从不缺天才。

你肯定听说过梅西拥有“ 历史 级别的天赋”,说不定还记得所谓“天赋十倍于梅西”的阿苏林。各种媒体上“天才少年”仿佛丢一板砖都能砸到好几个,什么妖人妖星妖锋之类的三件套也不是什么稀罕词。

那么教练呢?这份工作往往需要长期的积累历练,又不像球员刷花活那样有着直接的感官刺激。上一个被冠以天才之名刷屏的主帅,那还是源于利物浦和曼城球迷对敌的揶揄。

而现在,有一名主教练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媒体和球迷评价为天才,近期加入吹捧阵营的还是德国名帅希斯菲尔德。这个“天才教练”也不再是嘲讽,而是实打实的赞美。

他有着各种花样十足的后浪头衔,比如德甲 历史 最年轻的主帅、欧冠正赛/淘汰赛/八强/四强 历史 最年轻的主帅……虽然半决赛在大巴黎面前一场脆败领了便当,但人们仍然认为他未来能引领一个时代。

他就是:尤利安-纳格尔斯曼。

不想当教练的商学生不是好球员

纳格尔斯曼原本走在一条正经的职业球员之路上。

他出身奥格斯堡青训,15岁转投慕尼黑1860,19岁回到奥格斯堡二队。然而还没等到他迎来自己在职业联赛的第一次出场,他就在与法兰克福U19的比赛里膝盖严重受伤。伤势在两年间反反复复,医生最后给出了无法继续踢球的结论。

21岁挂靴,还未开花的梦想已然凋零。

灰心的少年暂时离开了足球,他进入大学开始读起了工商管理。但对于足球的热爱哪有这么容易冷却,短短两年后纳格尔斯曼就转去了 体育 科学专业(后来又回头把工商管理学位考了出来),开始在另一个领域追逐自己的职业足球梦想。

既然不能踢球,那就教别人怎么踢球!

——毕业后,纳格尔斯曼的第一份工作还是来自老东家奥格斯堡的青训系统。也是在这个阶段,他开始逐级考取执教必须的教练证书,举荐人还是自己在奥格斯堡二队短暂踢球时的主帅、这赛季在欧冠四强碰面的对手:图赫尔。

——为了积累考证必须的条件和经验(他没有职业球员的优待),纳格尔斯曼开始在德国西南部各级别俱乐部执教U16-U19青年队,最终走向了霍芬海姆。履历不断丰富、证书不断升级,再加上图赫尔的背书,这位年轻的教练开始在德国足坛崭露头角。

——很多人都以为纳格尔斯曼与德甲的亲密接触开始于2016年,但严格来说其实从2012年底就开始了。当年12月,霍芬海姆一度落到了德甲倒数第三,他们炒掉了主帅巴贝尔,选择了弗兰克-克拉默+纳格尔斯曼的新鲜组合。

对外,40岁的克拉默官方头衔是临时主帅,还没拿到顶级教练证的纳格尔斯曼是助理教练。对内,俱乐部对两人的定位更像是联合执教,甚至训练和战术布置的细节问题都是由纳格尔斯曼一手包办的。

那一年,克拉默被人称为少帅,却比身边的纳格尔斯曼大了整整15岁。同样比纳格尔斯曼年长6岁的著名“肌肉派”门将维泽也是在这一时期,因为纳帅训练里极度喜欢抠细节,给他起了那个著名的外号:“迷你版穆里尼奥”。

很快,霍芬海姆找到了正式主帅,克拉默前去执教二队。后来成为德国国青队各级别主帅,现在是萨尔茨堡红牛的青训总监。

而纳格尔斯曼去执教了霍芬海姆U19青年队主帅,带队拿到了2013-14赛季德国U19锦标赛冠军。

之后就是我们熟悉的故事了。

2016年,28岁的纳格尔斯曼成为了霍芬海姆一线队主教练,这是德甲 历史 最年轻的主帅。在霍村,他执教的第一个完整赛季就拿到了德甲第四的队史最佳战绩,首次摸到欧冠赛场。(虽然预选赛被利物浦淘汰)

下一年,德甲第三再度刷新纪录,首次晋级欧冠正赛。

最可贵的是,哪怕聚勒、鲁迪、瓦格纳等中轴线核心球员相继离队,他也仍然能迅速捏合出一个新的战术框架,保证球队的成绩不出现滑坡崩盘。

2019年,他离开霍芬海姆接手了RB莱比锡。又是第一个赛季,我们就见证了欧冠淘汰赛/八强/四强史上最年轻的主帅。

啊,这开挂般的人生。

黑 科技 只是噱头?

为什么霍芬海姆当年会给名不见经传的纳格尔斯曼这么好的机会?

作为一名实际上没有任何职业比赛出场纪录的球员,这种“学院派教头”在传统系统里是很难得到充分信任的。不过,霍芬海姆显然并不传统,甚至至今还在被德国极端球迷骂作离经叛道。

另一方面,一手把霍芬海姆扶持到今天的老板霍普,其主要产业是SAP软件公司,这与纳格尔斯曼当年钻研的 体育 科学专业高度契合。

于是,我们在霍芬海姆看见了许许多多的黑 科技 。

比如,“足球健将”(Footbonaut)系统。这也被称为铁笼足球,墙壁被分割成72个小方块,球员站在场地中央接住随机某个窗口弹出的球,然后第一时间踢进指定的另一个窗口里。这个系统可以设定不同的球速和旋转,来模拟比赛里的各种情况。克洛普在多特也搞了一套,后来又带到了利物浦。

又比如,“螺旋训练场”(Helix)。这套概念化的系统使用了180度的投影屏幕,其中一个使用方法是:两支球队里的1-4名虚拟球员们会沿着虚拟方向随机移动,当他们停下时,站在屏幕前的训练者要找出移动者,并且判断他们的行动方向。

SAP公司近些年还在系统里新增了判断高球落点、假动作轨迹等其他训练项目,目的都是为了磨炼球员的专注力和动态视力。

还有“视频墙”(Videowall)。霍芬海姆在训练场旁边竖起了一面40平米的巨大电视墙,实时显示四周的摄像机和高空无人机拍摄的训练画面。纳格尔斯曼通过iPad控制各台摄像机的角度和焦距,如果发现问题,立刻暂停训练进行战术讲解。

至于GoPro高清摄像、谷歌眼镜、运动背心和大数据分析……你能想到的足球黑 科技 ,纳格尔斯曼的霍芬海姆都在用。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对所谓的黑 科技 在真正的足球比赛里能发挥多大作用抱有怀疑的态度,觉得这些昂贵的玩具不过就是噱头。然而在纳格尔斯曼手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是如何利用这些黑 科技 去让球员们训练他需要的特殊能力,以及如何向球员们讲解和安排战术的。

下面就让我们以这个赛季的RB莱比锡为最新的例子,来走近这位“天才教练”的战术板。

“天才教练”的战术板

纵观整个赛季,莱比锡打过442/433/3412/3142/343/4141等各种阵型,几乎你听过的他们都耍过。直到复赛之后,才把首选稳定为三后卫体系。

不过对于纳格尔斯曼来说,阵型只是数字,或者说更多是因为现有人员以及对方配置的针对性安排,球队的战术内核始终一致。

有家德国教练培训机构将纳格尔斯曼的足球哲学总结为一个词: 垂直打击。

首先,除非已经大比分领先需要拖慢节奏,否则后场控球时他们一般不喜欢分边。保证一前一后至少有两个出球强点,然后直传中路。

四后卫体系里,双后腰一个回撤接球,一个前压成为纵向线路下一阶段的接球点。

三后卫体系时,乌帕梅卡诺作为技术和柔韧性最好、能出球甚至能转身过人的中后卫压到中场位置,承担部分拖后组织核心职责。以他的移动为标杆,整体阵型在三四后卫体系里无缝切换。

比如战胜马竞的欧冠1/4决赛,91%的传球成功率、10次成功长传、3过人还有3拦截5解围,简直让人想起来当年马特乌斯等德系自由人的荣光。

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对方中场和后卫两条防线之间的空间。

这里有谁呢?萨比策、回撤的中锋(鲍尔森/希克)、双后腰之一(比如莱默尔),有时还包括维尔纳或者恩昆库两者之一。

在这个阶段他们经常会和边翼卫打一些快速来回的配合,但绝大多数时候目的都是为了拉开对方防守阵型两条线之间的距离。

当这个区域的前场球员拿到球后,以维尔纳为代表的一众速度型前锋随时准备挂挡冲刺,穿过后卫的身后。如果对手有速度型边卫贴身或者提前造越位,那么经常会尝试再来一轮快速连续传球攻击弱侧。

总之, 减少宽度的无谓使用,以快速连续的纵向传球穿刺,打对方的反应不及。

莱比锡的高位防守同样有着独到之处。

他们往往一开始不疯抢对手的门将和中卫,甚至有意放掉边后卫,引诱对方来回横传倒脚(这正是他们自己不喜欢的)。

等到边后卫或者后腰想向前走,再围抢和切断所有传球路线。此时,整体阵型随之移动,包括中卫和门将都会有人随时盯着。必要时,阵型甚至可能整体倾斜压成下面这样极端的形式。

定位球同样有精心安排。

纳格尔斯曼多年来的研究证明,防守球员虽然大多数会在定位球时采取人盯人,但他们在高球传来时必须盯着球看,往往容易漏掉原本在身后但突然改变跑位的球员。

于是,莱比锡的大高个们会在罚球前先是挤成一个点,然后通过各种急停、折返、交叉掩护跑位散成一条线。球速一定要快,和运动战思路一致都要打对手反应不及。前点大多数时候都是幌子,中后点有一个人跑空就很致命。

此外,在各种变向跑动和多点接应里,莱比锡还会专门有一个人冲向并不在高球落点的另一侧。这里的防守球员往往会比落点处松懈,如果第一点能及时给到,破门成功率还会有更大的提升。

下面这个进球就是典型的例子。

回头想想之前我说的那些黑 科技 ,是不是都在战术板里也得到了体现?

纳格尔斯曼十分看重球员快速的出球能力和反应速度,也非常依赖看似简洁,其实跑位、虚实都很复杂的战术。 而他的学院派先进理论和黑 科技 相辅相成,才有了希斯菲尔德说的“最完美的反击。”

当然,世界上肯定没有完美的战术,而且比赛的成败因素里战术只占到了一部分。比如,如果对方中后卫长传脚法好,这种先诱敌再疯抢的高位逼抢很容易被破解,这时就是赌莱比锡球员回追速度的时候了。你看下面这张动图,有多少莱比锡球员疯狂回追和飞铲,甚至对方第一波攻势被化解后,前锋们也都冲了回来。

纳格尔斯曼的这套战术另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往往来自于体能。进攻里多点爆发瞬间提速,防守里要高位和回追两不误,定位球还要折返跑集体冲锋,这对于球员的消耗比起一般战术要大得多。

所以,比起稳扎稳打的传统豪门,莱比锡更容易在一阵高强度对抗之后的休整段突然崩盘。而且如果纳格尔斯曼未来去向豪门,这种踢法对于功勋老将也实在是太不友好。

留在莱比锡也会有新的考验,那就是人员配置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限制。比如虽然打入了欧冠四强,但锋线核心维尔纳的出走仍然影响巨大。又比如中锋鲍尔森脚法太糙,希克支点作用一般,所以据说他又看上了身高193但速度也快的索尔洛特。

更直观的对比,那就是 欧冠半决赛里单后腰坎普尔被大巴黎狂暴三叉戟内马尔+姆巴佩+迪马利亚冲得晕头转向,整个后场出球体系完全垮掉。 反击不再是垂直加速,变成了大量的分边和无谓传球,而这些正是纳格尔斯曼平时最反对的东西。

在霍芬海姆和莱比锡,纳格尔斯曼经历了重重考验,交出了相当不错的答卷。33岁的年纪在少帅里都算小年轻,还有的是时间去征服更广阔的世界。

他曾经这样描述当教练的感受:“我就像个面包师,把东西按照配方和比例混合起来,然后推进烤箱,最后看看味道是不是够好。”

我觉得他一定是个烤面包的天才。

今年欧洲五大联赛冠军都是谁

英超冠军是切尔西。

英超实时积分榜

排名 球队 场次 胜 平 负 进球 失球 净胜球 积分

1 切尔西 38 27 5 6 103 32 71 86

2 曼联 38 27 4 7 86 28 58 85

3 阿森纳 38 23 6 9 83 41 42 75

4 托特纳姆 38 21 7 10 67 41 26 70

5 曼城 38 18 13 7 73 45 28 67

6 阿斯顿维拉 38 17 13 8 52 39 13 64

7 利物浦 38 18 9 11 61 35 26 63

8 埃弗顿 38 16 13 9 60 49 11 61

9 伯明翰 38 13 11 14 38 47 -9 50

10 布莱克本 38 13 11 14 41 55 -14 50

11 斯托克城 38 11 14 13 34 48 -14 47

12 富勒姆 38 12 10 16 39 46 -7 46

13 桑德兰 38 11 11 16 48 56 -8 44

14 博尔顿 38 10 9 19 42 67 -25 39

15 狼队 38 9 11 18 32 56 -24 38

16 维甘 38 9 9 20 37 79 -42 36

17 西汉姆 38 8 11 19 47 66 -19 35

18 伯恩利 38 8 6 24 42 82 -40 30

19 胡尔城 38 6 12 20 34 75 -41 30

20 朴茨茅斯 38 7 7 24 34 66 -32 19

*更新时间 2010-05-16 16:30

德甲冠军是拜仁。

德甲实时积分榜

排名 球队 场次 胜 平 负 进球 失球 净胜球 积分

1 拜仁慕尼黑 34 20 10 4 72 31 41 70

2 沙尔克04 34 19 8 7 53 31 22 65

3 云达不莱梅 34 17 10 7 71 40 31 61

4 勒沃库森 34 15 14 5 65 38 27 59

5 多特蒙德 34 16 9 9 54 42 12 57

6 斯图加特 34 15 10 9 51 41 10 55

7 汉堡 34 13 13 8 56 41 15 52

8 沃尔夫斯堡 34 14 8 12 64 58 6 50

9 美因茨 34 12 11 11 36 42 -6 47

10 法兰克福 34 12 10 12 47 54 -7 46

11 霍芬海姆 34 11 9 14 44 42 2 42

12 门兴 34 10 9 15 43 60 -17 39

13 科隆 34 9 11 14 33 42 -9 38

14 弗赖堡 34 9 8 17 35 59 -24 35

15 汉诺威96 34 9 6 19 43 67 -24 33

16 纽伦堡 34 8 7 19 32 58 -26 31

17 波鸿 34 6 10 18 33 64 -31 28

18 柏林赫塔 34 5 9 20 34 56 -22 24

*更新时间 2010-05-16 16:30

意甲还有今晚的一轮,冠军将在国米和罗马之间产生。

意甲实时积分榜

排名 球队 场次 胜 平 负 进球 失球 净胜球 积分

1 国际米兰 37 23 10 4 74 34 40 79

2 罗马 37 23 8 6 66 41 25 77

3 AC米兰 38 20 10 8 60 39 21 70

4 桑普多利亚 37 18 10 9 48 41 7 64

5 巴勒莫 37 17 11 9 57 46 11 62

6 那不勒斯 37 15 14 8 50 42 8 59

7 尤文图斯 38 16 7 15 55 56 -1 55

8 热那亚 37 14 9 14 57 60 -3 51

9 帕尔马 37 13 10 14 42 50 -8 49

10 佛罗伦萨 37 13 8 16 48 45 3 47

11 巴里 37 12 11 14 47 49 -2 47

12 拉齐奥 38 11 13 14 39 43 -4 46

13 切沃 37 12 8 17 37 40 -3 44

14 乌迪内斯 38 11 11 16 54 59 -5 44

15 卡利亚里 37 11 10 16 55 57 -2 43

16 卡塔尼亚 37 9 15 13 43 45 -2 42

17 博洛尼亚 37 10 11 16 41 54 -13 41

18 亚特兰大 37 9 8 20 36 51 -15 35

19 锡耶纳 37 7 10 20 40 66 -26 31

20 利沃诺 37 7 8 22 26 57 -31 29

*更新时间 2010-05-16 16:30

西甲也只剩明晨的一轮,冠军将在皇马和巴萨之间产生。

西甲实时积分榜排名 球队 场次 胜 平 负 进球 失球 净胜球 积分

1 巴塞罗那 37 30 6 1 94 24 70 96

2 皇家马德里 37 31 2 4 101 34 67 95

3 瓦伦西亚 37 20 8 9 58 40 18 68

4 塞维利亚 38 19 6 13 65 49 16 63

5 马洛卡 38 18 8 12 59 44 15 62

6 赫塔菲 38 17 7 14 58 48 10 58

7 维拉里尔 38 16 8 14 58 57 1 56

8 毕尔巴鄂 38 15 9 14 50 53 -3 54

9 马德里竞技 38 13 8 17 57 61 -4 47

10 拉科鲁尼亚 38 13 8 17 35 49 -14 47

11 西班牙人 38 11 11 16 29 46 -17 44

12 奥萨苏纳 37 11 9 17 36 45 -9 42

13 阿梅利亚 38 10 12 16 43 55 -12 42

14 萨拉戈萨 38 10 11 17 46 64 -18 41

15 希洪 37 9 13 15 36 49 -13 40

16 马拉加 37 7 15 15 41 47 -6 36

17 桑坦德竞技 37 8 12 17 40 59 -19 36

18 巴拉多利德 37 7 15 15 37 58 -21 36

19 特内里费 37 9 9 19 40 73 -33 36

20 赫雷斯 37 8 9 20 37 65 -28 33

*更新时间 2010-05-16 16:30

法甲冠军是马赛。

法国甲级联赛 2009/2010赛季积分榜

总榜主场客场近六场对上游球队对下游球队

名次 球队 场次 胜 平 负 进球 均进 失球 均失 净胜 积分 均分

1 马赛 38 23 9 6 69 1.81 36 0.94 33 78 2.05

2 里昂 38 20 12 6 64 1.68 38 1.00 26 72 1.89

3 欧塞尔 38 20 11 7 42 1.10 29 0.76 13 71 1.86

4 利尔 38 21 7 10 72 1.89 40 1.05 32 70 1.84

5 蒙彼利埃 38 20 9 9 50 1.31 40 1.05 10 69 1.81

6 波尔多 38 19 7 12 58 1.52 40 1.05 18 64 1.68

7 罗连安特 38 16 10 12 54 1.42 42 1.10 12 58 1.52

8 摩纳哥 38 15 10 13 39 1.02 45 1.18 -6 55 1.44

9 雷恩 38 14 11 13 52 1.36 41 1.07 11 53 1.39

10 华伦西恩斯 38 14 10 14 50 1.31 50 1.31 0 52 1.36

11 朗斯 38 12 12 14 40 1.05 44 1.15 -4 48 1.26

12 南锡 38 13 9 16 46 1.21 53 1.39 -7 48 1.26

13 巴黎圣日门 38 12 11 15 50 1.31 46 1.21 4 47 1.23

14 图鲁兹 38 12 11 15 36 0.94 36 0.94 0 47 1.23

15 奈斯 38 11 11 16 41 1.07 57 1.50 -16 44 1.15

16 索察 38 11 8 19 28 0.73 52 1.36 -24 41 1.07

17 圣伊天 38 10 10 18 27 0.71 45 1.18 -18 40 1.05

18 利文斯 38 8 8 22 36 0.94 59 1.55 -23 32 0.84

19 布罗内 38 7 10 21 31 0.81 62 1.63 -31 31 0.81

20 格洛堡 38 5 8 25 31 0.81 61 1.60 -30 23 0.60

最后更新时间:2010-5-16 15:36:08

2019的欧冠都有什么队伍?

第一档:皇马、马竞、巴萨、曼城、拜仁、尤文、巴黎、莫斯科火车头

第二档:多特、波尔图、曼联、矿工、本菲卡、那不勒斯、热刺、罗马

第三档:利物浦、沙尔克、里昂、摩纳哥、瓦伦西亚、阿贾克斯、中央陆军、埃因霍温

第四档:红星、比尔森、布鲁日、加拉塔萨雷、伯尔尼、国际米兰、霍芬海姆、雅典AEK

2018-2019赛季欧洲冠军联赛是由欧洲足球联合会主办的第64届欧洲足球俱乐部的顶级赛事,也是以欧洲冠军联赛名义下的第27届赛事。

本届决赛将在西甲球队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的主场万达大都会球场进行。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以上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差不多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