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奥运会收支-08年奥运会收支
中国举办奥运会投入了多少资金呢?
我国为举办奥运会的总投资将达到350亿美元。 2008年奥运会将对北京的社会经济产生以下主要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将促进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 申办奥运会的成功将带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我国为举办奥运会的总投资将达到350亿美元,而国家的投资又会带动民间的投资,最终转化为首都经济增长的动力。(举办奥运会的直接经济效益)国际奥委会给奥运组委会近年来,由于国际奥委会营销计划的成功实施,分配给奥运会组委会的份额十分可观,一般占到组委会预算的60%,给我国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奥运会举行还将刺激消费需求,我国将新建或者完善一批体育设施以及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这些大规模的需求将对北京的建筑、通讯等行业产生推动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将有助于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举办奥运会对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有直接影响。筹备奥运会一般需要将近8年,要兴建各种体育场馆、交通设施、通讯、服务等设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随着奥运会的到来,各种服务性部门的工作量也大为增加。以往奥运会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举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就业压力。据专家估算,北京奥运会将会带来200万个就业机会。 3、将推动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举办奥运会加快了承办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货物贸易行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奥运行动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加速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鼓励非货物贸易行业的发展。举办奥运会导致国际间大量的人员流动、技术传播和资金转移,这与服务业中的建筑、运输、旅游、金融保险、通讯广播等产业领域将产生密切的联系,带动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4、举办奥运会还为我过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由于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后,国际形象得到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进出口贸易扩大,经济、技术交流加速发展,国际信用评价部门对我国的信用评价指数也相应提高。 5、举办奥运会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大量围绕申办和举办奥运会,以爱国主义、首都意识、集体荣誉为中心的宣传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全体市民爱国家爱北京的热情,在形成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奋发进取的工作精神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创造新局面。此外,举办奥运会对于促进北京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世界面前树立北京文明开放团结的现代化国际都市形象,以及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负面影响 1、奥运主办城市将别的地方的投资吸引过来,可能会加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府刚刚提出西部大开发,这两年的投资正开始向西部倾斜,现在北京办奥运,一下投资2800亿,等于说又来了一个东部大开发,那么怎样体现出对西部的倾斜?如果东西部同时倾斜,政府有这么大的财力吗?另外,对上海这样与北京直接竞争的城市来说,北京的城市发展是否会影响到未来上海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呢? 2、在奥运会闭幕以后,有一些为奥运会建设的场馆和设施,利用率会降低。 3、奥运会场馆大量的增加以后,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也是这样,会造成通货膨胀
此次办奥运会中国到底花了多少钱?
中国2008北京奥运会共投资420亿美元;这一数字创下了历届奥运会投资之最,让人们不禁怀疑,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一场仅持续两周的体育秀如此大举开支是否合理。
中国庞大的奥运支出——从耗资30亿美元的机场航站楼到造价5亿美元的“鸟巢”国家体育场——足以令雅典奥运会150亿美元的奥运预算相形见绌,而希腊因这一预算已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2012年奥运会东道主伦敦也因奥运开支不断扩大而陷入争议。
为成功举办奥运,北京不放过任何细节。政府花费3,000万美元对原先尘土飞扬的郊区京顺路进行形像改造,种植树木、花草并建了装饰墙。这条路是通往北京首都机场的辅路,临近赛艇比赛地。政府还向道路附近的居民发放了少量补偿款,迫使他们搬迁。
从经济方面来说,中国有能力承担起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届奥运会。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高达4万亿美元左右,相对于此,奥运开支不算什么大问题,而且赞助商已经承担了部分成本。此外,大多数支出都不是直接用于奥运会,而是花在道路、地铁及机场等能带来长期效益的地方。
有一些发展问题专家怀疑,中国为奥运如此耗资巨大是否传递了错误的信息。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经历了迅猛增长,许多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但仍有数亿人仍生活在贫困中。政府在医疗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一直都低于其他方面的投入。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中国项目高级研究员裴敏欣表示,从政治角度来说这是值得的,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并不是这样。他指出,中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资金投入;我们都知道中国政府的支出原则是政治优先、经济其次。
从国际上来说,中国庞大的奥运预算还抬高了未来奥运举办门坎,未来奥运东道主可能会来自更容易发生经济起伏的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将举办2014年冬季奥运会,巴西已入围2016年奥运会主办国候选名单。
德国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体育经济学教授霍格?普鲁斯(Holger Preuss)表示,北京已经开创了伦敦等未来奥运东道主难以企及的先例。他说,许多国际奥委会(IOC)委员已经考虑,我们必须想办法削减奥运规模,使得更多城市真正有能力举办奥运。普鲁斯指出,如果这种为奥运大把烧钱的势头延续下去,就以500亿美元为例,可能全球只有10个城市能负担得起。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奥运会门票收入大约为12.8亿元,是电视转播收入的1/40电视转播收入约占奥运会总收
1.奥运会部分。根据截至2009年3月15日的实际收支数、后续应实现收入和待结算支出的统计结果,北京奥组委收入将达到205亿元,较预算增加8亿元;支出将达到193.43亿元,较预算略有增加;收支结余将超过10亿元。
收入的主要构成包括国际奥委会开发的市场收入和电视转播权收入中按协议分配给主办城市的部分,此部分收入约占组委会收入总额的40%;北京奥组委根据主办城市合同,在国际奥委会授权下实施的市场开发收入98.7亿元,主要包括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等不同级别的赞助收入以及特许经营收入;门票、住宿、收费卡、利息、资产处置等其他收入19.6亿元,其中,门票收入12.8亿元,财产处置收入2.4亿元。
北京奥运会的意义是什么?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强化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凝集力、增强社会的整合能力、改善社会风气、增强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加速社会发展进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奥组委收入达到205亿元,较预算增加8亿元,支出将达到193.43亿元,较预算略有增加,收支结余将超过10亿元。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中国日益自信,大国心态和风范亦得到塑造和锤炼。北京奥运会圆了中国的百年梦想,使中国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加进步。北京奥运会后的中国,更加致力于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参与国家及地区
2007年8月8日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向所属的198个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含有205个国家及地区)发出邀请函,包括在雅典奥运后新成为国际奥委会成员的马绍尔群岛、图瓦卢及黑山。
值得一提的是历届奥运会的发出邀请函仪式均是在瑞士洛桑的总部举行的,而在主办国的首都进行却是首次。
中国2008年奥运会为什么没赚着钱
其实奥运是中共的一个粉饰工程,置身鸟巢中我们仿佛忘掉了外面的种种,中共花这么大人力、物力、财力去举办一个举世瞩目的奥运,布置了那么多的警力除了酒店监听之外,在奥运期间,还在全市七万辆出租车都装上,他凭什么赚钱。
2008奥运会中国的收益
2008奥运会中国的盈利1.2亿元人民币。
为准备北京奥运我国的总投入2800亿(当时超400亿美元),这个投资创造了奥运会的记录,也保证了北京奥运会成为了一届无以伦比的奥运会。当然,这笔钱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奥运会具体营运费用等。
从奥运会具体营运方面看,奥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预算投资120.675亿元,收入121.875亿元,收支相抵直接盈利1.2亿元人民币。这份预算收支,并没有包括前期投资和后期营销。
北京奥运会理事会从国际奥委会拿到两笔主要收入:一是国际奥委会电视转播权总体收益的49%,北京所得大约为8.51亿美元;再就是TOP计划所有收益的33%,北京所得约为2.86亿美元。这就是国际奥委会总体收入运营方面提供给北京的资金。
一般说来,奥运会的收入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媒体收入。二是现场门票收入,三是来自各级赞助商的收入,四是标识衍生所产生的收入。此外在北京奥运会后还拉到的去游北京的热潮,拉到的体育**的销售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