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世界杯被淘汰内马尔的“钱袋子”却更鼓了?

奥运会世界杯吸金-奥运会世界杯哪个赚钱

内马尔在球场输了,但在另一片战场,他却是赢家之一。?

这个世界杯,他的商业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开发,据英国媒体透露,从“出道”到现在,巴西人合作过的商业伙伴甚至比梅西和C罗都要多。?

未来的富豪榜NO.1?

梅西和C罗就是如今站在世界足坛顶端的两个人,在收入方面,他们也牢牢占据着前两名。?

而唯一能够在“吸金榜”上紧随其后的,就是内马尔。?

一个多月前,法国媒体刚刚公布了2018年的世界足坛球星收入榜,在年收入1.26亿欧元的梅西和9400万欧元的C罗之后,就是年入8150万欧元的内马尔。?

而今年,他不过26岁而已,相比已经年过30岁的梅罗,未来,走上足坛富豪榜的头把交椅人,很可能就是内马尔。?

球场上,内马尔身价的暴涨幅度是惊人的。2013年,当巴塞罗那将他从桑托斯带入欧洲足坛时,所花的价钱不过是5700万欧元——虽然在那时,这已经是引人注目的高价。?

便在足坛转会费水涨船高的背景下,这一价码依然令人咋舌。?

但对于内马尔的价格,大巴黎老板纳赛尔却有另外的视野。?

“如果你把内马尔想成是一个商标,可能看起来就不会那么贵了。”?

“有了他之后,大巴黎的价值从10亿欧元变成了15亿欧元,并且俱乐部的各种项目也会进行得更加顺利。”?

事实上,转会大巴黎,不再当梅西的“小弟”之后,内马尔自己的身价也在继续上涨。?

据德国媒体的数据,如今他的身价已经达到1亿8000万欧元,超过了C罗,与梅西持平。?

球场下的“吸金狂魔”

在巴西前锋的年收入当中,除了4890万欧元的年薪和260万欧元的奖金之外,剩下的3000万欧元就是商业收入,以广告收入与投资为主。?

他的商业收入比例不如C罗的48%那么高,但还是远远超过了梅西的29%,为37%。内马尔在赛场之外的“吸金”能力,拥有巨大的潜能。?

据英国媒体统计,如今和内马尔进行商业合作的品牌已经遍布各种领域:手表、咖啡、啤酒、服装、航空、个人卫生、耳机……当然还有运动品牌。?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高端”到“平民”,内马尔都有所涉猎。奢侈品领域,他与Gaga Milano推出了自己的手表款式。而在巴西,他甚至还拥有自己的汽车蓄电池品牌。?

据统计,内马尔目前的商业代言数量已经有27家公司之多。据福布斯统计的榜单,他已经是体育界富豪榜上的第5位。?

而据体育营销公司Sportcal的数据,C罗从加盟曼联至今已经和28家公司签订过赞助协议,梅西的这一数字是17家。但内马尔,职业生涯至今已经和至少38家公司进行过商业合作。?

目前,与内马尔有商业合作的品牌数量是27家,有了巨大的商业收入作为助推,内马尔在收入榜上超过梅西C罗,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世界杯和奥运会哪一个更具有影响力?

首先,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世界杯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赛事。以中国为例,虽然我国是奥运会上最好的体育强国之一,但中国队连世界杯都进不去,但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认为夺冠世界杯冠军比奥运金牌数第一更重要。

一、让人骄傲。因为中国已经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拿到了第一枚金牌;别说打进世界杯决赛圈,就是打进32强也是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奥运会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体育水平。世界杯和奥运会一样,每四年举办一次。不过,个人感觉世界杯的影响要比奥运会大很多。

二、首先我们面对一个现实:举办奥运会需要一个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奥运会本质上是投资性的,无法盈利。近年来,随着举办奥运会的国家逐渐亏本,许多国家不再愿意竞标奖品;至于世界杯,多国排队申办;虽然中国特别受到国际足联的青睐,有意让中国举办世界杯,但那是国足的实力,所以就算有机会也没有。

三、敢于申请。纵观近20、30年的奥运会,前三名本质上是中美俄三国之间的较量。其他小国基本上只参加少数几个项目,不能参加所有的奥运项目。也可以看出,这是国家间国力的较量之一。二是影响力。欧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在观看世界杯的同时,已经将足球融入了他们的血液。

四、一些首次报名参加世界杯的国家和城市的大街小巷被球迷围观,载歌载舞。用国庆来形容也不为过。在这些国家眼里,足球是最伟大、最有意义的运动;甚至在我们中国队第一次打进世界杯的时候,整个中国都沸腾了,甚至很多不是球迷的人都喜极而泣。这就是来自世界第一运动的激情与冲击。

世界杯的收视率远高于奥运会。奥运金牌榜之外,似乎还有很多无人关注的小项目。虽然我们中国的强项是奥运会,但不可否认的是,世界杯的影响力真的不能和奥运会相提并论!

中国体坛身价最高的明星都有谁呢?

提及中国运动员,大家首先想的就是他们在赛场上优异的表现,其次就是他们一年能赚多少钱。要知道我们国家对运动员的福利是比较好的,而且有些运动员还有属于自己的品牌,所以基本上我们国家的运动员生活质量都不太差。那么在中国体坛哪些明星的身价最高呢?如果中国运动员身价有排行榜的话,姚明和林丹均在榜上,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体操运动员李宁

作为一名体操运动员,李宁的知名度很高,素有“体操王子”之称。在他运动员时期,他曾多次拿下奥运会的冠军。他在1982年举办的世界杯体操比赛中,以一人之力摘下了6个体操项目的冠军,其中包括单杠、自由体操、跳马、鞍马等。他一共赢得了一百多枚金牌,可以说李宁当之无愧是世界最优秀的体操运动员。而在退役之后,李宁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运动品牌,涉足运动服装、运动鞋、篮球、足球等。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非常受大家喜爱。所以排行第一的李宁的身价已过百亿。

篮球巨星姚明

姚明作为篮球运动员,他打过职业篮球比赛,也多次代表中国参加比赛。喜欢姚明的球迷们都知道姚明曾效力于NBA的火箭队,而且每年火箭队给予姚明2000万的美金,折合成人民币将近一亿元。而且姚明也是接了很多天价广告所以他每年赚到的钱并不少。退役之后的姚明并没有离开篮球界,他入选了中国男篮协会的主席,后来又是CBA公司的董事长,目前身价已超过三十亿。

网坛传奇李娜

说起李娜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在运动时期还是退役之后,李娜就是一个吸金小能手虽然每年的收入不及李宁、姚明两人,但是在中国体坛的众多运动员里,她每年将近有1400万的收入。所以李娜在中国体坛的身价能排到第三。

羽毛球界的神话林丹

林丹的名气和李宁不相上下。在运动生涯中多次夺得奥运冠军,为我们国家赢得了很多金牌。在退役之后,和李宁一样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虽然销售量不及李宁品牌,但是每年也是有一大笔可观的收入进账。而且当年他和日本签订了一个广告,签约金将近一亿元,所以林丹的人身价在中国体坛也是比较靠前的。

台球王子丁俊晖

丁俊晖这个人大家也不陌生,他的名字可谓响遍全世界,是以专业的斯诺克运动员。他一直稳坐台球界的第一把交椅,可以说的实力大家也是共同目的的。不得不说的是斯诺克比赛的奖金比较高,就在丁俊晖打比赛的那几年就赚了很多钱,如今丁俊晖的个人身价将近一个亿。

飞人刘翔

在2004年,刘翔凭借自己的实力拿下了雅典奥运会的冠军,更是在之后的打破了世界纪录,甚至在之后跑出了12秒88的纪录。因此,刘翔的名字一夜之间被大家熟知,在那一段时间里,刘翔接了无数条广告,虽然其身价不及李宁、姚明、丁俊晖等人,但是刘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和他们不相上下,而刘翔也成为了体坛身价第6高的运动员

东道主效应的东道主效应-足球赛场

世界杯东道主的优势有多大?有数字为证:过往19支东道主中(2002年世界杯日本、韩国均为东道主),57.9%的球队(11支)最终名列三甲,进军八强的比例高达84.2%,换言之,东道主有几近6成的可能入围三甲。

经济利益保送东道主

想要明白东道主的优势何在,首先要搞清世界杯强大的“吸金力”。此前2届世界杯,东道主和国际足联都赚得“盆满钵满”,2002年世界杯东道主的直接经济收入高达180亿欧元(盈利2亿欧元),2006年世界杯德国也入账100亿欧元(盈利1.35亿欧元),而国际足联仅电视转播费一项两届世界杯就获利20亿美元。德国世界杯收入源自东道主入围四强带来的高额票房以及附加经济力,保送东道主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

地利人和优势

过往20届世界杯,欧洲11次抡元,南美球队9次抡元,但“外战外行”的魔咒颇令欧陆豪强尴尬,“内战内行”的欧洲球队11次捧杯中9次均是在欧洲大陆,直到2010年南非世界杯和2014年巴西世界杯,才由西班牙和德国先后夺冠。南美三强中,巴西人适应力最强,5次抡元倒有4次是在本土之外(1962年智利世界杯、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1994年美国世界杯、2002年韩日世界杯),阿根廷先后在本土和墨西哥两度登顶,乌拉圭则是在本土和巴西捧杯。如此水土不服,多少能说明“天时地利”的重要性!

东道主“借东风”的案例不胜枚举:1970、1986年世界杯墨西哥借助高原优势杀入八强,1966年世界杯英格兰在温布利球场七战成神,1994年美国世界杯顶着12点酷热的太阳做赛均是经典战例!适应气候、场地条件之外,球迷乃至本国政府的支持自然也是优势,首届世界杯决赛70000人的球场涌入90000名观众、1978年世界杯漫天飞舞的蓝白纸屑、2002世界杯韩国“红魔”名动天下,1966年世界杯三名英格兰球迷甚至在比赛尚未结束时就冲入场地庆祝,球迷的巨大热情往往会推动球员的强大动力。

东道主潜规则

世界杯从无东道主小组赛出局的先例,直到2010年东道主南非小组赛出局为止,但事实上南非仅以净胜球之差被墨西哥淘汰。如何保送东道主进军淘汰赛?抽签时“暗箱操作”自然难免,1994年世界杯美国与瑞士、哥伦比亚、罗马尼亚同组,1998年世界杯法国的小组对手是沙特阿拉伯、丹麦、南非,2002年世界杯日本与比利时、俄罗斯、突尼斯同组,2006年世界杯的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和波兰更是很难给德国人制造威胁,谁不羡慕东道主的“好手气”。

有好事者总结“世界杯十大争议事件”,不幸的是其中竟有六件冤案为东道主“制造”,阿根廷1978年登顶,韩国2002年连克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英格兰1966年决赛赫斯特的疑问球都是“黑哨”改变比赛走势的经典战例,至于1970年世界杯墨西哥球员抢罚对手的任意球更成为让人瞠目结舌的荒唐一幕,荷兰人1974和1978年两度负于东道主,是实力不济还是运气作怪,恐怕只有天知道!

国际足联宣布世界杯扩军至48支球队,谁是受益者?

北京时间2017年1月10日下午,国际足联正式宣布,自2026年世界杯起,参赛球队将由现在的32支球队扩军至48支。届时,小组赛将分为16个小组,每个小组3支球队进行单循环赛,排名前两位的球队晋级32强。如今,这一此前就在国际足联内部达成一致的新扩军计划终于板上钉钉,而它又将让谁受益匪浅?

国际足联——名利双收

因凡蒂诺自2016年上任以来就一直倡导增加世界杯参赛球队数量。虽然他给出的官方说法是“让足球在全世界更普及”,但最现实的目的还是“赚钱”。无论预选赛还是决赛圈,扩军到48队必然让世界杯的比赛场次增多,而这无疑给国际足联带来极大的经济收益。据外媒估计,如果世界杯扩军到48队,国际足联至少可多赚6亿欧元。

2016年的法国欧洲杯就是很好的佐证。参赛球队由16支增长为24支的新版欧洲杯,比赛场次从此前的31场增至51场,由此带来的电视转播、门票和商业开发等收入都大幅提升,给欧足联带来了更高的收益。据统计,2012年欧洲杯让欧足联至少获得了15亿欧元的赞助和电视转播收入,31场激战平均每场能够吸引全球1.5亿的电视观众,决赛观众更是超过2.5亿。而在法国欧洲杯后,欧足联公布的本届赛事预计财务数据显示,扩军后赛事总收入19.3亿欧元,创纪录地盈利8.3亿欧元。

正如因凡蒂诺自己算的经济账,国际足联的扩军方案可以在32天内的不同时段播出多达80场比赛,这会使赞助商、门票和转播方的收入增加20%左右。正是如此可观的增益让国际足联最终通过了扩军的提议。

同时,作为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足球赛事,世界杯的扩军不仅给国际足联在全球范围内带来更多的商业收入,更对国际足联扩大国际影响力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游球队——梦想照进现实

世界杯扩充到48支队伍,那些长期处于晋级边缘的球队无疑是受益者。尽管目前新的分配方案还未出台,但足足增加的16个决赛阶段名额,让各大洲的中游球队看到了在世界杯的大舞台上亮相的机会,而这势必会使预选赛阶段变得更加激烈。

世界杯的参赛队伍数量在前三届的时候并不固定,1950年巴西世界杯确定了16支队伍进入决赛圈,并沿用到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杯又曾经历过两次扩军,第一次是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参赛队由16支增至24支,第二次是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参赛球队再增8支,变为了32支。尽管世界杯历经20届只产生过8个冠军,但每一次扩军无疑给了更多球队展示自我的机会。

而世界足坛最近的一次扩军,正是刚刚过去的2016年法国欧洲杯,欧足联将决赛阶段的球队从16支扩充到了24支。这次扩军,使奥地利、乌克兰这样原来只作为东道主参加过欧洲杯的球队有机会再次入围决赛圈;也让贝尔、拉姆塞们替吉格斯、拉什们实现了多年夙愿;更让我们有幸见证了冰岛队的“北欧神话”。

东道主——人多“力量”大

世界杯扩军,对于东道主而言也是利大于弊。参赛球队从32支增至48支,这意味着举办地比前几届将至少多接待16个国家和地区的球迷,虽然在安保方面会让东道主倍感压力,但多出来的球迷给世界杯举办城市餐饮、旅游、交通、住宿和球迷用品消费等多个方面带来的促进作用势必十分明显。这不仅会给东道主来带更多的经济收益,也将给当地人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带动就业和经济发展。

据统计,由于赛事扩军,2016年欧洲杯给法国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超过10亿欧元,比之前几届东道主都高,仅门票销售和电视转播权收入就比2012年增加了25%,商业赞助方面较2012年更是增加了40%。尽管这里面欧足联拿走了大部分,但无疑也对东道主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比欧洲杯,世界杯的吸金能力则更上一层楼。2014年巴西世界杯被称为国际足联历史上举办的最值钱、最赚钱和最昂贵的一次世界杯。据统计,巴西举办世界杯共获利140亿美元,远超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35亿多美元。2026年扩军到48支球队的世界杯,对那时的东道主来说,这个数字势必会有所增长。

此外,受益者还有赞助商,增加的赛程使得赞助商有更多“露脸”的机会,能够有更多时间在世界杯这个大舞台上得到展示,是顶级赞助商们梦寐以求的。

中国队——又双叒叕获利好?

对于悲剧的中国球迷来说,世界杯扩军的消息无疑让大家欢欣鼓舞。曾一度认为只有凭借世界杯东道主身份才能第二次进军世界杯的我们,在世界杯扩军至48队后似乎又看到了希望。正如因凡蒂诺在竞选国际足联主席时承诺的,“我作为足球人,很乐意看到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决心发展足球,国际足联愿意也有义务帮助每个成员国提高足球水平,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中国足球实现自己的目标。”

因凡蒂诺不仅说了,他还做了。如今他力主的世界杯扩军计划获得通过,中国足球实现再进一次世界杯的梦想看起来变得容易不少:世界杯扩军至48支球队,多出来的16个名额将由几个大洲来划分,即使考虑到亚洲足球整体水平较低,也应该至少增加2个名额,即6.5个世界杯名额。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足联排名中,中国队更进一步,位列世界第82位,亚洲第8。按照现有实力和排名,中国队将成为世界杯扩军后决赛圈名额的有力竞争者。

机会变多了,但能不能把握住还靠自己。回顾刚刚过去的2018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第一阶段比赛,中国队的表现差强人意,五战过后仅以2平3负的成绩暂列小组第六,晋级世界杯仅剩理论上的可能。虽然亚洲足球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算高,但是中国队想要突破仍需付出很大的努力。除了要力拼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伊朗这四支传统强队外,乌兹别克斯坦、卡塔尔、叙利亚等球队也将成为未来五年内中国队的劲敌,仅从本届12强赛的表现看,中国队距离进军世界杯决赛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现在算起,距2026年世界杯还有9年,留给中国足球的时间不算短。这期间,中国男足还要冲击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虽然我们不愿再多等8年,但以中国队目前表现出的竞技水准,或许连扩军都帮不了。希望名帅里皮的到来,能给国足带来脱胎换骨的改变,毕竟球迷们期待的,终究还是无论世界杯扩不扩军,中国男足的出线都是靠自身的实力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