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那天暴雨-北京奥运会降雨
关于奥运保电的文章
苏州供电公司22名工人的任务是巡视靠近河北的两条22万伏、一条11万伏、总长37公里的高压线路,一旦发现有安全隐患,立即上报。22名工人两人一组分成了两班,白班负责上午和中午的两次巡视,夜班负责晚上巡视,每组工人巡视的线路直线长度约为6公里左右,但由于线路沿线有许多高速公路、桥梁以及河流,实际要走的路起码要10公里。
也许有人会说,10公里算什么?一个小时不到就走完了。但这10公里都是怎样的环境啊!每名队员每天出征前,都要背上一架望远镜,一个照相机或测温仪,一个装着饮用水、毛巾、雨具的大背包,一根白蜡木棍,一顶安全帽和包裹严实的工作服,这身“行头”有十几公斤重。而且,华北平原和苏州不一样,大都是玉米地,人烟稀少,高压铁塔基本都建在荒郊野地,根本没有路。现在正是玉米茂盛的时候,长得比人还高,而且地上落满了茅草,还有一茬一茬的玉米桩子,杂草掩盖的土坑到处都是,不知道哪脚踩空就要摔跤。道路上还遍布没过人身的杂草和蒺藜,腿被藤蔓缠住,伸手拉开,留在手上的就是一道道血痕。
但和走路的艰难相比,要命的是,队员们还面临着五大“毒”门暗器的“追杀”。
五毒之一——烈日晒
北京的夏天日头很毒,奥运开幕之前,队员们几乎每天都是头顶炎炎烈日出门巡视。队员们告诉记者,人被高达两米的玉米地“青纱帐”包围着,要费劲地拨开玉米叶子才能前进,每走几十米就会感到胸闷气短,汗湿衣背。这时候,只有大口喝点水喘一下气,才有力气继续前进。为了避免中暑,队员们随身带着人丹,感到不行的时候就吃一粒。“人丹真是救命啊,没有它,我们哪能撑到现在啊。”陈立新笑着说。
五毒之二——暴雨打
奥运开幕之后,北京开始下起了暴雨。8月10日晚上队员们巡视时,突然下起了大雨,雨由缓而急,瞬间瓢泼一般。这晚队员们没有带伞。“快,保护仪器!”黑夜中队员王显喊了一声,于是照相机、测温仪等贵重物品被队员们保护在了身下。北京的雨并非下个不停,而是像打摆子一样骤然而至、骤然而停,即使带伞也会被淋透,队员们戏称一路巡视下来就像“受了几次酷刑”。
五毒之三——蚊子叮
队员们出外巡视,无一例外都要穿上长衣长裤跑鞋,见到记者穿着T恤中裤和凉鞋,苏州保电小分队负责人、苏州供电公司输电工区党总支书记姜秋海立即阻止记者:“你这样是不能去的,蚊子能把你扛走了。”北京的夏夜蚊虫分外疯狂,记者看到,即使“全副武装”了,队员们的脸上、手上也到处是包。“我们把风油精涂在脸上、手背上、脖子里,能涂的地方都加倍地涂了,但刺鼻的气味似乎对蚊子根本不起作用。汗水流下来,被风油精涂抹的地方开始火辣辣的疼。”姜秋海说。
五毒之四——野狗追
队员们巡视的“行头”中有一根白蜡木棍,“这就是打狗棒,没有它,我们真是寸步难行。”姜秋海告诉记者。北京郊区的野狗特别多,而且很凶悍,根本不怕人,甚至会结伴攻击人。“一天夜里两名队员巡视的时候,2只幼犬从黑夜中蹿了出来,对着他们狂叫。队员扬起手中的棍棒一阵威慑,2只幼狗退了回去。然而仅仅几分钟,在2只幼狗的带领下,3只凶猛的大狗扑了上来,将队员团团围住,幽蓝的眼睛在黑夜中闪着凶光,狂吠声撕破了长空。队员紧紧地握着棍棒,背靠背站定,与5只狗对峙着……终于,5只狗夹着尾巴转头跑走了。
五毒之五——毒蛇咬
“有次夜巡我一脚踩在了一条蛇身上,还好它没咬我,不过我吓得不轻。要是条毒蛇咬了我怎么办?”队员王显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田恒玖告诉记者,北京多雨的夏天,是蛇活动频繁的季节。田恒玖说,救护中心今夏已经接收到十几名被蛇咬伤的病人,咬人的都是无毒蛇,主要包括虎斑游蛇、黑眉锦蛇和红点锦蛇几种,不过也有毒蛇。据介绍,北京地区有一种毒蛇叫白眉蝮蛇,如果被它咬了,不及时救治是很危险的。
B、虽苦亦有甜
听着奥运过生日也很快乐快乐之一:用心聆听奥运
巡视线路枯燥又艰苦,但队员们并没有觉得特别艰苦,因为苦中有甜。奥运开幕那天,队员们都去夜巡了,必须要等到开幕式结束才能回来。为此,苏州保电小分队决定给每个队员发一个收音机。“开幕式的时候,我一边在渺无人烟的野地里巡视,一边聆听着‘YOUANDME’的美妙歌声,感觉很特别,虽然没有亲见开幕式的壮丽,但那种感受更能触及我的心底,因为我正在为奥运出力。”一名队员说出了大家的感受。
江苏供电公司赴京奥运保电团队对队员们的精心保障,也让队员们没有了后顾之忧。给全体队员每人发了板蓝根冲剂,和治疗狂犬病与治疗蛇咬伤有特色的东铁营医院、解放军304医院联系开辟了看病绿色通道、四喜丸子红烧肉等典型的江南菜出现在餐桌上,让队员们体味到了“家”的温情。
有快乐,就不会感到累。陈立新是输电工区检修二班班长,到北京后就因连日辛劳和水土不服发起了高烧,但烧退后,他一天也没休息就开始巡视线路。虽然每天都被汗水或雨水打湿衣衫,但他总是笑着说:“就当洗免费桑拿了。”
快乐之二:“战地生日”简单最真
8月10日,是姜秋海的44岁生日。当天夜巡的时候,队员们策划着要给“姜队”过一个特别的生日。天气预报有雨,晚上10点钟,大雨如期而至,巡视途中的队员们都被淋透了。凌晨,9名队员巡视完毕后围拢在一起,开始给“姜队”过生日。“总策划”、队员王显来到姜秋海面前,从怀中神秘地掏出了一支红色蜡烛放在他的手中,然后用打火机郑重地点燃。红色的火苗映红了他们的脸,也映满了快乐。
一声“生日快乐”,一支小小的蜡烛,简简单单的快乐,让人铭记的生日。
尾声:
从人数上看,这是苏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支保电支援队伍——今年特大雪灾时,苏州派出了4人小组前去救灾;汶川地震时,苏州派出了11人。和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的保电工作并非要抢修线路,而是日复一日地在输电高压线下面巡视是否有安全隐患,而且责任特别重大,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
由于纪律规定,虽然身在北京,但他们不能去看比赛。为了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他们愿意。
能够实现人为停止降雨吗?
“人工停雨”并非不可能,只是代价会相当的大而且可控的范围很小。
要“人工停雨”,说白了就是打散空中密布的乌云,但这种反过来的操作,不仅耗费较大,而且效果并不明显。“人工停雨”只是利用手段将空中某一特定区域的云层“赶跑”到其他区域。仅仅让“武器”打中的那片云下的地区不降水。
比如,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国家的气象工作者就动用了这种“新颖”的手段,防止开幕式现场出现降水。但动用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只是为了让一个球场大小的地方不降水,显然这样做并不现实,也不具有普遍性。
“人工停雨”其实不是什么新技术。
1995年俄罗斯庆祝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就用播撒水泥、液氮的方式消雨。为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顺利进行,北京市人工影响办公室也成功消减了降雨。
然而,人工消雨是个大工程,需要动用很多飞机、地面火箭,北京奥运会那次就发射了1110枚火箭弹来阻截暴雨。如果动不动就消个雨,消耗人力物力不说,效果也和人工降雨一样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