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国家队技术总监-比利时国家队总身价
求各个著名球星的基本资料(主要老一点的,成为历史的,如马拉多纳,之前的)
苏格拉底1954年2月19日出生
于巴西西北部帕拉州首府培兰弟。他的全名是苏格拉底·布拉济莱罗·奥利维拉。在他6岁的时候,全家移居南方的里贝朗普雷托。在这个具有悠久足球传统的城市里,小苏格拉底爱上了足球。足球成了他业余时间的惟一游戏。
在马里斯中学,14岁的苏格拉底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15岁时,苏格拉底加入当地博塔弗戈俱乐部队。几年后,他不仅以优异成绩考入圣保罗大学医学系,还以精巧的足球技术赢得了多方的肯定,为后来的足球生涯奠定了基础。
1976年苏格拉底转会到科林蒂安斯队。他才华出众,为人谦逊,球技过人,很快成为主力队员,多次为本队立下战功,深受教练与队友们的喜爱。由于他在大学学的是医学专业,所以大家习惯上称他苏格拉底医生或博士。因为医生和博士是同一个词。
1977年,苏格拉底随科林蒂安斯队夺得圣保罗州甲级联赛冠军,同年他应召进入国家队。
1978年,苏格拉底完成了大学的学习,并撰写了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正式成为一名医生。
苏格拉底是一个大器晚成的球员,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国际足坛上出名。不过,他的影响不在于出名早晚,而是向世人显示,足球运动员同样可以在学业上取得骄人成绩,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
1980年在乌拉圭举行的小世界杯是巴西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以1∶1战平马拉多纳率领的阿根廷队,以4∶1大胜欧洲冠军西德队。小世界杯赛后,巴西队又先后以1∶0胜英格兰队、3∶1胜法国队、2∶1再克西德队,并击败了西班牙、智利等劲敌,创造了19场比赛保持不败的记录。1981年,《法国足球》杂志评选巴西为世界最佳球队,所有这些成绩都与苏格拉底的努力分不开。
苏格拉底是足坛的一位奇人。他身高1.90米,体重80公斤,上身短,两腿长,有"舞蹈家"的身材。他的双脚特大,走起路来摇摇晃晃,非常愚蠢。为此他还有一个雅号"瘦骨仙",这是对他的长相的最佳概括。
苏格拉底在第十二届世界杯赛上风头出尽。在对苏联队的首场比赛中,他表现过人。上半场巴西队踢得毫无章法,被苏联队先攻入一球。中场休息时,教练桑塔纳、队员济科、儒尼奥尔等人对下半场采取什么打法意见不一。苏格拉底一言不发,但他最有心计,胸有成竹。下半场一开始,他把菲尔卡奥调到前场右侧,自己撤到中场,从另一侧进攻。这一着果然奏效,在苏格拉底的带领下,全队协调一致,攻守得当。比赛进行到第74分钟时,苏格拉底接队友从右路的传球,晃过对方的后卫,在中路20米处,果断起脚打门,将比分扳平。全队乘胜追击,最后将苏联队打败。此役是苏格拉底智勇双全的最佳诠释,"足球博士"当之无愧。
绿茵场上消耗了苏格拉底的体力,但丝毫没有减损他对医学的热爱。1984年他想出国研读医学,为退役后行医打基础,于是便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俱乐部签订了两年合同,他为该队效力,对方付他160万美元的报酬。他一边读书,一边踢球。
1987年合同期满,苏格拉底回到巴西开始行医。
1986年苏格拉底再次代表巴西国家队参加世界杯赛。他脱下白衣天使的服装,换上球衣,出现在墨西哥的赛场上。他坐阵中场,镇定自若地组织全队进攻和防守。在对西班牙队的比赛中,队友卡雷卡打出一记有力的射门,球打在门框上反弹回来,苏格拉底疾奔而至,一记漂亮的头球夺得一分,为巴西队赢得了这场比赛。在第二回合的比赛中,巴西队遭遇欧洲劲旅波兰队,队友制造一个点球机会,苏格拉底操刀主罚,先下一城,鼓舞了士气,年轻选手乔西马尔在角度极小的情况下攻入两球,后来埃迪尼奥主罚点球命中,全队最后以4∶0大胜波兰队。但幸运女神并不永远向苏格拉底微笑,在对法国队的1/4决赛中,双方苦战120分钟打成1∶1平。点球决胜时苏格拉底首先出场,但他主罚的点球被法国门将巴茨扑出,巴西队失去了进入半决赛的机会,他为此抱憾终生。
苏格拉底退役后一心一意地当起了医生,救扶伤。业余时间他经常踢一踢球,一方面为了健身,另一方面也是重温当初的辉煌。
苏格拉底对现在足坛的一些怪现象很看不惯,经常仗义执言,批评现在的球员为金钱而踢球,已经把足球比赛铜臭化了。他认为,真正的足球比赛应该是纯洁的。他不至一次地批评巴西足协的官员贪污腐化,不思进取
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是德国
足球在20世纪70年代的代表性人物,是慕尼黑巴伐利亚俱乐部队和西德国家队的灵魂。
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1955年9月25日出生于西德离慕尼黑600公里远的利普施塔特的一个工人家庭。鲁梅尼格自小就表现出了足球天才,7岁就加入了保伦西亚丙级队,开始了正
规系统的训练。鲁梅尼格在保伦西亚队经历了长达11年的专业训练,渐成天皇巨星。他刚入队不久就参加了对特伊托尼亚队的比赛,进了6个球。其中最精彩的进球是他左晃右晃骗过对方守门员,然后镇定地将球停在球门线上等待观众的欢呼声,之后他才把球打入网窝。这场球保伦西亚队以13∶3的悬殊比分获胜。天才少年就这样崭露头角。
1974年,西德队夺得了第十届世界杯冠军,全国掀起了足球热。这一年鲁梅尼格才19岁,一位叫维利·赖纳克的球探发现了他的才华,召他加入拥有贝肯鲍尔、穆勒等7名国脚的拜仁慕尼黑队。
鲁梅尼格的出现真正引起这些大牌球星的重视是在1974年与赫佐根奥拉赫队的比赛上。下半场教练才把他换上场,他以眼花缭乱的带球屡屡突破对方的防守,有一次他盘带过人之后巧妙地将球传给前锋穆勒,穆勒推射入网。进球后穆勒激动地拍了拍鲁梅尼格的肩膀,感谢他说:"做得好,小伙子。"穆勒的话给了鲁梅尼格很大的鼓励与肯定。虽然这场球他们以3∶3与对方踢平,但鲁梅尼格收获到的远远大于他想像的,他开始踢主力位置,他辉煌的足球生涯从此开始。
1974、1975、1976年拜仁慕尼黑队连续3次获得欧洲冠军杯赛冠军,1976年还夺得洲际杯赛的冠军。鲁梅尼格表现出色,成了西德的当红球星,加入了国家队,迈上了足球生涯的重要台阶。
1979、1980年鲁梅尼格荣获西德最佳射手称号,为慕尼黑巴伐利亚队获得全国甲级联赛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参加乌拉圭举行的小世界杯期间,少年得志的鲁梅尼格与春风得意的马拉多纳惺惺相惜,互诉仰慕之情,相互勉励要经得起各种考验。
1974、1976、1979年他被评为欧洲第二号球星;1980年跃居欧洲第一,成为西德第三位欧洲足球先生;1981年,蝉联欧洲足球先生称号。
鲁梅尼格曾代表西德队先后参加过1978、1982和1986年3届世界杯大赛,两次获得亚军。1982年第十二届世界杯赛中,鲁梅尼格带伤上阵,表现不俗,获"铜球奖",并入选世界杯最佳阵容。在对智利队的比赛中,他一人攻进3球,为全队进入复赛奠定了基础。他在场上的表现赢得了球王贝利的赞扬:"鲁梅尼格的速度和技术都是世界一流的。只要鲁梅尼格在场,西德就能够参加决赛。"足球前辈的这番褒奖鲁梅尼格受之无愧。后来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称他是贝肯鲍尔之后的"新凯撒"。
在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中,西德队与法国队拼,全场比赛高潮跌起,十分精彩。在经过90分钟的苦战打成1∶1后,只好进行加时赛,法国队出人意料地连进两球,把西德队逼上了绝境。在危急关头,教练德瓦尔不得不请出有伤在身的鲁梅尼格。鲁梅尼格一上场就摆出了一副挽大厦之将倾的架式,积极拼抢,不到7分钟就在混乱中铲球破门。10分钟后,他拉开一个空档,由队友赫鲁贝施在法国队门前争顶成功,同伴菲舍尔一记倒挂金钩再下一城,西德队大难不。在点球决赛中,西德队一鼓作气,以8∶7淘汰了法国队。鲁梅尼格扭转战局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1984年,鲁梅尼格转会到意大利国际米兰队,两个赛季都有出色的表现。1987年加盟瑞士的塞尔韦特队,在1988~1989赛季中共入24球,从而赢得了瑞士甲级联赛最佳射手称号。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是鲁梅尼格最后一次向世界足坛表演他的绝技。由于已过30岁,他体力明显不济。最后西德队以2∶3负于阿根廷队,屈居亚军。
1989年6月,35岁的鲁梅尼格举行了告别赛。在26年绿茵生涯中,他共为国家队出赛95场,为国内俱乐部出赛310场,共进162个球。
退役后的鲁梅尼格一直潜心研究足球理论和科学训练方法,并被国际足联和德国足协授予高级足球讲师称号,也曾被德国一家电视台聘为节目主持人。
1990年鲁梅尼格获"超级金球奖"。1994年出任国际足联特使,为1994年美国世界杯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
基冈在英格兰足球史上是一个传
奇式的人物,作为球员他曾为英格兰争得过荣誉;作为教练,他在2000年6月举行的第十一届欧洲锦标赛决赛阶段率队以1∶0战胜德国,结束了30年逢德不胜的历史。但4个月后在2002年赛中以0∶1败在了德国队脚下,不得不引咎辞职。他的足球生涯充满了变数。
20世纪70年代,继克鲁伊夫和贝肯鲍尔之后,基冈是欧洲足坛的另一位杰出人物。他于1978年和1979年连续当选欧洲最佳球员。
基冈1952年2月14日生于英格兰的阿姆索普。16岁时他被利物浦队的教练比尔·森克里看中,这位教练打开了他的眼界,使他能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利物浦俱乐部是英格兰的老牌劲旅。转会利物浦俱乐部之后,基冈很快在这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打上了绝对主力。后来又荣升队长,一口气在这里踢了5年,帮助该队获得两次英格兰冠军、两次欧足联冠军和一次欧洲俱乐部冠军。1970年,20岁的基冈表现不凡,被评为"全英最佳年轻球星",《每日快报》称他是"超级巨星"。他名声大振,豪气冲天。
1976年基冈当选英格兰足球先生。可是1977年利物浦队获得欧洲冠军杯冠军后基冈本人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誉,他喜欢更大的挑战,决定到国外踢球。这一年他如愿加盟西德的汉堡队。当时西德有轰炸机穆勒、贝肯鲍尔等一流球星,基冈在水平上并不逊于他们,他愿在同一个联赛中与他们硬碰硬。
基冈在汉堡队效力3年,为汉堡队荣获德甲联赛冠军和欧洲俱乐部冠军立了大功。他到汉堡队的第一年就被评为欧洲第二球星,比丹麦球星西蒙森仅差3分。1978年,基冈直线上升,击败所有对手,被评为欧洲最佳球星。1979年基冈又以114分,高出第二名鲁梅尼格62分的巨大优势连续当选欧洲头号球星,光彩夺目。英格兰教练格林伍德评价说:"基冈是继克鲁伊夫和贝肯鲍尔之后欧洲出现的又一个出色人物。"
基冈一生没有在足球大家庭的豪宴世界杯上取得骄人的成绩。1978年的世界杯本应该是基冈大发神威的好时机,可惜的是英格兰队在外围赛中就没过关,他连到这届世界杯赛场走一圈的机会都没有。1982年的世界杯赛英格兰取得了参赛资格,基冈又一身伤病,只能坐在替补席上作看客。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基冈的足球热情,他先到南安普顿队,后到纽卡斯尔队,照样踢得风风火火。
基冈身高1.69米,体重68公斤,在高个云集的欧洲足坛上他并没有外在的优势可言。但他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超群的足球技术弥补了先天的不足。他动作灵活,体力充沛,突破能力强,左右脚功夫一流,头球建功也不在话下。基冈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是说:"我的个子不高,但技术不坏,动作很伶俐。因此,常常能骗过或战胜块头比我高大的对手。比赛中运气可能有一两次,其他必须靠自己去争取。"
1984年,在绿茵场上征战多年的基冈感觉到身心疲惫,他突然宣布退出足坛,归隐到西班牙的一栋别墅里,悠闲自在地打打高尔夫球,看看书,过得好不逍遥。
一别8年后,基冈重返英格兰足坛,重新加入纽卡斯尔队,不过这次是担任主教练。他凭借着自己的声望将英格兰新射手阿兰·希勒和吉诺拉吸引到了队里,开始了艰难的攀升。经过基冈的精心打造,纽卡斯尔队一跃成为英格兰足坛上的一支劲旅。虽然在1995~1996赛季从一度领先第二名12分的大好局面痛失了最后夺冠的机会,但纽卡斯尔队的球迷们仍然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他们的救世主,有人干脆称为他"基冈王"。
基冈一生东征西战,最满意的一场比赛是1980年5月13日在英国本土迎战马拉多纳率领的世界冠军阿根廷队。在这场比赛中,英格兰队以3∶1战胜了阿根廷队。赛后英格兰足球行家们对基冈赞赏有加,认为他在一些方面要优于马拉多纳。由于没机会参加1978年的世界杯,英格兰队没机会与阿根廷过招,这次在自己的家门口打败世界冠军阿根廷队,英格兰人多少出了一口气。
基冈最擅长的是跑位,在必要的时候出现在必要的位置上,他跑动的时候从不看球,完全是凭自己的意识向最需要自己的地方跑动。作为队长,他还是一个出色的组织者。他能把全队调动起来,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
2000年3月,英国足协宣布聘请基冈出任国家队主教练。消息传出后,球迷们欣喜若狂。在霍德尔因著书揭露英格兰足坛丑闻被迫辞职后,国家队主教练的位置空了3个月。欧洲锦标赛在即,世界杯预选赛即将开锣,基冈出任主教练,结束了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球迷们相信48岁的基冈,他和博比·查尔顿一样是英格兰足坛的传奇人物,他有聪颖的头脑,天赋虽不过人,却有着卓越的职业道德,出众的斗志和令人敬佩的毅力。人们希望激情四射的基冈能够力挽狂澜,重振英格兰足球的雄风。
事实证明,基冈并不是英格兰足球队主教练的理想人选,他是一位勇往无前屡建奇功的球员,但不是贝肯鲍尔那样的智多星,缺乏果断的决策能力和把握全局的宏观调控能力。但作为教练,他功不成名不就,令人遗憾。
德国足球史上至少出产过两架
"轰炸机",第一个是格特·穆勒,第二个是尤尔根克林斯曼。
格特·穆勒1945年11月3日出生于慕尼黑北部诺西根的一个穷人家庭里。他小时候的乐趣是和小伙伴们在街道上踢足球。
稍大一点后,穆勒决定到足球俱乐部谋职,靠踢球赚钱赡养母亲。他到了当地的诺丁根俱乐部去毛遂自荐,结果他脚下的功夫和抢点攻门的意识让俱乐部教练们喜出望外。他留在了俱乐部。
在诺丁根俱乐部的第二年,穆勒独进48个球,立即名震四方。蒙门戈教练认为他是个射门天才,不应该埋没在诺丁根这种普通球队里,就推荐他到纽伦堡俱乐部去踢球,谁知这家俱乐部竞把他拒之门外。这对穆勒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是金子总要发光。拜仁慕尼黑俱乐部的球探沙里淘金,发现了穆勒,热情地邀请他加入。18岁的穆勒面对拜仁慕尼黑队的热情,有点受宠若惊。穆勒是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在这里他受到了俱乐部的尊敬与信任,他也加倍地回报俱乐部。在场上不惜一切地攻门得分,屡创佳绩,获得了"轰炸机"的美誉。
1966年他代表拜仁慕尼黑队出场33次,打入15球,初露锋芒。第二年,穆勒参加联赛32场,进球28个,几乎场场都有建树,创造了俱乐部的进球记录。这一年拜仁慕尼黑队夺得欧洲优胜者杯。从此穆勒年年有进步,年年获大奖。从1968~1969赛季和1973~1974赛季拜仁慕尼黑队4次夺得西德甲级联赛的冠军,称霸足坛。穆勒不信邪,他身穿"13"号球衣在国家队创造了不亚于贝肯鲍尔的成绩。在西方人眼里,"13"是叛徒犹大的代名词,人们避之犹恐不及,但穆勒不在乎。他的射门功夫第一,但他从不争"10"号球衣。在1970年征战世界杯时,穆勒在1/4决赛中打进了致胜的一球。当时他接队友传球,抡圆右腿大力射门,英格兰队的门将彼得·伯尼蒂望球兴叹,无力扑救。
1974年第十届世界杯赛在西德本土举办,全队在主教练舍恩的指导下夺得了雷米特杯,创造了西德足球的黄金时期。比赛中穆勒再次大放光彩。当时在神奇教头厄斯·米歇尔斯的指导下克鲁伊夫和他的队友们已经演练了一种"全攻全守"的新式打法,刮起了"橙色旋风"。他们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决赛,与具有钢铁一般意志和纪律的西德队争夺冠军。7月7日决赛在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英国裁判泰勒鸣哨开场不到一分钟,克鲁伊夫领衔的荷兰队先声夺人,以1∶0领先,给了西德队一个下马威。失球后的西德队大举反攻,第27分钟,贝肯鲍尔得球分给同伴,三传两递到了禁区,被对方后卫绊倒,判罚点球,将比分扳平。此后双方争夺更加激烈。第43分钟西德队得球后经过几脚短传配合,把球分给了穆勒,他转身打门,将比分超出。这个球价值连城,一球定乾坤。此后荷兰队大举进攻,但只开花不结果,终于败在了西德队脚下,屈居亚军。
穆勒在拜仁慕尼黑队效力15年,参加过425场比赛,创造了德国历史上的最高进球记录。他在国家队效力11年,出战62场,进球68个,平均每场进球一个以上,至今无人问津这一记录,连球王贝利和马拉多纳也自叹弗如。
穆勒很有个性,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就是进球,所以在场上会抓住一切机会破门得分。他曾说:"我的任务就是把球踢进对方的大门。"穆勒的特点是速度快,头球厉害,左右脚都能大力打门。他能在不同的位置以各种不同的姿势射门,尤其背对球门突然转身施射的技术最值得称道。他的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守门员防不胜防。球迷们嬉称他"身上装了雷达"。
穆勒很爱他的夫人,在夺得第十届世界杯赛冠军3小时后,慕尼黑城举行了庆功宴,由于没有邀请这些功臣们的夫人和女友参加,他们大为光火。穆勒非常失望,一气之下当场宣布:"我已经完成梦寐已求的业绩,现决定退出国家队。"一些队员也纷纷宣布退出国家队。此事不仅对西德队,而且对其他国家的球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血气方刚的"轰炸机"穆勒就这样离开了给他带来快乐带来荣誉带来财富的绿茵场,从此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
足球是一种攻守的游戏,将这种
游戏发挥到极致的人物是荷兰的克鲁伊夫。在笔者查阅过的资料当中,他的世界排名几乎无一例外地在贝利和马拉多纳之后,但居贝肯鲍尔之前,不出前五名。他代表的是一个流派,将米歇尔斯发明的全攻全守打法演绎到了极致,为荷兰足球赢得了荣誉,在整个足球界掀起了一场革命。
克鲁伊夫1947年4月5日出生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个贫民区。他父亲经营一家小水果店,艰难地维持着日常生计。家里生活十分贫困,经常食不果腹。他自小营养不良,少年时代的克鲁伊夫瘦骨如柴,身体虚弱,但可喜的是他动作灵巧,痴迷足球,在离家不远的德海尔足球场。经常一踢就是几个小时。
克鲁伊夫幼年丧父,家境更惨。阿贾克斯俱乐部老板普拉格对他一家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他的母亲到阿贾克斯体育场作了勤杂工。
母亲的工作为克鲁伊夫接触足球提供了便利,他经常白天和妈妈"上班",晚上跑到体育场看球队训练,并很快迷上了足球,发誓要当一位球星,帮助母亲摆脱经济困难。由于他足球才华出众,10岁时他被选入阿贾克斯少年队。1964年2月,16岁的克鲁伊夫正式加入了阿贾克斯俱乐部职业队,成为年轻的职业球员,开始了他的职业足球生涯。一年之后,他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00米跑达到11秒,弹跳高度超过90公分。
在1966~1967年的荷兰全国甲级联赛当中克鲁伊夫第一次踢职业联赛就进了33个球,为阿贾克斯队夺得全国联赛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年他开始名扬四海。由于他左右脚都能射门,头球功夫也很了得,再加上速度惊人,动作隐蔽性强,几乎无人能盯住他,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猎犬"。
1966年世界杯赛后,欧洲足坛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条线的分工不再那么板,不仅中锋和前锋可以进球,后卫也可以寻找机会射门得分。这种打法在荷兰国家队教练厄斯·米歇尔斯的提炼下逐渐形成了"整体足球"技法,即全攻全守的整体打法。这种打法在阿贾克斯 队和国家队当中首先进行了试验,它需要有一位头脑冷静、技术全面、精力充沛的核心人物。不但要求自己能全攻全守,还要能够用自己的旺盛斗志不知疲倦地奔跑来带动全队。1967年克鲁伊夫加入国家队后,正好赶上了这个潮流,挑起了这付重担。
让克鲁伊夫担此重任是冒风险的。他身体瘦弱,与那些身材魁梧的队友们比起来显得有些单薄。但克鲁伊夫是一个用脑子踢球的队员,他靠的是技术,一种摧枯拉朽般的技术。他有超群的判断力,为了躲避对方的抢铲,他熟练地运用山羊般的跳跃过人动作,令人惊叹不已。
1970年,克鲁伊夫开始步入他足球生涯的辉煌时期,以他为核心的阿贾克斯俱乐部队连续3次夺得欧洲俱乐部冠军杯赛头把交椅。他本人也被选为1971、1973、1974年的欧洲最佳运动员。这是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最高荣誉。
1974年是克鲁伊夫的全盛时期,在第十届世界杯足球赛中,他身为荷兰队队长,带领全队顽强拼搏,最后获得了亚军。在这次世界杯中,克鲁伊夫的球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有人甚至把荷兰队比喻成在欧洲足坛无人伴舞的少女,在世界杯赛上却找到了舞伴。由 克鲁伊夫率先示范的全攻全守战术给世界足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在对阿根廷队的比赛中,克鲁伊夫与队友积极配合,他自己打入两球,还为队友创造条件助攻打入两球,最后以4∶0狂胜阿根廷队。半决赛中,荷兰队迎战上届冠军巴西队。下半时5分钟时,克鲁伊夫得球快速从中路突破,突然一个急转身攻到右翼,将球传给插到对方禁区的内斯肯斯,内斯肯斯毫不犹豫地抬脚怒射,球应声入网。第20分钟时,荷兰边锋将球传中,克鲁伊夫包抄到位,飞身鱼跃侧身打门,球像一枚精确制导的炮弹一样飞入对方球网。观众席上欢声雷动。
7月7日与西德队争夺冠军。事先行家们评论说这场比赛实际上是克鲁伊夫与贝肯鲍尔之间的较量。克鲁伊夫意识到对方肯定会派人缠他,就主动后撤迷惑对方,再利用自己的速度寻机进攻。比赛一开始,负责防守他的"钢铁后卫"福格茨发现克鲁伊夫站位变化,不知所措,半天没反应过来。就在此时克鲁伊夫从后场飞身插上,接队友传球后单枪匹马直奔对方禁区,荷兰3条线一齐前移。福格茨发现不妙,赶紧上前拦截,但被克鲁伊夫一个假动作骗了过去,他一口气将球带进了禁区,西德后卫急了,干脆把他绊倒了,结果他主罚点球得了一分。此时离开场不到一分钟。
虽然荷兰队最后以1∶2输给了西德队,但它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打法为世界足球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阿根廷足球评论员巴希奥尼认为:"荷兰人表演了20世纪足球运动的绝技,克鲁伊夫是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巴西的报刊说:"荷兰队是决赛中的真正英雄,他们把勇敢、速度、战斗精神和个人技巧融为一体。"20世纪70年代与克鲁伊夫并驾齐驱的著名球星贝肯鲍尔则说:"克鲁伊夫总像一个捉不住的影子。他总能随心所欲地摆脱对手,自由拿球。"巴西足坛名宿扎加洛说克鲁伊夫"既表现了高超的个人技巧,同时又是整体机器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克鲁伊夫入选最佳阵容,并当选本届杯赛的最佳运动员。通常情况下,这项荣誉只有冠军队队员才能获得。
由于克鲁伊夫是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天才球星,他本人常常慷慨解囊救助别人,再加上经理人不善理财,他最后连税都交不起,他希望女王能帮助他为他减压,但税务当局公事公办,照收不误。他受不了这种尴尬的局面。哀莫大于心,克鲁伊夫心凉了,放弃了为国效力的机会。
自第十届世界杯赛后,克鲁伊夫退出了国家队。1973年他转会巴塞罗那队。1976年当克鲁伊夫与巴塞罗那队的合同期满时阿贾克斯俱乐部副会长维托想请他回去,但遭到了会长布拉佐等人的反对,此后克鲁伊夫断绝了回荷兰踢球的念头。1978年第十一届世界杯赛时,荷兰国内各界都想方设法做克鲁伊夫的工作,请他回国效力,但他无动于衷。
在哈佩尔为征战世界杯而愁眉不展的1978年5月8日,克鲁伊夫举办了他14年足球生涯的"最后一场告别赛",他把这场比赛的全部收入共50万马克全部捐给了荷兰的残疾人体育事业和阿姆斯特丹的儿童癌症医院。他始终忘不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
1978年的世界杯赛,在没有克鲁伊夫参加的情况下,荷兰队挟上届余威,靠着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再次夺得亚军。人们埋怨克鲁伊夫,如果他参赛的话,也许荷兰这次该拿冠军。赛后有的媒体评论说:"只因缺了克鲁伊夫。"荷兰球星约翰尼·勒普遗憾地说:"克鲁伊夫能在平凡的情况下做出巨大的成就,有了他一切都光彩夺目,没有他就不是这样了。"
克鲁伊夫转会美国,与贝肯鲍尔、贝利等人一起到美国的宇宙队踢球,收入多但开支大,经济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1981年克鲁伊夫在离开祖国8年之后再次回到了阿姆斯特丹,再次穿上了阿贾克斯的球衣。1984年他转会到费耶诺德队,继续发挥着余热。
1984年克鲁伊夫真正挂靴。退役后克鲁伊夫没有离开足球,他对绿茵场的热爱在教练职位上得到了延伸。他担任过阿贾克斯的技术总监,后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队当主教练,为巴塞罗那队夺得一次欧洲冠军、一次优胜者杯冠军、两次西班牙甲级联赛冠军和一次西班牙国王杯冠军。
作为队员,克鲁伊夫是同龄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会讲英、德、法和西班牙语,3次当选欧洲最佳运动员,这种荣誉只有普拉蒂尼后来才有过。作为教练,克鲁伊夫也是一流的。他带领阿贾克斯队和巴塞罗那队取得的成绩是最好的凭证。
一位肯定会惹某些人不高兴,但如果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就不难发现马拉多纳当之无愧。他个子不高,凭着足球天赋和勤学苦练终成正果,左右脚功夫无人可比,除了守门员位置之外他可以踢任何位置,他的盘带过人和妙传助攻出神入化,他的慷慨解囊令其他球星们汗颜,他天性率真从不做作等等。他是除贝利之外的第二个球王,但在年轻的球迷心中,他远
远高于贝利。他因为上述特质离球迷更近,离普通人更近。他是一个神化了的人物,球迷们崇拜他,宽恕他的缺点,因
墨西哥历史上有哪些很强的球星?
历史上有:
乌戈桑切斯
每进一个球,他都要翻跟头,为的是向练体操的姐姐致敬;在1986年世界杯上,他是米卢手下的头号球星;在皇马,他留下了堪称恐怖的进球率,他曾是伯纳乌的主人……他就是墨西哥传奇射手乌戈-桑切斯。
进球,向姐姐致意
1958年7月11日,桑切斯(Hugo Sanchez)出生在墨西哥城,很多人认为,他是墨西哥历史上最伟大的球星。天才总是早早显露出与众不同之处,18岁时,桑切斯代表国家队参赛的场次竟然已经超过了80场(包括青年队和奥运队)!其中,包括1975年的泛美运动会和1976年的奥运会。1976年,桑切斯和墨西哥的美洲狮队签约,1年后夺取联赛冠军,2年后就以26球成为了联赛最佳射手,这段时期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常规赛季,桑切斯为美洲狮队效力,而在夏天的联赛间歇期,他又跑到美国的圣迭戈打击者队踢球,对足球的酷爱让他全年都不休息!
在墨西哥联赛效力5年、留下99个进球后,桑切斯登陆西班牙,1981年加盟马德里竞技,在这里他适应环境用了3年,84-85赛季开始爆发,帮助球队夺取联赛亚军和西班牙国王杯冠军,同时个人还获得了联赛最佳射手。1985年,皇家马德里看重的桑切斯,将他签入队内,于是,墨西哥杀手与“秃鹫”布特拉格诺组成了锐利的锋线,他们身边还有巴尔达诺、米歇尔、卡马乔等人。这支球队从86年到90年连续5次获得西甲冠军,1989年夺取国王杯,1986年称雄欧洲联盟杯。
在皇马留下恐怖进球率
桑切斯在皇马留下的进球率堪称恐怖。在个人效力的5年时间里,他4次夺取西甲最佳射手称号,在283场比赛中打进207球!1989-90赛季,桑切斯打进了38个进球,追平了传奇射手萨拉的单赛季纪录,这个数字还为他赢得了该年的欧洲金靴奖。
桑切斯进球后的标志性动作便是翻跟头,每进一球,队友们都要等他做完这个动作后才上前祝贺。在这个动作背后,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桑切斯的姐姐是体操运动员,小时候他从姐姐那里学会了翻跟头,在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姐姐参赛时不幸受伤,为了表达对姐姐的感情,桑切斯便用翻跟头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每个进球。
1992年,34岁的桑切斯已经度过了职业生涯的高峰期,他回到了墨西哥,在美洲人队效力,后来辗转亚特兰特、达拉斯火焰等队,于1997年5月29日宣布退役。挂靴后,桑切斯开始了执教生涯,率领美洲狮队夺取过联赛冠军,后于2005年11月1日下课。
2008年12月22日,阿尔梅里亚俱乐部宣布桑切斯出任阿尔梅里亚主帅至本赛季末。如果球队保级成功,他还可以续约一年。时隔15年之后,桑切斯以另一种方式回归西甲。
失意的世界杯生涯
尽管在俱乐部生涯取得了辉煌,但桑切斯的国家队表现却有不小的差距,在60场墨西哥队的比赛中,他打进29球,不过世界杯上却鲜有表现。桑切斯共参加过3次世界杯,1978年、1986年和1994年,在个人参加的8场比赛中,他仅打进过1球,帮助球队在本土战胜了比利时队。不过在1986年米卢蒂诺维奇执教的墨西哥队内,桑切斯仍是精神领袖,他和球队一起打入了8强,这也是墨西哥在世界杯上的最好成绩。
2004年3月,国际足联邀请贝利评出了仍在世的125名足坛巨星,桑切斯是其中唯一的一名墨西哥人。
赫尔南德斯
赫尔南德斯具有非凡的冲击力,是墨西哥最优秀的球员之一。 1997年他在玻利维亚美洲杯比赛中的完美表现使他一举成名。其中美洲杯历史上第2000个入球就是由这位"Matador" 攻入的。 他上场六次即攻入六个球,成为当时比赛的最佳射手(在罗昴纳尔多之上)。墨西哥夺得美洲杯的第三名,他自己也被评为最有价值球员。
1998世界杯时,他上场4次攻入4球,其中一球是在对荷兰的最后一分钟攻入的。由于他强大的冲击力和勇猛的作风,两年后,他成了老虎队的象征,同时也是该队的队长。
坎波斯
坎波斯是墨西哥足坛第一位享此殊荣的足球队员。既是门将又能充任“前锋”,曾参加过美国世 界杯和法国世界杯,在今年8月的国际足联联合会杯赛上为墨西哥队夺得冠军立下功劳。他最近还被墨西哥政府树为青年的学习楷模。
世界上有许多优秀的门将,他是其中最矮的;
世界上有许多酷爱进攻的门将,他是其中唯一“专业对口”的前锋;
世界上有许多身穿9号的球星,他是其中最特别的。
2004年11月11日洛杉矶消息,巴西著名球星“独狼”罗马里奥与墨西哥著名门将“花蝴蝶”坎波斯在美国洛杉矶玫瑰碗体育场共同进行了一场告别赛。对阵的双方是罗马里奥及他获得94年世界杯时的队友组成的巴西明星队和有坎波斯的墨西哥国家队。
布兰克
技术华丽、酷爱作秀的锋线选手,在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墨西哥的16粒进球中,他一个人就贡献了9个。2001年11月11日曾公开宣布结束国脚生涯,但三个月后改变主意重返国家队。
经典时刻:98年世界杯对韩国的比赛中,布兰科曾两次双脚夹球从两名防守队员之间跳过形成突破,技巧令人赞叹
现在还活跃在赛场的有:
博尔格蒂
谁是德国世界杯预选赛的最佳射手?范尼,罗纳尔多,还是克雷斯波?都错了,世界杯预选赛的最佳射手来自墨西哥,他的名字叫贾雷德·博尔格蒂。在墨西哥人看来,身高1米83,体重72公斤的博尔格蒂就是个进球机器,他是一名纯粹的射手,由于身高优势出众,因此头球功夫极佳。
经历
博尔格蒂出生于1973年8月14日,去年夏天他从墨西哥帕楚卡队转会到了英超的博尔顿队,使得这位老将更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在国家队,自从埃尔南德斯退役之后,博尔格蒂就成了墨西哥的****,在此次预选赛中他共打入14球,是整个赛的最佳射手,并且他也打破了由埃尔南德斯和埃尔莫西略此前共同保持的国家队进球纪录。
核心
博尔格蒂是墨西哥队无可争议的核心,墨西哥队的很多战术就是围绕他制定的。在2002年世界杯小组赛对意大利的比赛中,博尔格蒂用在力压马尔蒂尼,用后脑勺打进了一记匪夷所思的“回头望月”,布冯对这个球无可奈何,这个头球险些让意大利无缘淘汰赛;在去年夏天的联合会杯上,同样是小组赛,面对后来夺冠的巴西队,又是博尔格蒂顶住压力,一个点球踢了3次,最终打入了全场唯一一个进球,战胜了全部主力出战的巴西队,这也是墨西哥足球史上值得彪炳的一刻。
沉寂
相比之下,博尔格蒂在俱乐部的战绩就要逊色多了。06-07赛季加盟英超博尔顿之后,博尔格蒂似乎消失了一样。无独有偶,2个赛季前,葡萄牙的波斯蒂加也是这样的,但在欧锦赛四分之一决赛中,正是波斯蒂加的入球使葡萄牙淘汰了英格兰。如果墨西哥能在八进四的比赛中和英格兰相遇,谁说博尔格蒂不会再次扮演波斯蒂加的角色呢?
多斯桑托斯
2007之夏,巴塞罗那刚刚送走了一位吉奥瓦尼,他的全名叫做吉奥瓦尼·范布隆克霍斯特。但就当巴萨人唏嘘地感叹曾经盛极一时的橙色球员如今已在红蓝色更衣室内绝迹时,另一位吉奥瓦尼已经站在人们面前了,他的全名叫做吉奥瓦尼·多斯桑托斯。
黝黑的皮肤、稚嫩的笑容,是这位今年5月11日才满18岁的墨西哥少年在球场下的标签。但在场上,出神入化的左脚、1.73米的身高,再加上犀利的突破和无所不至的传球,则构成了这位声名鹊起的少年前腰最经典的注脚。
上赛季刚一结束,巴塞罗那技术总监贝吉里斯坦就迫不及待地表示“新赛季多斯桑托斯会随一队征战”。7月26日,在巴塞罗那季前备战阶段的首场热身赛中,面对苏超劲旅邓迪联队,多斯桑托斯在下半场与亨利一起登场。第89分钟,墨西哥小将赢得点球,法国球星一蹴未就、补射中鹄。
“我和多斯桑托斯之间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默契。”赛后,亨利认真地表示。而看到法国人进球时,教练席上的里杰卡尔德则在多斯桑托斯的名字下划了一条横线。亨利的话在两天后就得到了证实。7月28日同苏超哈茨队的友谊赛,多斯桑托斯接亨利的脚后跟传球将比分锁定为3比1。
“弟弟传球,我进球”
在巴西,“多斯桑托斯”是一个很平常的葡萄牙语名字。但这个多斯桑托斯却不是在桑巴国度里的大街小巷中长大。1989年,多斯桑托斯出生在墨西哥名城、风景如画的蒙特雷。多斯桑托斯的父亲济济尼奥是巴西人,在职业生涯中曾为墨西哥劲旅美洲队效过力。不过,济济尼奥最大的骄傲,是娶了美丽的墨西哥太太莉莲娜,以及培养出了多斯桑托斯。
在多斯桑托斯的成才道路上,父亲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退役之后,济济尼奥在蒙特雷创建了一所名为“圣保罗”的足球学校。在“圣保罗”,济济尼奥是个孩子王,而多斯桑托斯和他的几位兄弟,便是济济尼奥课堂上最活跃的学生们之一。
2001年,在小有名气的美国达拉斯杯少年足球邀请赛上,济济尼奥挂帅的“圣保罗”赢得了U12组别的冠军。小多斯桑托斯就是那支队中的绝对明星。看着儿子越来越展露无遗的足球才华,济济尼奥决定将其送进职业俱乐部,接受更正规系统的训练。就这样,蒙特雷俱乐部向小多斯桑托斯敞开了大门,也为他打开了整个世界。
成为蒙特雷的“掌中宝”后不久,俱乐部派出一支由多斯桑托斯领衔的少年队前往法国参加一项邀请赛。在那届赛事中,蒙特雷第一次与巴塞罗那过招。赛后,巴萨球探立刻联系上了多斯桑托斯的父母。几乎没费什么时间,多斯桑托斯便成为了巴萨青训系统中的全新一员。又过了没多久,比多斯桑托斯小一岁的弟弟霍纳桑也在顺利通过试训后披上了红蓝色战袍。
如今,多斯桑托斯已沿着当年梅西的成长轨迹被擢升至一队,并且将在不久后随队来到北京献艺,而霍纳桑则在为巴萨B队征战。于是,继德波尔兄弟之后,多斯桑托斯哥俩又为诺坎普平添了一段关于“兄弟连”的美谈。
“虽然霍纳桑还没进入一队,但我深信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正随一队在苏格兰备战的多斯桑托斯这样对记者说道,“我们之间有天生的默契,还在爸爸的‘圣保罗’学校踢球时,我们就是心有灵犀的搭档。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霍纳桑也来到一队,到时候在比赛中他负责传球,我负责破门!”说完这些,多斯桑托斯又调皮地露出了孩童般的微笑。
2008-2009赛季,瓜迪奥拉出任巴萨主教练,多斯桑托斯被卖到英超的热刺队
皇家马德里球员劳尔评价?
劳尔,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虽然没有大罗,贝克汉姆,齐达内,卡洛斯那样名气大,但是他能在皇马这种豪门里当了这么就的队长,是为什么?还有,他带领了皇马夺取了很多冠军,3个欧洲冠军联赛冠(1998,2000,2002)
4个西甲联赛冠军(1995,1997,2001,2003)2个丰田杯(1998,2002) 1个欧洲超级杯(2002) 3个西班牙超级杯(1997,2001,2003)
西班牙国家队第一射手,44个进球;他是皇马历史上第四射手,现役中排第一;他是欧洲冠军杯第一射手,50个进球是历史性的记录。
他曾经说过:“我很清楚也不会忘记,我从哪里来,我的心属于皇马,但是从来不会向世界关闭我的大门。我不在乎世界是否认识我,我只想认识世界,因为只有在世界的舞台上,我才可以在足球场内有限地展示那面红黄组成的旗帜,我是皇马的球员,更是西班牙的儿子。”
谈到劳尔,卡佩罗口径和上任时没有区别:皇马队长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劳尔才刚刚29岁。和马尔蒂尼一样,他17岁就开始打甲级比赛,将来可以打到38岁。我坚信我们可以找回最好状态的劳尔,这对皇马无比重要。”近来有消息说贝克汉姆可能被排除在主力阵容之外,卡佩罗对此予以否认,“只要贝克汉姆没伤,他就是球队的关键一员。”
西班牙国家队队长的经纪人卡瓦吉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劳尔和皇马还有四年的合同,我从来没有被俱乐部的高层叫去谈话说球队有意出售劳尔的意思,所以我想那一切都是很可笑的猜测而已,相反,我认为像劳尔这样的旗帜性球员很难说转会就转会,他在伯纳乌的威望是无人可及的。”
所以说皇马不可缺少劳尔,劳尔也不可离开皇马,他真正的实力不只这些,是很强大的。
求2000年欧洲杯决赛法国队阵容
2000年欧洲杯决赛法国队阵容:?
门将:巴特兹;
中后卫:德塞利、布兰科;
左后卫:利扎拉祖;
右后卫:图拉姆 ;
后腰:德尚、维埃拉;
前腰:齐达内;?
左边锋:德约卡夫;
右边锋 : 杜加里;?
中锋:亨利 ;
期间换上维尔托德、特雷泽盖、皮雷。
扩展资料:
2000年欧洲杯——齐达内的光芒:
2000年的欧洲杯,亨利和特雷泽盖都踢出了自己的实力,但法国队的核心还是齐达内。齐达内在这届欧锦赛上大放光芒,在对西班牙的1/4决赛中打进一记任意球,并在117分钟时点球得手,为法国队打进晋级半决赛的金球。
“我很肯定,他脑袋上的某个地方一定印着‘天堂制造’”,欧足联的技术总监罗克斯伯勒说,“他一定是神派来的。”。
百度百科-2000年荷兰比利时欧洲杯
百度百科-法国国家男子足球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