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篮球主帅训话大全-波兰篮球主帅训话
由于周琦的失误,男篮世界杯中国队3分惜败波兰,李楠还会再让他出战吗?
就在昨天九月二号,篮球世界杯中国队和波兰队进行了比赛,可是最后由于周琦的连续失误,把本来可以赢得比赛丢掉了。那么周琦下一场李楠主帅还会让他上场吗?我们懂篮球规则的可以知道,国际篮球和nba规则是不一样的,在国际比赛中是没有防守三秒这个说法的,那么一个身材高大的中锋是特别好用的,你可以一个人支撑起一套防守体系,一些善于突破的人就无法获得进攻机会,这就是为什么詹姆斯这么厉害的一个突破型球员,在国际赛场上却鲜有斩获。
第二,周琦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中国球员,不夸张的说他就是中国篮球的未来,在这样一个大型的舞台上,我们需要他去磨练自己,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篮球实力还是比较薄弱的,那么这个机会我们需要本土最优秀的球员去抓住机会,有不足我们就要面对并锻炼自己,就这一个原因我们下一场比赛也需要周琦上场,他需要一个成长的环境,这个机会我想李楠主帅是会给的。
第三就是周琦的能力也是值得我们去相信他会有所表现,这一场我们不能就盖棺定论,毕竟他也是进入过nba的实力中锋,无论是灵活的脚步、还是出众的身体、亦或者精准的三分射术,都是大家看在眼里的。他在中国男篮的位置也是无法替代的,所以说他可以为男篮注入能量。
综合来说下一场李楠主帅肯定会让周琦上,他是胜利的一块重要拼图。
从世界杯中国队与波兰的比赛来看,李楠会被“下课”吗?
李楠前中国男子篮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绰号“小李飞刀” ?“微波炉”,现为中国男篮主教练。李楠CBA生涯全部效力于八一男篮,他是八一男篮多次夺冠的功臣之一,先后帮助球队获得八次总冠军,他在CBA联赛中的三分球总数达到1000个,成为CBA历史第一人。曾帮助中国男篮三进奥运会八强,四次获得亚锦赛冠军,两次获得亚运会冠军。
? 2018年9月1日,李楠执教的中国男篮红队获得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篮冠军。截止到2019年9月结束。李楠执教的中国男篮红队共出战27场,李楠带队拿下19胜8负,胜率70.4%,场均净胜对手9.1分;2018年红队征战亚运会,以全胜战绩夺得冠军;
舆论这个东西,变化无常,阴晴不定。往大了说,即便是现在备受好评的红蓝两队政策,其风评在设计之初也是两极分化。当一切尘埃落定,对于它的评价才归于统一。
?在汹涌的舆论大潮的冲击下,经常有些东西难以幸免。比如,主帅可以像宫鲁鸣那样稳坐钓鱼台,但背负政治任务的领导不一定能顶住压力,换帅、调人便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如果真为中国篮球好,倒不妨让战绩再飞一会儿,不要过早下结论,不要让有功之臣白发又寒心。篮球是集体项目,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所以教练要坚持自己的理念,不可能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要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舆论,可以参考,但是不能被它左右。
中国男篮主教练李楠为何不信任可兰白克?
说到这个问题,真有些替可兰白克感到不公,CBA季后赛中可兰白克凭借出色的表现入选中国男篮大名单,而且在中国男篮热身赛中也有过出色的表现。可是来到NBA夏季联赛,4场比赛可兰白克的出场时间不足1分钟,既然说是考核球员,就应该给所以球员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特别是在第4场中国男篮和雄鹿的比赛中,中国男篮后卫线被人家突成筛子,此时为什么不拿上防守大闸可兰白克呢?无论效果如何,至少教练也应该给球员一个有说服力的机会。
和可兰白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周鹏,4场夏季联赛,周鹏出战2场,第一场周鹏出战17分钟,拿下3分3篮板,外线三分3投0中。第四场对阵雄鹿,周鹏出场19分钟,得到7分1篮板,外线三分5投1中,正负值全队最低。周鹏的表现只能用糟糕来形容,进攻端手感冰凉,防守端也没有体现出防守型锋线的属性来。但是还是得到了主教练李楠的充分信任。
虽然周鹏热身赛表现不尽如人意,可是周鹏在国家队的锋线地位还是很难被撼动的。特别是参照以往周鹏在国家队的表现,周鹏入选最后12人名单可能性还是很大。其实目前的中国男篮阵容说是考核球员,其实有些球员就已经是内定的。以周鹏的资历来说,李楠是没有弃用的勇气的。相比之下可兰白克一直是国家队的边缘球员,在影响力和地位上都赶不上周鹏,这些李楠一定会认真衡量的,所以导致了可兰白克不受重视。
男篮主帅李楠近况如何?
在大球运动上,中国的女运动员们总是能表现出永不放弃的精神,发挥出较好的实力,反观男生们就有点尴尬了,三个大球运动没有一个能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不过其实中国的男篮一直都是有进步的,男篮也出现了很多登上了NBA赛场的运动员,更加喜人的则是中国男篮出现了很多有潜力的新人,比如说被公认的内线好苗子刘泽文,还有就是男篮主帅李楠的儿子瞳。
相信关注篮球的小伙伴肯定都或多或少地听闻过李楠这个名字的,李楠曾经也是一名实力强悍的篮球运动员。在他的职业运动生涯中是效力于八一队的,或许是军人风格的影响,李楠在篮球赛场上总是顽强的,面对艰难的篮球战场,他也不会有丝毫退缩,置之地而后生是他极为擅长的。
强劲的篮球实力让李楠在国内外的赛场上都收获了很多的美誉和粉丝,他为八一队奋力夺得了多个冠军,而他不仅是八一队的功臣,在整个CBA赛场上李楠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在自己的CBA生涯中,李楠的三分球总数高达1000个,这个成就也是CBA历史上的第一次。值得一提的是李楠还是中国男篮国家队的一员,值得钦佩的是,在国际赛场上的李楠还是将自己的风格打了出来,为中国队取得了很多关键的分数。
强势的李楠将中国男儿的健朗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所以说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球迷敬爱着李楠的。而在李楠退役后,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篮球生涯,秉承着少年强则国强的信念,李楠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在校园推广篮球。李楠迎来了自己国家队的执教生涯,他顺利成为了男篮的主帅。
值得一提的是李楠并没有经历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他的儿子瞳很好地遗传了自己的篮球天赋。才16岁的瞳身高已经2米19了,身高一米九几的李楠站在他身边也显得矮小,而身体素质极佳的瞳还有着不可忽视的篮球实力,他和自己父亲斗牛的视频火遍了网络。
在这个视频中,瞳面对身经百战的父亲丝毫不显劣势,他对于篮球早已得心应手,在这场实战的最后他还打赢了自己的父亲。这个视频让很多球迷都欢呼雀跃,相信假以时日,瞳定能成为中国篮球的骄傲!
NBA中张伯伦的介绍
内维尔·张伯伦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年3月8日—1940年11月9日),英国政治家,1937年到1940年任英国首相。他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对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而倍受谴责。
早期生平
张伯伦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政治世家,他父亲约瑟夫曾担任伯明翰市长、内阁殖民大臣,他的异母长兄奥斯汀曾担任英国邮政总长、财政大臣、印度事务大臣、掌玺大臣、保守党领袖、外交大臣等。
张伯伦父亲的前妻只生下奥斯汀后即去世,张伯伦亲生母亲在他6岁时也去世,所以张伯伦从小非常内向,不愿意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后来他开始对植物学和鸟类感兴趣,他也热爱音乐和文学,以后在关键时刻经常引用莎士比亚的名句,晚年也喜好钓鱼。
大学他就读于伯明翰大学的前身玛松科学学院,他是英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位不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毕业的首相之一。(另一位是1846年至1852年担任首相的,爱丁堡大学毕业的约翰·罗素爵士)。
张伯伦学习的是冶金学,但毕业后到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1890年他们家财政状况不景气,他和兄长奥斯汀到南美安德罗斯岛经营菠萝麻种植园,但没有成功,1896年种植园倒闭,他回到英国。
回国后他的事业到很顺利,他先后在伯明翰几家工厂担任经理,经营金属制造业,逐渐有了名气,成为一位成功的经理。
开始从政
1911年,他被选为伯明翰市议会议员,并担任市政计划委员会主席,同年他结婚。1915年他成为伯明翰市长,在他的努力下,促使成立了伯明翰交响乐团和市银行,1916年他被再次选举为市长。
1916年12月,新首相劳合·乔治邀请张伯伦去伦敦担任新政府的国民兵役总监,为军工企业招募劳力,但他的成绩不佳,劳合乔治非常不满意。1917年,张伯伦辞职,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他们俩人始终互相排斥。
张伯伦决定参加议会竞选,1918年被选为下议员,当时他49岁,虽然当时他的兄长已经是保守党领袖,但他拒绝参加劳合·乔治的政府,只是作为一名议员。
1922年,博纳·劳担任新首相,任命张伯伦担任邮政总长。
1923年,他被任命为卫生大臣。4个月后,鲍德温担任首相,他任命张伯伦为财政大臣。
1924年,保守党赢得大选,在新政府中,张伯伦又担任卫生大臣,在任期间,他成功的促使通过了21项法律。
1930年张伯伦担任了一年保守党领袖,但很快鲍德温卷土重来,占据保守党领袖位置达7年,丘吉尔辞职后,张伯伦成为鲍德温的当然继承人。
1931年,首相麦克唐纳解散工党政府,重新改组组成各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张伯伦又被任命为卫生大臣。
同年很快进行了议会选举,议会选举后张伯伦第二次担任财政大臣。
张伯伦一直担任财政大臣到1937年,1935年鲍德温担任首相后,张伯伦仍然留任,他在任期间是内阁中最活跃的大臣,1934年,他就可以宣布战后“经济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伟大的新希望”正在开始。但因为从1935年英国重新开始加强战备,财政状况的增长又变缓。
现在张伯伦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压力,温斯顿·丘吉尔批评他不重视加强国防开支,而工党则称他为战争贩子。张伯伦采取了一种被称为“合理化”的政策,在当时经济萧条的情况下,由政府购买陈旧的工厂和矿山,令其倒闭,使得新工厂有条件成立。由于这项政策,到了1938年,英国已经具有用世界上最新技术装备的工厂,有生产最新式武器的能力。
首相任期
1936年爱德华八世因为非要和美国寡妇结婚而被迫退位,乔治六世继位,鲍德温决定退休,由张伯伦接替,1937年5月28日张伯伦正式成为英国首相。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张伯伦并不是一位纯粹的保守党人,他一直不喜欢用“保守主义”着个词,而经常宣称自己是“联合主义”。他是一位一神教信仰者,甚至不信仰主张三位一体的英国国教圣公会,他是第一位正式承认不信仰国教的英国首相。
张伯伦虽然领导一个各党派的联合政府,但在内阁组成中他从不考虑各党的平衡,而是依照自己的观点任用大臣,只任用和自己观点相同的人,甚至直接任用没有党派政治经验的人。
对内政策
张伯伦在国内政策中主张改革,1937年通过《工厂法》,规定最长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环境标准,改善工作条件;1938年通过《住房法》,为改善棚户区和住房拥挤区域提供补助,控制经济住房房租;1937年通过《体育训练法》,鼓励体育训练和健康饮食,为人民提供义务体检;1938年通过《煤炭法》允许不同工业联合;1938年通过《带薪假日法》,为一千一百万工人提供了带薪休假。
当时由于大量国外廉价食品进口,英国国内许多土地荒芜,农民协会要求对进口食品采取保护性关税,张伯伦拒绝,引起许多农民不满。
张伯伦还建议成立奶制品垄断区,让奶制品企业控制价格,政府逐渐取消对牛奶、黄油、奶酪的补贴,但没有被通过。他的政府还曾经主张更为激进的改革,包括废除鞭刑;改革审判体系;将义务教育体系延长到15岁;建立医疗保险和家庭补贴等,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政府变更而没有成功。
对外政策
张伯伦在位时,爱尔兰希望独立,制订了一部新宪法,只承认英王为最高元首,其他完全独立。英国政府承认这种改变,只是公开宣称爱尔兰英联邦成员的地位没有改变。张伯伦考虑到当时欧洲的局势,希望一旦发生战争,爱尔兰不会加入到和英国敌对的一方,因此作出许多让步。爱尔兰希望在北爱尔兰问题上,英国保持中立,但北爱尔兰选举出自己的议会,强烈反对加入爱尔兰,因此爱尔兰没有能够统一。但是爱尔兰和英国在二战中还是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张伯伦和爱尔兰第一任总统德瓦勒拉保持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在当时英爱达成的协议中,爱尔兰收回了英国控制的三个港口,但赔付英国一千万英镑。这个协议招致了英国国内的一些反对,尤其是来自丘吉尔,但保守党多数没有支持丘吉尔,后来的评论认为这个协议为在战时爱尔兰支持英国铺平了道路。
张伯伦政府最受争议的政策是1939年发布的关于巴勒斯坦殖民地的白皮书,由于英国政府1917年的政策,允许犹太人以购买巴勒斯坦土地方式回归,但白皮书宣称已经有450,000犹太人定居到巴勒斯坦,今后要控制这种趋势,以限制购买土地的方式控制今后五年内只允许 75,000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这个白皮书引起轩然大波,许多议员甚至内阁成员反对这项政策。战争发生后这项政策没有能够通过执行。
绥靖政策
张伯伦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极端希望以任何代价在欧洲维持和平,认为可以通过谈判避免战争。张伯伦是受传统欧洲政治体系教育的人,他的政治对手都承认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的思路与时代不合,因此他不顾自己内部的反对,尤其来自丘吉尔的反对,力图和达成和平,他自己称之为执行一个“绥靖政策”。
第一次危机是纳粹德国暗杀奥地利总统,吞并奥地利,张伯伦政府认为这是一件无法挽回的事件,为此保持沉默。第二次当德国进攻捷克苏台德区,宣称保护当地的德裔居民。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一起在慕尼黑和签署协定,允许德国对苏台德区的占领,几乎答应了的一切要求,只是要求不再发动新的战争。回国后,在机场张伯伦就挥舞着协定宣称“这是历史上第二次英国首相从德国带回保持尊严的和平,我相信这就是我们一个时代的和平。”
1939年3月,的军队入侵整个捷克,张伯伦感到被欺骗,断然放弃绥靖政策。宣称如果纳粹进攻波兰,英国将给予武装支援。
对于无视纳粹德国的崛起,从鲍德温政府应该承担许多责任,但历史上张伯伦是最受谴责的,实际上当时他的和平观念受到许多人的拥护。他倍受谴责主要也因为他个人的顽固、不接受不同意见的特性,他解除所有不同意他对外政策的内阁成员职务。他认为自己作为英国领导的责任就是维持欧洲的和平,他觉得最好的方法是用善意对待德国,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一厢情愿地以为作为领导的人必然会讲道理,所以也应该是一位讲道理的人。不过没有人能指出,如果英国当时不实行绥靖政策,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当时法国不愿意发动战争,苏联和德国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意大利加入了轴心国,美国保持其中立主义,英国在欧洲主要列强中当时实际上没有同盟者。
张伯伦在战争爆发前有一个绰号:“我爱柏林先生”,他的宣战被称为“电话战争”,因为一直维持到进攻荷兰时英国才真正进入战争。但在此期间他下令加速英国重整军备计划,健全了雷达防御系统和空军的更新,这一切对于后来的英国保卫战还是起了关键性作用。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但张伯伦政府并没有立即宣战,因为法国只有防御没有进攻的意图,张伯伦只是宣称如果德国在两天内撤出波兰,英国将协助他们举行谈判,他受到议会的极大压力,保守党议员领袖警告他如果再不宣战,政府将会垮台,在取得法国同意和英国步调一致的允诺后,直到9月3日,英国才正式宣战。
宣战后张伯伦重新改组政府,邀请丘吉尔入阁担任海军大臣。
战争开始的头八个月被称为“电话战争”,因为没有任何交战行动,这期间主要冲突发生在海上,丘吉尔的作用开始显露出。苏联入侵波兰和芬兰,引起要求对苏联宣战的呼声,但张伯伦认为只有对德国的战争结束才有可能,所以英国始终没有对苏联作出任何表示。
1940年4月,德国入侵挪威,联军前往帮助挪威,但失败了,不得不撤回。
5月7日挪威陷落,一位议员在议会发言引用了克伦威尔解散议会时的宣言:“你们在这里坐的时间太长了,没有干出任何好事,走吧,让我们以上帝的名义告诉你们,滚!”
第二天投票时有40位原来支持政府的议员投了反对票,虽然政府最终赢得了信任投票,但是张伯伦很清楚自己也该下台了,他希望自己下台后能组成一个保守党政府,但议会强烈要求仍然组成联合政府。当时有两个可能的人选:丘吉尔和哈利法克斯伯爵,但哈利法克斯伯爵认为自己作为上院议员领导政府不合适。张伯伦想要求工党组成联合政府,询问工党是否同意,问题是:工党是否同意参加由他自己领导的政府?如果不同意,是否同意参加由其他人领导的政府?工党领导答应第二天给予答复。
第二天,德国入侵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工党答复说同意参加联合政府,但不同意由张伯伦领导。1940年5月10日,张伯伦向国王递交辞呈,正式推荐丘吉尔继任。
晚年
张伯伦辞去首相职务后,仍然是保守党领袖。虽然工党和自由党怂恿丘吉尔从政府中开除张伯伦,但他为了团结张伯伦的支持者,仍然想任命张伯伦为财政大臣,但受到工党和自由党的反对,最后任命他为枢密院院长。
张伯伦继续忠实地执行自己的工作,并为政府提供许多有益的咨询。1940年,德国提出和英国议和的条件,几乎引起政府的分裂,丘吉尔成功地说服张伯伦和他站在一起,反对议和。
张伯伦仍然受到保守党议员的拥护,丘吉尔只受到工党和自由党议员的拥护,张伯伦怕这种现象会削弱政府,在各种场合鼓励保守党议员支持丘吉尔。
但媒体一直不希望张伯伦继续在政府任职,攻击张伯伦,张伯伦希望丘吉尔能压制媒体的攻击,他一直认为丘吉尔只是一个战时临时政府,希望战后他可以重新回来掌权。但7月份,他患上胃癌,作了手术。9月份,他的健康状况不允许继续工作,9月30日他辞去政府和保守党领袖职务,回汉普郡养病,但经过国王和丘吉尔的特批,国家各种文件仍然送他阅批,使他能了解国家的局势。11月9日,他在汉普郡去世,享年71岁。
1941年4月15日张伯伦的房产以84,013英镑的价格买掉。
影响
张伯伦是英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政治家,大量文献叙述了他的欧洲政策,他成为二战时期的重要人物。
大量著作批评他的慕尼黑协定是鼓励纳粹,说他是一个“罪人”,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认为只有自己是保守党的主战派,张伯伦违背了保守党的一贯政策。
但是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他的政策是合理的,张伯伦的政策是保守党政策的合理延续。
张伯伦的失败的外交政策掩盖了他的成功的国内政策,社会历史学家认为他的政策使英国逐渐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