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的比赛项目有哪些

十三届亚运会空手道比赛-2022年亚运会空手道比赛

杭州亚运会的比赛项目有哪些如下:

1、竞技性比赛-24项:电子竞技、霹雳舞、田径、铁人三项、马术、现代五项、公路自行车、场地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小轮车、射箭、举重、蹦床、艺术体操、竞技体操、象棋、国际象棋、桥牌、围棋、射击、滑板、轮滑、武术、攀岩。

2、球类比赛-18项:足球、五人制篮球、三人制篮球、排球、沙滩排球、手球、羽毛球、乒乓球、垒球、曲棍球、高尔夫球、网球、软式网球、壁球、藤球、板球、棒球、七人制橄榄球。

3、对抗性比赛-9项:拳击、跆拳道、摔跤、柔道、柔术、克柔术、击剑、卡巴迪、空手道。

4、水上比赛-10项:水球、龙舟、皮划艇激流回旋、赛艇、帆船、跳水、花样游泳、皮划艇静水、马拉松游泳、游泳。

一、亚运会对杭州举办的意义

提高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促进杭州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杭州亚运会是第19届亚洲亚运会,是大型综合性的运动会,参加亚运会的选手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因此杭州亚运会的举办提高了杭州的国际知名度。杭州亚运会举办之时,正好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辉煌成就和开放包容的好时机。

杭州亚运会的召开,促进了中国和各国之间的感情,也促进了中国和各国之间的产业合作,在交流和合作中寻找更好的发展方向。亚运会使中国与世界强国更加的接近,将加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进程。

二、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想

1、体育亚运

各领域筹备工作到位,所有场馆建成并正常运行,各项体育赛事圆满完成,各国运动员比出成绩、比出水平,多元文化相互交流、光彩夺目。

2、城市亚运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以亚运筹办为契机,最大程度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市民健康素养和文明程度。

3、品牌亚运

亚运筹办过程中树品牌、创遗产,赛前赛时赛后持续释放亚运红利,亚运印记成为城市的品牌,持久推动城市的进步。

亚运会的比赛项目

亚运会比赛项目由亚奥理事会认可。已认可的35项亚运会项目有:田径、游泳(含跳水和水球)、体操、举重、射击、射箭、自行车、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手球、曲棍球、保龄球、高尔夫球、藤球、垒球、拳击、击剑、帆船、赛艇、马术、柔道、跆拳道、摔跤、皮划艇、卡巴迪、武术、棒球、壁球、现代五项、软式网球和健美。亚运会主办国家和地区可在以上项目中选择比赛项目,但必须设田径和游泳。每届亚运会比赛项目不得少于11项,田径和游泳以外的项目由亚运会东道主选择,但所设各项目至少须有4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参赛。每届亚运会还须举行艺术展览(含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亚运会已成为亚洲人民和运动员推动亚洲体育事业发展、增强团结、友谊和了解,维护亚洲地区和平的重要内容。

[广州亚运会空手道决赛的技战术分析] 亚运会空手道赛程

摘 要:空手道不仅可以锻炼人的机体,还可以让人拥有内在控制的意志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世界推崇的全民健身体育项目,也是我国新兴的体育项目之一。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空手道项目中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将空手道运动推向大众,更会促进空手道运动在国内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空手道比赛项目中冠军运动员冯兰兰的技术和战术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整理出空手道比赛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总结制胜规律,为今后运动员参赛与教练员训练提供借鉴指导。

 关键词:广州亚运会 空手道比赛 技术和战术 分析

 空手道是不使用任何武器,巧妙应用拳、脚探究胜负的原理,进而达到超越胜败的境地,是磨炼精神、体魄、技术,探究真、善、美的动态禅道。通过不懈的空手道修炼,以及严格艰辛的竞技,能掌握牢固实用的护身技术,养成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精神状态,这就是空手道。它主要以拳法、腿法和摔法三种技术为核心,通过型、组手等运动形式,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完善人格的体育运动。

 空手道亦称空手,是发源于日本,由古代琉球武术“手”,融合了传入的中国武术后,被称为“唐手”;受日本武术影响,成为“空手道”。正统空手道主要有松涛馆流、和道流、刚柔流、系东流四大流派。1994年日本广岛亚运会上,空手道首次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空手道运动被戏称为“君子之间的比赛”。比赛要求是点到为止的“止寸”打法。这就要求选手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极限的冲击力,朝目标位置爆发。在空手道中,练习者首先要战胜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

 一般到道场习武的人,最初的目的都是以自卫防身及善于搏斗为目标,而组手的练习则是达成此项目标最实际的方法;组手就是攻守双方事先约定一组攻守的程序,由基本动作的技法组成。组手(实战,搭档练习)是形对真实对手的实际应用。组手中的技术和基本技术稍有不同。

 国际空手道竞赛分为竞技和套路两类。空手道项目的比赛时间为成年男子每回合3分钟,女性、青少年和幼儿组选手比赛时间为每回合2分钟。得分为3分、2分和1分。3分的判定标准:上段踢技;将对方摔倒或扫倒,紧跟着一个有效的技术攻击。2分的判定标准:中段踢技;击中对方的背部;混合性的技术攻击,每一单一的攻击都合乎得分标准。1分的判定标准:中段或上段直击;背拳等所谓的uchi击。攻击部位:头部、脸部、颈部、腹部、胸部、背部、胸侧面。在个人赛中,如果双方平手,可加上1分钟的延长赛。延长赛是比赛的延长,因此所有的处罚、警告都得连带进入延长赛中,先得分者为胜,如果双方仍未得分,则以判定决定胜负。在团体赛中,没有延长赛,只有平手的判定。

 一、空手道在中国的发展

 空手道是日本的一个武技项目,虽然源于中国,但我国空手道运动还处于萌芽阶段,最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才有人涉足空手道运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空手道从民间渠道传播到了中国许多省份,同时也出版了一些空手道的译作。由于空手道运动传到我国的时间不长,所以各地空手道运动发展的情况不同。现在中国各地民间开展的空手道运动主要是分布在沿海各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南京、广州、佛山、青岛等地。2006年,多哈运动会之后,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在中国开展空手道项目,并将其纳入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的行政管理范畴。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中国空手道协会筹备委员会于2006年5月29日正式成立,这标志着空手道在中国的推广与普及由此步入了正轨。2010年广州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亚运会,而空手道既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项目,又作为亚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使空手道运动越来越受关注。

 空手道组手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经过长期的发展, 范围广,竞技水平高,而中国的空手道组手运动自2006年多哈亚运会后才刚刚起步,现仍处于萌芽时期,为了使我国空手道项目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能够在短时间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此,本文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空手道68公斤级项目冠军冯兰兰的比赛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出空手道组手比赛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总结制胜规律,供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对空手道项目组手赛的认识,对提高针对性训练和比赛技战术水平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空手道68公斤级项目冠军——冯兰兰在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从广州大学图书馆以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内检索、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多篇,为论文的撰写提供资料素材。

 (2)录像观察法

 反复分段、节观看第16届广州亚运会空手道比赛中冯兰兰夺冠的预赛、八进四、决赛与半决赛的录像,统计其技战术运用情况。

 (3)数理统计方法

 运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对空手道的各种技术分析

 (1)对空手道各种拳法技术分析

 空手道的拳法可以分为前拳上段、前拳中段及后拳上段、后拳中段等技术,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所有的拳法应用中,各种拳法技术使用的情况也不相同,冯兰兰对于前拳上段的使用频率最高,前拳上段的得分率是最高的。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前拳和后拳的上段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拳法上段的得分比拳法中段的得分较高,这说明拳法上段的攻击有效性也较高。从表中可以看出拳法中段的使用频率远远小于拳法上段,拳法技术上段的攻击性比中段的攻击性更高。

 (2)对空手道腿法技术分析

 腿法是空手道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腿法技术一般可以分为前腿上段回旋踢、前腿中段回旋踢和后腿上段回旋踢、后腿中段回旋踢四种腿法技术。冯兰兰在两场比赛中后腿中段回旋踢是这四种腿法技术中偏重使用的,在腿法中上段回旋踢的得分成功率很低,并且不常运用。

 (3)对空手道摔法技术分析

 摔法是指在格斗中用于破坏对方重心,并将其摔倒在地的技法,空手道中的摔法有传统空手道的扫腿,但扫腿这种摔法的使用情况比较少,它需要的反应时间比较长,不利于进攻,并且它的成功率比较低,比较适合在毫无防备的时候运用,它的得分成功率比较低。另外一种是绊摔,即抓住或握住对方,以身体为轴心转动的摔法,但翻转对方的支轴点不要求高于臀部。在这两场比赛中,冯兰兰共使用了10次摔法,只有三次成功将对手摔倒,并且只有一次得分。使用摔法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对手的强壮程度、对手的身高体重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如冯兰兰在这两场比赛中,决赛中冯兰兰的对手是日本本间绘美子,本间绘美子的体形与身高与冯兰兰相似,甚至比冯兰兰弱小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摔法的成功率与得分成功率都较高,这场比赛共用5次摔法技术,其中2次将对手摔倒在地,并且一次成功得分。在半决赛冯兰兰对中华台北的刘亚力时,摔法技术并不实用,刘亚力不管身高、臂展、腿长等都要比冯兰兰高一些,强壮一些,刘亚力的重心比较稳,冯兰兰在半决赛中使用了5次摔法技术,只有一次成功将刘亚力摔倒,但是没有得分。虽然摔法技术在比赛中使用的次数比较少,成功率也相对偏低,但是摔法技术同样也是空手道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应给予一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