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义参加奥运会-个人名义参加奥运会是什么意思
奥运会可以以个人名义参加吗?
特殊情况下可以
在南苏丹出生的28岁马拉松运动员古尔·马里奥将以个人名义参加奥运会。由于2011年刚刚宣布独立的南苏丹共和国尚未获得国际奥委会认证,因此马里奥将跟随奥运会会旗参加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同时他也将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在自己国家尚未得到奥委会认证的情况下单独参赛的运动员。同时国际奥委会也允许了荷属安德烈斯群岛的三位运动员以个人名义并跟随奥运会会旗入场参加奥运会。现年28岁的马里奥是在自己16岁那年,以难民身份移居美国,但并未加入美国国籍,因此即使成绩合格,也无法代表美国参赛。
奥运会都是以国家身份参与吗?为什么?
不是,奥运会也可以以个人名义来参加。有些运动员在苦练多年之后却突然失去了能用来参奥的国籍身份。为解决运动员参赛身份问题,国际奥委会在20世纪90年代发明出「独立参赛者」这一机制,单独成立了一支不用挂靠任何国籍即可参赛的队伍。
过去的100年来,现代国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无数局部冲突,国际社会充满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纷争,国际组织以中间调停人的姿态,在协调各方利益冲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国际奥委会(IOC,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成立之初,旨在通过体育赛事缓和国际冲突,但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国家分裂解体或者独立后,运动员原国籍失效、继而无法以合法身份参赛的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是国家还在,并未灭国,但受到国际制裁,导致运动员无法以国家队员身份参与某届比赛。这种情况下,国家或者遭到多国联合抵制,或者因政府干预体育、侵害到奥运比赛的纯洁性和独立性,国家奥委会被剥夺资格。
被禁止参加奥运会国家的原因:
一国突然不被允许参奥,究其原因,是国际奥委会(IOC)暂时撤销或不再承认该国国家奥委会(NOC)的资格。
而国际奥委会之所以能够定夺各国奥委会资质,是因为它在举办奥林匹克赛事上有高于各民族国家的权力。
早期国际奥委会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世界各国出于对「奥林匹克休战(Olympic Turce)」这一希腊传统的认同,因而自愿参与建立国际委员会,通过体育赛事减缓区域性冲突、增进国际交流。
该传统可追溯至公元前776年——古希腊各国在体育盛会前签署休战协议,以保证主办国伊利斯(ēlis),以及各国运动员和观看者免受战火纷飞的威胁。
这一理念发展至今,其内核依旧没有改变:为冲突双方带来对话与和解的窗口,为处于战火中的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支持。
联合国每两年通过一次奥林匹克休战协议,并随时对违反这一协议的成员国实行国际制裁,随后国际奥委会便会响应联合国,撤销该国国家奥委会的资质。
奥运会允许个人参赛么
法律分析:可以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前,俄罗斯田径运动出现大面积使用禁药的情况,因而禁止俄罗斯田径运动员参加里约奥运会,但俄罗斯跳远名将达里娅·克里什娜被允许以个人名义参加里约奥运会。在伦敦奥运会上,也有四名选手以个人名义参加奥运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第三条 国家坚持体育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体育事业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国家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兴办和支持体育事业。
第四条 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体育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管理体育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D 授权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体育工作。
第五条 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予特别保障,增进青年、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第十条 国家提倡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增进身心健康。
社会体育活动应当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遵循因地制宜和科学文明的原则。
第十一条 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体育锻炼标准,进l行体质监测。
国家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活动进行指导。
第二十六条 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的运动员和运动队,应当按照公平、择优的原则选拔和组建。具体办法由体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七条 培养运动员必须实行严格、科学、文明的训练和管理;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道德和纪律教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