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视频-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专访
当奥运会志愿者有什么好处?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人们越发真实地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奥运气氛。目前,围绕北京奥运会展开的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颇为重要的志愿者招募培训计划也在运筹帷幄之中,最核心的赛会志愿者明年8月就要开始招募了。准备报名当志愿者的人,是否已真正理解奥运志愿者工作意味着什么?
无私奉献
志愿精神第一要义
一届出色的奥运会,必定有着令人称道的奥运志愿者服务。在志愿者的定义中,“自愿”及“志愿服务”的字眼,表明了志愿精神的第一要义是“无私奉献”。
当然,不能否认有些人对志愿者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有些志愿者抱着个人目的。例如,有人想看比赛,有人想接近体育明星,有人想见大场面,有人想多些经历、广交朋友。奥组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认可和尊重志愿者目的的多样性,但是一切目的的实现都必须建立在“奉献和服务”的前提上。奥运志愿工作只有一个纯粹的目的,那就是为奥运会服务。
奥运志愿者的服务岗位涉及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餐饮服务等30多个领域。能接触比赛的只是那些分布在竞赛场馆内,并且是为运动员或者观众服务的极少数人。更多奥运志愿者不但看不上比赛,甚至连电视直播也看不到,恐怕连比赛气氛都感受不到。
不同岗位之间,差别也很大,工作并非想象中那样体面、有趣。头顶烈日收门票、协助疏导交通、引导进场是家常便饭;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在场馆开门前到达,在媒体发布会结束后离开更是日常工作。
实际上,志愿者从事的工作被称为“神圣的工作”,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也不能得到什么好处,大多数人的工作是默默无闻的。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志愿者必须作好思想准备,无论什么岗位都是在为奥运会服务,无论工作多么细微、不足道,奥运会正常运转都离不开他们。志愿者工作的价值就在于不计得失、无私奉献和甘于平凡。
职业精神
志愿者须时刻牢记
可以说,绝大多数志愿者岗位都是份“苦差事”,服务过程中恐怕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艰辛。然而既然报名做了志愿者就要忠于自己的岗位,忠于“志愿”二字。原本是为观众服务,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场上比赛;或者一有机会就离开自己的岗位,偷看比赛;围住明星索要签名,见到大场面就往前涌;想溜号就溜号,想退出就退出,这些不“职业”的行为,都是对“志愿者”这个神圣称呼的玷污。
做志愿者是需要有一点信念的,只要抱定了“无私奉献”的信念,时刻提醒自己志愿者的奉献和付出不能随心随性,而是要有职业精神。承诺了就要坚持到底,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乐此不疲
志愿工作苦中有乐
凡事有失必有得,千万别被那些细碎、辛苦的工作描述吓退,其实在志愿工作中收获的满足与荣誉,足以让每个志愿者乐此不疲。
怎么参加奥运志愿者啊
北京奥运会的赛会志愿者大概是7万人,残奥会志愿者需要3万人。两个加起来是10万人左右。
从2006年6月5日开始,我们向社会推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动计划,以此为标志,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正式启动,在未来三年里,我们计划把志愿者工作项目分成四个类别:分别是迎奥运志愿者服务项目、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工作项目、残疾人奥运会赛会志愿者项目和奥运会筹备期间的奥组委前期工作项目。所有的志愿者工作都囊括在这四个项目里。
问:要成为一名志愿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基本条件?
答: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基本的体育运动常识,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符合北京奥组委对于志愿者所申请岗位的资格要求和时间要求。其中,专业志愿者除满足以上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特定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术和专门技能。赛会志愿者也有一定的年龄限制,要求在2008年4月要满18周岁。
问:如果我具备了这些要求,是不是现在就可以报名了呢?
答:现在还不行。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从明年8月开始,一直延续到2008年4月。
问:到了开始招募的时候应该具体通过何种形式、向哪里报名呢?
答:具体负责招募工作的会由奥组委或是奥组委专门指定的机构来进行。主要采用定向招募与公开招募相结合、集体报名与个人报名相结合、网络申请与书面申请相结合的方式,按照有关程序分阶段、分人群进行招募。招募程序包括:申请人报名、材料审核、工作预分配及面试、初步确定岗位、发出录用通知、志愿者接受任务、背景核实等步骤。
问:如果我是海外华侨,可以成为一名志愿者吗?奥运会志愿者都由哪些人构成?具体名额比例会是怎么样的呢?
答:当然可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分为10大类别。一是大学生志愿者,北京奥组委将面向在京各高校(含民办高校)招募志愿者(含在京港澳台大学生);二是中学生志愿者,奥组委将面向北京部分职高、中专、普通中学招募志愿者;三是社会志愿者,奥组委将通过委托授权等形式,以互联网报名等多种方式直接接收个人报名申请,同时接收社区、社团、企事业单位等集体报名申请;四是各省市志愿者;五是京外赛区(天津、青岛等)志愿者;六是港澳台志愿者,奥组委委托当地有关机构,按照奥组委确定的资格条件在当地招募志愿者来京参与服务;七是海外华人华侨志愿者,奥组委将委托海外有关机构,面向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生,按照奥组委确定的资格条件进行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管理工作;最后是在京外国人志愿者、国际志愿者和专业志愿者,这些都会有相应的当地机构具体负责。
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人数大约在7万名到10万名之间,从比例上来说以在京大学生为主力,至于其他志愿者的名额比例问题目前尚在研究当中。
问:如果我成功申请了志愿者,需要哪些培训?培训需要交钱吗?
答: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的培训包括介绍奥林匹克知识、国情市情、传统文化和礼仪规范,志愿者的权利义务,应对紧急情况等方面的通用培训;根据服务岗位具体要求的专业培训以及介绍岗位的基本情况、工作任务、业务流程和工作场地的相关情况、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和志愿者团队管理等方面的岗位培训3类。
所有这些培训都将是完全免费的。
问:奥运会志愿者都有哪些岗位和工作?具体怎么分配?
答:志愿者将在奥运会期间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媒体记者、观众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赛会志愿者服务岗位主要涉及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观众指引、物品分发、沟通联络、竞赛组织支持、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支持、文化活动组织支持等领域。
北京奥组委将参照奥运会通行惯例和标准,结合北京实际设置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工作岗位。分配形式以奥组委统一调配和自愿申请相结合的方式。
问:志愿者将从北京奥组委得到什么待遇和奖励?
答:在赛会期间,志愿者凭证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并提供给他们专用服装、餐饮和其他必要的工作条件。对于来自外地和海外的志愿者,往返的交通费用和在北京的住宿费用都是需要自己来承担的。志愿者的激励表彰以精神鼓励为主,使志愿者获得有价值、令人愉快的工作经历。对做出突出贡献、表现优异的志愿者集体、个人以及志愿服务项目给予特别奖励。奥运会结束后,开展志愿者评比表彰及纪念活动。
同时,北京市人大正在积极推动志愿者立法,以充分保障志愿者的权益。
问:如果我错过了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还有其他方法为奥运会服务吗?
答:当然可以。整个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体系包括4个方面:“迎奥运志愿服务”、“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北京残奥会志愿服务”和“奥组委前期志愿服务”,目前正在进行的就有“迎奥运”和“奥组委前期”两个项目。也就是说,现在就可以通过参加选拔和招募的形式参加到奥运会的志愿服务中来。特别是奥组委前期志愿者对专业技能要求更高一些。
由于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许多具体操作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决定,因此这个《计划》中的内容还有可能更加完善和丰富,我们也将会在第一时间将志愿者的有关信息传递给读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