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个中世纪的立陶宛的简史?

立陶宛vs波兰直播-立陶宛对波兰篮球赛

(1)1386年前的立陶宛:

在目前立陶宛的领土范围内,公元前7-2世纪时就定居了波罗的海的众多部落。不过,过了很多个世纪,直到公元1009年立陶宛的名称才出现在史料记载中《Quedlinburg年鉴》。

公元1236-1263年间,Mindaugas公爵(即Mindowe公爵)联合了立陶宛的异教领地组成立陶宛国,以便抵御条顿骑士团的东侵扩张。1253年,由于政治原因Mindaugas公爵信奉了基督教,接受了罗马教皇的加冕。这样,他成为了立陶宛历史上第一位也是仅有的一位国王。

从1316到1341年,Gediminas大公(即Gedimin大公)统治这个国家,开始了立陶宛向东方斯拉夫人领地的扩张。他建立了立陶宛现在的首都Vilnius城,开始了Gediminaiciai王朝,成为欧洲帝王家的一员。

作者:诺米西玛 2007-9-6 09:47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立陶宛的历史变迁

(2)1386-1569年间的立陶宛与波兰:

1382年波兰-匈牙利国王Louis去世,嗣下两个女儿。小女儿Jadwiga当时才10岁,后来她在与Wilhelm von Habsburg离婚之后,波兰贵族使之与立陶宛的Jogaila公爵成婚,Jogaila公爵的波兰名字就是有名的Jagiello公爵。这场婚姻有两个条件:即当时还是异教徒的立陶宛人要皈依天主教;二是立陶宛把它的领土Podolia让给波兰。Jagiello答应了这两个条件,1386年举行婚礼,这就是波兰历史上的Jagiellonian王朝的开始。Jagiello国王一直统治波兰到1434年。1392-1430年期间立陶宛由Vytautas大公爵统治。

1388年成立Vilnius主教管区,1417年成立了另一个Samogitia主教管区。

这个大公国虽然与波兰接壤,但是仍然为两个政治实体。大公国北部包括立陶宛(现在信天主教了)腹地,一直延伸到信东正教的Ruthenian人居住区域(白俄罗斯、乌克兰)。1415年Novohrodek宗教会议上大公国的东正教会宣布独立。这个大公国东正教会的首领就是座落在Novohrodek城的基辅大主教教区。

立陶宛贵族选举了他们的公爵。虽然大部分时期波兰国王就是立陶宛大公一个人,但是立陶宛保持着独立的政治机构,政府、议会、军队。

1569年立陶宛、波兰签订了卢布林同盟,两国合并。立陶宛的高级贵族反对这个同盟,而立陶宛的低级贵族赞成,国王兼大公施压使同盟成立。1569年之后,这个国家就只有一个***了,国王兼大公。波兰、立陶宛就存在一个议会、一种货币。尽管如此,立陶宛保留了她的政府和军队。事实上,立陶宛丧失了独立,成了波兰王国的附属国。

作者:诺米西玛 2007-9-6 09:47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立陶宛的历史变迁

下表:1386-1569年间的立陶宛大公(左栏)和波兰国王(右栏)(如果是国王兼大公,则波兰国王不再重复出现在右栏)

立陶宛名字 通常的称呼

1382-1392年 Jogaila 1386-1434年 Jagiello

1392-1430年 Vytautas the Great

1430-1432年 Svitrigaila

1432-1440年 Zygimantas Kestutaitis

1440-1492年 Kazimieras Jogailaitis 1444-1492年 Casimir IV. Andreas

1492-1506年 Aleksandras 1501-1506年 Alexander

1506-1548年 Zygimantas Senasis 1507-1548年 Sigismund the Old

1548-1572年 Zygimantas Augustas 1548-1572年 Sigismund Augustus

作者:诺米西玛 2007-9-6 09:51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立陶宛的历史变迁

(3)1392年之后的立陶宛——从强大到衰落:

从1392到1430年,Vytautas大公(即Witold大公)统治立陶宛,使得立陶宛在军事、政治地位都有了最大的提高。在他执政之下,粉碎了日耳曼Order骑士团的东侵。1410年,他联合他的堂兄波兰国王Jagiello战胜了Order骑士团的军队,赢得了Gr?wald (Tannenberg)战役的胜利。他也兼并了许多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领土,把立陶宛的疆土一直推进到黑海沿岸。

十六世纪立陶宛的内部倾轧,使得国力衰落,不得不加强与波兰的联盟关系,1569年立陶宛和波兰签订了Lublin盟约,进一步加强了两国的关系。这个盟约使得两国成为一个共荣共和国,一个国王,一个立法结构(称为Seimas)。可是,立陶宛的主权保持着:财政、货币、法律、军队均保持独立。遗憾的是在历史上这个国家常常用了一个名称波兰。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由选举出来的国王执政的共和国。1573年Bourbon王族的Henry Valois成为她的第一位国王。

十六世纪以来,立陶宛经历了一场文化的巨大变化,从大贵族的统治霸权,到土地改革、城市联合,到启蒙社会的来临。其中在1529、1566和1588年,立下了三大法令。这几个文件都有非常的立法意义,包含了国家法律的基本原则。最后一项法令直到19世纪还在前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内实施,尽管这个国家在政治地图上早已消失了。

从1654年到1667年,立陶宛陷于同新兴中的俄罗斯之间的战争中。1655年,不幸的事发生了历史上Vilnius城第一次被外国军队占领,俄罗斯沙皇的军队。立陶宛当时与波兰不和,国际环境也困难,于是为挽救自己立陶宛转向瑞典签订条约,这就是短命的1655年的Kedainiai条约。尽管如此这个国家的力量继续跌落。

十八世纪下半叶,立陶宛大公国几乎丧失了她的全部主权。经过几次联合瑞典、俄罗斯与来犯的奥地利、普鲁士作战,如1773年、1793年和1795年的战争。前立陶宛大公国的大部分领土被俄罗斯兼并,从此立陶宛这个国名在欧洲政治地图上消失了123年。

作者:诺米西玛 2007-9-6 09:54 回复此发言

--------------------------------------------------------------------------------

12 回复:立陶宛的历史变迁

(4)十九世纪立陶宛的复国历程

十九世纪初局势出奇地平静,可是更大的一场风暴正在出现。1803年,Vilnius的大学命名为帝国大学,这座城市还维持着旧日印迹的威严:她还是俄国帝国的三大城市之一,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可是,接着来临的是1812年拿破仑对俄国的战争。立陶宛人把法国人当作解放者,法国人得到了立陶宛上层社会的支持和赞誉。法国人很快就败退了,于是灾难来临了。

沙皇Nicholas一世提出新的政策:占领当局加速这个国家的俄罗斯化,将她变成一个内省。这期间1831年、1863年有两次机会立陶宛人联合波兰人对占领者发起起义,可是受到惨烈的镇压。结局是悲惨的。Vilnius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结构被关闭。天主教会的影响受到遏制,所有的天主教修道院被关闭,宣布俄国东正教为国教。不准立陶宛人购买土地、立十字架、修建教堂。几百年来立陶宛与中欧、西欧的关系被连根铲除。立陶宛贵族、平民开始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边远地方。

从1864年起,立陶宛语及其拉丁字母被禁用,引进所谓“graZdanka”文字,即一种用俄文字母的立陶宛语,这个国家的文化生活进入了瘫痪状态。

只是到了19世纪末,立陶宛开始有所复苏,所谓“民族之春”时期。民族文化和写作在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土地上开始重新传播。通过自学、自救形式出现了一场独特的运动,即所谓“搬书人”(称为knygnesiai)运动。在德国管辖的小立陶宛、普鲁士地区用拉丁字印刷立陶宛文书籍,再通过边境非法偷运到大立陶宛地区来。“搬书人”运动造成了“家教”运动,出现了自学教员。经过几十年的时光,全国的识字率和民族意识急剧上升。1883年,Jonas Basanavicius出版了第一份立陶宛文期刊“黎明”(“Ausra”),当然是非法散发的。受过教育的民众日益增多。从俄国大学、波兰大学或西方大学毕业的愈来愈多的学生加入到民族复兴运动中来。

男篮大运会赛程

2023年7月29日~31日成都大运会男子篮球小组赛的赛程安排如下:

1、7月29日

7月29日11时,芬兰对阵阿塞拜疆、罗马尼亚对阵蒙古、日本对阵捷克;19时30分,立陶宛对阵中华台北、中国对阵巴西、阿根廷对阵南非、美国对阵波兰。

2、7月30日

7月30日11时,罗马尼亚对阵阿根廷、波兰对阵捷克、美国对阵日本;15时,巴西对阵中华台北;19时30分中国对阵立陶宛、蒙古对阵南非、韩国对阵芬兰。

3、7月31日

7月31日15时,日本对阵波兰、阿根廷对阵蒙古、阿塞拜疆对阵韩国;19时30分,捷克对阵美国、南非对阵罗马尼亚、立陶宛对阵巴西。

成都大运会的简介如下:

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继2001年北京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17年台北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之后,中国第五次、中国大陆第四次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该届赛事定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共设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18个大项、269个小项,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名运动员报名参赛。2023年8月8日,成都大运会收官,中国队以178枚奖牌领先,日本队93枚位居第二,韩国以58枚奖牌排在第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谁能给科普一下立陶宛这个国家,为什么篮球文化这么好

立陶宛人自己会回答道:“感谢上帝!”上帝是立陶宛人的第一信仰,篮球是立陶宛人的第二信仰。立陶宛本该是最不会发展篮球的国家之一,因为篮球是基督教青年会培训学校的一名美国体育教授奈史密斯发明的,基督教青年会这个新教团体把它传遍全球——包括中国,而立陶宛当时是个天主教氛围浓郁的国家,基督教青年会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更没有带着篮球去立陶宛教学。

当时最受基督教青年会照顾的东欧国家是立陶宛的邻国拉脱维亚,他们把该国的国际化都市里加变成了东欧篮球的中心,也让拉脱维亚成为欧洲最早的篮球强国。1935 年的第一届欧锦赛,拉脱维亚勇夺冠军。

当时立陶宛曾与拉脱维亚对决,但被对方以 123:10 的比分狂虐。输球的立陶宛人也未必会多么在意,毕竟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篮球在立陶宛人心目中,还只是一种与先传入立陶宛的篮网球(Netball)相似的“女子运动”。

但是,这场比赛刺激了三个美国人,他们改变了立陶宛的历史——当年立陶宛临时首都考纳斯的世界立陶宛人大会上,一群美籍立陶宛裔篮球运动员也在其间。看到母国体育如此落后,其中三人当即决定留下来。他们成了立陶宛篮球的种子,两年后,更多美籍球员加入立陶宛篮球。其中最重要的“外援”当数 1936 年柏林奥运会上,带领美国队夺得金牌的主力中锋弗兰克·卢宾。卢宾的父母是立陶宛移民,成为奥运明星后,一家人荣归故里,他的妻姐却摔断了腿,必须留下来养伤。立陶宛人趁机提出邀请,让卢宾做了国家篮球队的第一任主教练。

立陶宛裔移民在美国移民中的数量少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却能贡献如此多的篮球运动员,也是一桩巧合:19 世纪末飘扬过海去美国的立陶宛人把芝加哥选作重要聚居地。这里正好是美国篮球运动发源地,早期的篮球推广活动主要在这里的学校。立陶宛移民后代只要爱体育,最容易选择的运动就是篮球。

以美籍球员为主,贯彻美式训练的立陶宛队很快成为欧洲篮球的一支强队。1937 年的第二届篮球欧锦赛,他们首次获邀参赛,结果竟五战全胜,并在决赛以 24:23 力克意大利,夺得最终的冠军。

这次夺冠激发了立陶宛人参与、从事篮球的群众热情。一夜之间家家户户的院子都装上了篮筐,农村的谷仓也被改造为没有座位的篮球馆,立陶宛真正变成了一个篮球国度。1939 年,为举办第三届欧锦赛,考纳斯修建了欧洲第一座专业篮球馆,立陶宛队在这里成功卫冕,奠定了考纳斯篮球之城的地位。1939 年建成的考纳斯体育馆(Kaunas Sports Hall),是欧洲第一座专用于篮球比赛的体育馆。

民族意识的沃土。一个国家在某项运动上强盛一时并不稀奇,但要保持下去则并非易事。不少东欧国家曾在一些运动上占据霸主地位,但政治动荡和缺乏商业市场让他们很快跌落。曾在世界足坛不可一世的匈牙利,如今已多年缺席世界杯;二战前与立陶宛争得难解难分的拉脱维亚篮球队,90 年代独立以来从未参加过奥运会与世锦赛。

立陶宛的国运更加多舛。二战前的苏德秘密协定中,它被划给苏联,从此失去独立地位。在抵抗苏联吞并时因屠杀和流亡而人口骤减,篮球事业也被摧残殆尽:美籍球员被迫离开,本土球员要么流亡,要么加入游击抵抗力量。

但正是这种境况,令篮球在立陶宛人精神上的地位大幅提升。由于对自己在苏联的处境不甘心,任何可被作为民族标志的事都被捧为立陶宛人的珍贵传统,在战前刚刚夺取欧洲冠军的篮球被视为仅次于天主教的民族主义象征。立陶宛群众体育也因为民族意识而重视篮球,哪怕是被送往古拉格(集中营),立陶宛人也要把篮球带在身边。

二战后重建的立陶宛专业篮球明显带有民族主义意味。1944 年在考纳斯体育馆门口组建的俱乐部扎尔基里斯(?algiris),在立陶宛语里是“绿色丛林”之意,与德语里的格伦瓦尔德(Grunwald)同义,取的正是六百多年前,立陶宛-波兰联盟彻底击溃条顿骑士团的格伦瓦尔德之战的典故。

正是强大的群众基础为立陶宛篮球延续着活力,让它在苏联体制稍有松动时即获复兴。立陶宛篮球的再度崛起是从苏联国内联赛开始的,扎尔基里斯俱乐部利用苏联体制的漏洞,提前为本土的优秀青年球员备好可以免除兵役的专科学校录取通知书,避免篮球人才被中央陆军队以一纸征兵令强行调走。1985 年,倚靠这批球员,扎尔基里斯打破了中央陆军对联赛冠军长达九年的垄断,并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实现了三连冠。

凭借联赛中的杰出表现,立陶宛球员占据了大多数苏联国家队的主力位置。1988 年奥运会上苏联击败美国奥运篮球队的那场比赛,立陶宛球员的表现打动了 NBA 球探,一年后,马修利奥尼斯成功加盟金州勇士队,并把上篮动作“欧洲步”带到了美国。

1991 年 9 月,立陶宛成为第一个脱离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他们的第二信仰——篮球终于可以重返国际赛场。迎面而来的便是 1992 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留给立陶宛的准备时间并不充裕,新国家没有预算拨给球队。这一次,又是大洋彼岸的立陶宛篮球人支撑了祖国,靠着马修利奥尼斯等人在美国发起募捐,立陶宛队凑齐了参赛费用。

这一届立陶宛队虽然被乔丹领衔的“梦一队”挡在决赛门槛外,却意外地与独联体队争夺铜牌。这实在是立陶宛人最梦寐以求的对手,最终,他们以 82:78 战胜了对手。站在领奖台上的立陶宛篮球队,他们穿着感恩至乐队(Grateful Dead)设计的球服——一款可能是史上最叛逆的奥运常服 T 恤。

对这份荣誉,队中球星萨博尼斯感慨地说:“在汉城,我(为苏联)拿到了金牌,但巴塞罗那的这枚铜牌,才是我们立陶宛人的灵魂。”

3v3篮球世界杯赛程

3v3篮球世界杯赛程如下:

中国女篮小组赛一共要打4场比赛,6月21日18:50对战罗马尼亚队,6月21日晚上21:20,中国女篮将对战日本队,之后休息一天,到了6月23日,中国女篮将再次一日双赛,6月23日17:00,对阵立陶宛队,之后18:50对阵德国队。

中国男篮层面,同样也是一日双赛,6月22日17:25,对阵荷兰队,当晚20点,对阵拉脱维亚队。之后休息一天,6月24日17:55对阵日本队,当晚20点对阵波兰队。

赛程胜负分析

就赛程来看,中国女篮的姑娘们只要把握住自己,小组出线问题不大。对于这支队伍来说,许佳敏的目标自然是率队卫冕了。至于说中国男篮的话,小组赛遭遇波兰、拉脱维亚、波兰等强敌,想要出线,挑战颇大,因此不排除男队就是来打个酱油的。

根据规则,各小组排名第一直接晋级四分之一决赛,小组排名第二、第三的球队则进入附加赛,争夺八强席位。